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5 從海匯國際的滑點盈利取消說下去

從海匯國際的滑點盈利取消說下去

近日,有用戶爆料,海匯國際滑點盈利被平臺取消,盈利資金被划走。之後海匯公告稱,由於盈利不屬於平臺,所以今後都會採取滑點盈利和滑點虧損都要划走的方案。

這聽起來似乎是很公平的一種做法,但是深思熟慮後發現,滑點盈虧如果能夠由平臺決定的話,那麼這個平臺的流動性商和監管的問題,就不是小事了。

滑點在STP/ECN模式中屬於正常現象,由於交易對手匹配和流動性的問題,難免會出現滑點。滑點分為有利滑點(滑點盈利)和不利滑點(滑點虧損),這並不能由平臺決定,自然結果也不用平臺來承擔。所以滑點的結果無論盈虧,都是用戶與市場提供流動性方承擔。而海匯國際的流動性商就是卓德外匯。

卓德外匯為什麼需要要求海匯把投資者的滑點盈利划走呢?

實際上,用戶的滑點盈利,就是卓德的虧損,卓德不願意承擔這個虧損,自然就要求平臺取消滑點的盈利。

那麼,問題來了。宣稱是STP的卓德外匯,如果是把訂單打到國際市場的,按道理來說不用擔心滑點會對自己造成損失。難道,卓德沒有把訂單打到國際市場,只是在內部對沖?如果是內部對沖,那麼,滑點的盈虧自然得自己承擔。

我們已經形成了這樣的思維定勢,一家投資平臺沒有出現提現問題,我們便不會相信它是龐氏騙局和非法集資,似乎只是給自己交代,然後心安理得的繼續加入投資。

問題是,投資安全難道只是尋求心裡安慰嗎?為了更好地說明問題所在,接下來先談談監管機構為防範旁氏騙局做出的努力。

作為一種經典的金融詐騙模式,數百年來,旁氏騙局不斷變化新花樣、與時俱進,從未被根除。但有一點可以明確,隨著監管制度趨於完善和各方監督機制的建立,搞旁氏騙局的土壤越來越小了,我們需要建立更加全面的安全機制。

1.資金存管

資金存管很大程度上提高旁氏騙局的操作成本。

但是很多外匯平臺都宣稱接入資金存管,實際上平臺賬戶、投資者賬戶和借款人賬戶在資金層面並沒有分開的,資金數字雖然趴在投資者賬戶中,但是真是資金還是由平臺管方負責,並沒有實現真正的隔離。

如果接入資金存管後,平臺還要執意玩借新還舊的遊戲,資金池的模式就行不通了,資金從投資者賬戶流向新人賬戶,平臺再與新人合謀(或新人本身就與平臺是一夥的,甚至是平臺偽造的)將錢套出來,才能維繫旁氏騙局的遊戲。

2.信息披露

現在外匯平臺的合規情況,在國內沒有要求詳細披露資金和平臺信息。平臺若取消客戶盈利,則監管就會介入調查,這樣平臺很容易露出馬腳。

由於資金存管和信息披露需遵循指令行事,且平臺方每筆資金操作都有記可查,所以,一旦平臺偽造任何信息,很容易從監管處和數據中查詢獲得。這種情況,實際上區塊鏈不可篡改的技術特點有優勢,我相信,不久的將來,區塊鏈技術會應用到外匯交易記錄中來。

3.監管檢查與輿論監督

經過上面的篩選後,要麼平臺真的沒問題,要麼平臺的問題已經昭然若揭。我們繼續假設投資者未必具有發現問題的專業能力和投資經驗,這個時候,還可以依靠外部監督的力量。

其實,除了一些無人關注、突然雷掉的小平臺——這類平臺爆雷的負面影響也小得多,大多數高調擴張、快速發展的問題平臺,在爆雷之前都陷入過深淺不一的媒體口水戰。

沃爾克即便在光環加身的輝煌時刻,也不乏有媒體堅定地質疑其搞資金池;海匯國際則一直不乏質疑之聲,因資金流向不透明、監管等問題,被外匯密探列為問題平臺。

我們該為海匯國際的滑點盈虧反思什麼?

經過層層篩選,打著保險的幌子搞旁氏騙局,操作難度變得非常大,做不大就容易暴露。對騙子們來講,風險太高。

所以,我們也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在曝光之後還敢打著保險外匯的幌子搞資金池的,是真的傻。大概率上,騙子們普遍不傻,所以這麼做的平臺並不多。

問題是那些曝光之前就在搞旁氏騙局的平臺,在曝光後,發現尋找資金接力棒的遊戲越來越難玩,但既然走上了旁氏這條路,總要硬著頭皮玩下去,直至雷掉。

從這個角度,投資者是需要反思的,缺乏風險意識,投前工作沒做好。但需要反思的不僅僅是投資者,就像很多投資者質疑的,這樣的平臺,怎麼就能屢獲峰會大獎呢?這樣的平臺,怎麼就能成為外匯廣告商的常客呢?

而很多投資者,又基於這些外匯媒體的信譽選擇了外匯平臺進行投資,一旦平臺出事,投資者是受害者,這些合作機構,既可以被投資者視為幫兇,自身何嘗不是受害者。

也許,只有上區塊鏈之後,去根本上解決中心化問題,杜絕篡改,信息不可逆,這個矛盾才能根本上緩解。

從海匯國際的滑點盈利取消說下去

從海匯國際的滑點盈利取消說下去

點擊閱讀原文,快速訪問“外匯密探”官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