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0 北大博士啃老17年沒掙1分錢,如今仍盼望有人請他出山當老師

對每一箇中國學生而言,高考都是改變人生的大事。過去如此,現在如此,將來八成也如此。回顧高考史,難免有讓人唏噓的案例。今天帶大家聽聽張某的故事。

張某來自湖南常德,祖上世代務農,突破命運的瓶頸只有靠讀書。慶幸的是,張某擁有超越常人的學習天賦,於1984年考上北京大學醫學系,在當地引起了不小的轟動。要知道80年代的大學生是十分稀有的“天之驕子”,更何況是中國第一學府的北大呢!

北大博士啃老17年沒掙1分錢,如今仍盼望有人請他出山當老師

畢業後的張某工作了三年,感覺壯志未酬,於1992年考取了北大的研究生,3年後又一鼓作氣考上了北大的博士生。按理說,修完博士學位後將迎來輝煌的人生了。豈料在博士最後一年,張某以精神狀態不佳為理由,退學回常德老家修養,遺憾地中斷了寶貴的學業。

北大博士啃老17年沒掙1分錢,如今仍盼望有人請他出山當老師

肄業在家的張某嘗試了幾份工作,都沒有做長久,可能現實和理想之間存在巨大落差吧。我們無從得知他真實的內心想法,只能從一系列行為中揣測他的動機。從新世紀2001年開始至今,整整17年光陰流走了,張某選擇了自我放逐,荒廢了人生的最佳年華。

北大博士啃老17年沒掙1分錢,如今仍盼望有人請他出山當老師

在這17年中,張某對生活無慾無求,自然不願意尋找收入來源,而是靠外地務工的姐姐接濟,反正家徒四壁的農村生活也花不了什麼錢。他和年事已高的老父親相依為命,從來沒提過結婚成家的想法。

面對記者的採訪,現年52歲的張某表現出超凡的豁達。當被問到還有什麼夢想時,他表示,如果有人請他出山當老師,他會欣然答應。如果沒有人請也無所謂,反正現在是低保戶,不愁吃穿。

北大博士啃老17年沒掙1分錢,如今仍盼望有人請他出山當老師

張某的故事不免讓人感慨,在八九十年代那麼艱苦的條件下靠自己努力考入北大,如今完全喪失了鬥志和追求。人生彈指一揮間,成了一紙文憑,他真的是一無所成。悲哀!

同時,張某的例子也給了我們警示和反思——教育怎麼了?張某不是最後一個悲劇,無數個張某正蜷縮在社會的角落。

對此,大家怎麼看呢?一起聊聊你的想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