03.03 如何養殖金蟬?

談清


如何養殖金蟬?

小時候,在家裡的房前屋後和自留地裡都栽種著各種樹,每年到夏天,每天黃昏,“肉蛋”就會從樹底下的土壤裡打洞鑽出來,爬上樹,我們這些小孩子就開始捉“肉蛋”,出洞早的“肉蛋”有的已經爬上樹,出洞晚些的洞口還沒開,還有的洞口剛剛開口,還沒出洞,出了洞的,我們就直接撿了放到容器裡,沒有出洞的我們就等,有時候還引誘他們出洞,甚至用水灌、用鐵鏟挖出來,晚上的時候大部分都出來了只需打著手電筒在樹上或者地撿拾就可以了。撿的差不多了,就拿回家,放到第二天就變成了知了,也有時候是用鹽水泡著,第二天洗乾淨用油炸了吃,那時候覺得這是特別美的美味。慢慢的土地都被水泥硬化了,或者是種了莊稼,在我們這裡自然的“肉蛋”已經很少了,後來也知道了“肉蛋”還有一個名字叫金蟬,也知道了金蟬還可以人工養殖。那麼金蟬如何養殖呢?

人工養殖必須知道金蟬的生長規律和習性。成熟的成蟲(知了)會把卵產在一年生或兩年生的嫩樹枝上,需要一年後才能孵出幼蟲,幼蟲會進入土壤寄生在樹根上吸取樹根汁液生長,自然生長需要幾年才能成熟,成熟後就破土而出,找到一棵樹爬上去蛻掉外面的金殼,就是一隻長著翅膀的知了,這就是金蟬的整個生長過程。

人工養殖大大的縮短了金蟬的生長週期,金蟬一般在八月份左右產卵,將產有蟬卵的樹枝條採集,去除幹葉和兩端,一般二三十根捆成一捆,給大塑料盆底部鋪上一層沙子,將捆好的枝條立於盆中,溫度在27-35度,要保持溫潤,這樣半個月左右就有幼蟲孵出,這時選擇樹木細軟毛根多的地方,挖坑掩埋,坑一般為長條形,一鍁寬,深度以挖到毛根為好,將孵好的幼蟲的枝條放入坑內,每畝地埋500-800根枝條,輕、緩的用土掩蓋,不能踩壓,不能澆水,要保持透氣。冬天還要在地面上覆蓋麥秸或稻草等保溫。幼蟲播種後15-18個月就可成蟲,這時候就可以採收了,採收前要在樹的1米左右貼的透明膠帶以防金蟬爬上樹後蛻變。


新農大視野


如何才能養好金蟬?

金蟬,又稱黑蟬。因為具有高蛋白、高營養、純天然、無公害和純綠色的特點,故而成為一道藥膳上品。現如今,很多人對於金蟬食用,主要油炸。金蟬好吃又營養,市場需求量大。2018年金蟬的價格達到65元/斤,大概一隻金蟬值0.6元。



如此高的市場價格,說明金蟬的養殖具有很大前景。那麼,如何養殖金蟬呢?

選擇樹木

金蟬養殖跟選擇樹木有什麼關係呢?因為,金蟬生長離不開樹,從土裡到樹上,這是金蟬一輩子的蟲生軌跡,它要在樹上實現蛻變。那麼,選擇什麼樹好呢?首選當然是楊樹,其次是杏樹、梨樹、蘋果樹等等。建議選擇樹木要選擇矮化的品種。



獲取種源

初級種源的獲取,可以在田間自然採集,比如卵、若蟲和成蟲均可。通常情況下,8~9月份是採集若蟲的最佳季節,9月份是採集蟬卵樹枝的最佳時間。這裡建議採集蟬卵作為種源。

  1. 先將樹上被蚱蟬產卵致死的1~2年生細乾枯條輕巧取下,並剪除產卵窩上部多餘的無卵枯梢,然後以50條為一捆,放入塑料袋之中備用。
  2. 將帶有蟬卵的枝條收集到一起放到繁殖間進行集中化的繁殖,並仔細觀察孵化的情況。當發現有幼蟲出現的時候,再過4~5天時間,就需要把幼蟲一塊兒播撒到樹林裡面。
  3. 金蟬剛出土的時候很脆弱。為了防止受到其他動物傷害,比如癩蛤蟆、蛇、麻雀和夜貓等等。故而,可以在樹林養殖場的周圍使用竹棒架設成圍欄,中間使用竹竿搭建後設鐵絲固定,然後在外面罩上一層尼龍窗紗網。



飼料供應

金蟬主要食物來源是,樹的汁液。所以,在開頭的時候,我們建議選擇好樹木的品種就是為這個準備的。當然,為了增加金蟬食物豐富性,可以在養殖場多栽種植物,比如果樹和土豆等等。



到此,金蟬養殖的方法就分享到此,歡迎評論指正。


終歸農村


金蟬養殖是農村很不錯的一個養殖項目,一畝地可以生產150斤左右,高密度養殖可以達到300斤。加上市場價格也不錯,行情好的時候,能夠賣到65元/斤,再差也有20元/斤,總產值值最低也有3000元。而從金蟬種苗殖種下去到收穫,總投入也就1000~2000元,畝利潤在1000~2000元,而且這是最保守的估計。

那麼,種植收益如此高的金蟬,如何科學養殖呢?



樹種的選擇

養殖金蟬跟種桑養蠶也有類似的地方,也是先種植樹種。種桑養蠶之中的蠶吃的是桑樹的葉子,而金蟬吸食的是樹的汁液。通常情況之下,金蟬主要吸食汁液的樹種有楊樹、榆樹、柳樹、桐樹以及果園之中的各種樹。這些樹,要選擇根系發達、生長旺盛、汁液較多的健康樹種。

在各類可選擇的樹種之中,個人比較推薦使用柳樹。種植柳樹來養殖金蟬具有這些明顯的優勢,一是,生長快速,枝條細長,皮薄柔軟,汁液充足,是金蟬最喜歡吸食的樹種;二是柳樹耐寒、耐澇、耐旱,容易繁殖,管理簡單,生命力強,根系發達,汁液充足;三是,使用柳樹培育出來的金蟬,具有個體大、品相好、產量高等特點。



金蟬種源採集

金蟬種源可以在田間自然採集,金蟬卵或者成蟲均可。通常情況之下,選擇金蟬卵的比較多,最佳採卵的季節是秋季。在採集金蟬卵的時候,可以選擇樹密蟬多的理想場所,使用果枝剪或者頂端帶鉤的長杆,把樹上被蚱蟬產卵致死的1~2年生細乾枯枝條輕巧取下來。以50條捆成一捆,放入塑料袋之中待用即可。



金蟬防疫防害

金蟬的天敵還是蠻多的,比如癩蛤蟆、蛇、鼠類、刺蝟、野貓、麻雀、螳螂等,病害主要是白僵菌、綠僵均和蟲生藻菌等微生物侵害。對於這些病蟲害防治,建議採用物理方法解決,實在不行再選擇化學藥劑防治。比如金蟬進入蟻蟬期間,會遇到蜘蛛、螳螂、螞蟻和紅色小花椿等天敵的侵害,可先使用強氯精100倍稀釋液浸泡清洗卵枝,或者使用敵敵畏進行土壤處理。



好了,以上是我個人看法,歡迎評論指正。另外,大家有關於三農方面的問題,可以一起探討。


有點意思的事兒


金蟬,是純天然無公害的,體內富含氨基酸,蛋白質,有著很高的營養價值。由於生態自然環境的變化,純野生的金蟬數量正在逐年減少。

想要養殖金蟬的話,需要考慮多種因素和條件。金蟬養殖是結合林果種植、綠化種植,然後綜合利用林地資源的一種增收項目。金蟬養殖以最好鬆軟的沙土地最好,其它土質產量低管理成本也高。每年五月份將卵化好卵枝散在樹的根部,並蓋上許量的草每天噴水一次,共噴十一天或十二天,後期管理如遇乾旱也要給水可以噴灌,冬季要蓋上一層草以保暖,夏季還可保潮利於金蟬生長。

枝條自然採集:在8/9月份,到蟬鳴密集的樹林,果園,剪取細枯的枝條,備用。採集的蟬卵枝條,要放置在溫度溼度適宜的室內,等到下年的5/6月份就可以施種了。距離樹體主幹,一米左右,下挖40釐米的環形溝,將蟬卵枝條放入,敷土。要注意的是,乾旱時,要適當施水。

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林下必須具備養殖的條件!柳樹、楊樹、梧桐樹、桃樹、杏樹等都可以立體養殖金蟬,有一些樹木是不能養殖的,例如松樹、棗樹,由於木質太硬,所以不能養殖金蟬。

2、所在地區符合金蟬生長的條件:一般在山東、河北、江蘇等地是可以的,要是在很冷的東北,很熱的廣州,條件都是不具備的。

3、掌握好金蟬養殖的技術條件:不能使用除草劑,不能使用劇毒的農藥!在每年的5月1日前後,將孵化好的金蟬產卵枝種植於地面上(種植前,土壤表面要淺鬆一下3-5cm),地面一定要保持一定的溼潤度。然後經過15-20天,金蟬幼蟲就會入地下。第二年,第三年就會有金蟬陸續的孵化出來了!

注意一點:金蟬的生活習性,活動範圍基本上是上下活動,不是左右活動!






農大果園管家趙乾


金蟬的俗名也就是知了,因為其肉質奇香,受到很多人的喜愛。同時,蟬蛻又可入藥,所以其營養價值也是有目共睹的。金蟬好吃,但是並不好養。我們學過一篇課文,講的就是金蟬。而它一般需要在地下潛伏三年,擦能夠孵化出地面。然後存活的時間很短。

那麼,隨著技術的發展,人工養殖金蟬是否可行呢?答案是肯定的。

人工養殖金蟬需要有以下幾點值得廣大的農友注意:一個就是楊紫金蟬需要有成片的林地、樹林。這個是必須的條件。養殖金蟬最適合的林木是果木,如果是成片的桃木林、蘋果樹林那是最好的了,其次是榆樹、楊樹等樹木。

有了最基本的條件之後就需要金蟬種卵,而種卵目前來看基本上都是自然蒐集的佔大多數。這個並不困難,尋找到含有種卵的樹枝之後進行裁剪然後進行保存即可。人工養殖的種條一般在三月下旬進行孵化。

而孵化則需要修建一個利於金蟬生長的孵化室。而孵化室可以是民房也可以是塑料大棚。將保留有金蟬種卵的樹枝放在一起。然後在特定的溫度和溼度的環境下才有利於金蟬的生長。金蟬需要的溫度一般在30-35度之間,不能低於30度,這就需要工人在溫度方面也及時的掌控生產狀況,必須達到經常生長的最低要求才有利於生長。但是,溫度也不要超過35度。

這種情況下,按照60%的孵化率,一根枝條的存活數量在200只左右。而孵化時間一般在40-45天就可以下地埋枝了。

高溫出卵之後就需要將枝條放到低溫室進行二次培養,此時需要給小的金蟬幼卵一些綠色樹葉便於金蟬的幼蟲進食。這個時間一般在10天左右。

10天之後就可以將這些種苗和土一塊種植到土中,一般情況下,一畝地種植500根左右的種條,這樣有利於保證金蟬有足夠的養分進行汲取。在埋枝的時候需要開溝埋枝。一般開一個30釐米深,30-50釐米寬的土溝繼續埋枝。

這期間需要打一些防止螞蟻侵襲的藥物來確保金蟬的生長。


新農一哥


當下時節是金蟬出現的高峰時節,本人出生在農村,記得小學麥收後就每天在夕陽下山就開始在樹林田野麥場河溝裡找金蟬的幼蟲了。那個時候人們吃完飯除了在納涼基本都出去找金蟬,找到後就趕緊扔進裝有水的塑料桶裡,因為金蟬的幼蟲在很短的時間沒就會金蟬脫殼,那個時候肉質口感就不如剛出洞的時候,當然售價也不如新鮮得時候。


金蟬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其中金蟬脫殼後剩下的殼也是名貴中藥材,在醫學上叫做蟬蛻,有豐富的氨基酸,可以起到消腫止痛利尿壯陽等功效。現如今野生的金蟬越來越少了,目前絕大部門都是人工繁殖了,怎樣養殖金蟬,我下面給細細解答。

首先要正確選用樹木,一般要選用根系發達,水汁多的木本植物,雖然草本植物也可以用於金蟬養殖,但經過多年養殖金蟬累計經驗發展木本植物要優於保本植物,在木本植物中柳樹是最佳養殖金蟬的植物了,因為柳樹有豐富的水汁,而且樹皮薄容易吸食和播種,栽培容易,生命力強等特點,從野生實際觀察發展柳樹也是金蟬最喜歡的木本植物之一。



其次選在恰當時機播種,按照往年經驗來看,夏季中的六月最適合金蟬籽的播種,因為六月天氣溫度適度,沒有嚴重的自然災害,非常適合金蟬的發育。在播種前需要將帶有蟲籽的樹枝用水泡軟,這樣方便蟲籽的發育,在挖空埋樹枝的時候不要深挖深埋,一般挖30釐米的深度就可以,播種後要防止土壤被汙染和擠壓,播種後基本在1年半到兩年就可發育成成蟲了。

上述只是本人根據自己經驗淺談而已,有不當之處多多指教。


魯北老於


金蟬養殖技術

金蟬是蟬科昆蟲的代表種,幼蟲各個地方稱呼不一樣,羅鍋,爬衩黑蚱蟬,知了龜、知了猴,均是它的名字。金蟬有很豐富的營養成份,其藥用價值亦很高。特別是金蟬的皮,是一種中藥,金蟬脫殼的成語也來自它。雖然蟬的生活領地越來越少,但自然界中存在的金蟬數量並未明顯減少;現在為滿足市場需求,已經有人用人工養殖的方法來獲取它。

金蟬的生活習性

在我國的河南、河北、山東、安徽等地均有分佈,蚱蟬一般3~5年完成1代,也有記載5~6年或12~13年完成1代的情況。以卵群體在當年生或二年生的幼小枝條上和各齡若蟲集中於土壤中植物根系上越冬,即越冬蟲態為兩種,卵和大小不同的若蟲;越冬場所也分為地上和地下兩種環境。

越冬卵於翌年5月中旬開始孵化,5月下旬至6月上旬為孵化盛期,6月下旬孵化活動結束。卵多在白天下午孵化,佔80%左右,夜間孵化的較少,約為20%。卵期接近300天。越冬若蟲的活動受地溫和寄主植物樹液的影響最大,在低溫高於10℃~15℃時,樹體汁液開始流動,越冬若蟲隨之開始刺吸取食活動。

從越冬卵中孵化的若蟲(稱之為蟬蟻),潛入土中,在寄主植物根部吸食汁液,活動性較小。隨著齡期的增長,營造大小不同、形狀各異的土室,棲居其中。土室外表粗糙,內壁光滑溼潤,壁的一部分附著在植物根上,以便取食。秋後溫度下降,便鑽入深土層中越冬,春暖後又向上遷移至樹根附近活動。一年中以5月份在土中的若蟲數量最多,此時正值越冬卵大量孵化入土,又是末齡若蟲即將出土蛻皮變為成蟲的時期。

在土中完成若蟲的整個生活過程後,成熟若蟲於5月下旬至8月中下旬從土中鑽出來,並爬行到灌木枝條、雜草莖幹等處,用爪及前足的刺固著於樹皮枝葉上,蛻皮羽化為成蟲。6月中旬至7月中旬為成蟲出現盛期,10月上旬為末期。成蟲羽化後20天左右,交尾產卵,6月下旬開始產卵,6月底至8月下旬為成蟲產卵盛期,9月上旬至10月上旬為產卵末期。成蟲的終見期為11月上旬。即成蟲的產卵期可以持續在6月下旬至10月上旬。

成蟲多在夜間8~10時和早晨4~6時羽化,雌雄比基本保持1∶1的比例。成蟲常棲息於樹幹枝梢上,具有夜間撲火的習性。成蟲產卵於一二年生,2~7毫米粗度的枝條上,卵產在枝梢的木質部內,卵窩密接,多為單行、也有雙行的,呈直線排列,少數彎曲或呈螺旋狀排列。每一卵窩內有卵6~8粒,一根產卵枝內有卵12~479粒,一般為20~200粒,平均有卵146粒。每根枝條上有卵穴6~146個。每頭雌蟲腹內懷卵500~1000多粒,最多達到1500粒,最少20粒,平均800粒。成蟲壽命3個月左右,發生期一般在每年的7~9月份。成蟲有翅能飛,以刺吸式口器吸吮樹木幼嫩枝條中的營養汁液為生。交配以後的雌蟬在產卵前先用產卵器插入當年生或二年生細嫩樹枝木質部,然後再將卵產入。同時使嫩枝條脫水乾枯死亡,對樹木造成危害。

金蟬的養殖技術

1、選擇育種樹木

矮化果樹如杏樹、桃樹、蘋果樹或其他表蠟矮化型灌木品種都是金蟬育種的良好樹木。注意及時修剪過高枝條,以方便繁育管理,在樹的間隙套種果樹生苗,以增加金蟬產卵的樹枝,在樹木下面殖種金蟬種卵,方法參照“金蟬養殖新技術”

2、建設育種大棚

在金蟬即將出土前夕搭建育種大棚,面積以每個佔地1畝為宜。在育種區周圍利用水泥柱或竹棒架設成圍欄,水泥柱的行距5米,中間用竹竿搭架,再拉設鐵絲固定,然後在外面罩上尼龍窗紗網。育種要選擇地勢高燥,排灌方便的地塊,切忌在低窪易存水的地塊建育種大棚。

3、種蟲管理與防疫

金蟬出土後因其成蟲有強烈的趨光性,前期等其羽化成蟲蟲後再進大棚,捕捉時羽化金蟬會因見光四處飛亂碰,造成種蟲死亡,因此可全部捕捉前1周內出土的金蟬,待一週後再開始讓金蟬自然羽化產卵。留種密度每畝約10000只,雌雄約各佔50%,每隻雌金蟬可產種卵500-1500料,每個大棚大約可供20畝地金蟬繁殖用種。金蟬羽化後20天左右即可交配產卵,產卵時金蟬刺破枝條表皮,把卵產在木質部。金蟬交配產卵期儘量不在大棚內走動與喧譁,避免對金蟬產生不利影響。

由於出土後的若蟲(知了龜)及羽化後成蟲天敵較多,如癩蛤蟆、麻雀和螳螂等,應做好大棚內防護工作。另外,應經常查看紗網是否破損,嚴防金蟬外逃。白僵菌、綠僵菌和蟲生藻菌(蟬花)等微生物均可對金蟬種蟲造成寄生危害,養殖時應加強保護。老熟若蟲出土期、樹下卵期和蟬蟻發生期,金蟬的主要天敵有螞蟻和紅色小花蝽,必須嚴加防範。可利用強氨精等進行土壤處理。

4、採收保存種卵

除自然採獲蟬卵外,可以建立紗網大棚,提供成蟲產卵空間。可以利用廢棄果園中的果樹,重新栽植果樹實生苗,周圍利用水泥柱或竹棒架設成圍欄,中間再拉設鐵絲等,外面罩上尼龍窗紗網即可。羽化或採集的成蟲在其中交配產卵,以後可以根據需要留取成蟲數量,不必再從野外採集種源。

9月早下旬是育種大棚採收金蟬種卵的最佳季節。可採用果枝剪或頂端帶鉤的長杆,把樹上被卵致死的1~2年生細乾枯且表面不完整、皮下木質部鑲嵌有大量乳白色長橢圓形卵的即是蟬卵,剪除產卵窩上部多餘無卵枯梢,在產卵窩痕下部留出5~10釐米無卵枝條部分,將50~100條捆成1小捆,放入塑料袋中或平碼於孵化房是,再經自然處理後即可做種使用。

金蟬的殖種技術

殖種對象為初孵若蟲以及接近孵化的卵。

1、將直接從野外或在種源場地採集的具卵枝條,集中於室內促進孵化。孵化方法:在長70釐米、寬40釐米、高20釐米的塑料盒中,底部鋪撒5~10釐米厚的細幹沙,將卵枝成捆豎放或橫放於其上,不斷用小噴霧器噴灑霧水,保持具卵枝條周圍空氣的高溼度,使多餘的水珠吸附於底部細沙中。中間應不斷抽查卵的孵化情況,發現有若蟲活動時,即可將枝條連同細沙殖放於養殖場所。

2、殖種時間一般在9~10月份(二年卵)或6~7月份(當年卵)。在飼養場所的寄主植物樹下地面遠離樹幹基部1米左右,挖掘深約30~50釐米有規律的窄溝,如環、方、三角、平行或輻射等形狀,目的是為了以後的挖掘和捕收。“殖種”後蓋土壓實,做好時間、數量、“殖種”溝形及深度等的記錄。

3、蚱蟬從卵期開始到生長髮育為居熟的若蟲(知了龜),需要在地下生長三個冬夏(實際為2年):

①第一年從6月份開始生長,當年生長體重只有1克左右,全身及眼睛均為乳白色;

②第二年體重發育到3克左右,全身色素加深,眼睛呈粉紅色;

③第三年若蟲(知了龜)發育成熟,體重4.5~5克,每千克平均210只,此時身體顏色為褐色,眼睛呈黑灰色。根據體重大小、體色深淺和眼睛顏色變化,可以準確判斷若蟲生長髮育所處的時間年齡段。

金蟬的病害防治

1、出土後的若蟲(知了龜)以及羽化後的成蟲天敵較多,如癩蛤蟆、蛇、鼠類、刺蝟、野貓、麻雀和螳螂等都喜食若蟲(知了龜),白僵菌、綠僵菌和蟲生藻菌(蟬花)等微生物也寄生危害。另外,水災和農藥化肥等的汙染對若蟲(知了龜)或蟬的危害也較大,養殖時應加以注意和保護。

2、最重要的季節是樹上卵期、“蟬蟻”發生期、老熟若蟲出土期。樹上卵期和蟬蟻發生期的天敵主要是螞蟻和紅色小花蝽,處理措施是利用強氨精100倍液浸洗具卵枝或DDVP、強氯精等進行土壤處理。

金蟬的採收加工

每年6月中下旬(夏至前後)開始到8月初(立秋前後),是田間採收的最佳季節,其中以7月初或雨後的天氣最為集中。若蟲(知了龜)在溼軟的地下用鋸齒般的一對前足掘土出洞,爬出地面後即在地面上作短期運動,然後樊緣樹幹或棚架上準備蛻殼,第二早晨4~6時羽化為成蟬,可利用手電筒照明,夜晚在樹下地面和樹幹上覓捉,或清晨在樹上抓獲羽化的嫩成蟬。

人工飼養的若蟲(知了龜)收穫,應在收穫成熟季節依據市場價格及時從地下挖掘或讓其自由出土抓獲。

在生產季節,將採獲的鮮活若蟲用清水洗去泥沙,每50克一盒,並注水把盒內的若蟲(知了龜)淹沒,放在冰箱中冷凍保存。重新清洗後即可加工利用。若蟲(知了龜)存放的方法,有長期存放如冷凍或醃製,有短期存放如加水淹放、稀鹽水浸洗或出土後自然存放等。

食用時,可將鍋燒熱後放入適量花生油,待油滾沸後把知了龜放入鍋內,用文火煎熟,盛入盤中,上面撒上少許精細碘鹽熱吃,口感特別鮮嫩。蟬去翅以後的加工熟制方法與知了龜相同。


吾愛重瓣紅玫瑰


現在正好是冬季,如果明年想嘗試養殖金蟬,那麼現在購買金蟬卵枝是最好的時期。目前購買金蟬卵枝,不僅價格便宜,而且目前購買的金蟬卵枝也有利於保存。保存金蟬卵枝,主要是控制好金蟬卵枝的溼潤度,然後選擇一個陰涼通風的環境進行保存就可以。另外,目前購買金蟬卵枝,還有一定的選擇空間,對於那些品質不好的金蟬卵枝,我們有足夠的時間進行退貨與換貨。如果在明年3月後才開始購買金蟬卵枝,不僅價格比較貴,而且品質也都是些挑剩下的低品質金蟬卵枝。

購買與收集金蟬卵枝,只是養殖金蟬的第一步。後面我們還需要選擇正確的金蟬養殖林地、孵化金蟬卵枝、植種前清理金蟬養殖林地內的螞蟻等天敵、植種金蟬卵枝、養殖金蟬期間對林地的管理、捕捉成熟的金蟬若蟲等。

一、如何選擇正確的金蟬養殖林地?

養殖金蟬,可以是草本植物,也可以是木本植物,但是一般我們都選擇果樹類的木本植物,進行金蟬的養殖。畢竟果樹下的空間,在不養殖家禽的情況下,我們可以養殖金蟬。將果樹地下的空間有效的利用起來,每年每畝果園可以多增加超過5000元的收益。果園養殖金蟬,最好選擇蘋果樹和梨樹進行金蟬養殖,畢竟目前很多人使用這兩種果樹養殖金蟬。

1.金蟬養殖林地樹種的選擇

除了使用果樹養殖金蟬,我們在選擇其他木本植物時,一定要遵循一下兩點。

  • (a)選擇的木本植物,其根系的汁液不能含有明顯的刺激味或者其他特殊異味。如果不知道怎麼選擇,那麼可以在每年的7~9月,查看你選擇的樹木下方,是否有金蟬爬出。如果有金蟬爬出,那麼就可以用來養殖金蟬。

  • (b)選擇的木本植物,其根系必須要發達。植物的根系越發達,那麼我們植種的金蟬蟬蟻數量,就可以相應的增加。

2.金蟬養殖林地地勢的選擇

我們在選擇金蟬養殖林地的地勢時,需要特別注意,如果一開始的地勢沒有選擇好,對後期金蟬的養殖也會有嚴重影響。

  • (a)禁止選擇低窪地段的林地,用來養殖金蟬。低窪地段很容易形成積水,積水超過3天時間,對於地下生長的金蟬,有致命的危險。

  • (b)儘量避免選擇斜坡地段的林地,用來養殖金蟬。斜坡地段在乾旱的時候,對於樹木的澆水會有一些困難。樹木如果生長不好,會使地下生長的金蟬,出現營養不足的情況。

  • (c)養殖金蟬的林地,要遠離農藥汙染,因為農藥殘留對於金蟬的生長有嚴重影響。

二、如何孵化金蟬卵枝?

孵化金蟬卵枝,目前的方法還是比較多。一般都是根據金蟬卵枝的數量,來決定其孵化方式。不過我們一般都採用孵化盆孵化法,畢竟這種孵化金蟬卵枝的方式比較簡單,而且所用的工具幾乎家家戶戶都有。

1.孵化金蟬卵枝的時間

我們一般在每年的3~6月孵化金蟬卵枝,最好是在每年的7月之前,就將金蟬卵枝完成全部的植種。孵化金蟬卵枝所用的時間,有時會根據溫度的變化而變化,一般都是在35~45天之間。

2.利用孵化盆孵化金蟬卵枝

  1. 首先準備一些大型的塑料盆,一般在我們農村都是用來洗衣服用的。

  2. 在塑料盆內鋪設8~10釐米厚的細土,細土的作用有兩點,一是吸收金蟬卵枝上的多餘水分,二是接收提前孵化出來的金蟬蟬蟻。

  3. 每天對金蟬卵枝進行噴水,噴水時不要噴太多,保證所有的金蟬卵枝都被打溼就可以。

  4. 3~6月的溫度,基本都滿足金蟬卵枝的孵化,如果想加快孵化時間,可以將溫度控制在28~34之間。

  5. 當有金蟬蟬蟻被孵化出來後,我們就需要將其轉移到金蟬養殖林地內進行植種。

三、金蟬卵枝植種前,如何清理金蟬養殖林地內的螞蟻等天敵?

在孵化金蟬卵枝期間,我們最好將金蟬養殖林地內的螞蟻,與其他金蟬的天敵全部清理一次。主要是清理金蟬養殖林地內的螞蟻,螞蟻對於金蟬蟬蟻有很大的威脅,一隻螞蟻可以咬死近10只金蟬蟬蟻。

清理金蟬養殖林地內的螞蟻,可以使用以下幾種方式:

  • (a)採用慢性毒藥的滅蟻餌劑,可以有效的將整個螞蟻巢穴內的螞蟻全部毒死。主要是將滅蟻餌劑,與一些炒熟的五穀雜糧混合,然後投放到螞蟻經常經過的地方。只要螞蟻接觸到滅蟻餌劑回到巢穴後,與其他螞蟻接觸,就會快速的傳染,就能將巢穴內的螞蟻全部殺死。

  • (b)可以使用毒性比較強的硼砂,與蜂蜜或者白糖加水混合均勻,使用平底的小蝶裝起。擺放到螞蟻經過的地方,螞蟻吃了毒餌後,就會馬上死亡。

四、如何植種金蟬卵枝?

將已經出現金蟬蟬蟻的卵枝,採用插與掛的方式,轉移到金蟬養殖林地內進行植種。兩種方式,各有各的好處。比如直接插地上,能讓金蟬蟬蟻更快的鑽入地下。而掛樹上的金蟬卵枝,能有效的避免螞蟻的騷擾。

  • (a)將金蟬卵枝插在金蟬養殖林地內的樹木附近,將插有金蟬卵枝附近的草皮,全部清理乾淨,能更快的讓金蟬蟬蟻鑽入地下。
  • (b)將金蟬卵枝掛在金蟬養殖林地內,樹木的樹幹或者樹枝上,一般掛的高度最好是在1米左右。孵化出來的金蟬蟬蟻比較輕,不用怕被摔死。

五、金蟬養殖期間該如何管理?

當我們將金蟬蟬蟻全部植種後,基本上後期金蟬養殖的管理工作就比較輕鬆。

  • (a)金蟬養殖期間,要防止金蟬養殖林地內出現螞蟻巢穴和老鼠洞。螞蟻巢穴附近的金蟬,會被螞蟻從地下殺死,老鼠洞也是同樣的道理。

  • (b)防止金蟬養殖林地內出現積水和乾旱的情況,對於積水我們需要及時的引導排洩。而乾旱時,我們就需要及時的給樹木進行澆水。

  • (c)每過一段時間,我們需要對地下生活的金蟬進行觀察。如果發現金蟬有出現大量死亡,我們就需要找到原因並處理,然後在次年進行補種。

六、該如何有效的捕捉成熟的金蟬若蟲?

金蟬蟬蟻生長成金蟬成熟若蟲,最少需要3年時間。3年後的夏季,我們就可以準備捕捉金蟬成熟若蟲。不過,並不是全部的金蟬成熟若蟲都會爬出來,金蟬的生長有快有慢,有些會延長1~2年才從地下爬出來。

捕捉金蟬成熟若蟲的辦法如下:

  1. 每年的7~9月,將金蟬養殖林地內,全部樹木的樹幹使用封口膠圍繞1~2圈。封口膠的位置,最好是離地1米左右,這樣方便我們捕捉金蟬成熟若蟲。

  2. 金蟬成熟若蟲一般在晚上19:00~23:00之間,大量的從地下爬出來,我們可以在這個時間段進行捕捉。捕捉金蟬成熟若蟲時,我們還需要提上一個塑料桶,塑料桶內需要有少量的鹽水,用於防止捕捉到的金蟬成熟若蟲羽化脫殼。

總結:養殖金蟬比較好養殖,只要瞭解了相關的養殖技術,養殖金蟬還是沒有多大的難度,最大的困難就是等待時間比較久。目前正好是購買金蟬卵枝最好的時期,購買的金蟬卵枝要保存在陰涼通風的環境內。在養殖金蟬期間,我們一定要注意養殖金蟬的林地內,不能有積水存在。不然極易讓地下生長的金蟬,出現因缺氧而死亡的情況。

我是“田園軒月”,如果有關於金蟬養殖的相關問題,可以關注我並邀請我回答。每一個問題,我都將用所瞭解的知識,認真用心的去回答。

田園軒月


金蟬,是蟬科昆蟲的代表種,幼蟲各個地方稱呼不一樣。今天學習啦小編就來給大家講講金蟬的人工養殖方法。

  金蟬的人工養殖:獲取種源

  1.採卵。採卵是在秋季金蟬產卵後,一般在農曆七月份左右採卵。金蟬是以尾部小刺刺入一年生嫩枝,將卵產入枝內,多以果樹等多汁樹枝為主,產卵後樹枝多會乾枯,所以大多數下端青綠而末梢乾枯的枝條都有蟬卵。卵的採集可以選擇樹密蟬多的理想場所,採用果枝剪或頂端帶鉤的長杆,把樹上有金蟬卵枯樹枝剪下,以50-100條捆成一小捆,放入塑料袋中待用。

  除自然採獲蟬卵外,可以建立紗網大棚,提供成蟲產卵空間。可以利用廢棄果園中的果樹,重新栽植果樹實生苗,周圍利用水泥柱或竹棒架設成圍欄,中間再拉設鐵絲等,外面罩上尼龍窗紗網即可。將捕獲的成蟲放入其中交配產卵,以後可以根據需要留取成蟲數量,不必再從野外採集種源。

  2.採後處理。將有蟬卵的枝條採集後,去除幹葉,剪去兩端,30根捆成一捆,用大洗衣盆底部鋪一層沙,將捆好的枝條立著放入盆內,溫度保持在28~34%,溼度是保持溼潤,即遇幹即噴,用噴霧器照準枝條噴灑溼透為止。

  金蟬的人工養殖:提供良好的環境條件

  蚱蟬“殖種”深度以30-50釐米為宜,要向陽防凍,土質鬆軟、肥沃、無汙染;不能過於乾燥,也不能含水量過高或存在積水現象,保證寄主植物根系正常生長髮育、幼嫩發達多汁。冬季應在殖種區域覆蓋麥秸、稻草、玉米秸等,以保持地溫。


  金蟬的人工養殖:孵化

  將直接從野外或在種源場地採集的有卵枝條,集中於孵化棚內促進孵化。孵化方法:在長70釐米、寬40釐米、高20釐米的塑料盒中,底部鋪撒5-10釐米厚的細幹沙,將卵枝成捆豎放或橫放於其上,不斷用小噴霧器噴灑霧水,保持有卵枝條周圍空氣的高溼度,使多餘的水珠吸附於底部細沙中。中間應不斷抽查卵的孵化情況,發現有若蟲活動時,即可將枝條連同細沙置於養殖場所。15天左右即有幼蟲孵出。這時會看到有一部分幼蟲在枝條上爬上爬下。大約孵化出幼蟲20%的時候就要進行掩埋,埋坑選擇多細軟毛根的地區,以便幼蟲能吸取根上的養分,最好選擇在土質疏鬆的林地中。

  金蟬的人工養殖:殖種

  殖種對象為初孵若蟲以及接近孵化的卵。土質要求不沙化、不板結,無螞蟻、鼴鼠的,疏鬆溼潤壤土地帶,還可選擇上年出蟬猴較多的地方做埋殖卵枝的場地為宜。

  殖種時間一般在9-10月份(二年卵)或6-7月份(當年卵)。在飼養場所的寄主植物樹下地面離樹幹基部1米左右,挖掘深約30-50釐米有規律的窄溝,將坑挖成條形,深度以挖到多毛根處為主,寬度為一鍁。將孵化好幼蟲的枝條順坑放入坑內,幼蟲即自行抱住植物根系。還土時要輕、緩,還好土後不能踩,更不能澆水,以保透氣。殖種後蓋土壓實,做好時間、數量、殖種溝形及深度等的記錄。

  金蟬的人工養殖:養殖管理

  蟬卵埋入地下後,雨季要注意排水防澇。旱天要給白柳條、楊柳樹或蘋果樹澆水。在澆水的同時還要追施農家肥,以促使繁茂生長,給蟬的幼蟲——幼蟬猴提供足夠的營養源,使幼蟬猴生長髮育旺盛,增大個體,提高產量。要嚴防人畜踐踏和螞蟻、鼴鼠等天敵的侵害。

  金蟬的人工養殖:供應優質飼料

  選擇根系發達、生長茂盛、汁液較多的健康樹種,如速生楊、榆、柳、桐樹或果園中的各種果樹。此外,還要問作一些根莖類植物,如馬鈴薯、甘薯、山藥等。

  金蟬的人工養殖:採收

  埋殖卵枝2-3年後,蟬蟲便開始逐漸生長髮育成熟。採收期一般在每年的夏至,如遇透雨,一個個膘肥體壯的若蟲,便於凌晨4-5時開始鑽出地面,或在雨過天晴後,若蟲在溼軟的地下用鋸齒般的一對前足掘土出洞,爬出地面後即在地面上作短期運動,然後攀緣樹幹或棚架上準備蛻殼。2-4小時後便會蛻皮,變成蟬(知了)。根據金蟬的這一點特性,在每年的夏至過後,如無雨乾旱,可人工給養殖場地澆透水,引蟬蟲出土。在蟬蟲出土前,或在蟬蟲成熟期前,可在離地30釐米的樹幹上圍捆一圈光滑的塑料薄膜,使蟬蟲不能繼續往樹上爬行,以便採收。也可利用手電筒照明,夜晚在樹下地面和樹幹上覓捉。或清晨在樹上抓獲羽化的嫩成蟬。


惠益農


金蟬吃起來口感特別,有著高蛋白,低脂肪的美味佳餚,營養價值也很高。深受市場消費者的喜愛。目前野生金蟬越來越少,所以人工養殖金蟬也成了致富好門路。

首先大棚養殖金蟬要有根系發達的樹,也就是說無論在什麼地方養殖金蟬都離不開樹。要縮短金蟬養殖時間,要在大棚裡密植樹苗養殖金蟬。達到養殖金蟬管理容易,輕輕鬆鬆養殖。


以下分析下金蟬的養殖過程

1.大棚養殖卵枝保管

從樹上採集的金蟬卵枝,通過人工修剪,存放於大棚內。保管的好與壞會影響到來年的孵化率,要控制溫度、溼度、消毒、噴水等等。利用恆溫養殖金蟬,需要為金蟬提供舒適溫度以及環境,才能對金蟬的生長髮育有好處。孵化內控制溫度在正負2度左右,空氣溼度控制在百分之十左右。利用大棚養殖金蟬能夠為金蟬提供各家舒適的溫度和環境,這對金蟬的生長髮育來說還是很有好處的。只是大棚養殖一般採用的是恆溫管理,這樣的養殖方式前期的投資還是非常大的。

2.大棚養殖樹下種植

首先種植的時間選擇很關鍵,種植時間太早、太晚都會直接影響到金蟬成活率。其次種植的方式也非常重要,種植的不正確,將會全軍覆沒、窒息死亡。正確的種植方式也是金蟬養殖關鍵。



野生金蟬生長過程需要經過3個冬夏,也就是3年,有人說一年半載就可以是不科學的。養殖金蟬需要結合自己情況理性養殖。不要急功近利,輕信幾個月就可以成功養殖的說法。



以上是個人觀點。如有不妥或者不同意見。歡迎留言區留言。一起討論,一起學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