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2 笔卷风云,追梦狂草 ― 走进著名书法家潘传贤的笔墨世界

笔卷风云,追梦狂草 ― 走进著名书法家潘传贤的笔墨世界


个人简介


潘传贤, 第五、六届中国书协理事。中国铁路书协创会秘书长、常务副主席。中央国家机关书协顾问,中国铁路书协顾问。参加中国书法兰亭展,第五、六届中青展等各类书法展数百次。出席过全国第七次文代会,第四、五、六届书代会。获2006年中国文联“优秀文艺工作者”,“优秀组织工作者”“书法进万家先进个人”及“纪念中国书协成立30周年贡献奖”。2015年中国书协同书画频道在北京成功举办“笔卷风云 追梦狂草-潘传贤书法展”。《中国书法》、《中国书画报》、《书法导报》、《书法报》、书画频道均专题报道过其艺术成就。出版有《潘传贤书法选集》、《潘传贤草书【蜀道难】墨迹 碑拓全集》等专集。作为中国书协代表团成员出访韩国、澳大利亚、日本及港澳台地区并举办作品展。


笔卷风云,追梦狂草 —— 潘传贤书法展


笔卷风云,追梦狂草 ― 走进著名书法家潘传贤的笔墨世界

潘传贤书法展

笔卷风云,追梦狂草 ― 走进著名书法家潘传贤的笔墨世界

笔卷风云,追梦狂草 ― 走进著名书法家潘传贤的笔墨世界


笔挽风雨 纸飞云龙

――散谈潘传贤先生的书法艺术

《一》

潘传贤先生的书法师法古人,而又追求创新,形成书界独一无二的个性化艺术风格。先生字拙如,别署大贤,为江苏徐州人。钟灵毓秀,人杰地灵的徐州,从古自今,英雄辈出,代有贤哲。仅书法绘画,近代有张伯英,当代有李可染,他们卓然绝伦的艺术成就,无疑为中国的书法绘画铸就了又一座艺术的泰山。徐州还有苏东坡放鹤的云龙山,有徐达泛舟的云龙湖。按汤显祖“凡物,气而生象,象而生画,画而生书”的理论,潘传贤先生那笔驭风雨,纸飞云龙,无所不奇,独创门风的书风,是不是受徐州这片山川地理,人文历史的影响,让他把物质形态,地域文化升华到如风如雨,如云似龙的书法艺术形态的序列之中?这对于潘传贤书法艺术内质的境层和他的书法美学的研究无疑是一个深刻的课题。

笔卷风云,追梦狂草 ― 走进著名书法家潘传贤的笔墨世界

《二》

潘传贤先生为人谦虚,诚实,厚道,且不擅言辞,亦不擅交往。但他的书法极不老实,且不老实达到了极致。先生早年学书,师法二王,后遍临欧、颜、柳、赵。再后学张旭、怀素、徐渭、王铎。对草书情有独钟。虽然其隶书不俗,但尤以草书名盛。

笔卷风云,追梦狂草 ― 走进著名书法家潘传贤的笔墨世界

古人论书,曾有“变化开阖,如虎如龙,劲利豪爽,风行雨集”之语,也有“孤蓬自振,惊沙坐飞”,“夏云奇峰”,“飞鸟出林”之言;但何为“风行雨集”,何为“惊沙坐飞”,却少有书法物象的印证。读潘传贤的书法,使人渐悟古代贤哲的造书之意。潘传贤的书法追求的是艺术形态与自然物象之间的联系,在于取法天地山川,日月星辰,云霞草木等自然物象,并在此基础上,随手万变,任心所成。一旦笔落纸面,瞬间便风吼雨啸,云行龙奔,电闪雷鸣,地动山摇。

笔卷风云,追梦狂草 ― 走进著名书法家潘传贤的笔墨世界

潘传贤狂草的过人之处,首先在于他扎实地继承了历史上狂草大家的精髓。他的书法,有张旭之“巅”,用笔精妙绝伦,老辣丰富灵动苍茫,无纤巧漂滑之笔。他把逆锋藏头的运笔方法融入草书,运笔自在,圆转洒脱,兼具刚健挺拔之气度。纵观作品布局,字行之间虽然参差不齐,但又互相制约,顾盼有情,浑然一体,如天马行空,气势非凡。先生的书法,就像他把故乡的云龙山云龙湖之“云龙”的意象搬到了纸上,“云龙”的意象统领着一切,率意超旷,千回百转的旋律,云蒸龙腾的气势,都是为了抒情达意。在他的胸间,在他的手下,书法的藩蓠已被打破,或者说,根本就没有限制自己的藩蓠,长卷或者简篇,全靠一气呵成。一腔情感,全凭书法的线条牵带而出,任情纵横,不拘成法,不见半点雕饰痕迹,令个性灵趣在瞬间爆发而得以升华。他的书法其特点是,气势豪迈雄浑,体势连绵不断,笔意潇洒奔放,极尽变化之妙。

笔卷风云,追梦狂草 ― 走进著名书法家潘传贤的笔墨世界

先生的书法,是以心作书,平时他练习之多,而创作之少。别人求书,他也不随便赠与,不是舍不得,而是“兴”未到来。古人云:“书,心之画也。”传贤作书,落笔之前总要做到心中有数,然后大胆挥洒,若是到了“兴来小豁胸襟气”之际,他必然也会进入“忽然绝叫两三行,满壁纵横千万字”的创作状态。所谓“兴”,就是创作灵感,我猜想,寡言少语,甚至有些木讷窝囊的潘传贤,可能不是生来就寡言少语,木讷窝囊,而是,他要把节约下来的语言,储蓄的豪气灵动,在“兴来小豁胸襟气”的“ 小豁“之际,以狂草书法的形式泼在纸上。这种性格,许是个人的造化,许是上帝的给予。传贤先生的书法,有怀素草书豪放不羁的特色。草书贵在无拘束。传贤的书法,回环缭绕相钩连,千变万化,这种由情感驾驭的书写形式,从整体上讲突破了过去的章草和二王草书不相钩连的格局,使草书更加丰富多彩,变化多端。他的狂草大小,长短以及布局对比鲜明,突破了以往整齐、均匀,呆板的格局,使草书更加错落有致,更加富有自然主义和浪漫主义情趣。

笔卷风云,追梦狂草 ― 走进著名书法家潘传贤的笔墨世界

传贤的书法,继承了徐渭书法“取象”的书风。他作草书时,在心胸中觅取的所积储的意象,不是鲜洁明净,空灵轻盈的,而是一种苍劲奇倔、恣肆横溢的意象。这种意象如山崩海立,沙起云行,风鸣树偃,幽谷大都,一切若可惊可愕之状。这是与春和景明、风花雪月、小桥流水、泉鸣修竹的意象完全相反的,他不以恬静婉美的丰姿悦人心目,而是以笔意浩荡让人惊愕不已,因此他的草书,有一种震慑人心的力量。

笔卷风云,追梦狂草 ― 走进著名书法家潘传贤的笔墨世界

细观传贤的草书,就似狂飙曲表现出来的急风骤雨般的韵律,每一个字都是铁心钢骨,由力度很强而跳动幅度较大的线条构成,他有时将上下几个字联绵贯书,有时又将一字分成左右两部分,以意相联。而字与字之间,行与行之间布置得相当茂密,如风雨密集而骤至,如海潮连翩而涌来。他的草书韵律是急促、繁富、跃宕的,而不是那种舒缓、简约轻快的旋律。

传贤的书法,还体现出王铎书法那种结体险劲。险指奇而言,劲以力而喻。险,固然与劲分不开。险的本身就蕴力量于其中,流畅飞动的狂草尤重笔力,方能险中有夷。传贤先生在他的书法作品中,为了追求险劲,往往偏旁移位,从而左右或高或低,或正或斜,有时又以黑白浓淡易位来渲染气势,使整个作品体势遒劲,笔力险峻,纵横取势,变化惊人。

笔卷风云,追梦狂草 ― 走进著名书法家潘传贤的笔墨世界

传贤作书,神速骇人。草书文化本身的法则在“流而畅”。因此挥洒草书,特别是狂草,要有一定的速度。不过,这种法则到了传贤手里,却发展到迅疾骇人的程度。疾书容易轻浮滑漂,而传贤的狂草却做到了雄健沉着,笔画之间既有古人的功力,又有求新的卓识,法兼篆隶,笔笔可喜。即使连绵之处,勾环盘行中仍见豪放大气,点画狼藉中可见凝重沉雄,绝无浮夸、卖弄、献媚之风。

近读潘传贤先生“笔卷风云,情系金陵”书法展和“墨彩华章,倾情故乡”书法展,千年古韵,一阵雄风,皆从传贤书写的素纸上展示出来。那一个个字,一笔笔划,如玉器相击,铿锵作响,又如大海怒涛,汹涌澎湃,那些风旋电驰,奇幻杂出,气蒸烟合、舒展自如的墨路,更是彰显出传贤先生书法笔力的雄浑深厚。

笔卷风云,追梦狂草 ― 走进著名书法家潘传贤的笔墨世界

《三》

潘传贤先生出道很早。用他自己的话说:“入苦道已近花甲……”13岁就写草书,1964年建国15年大庆书法展时,就与当时的市委书记、市长的作品挂在一起展出,有当地书法神童之称。上世纪六十年代末,便随当年的知青大军插队落户、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与土地为伍,与牛马为朋,但克罗版印刷的大麻姑仙壇记和灵飞经小楷却不离手。直至招工回城,成为一名铁路工人。八十年代第一春,因在济南铁路局书法展览获一等奖和参加江苏省书法展而被提干,1985年获全国铁路书法一等奖,因特殊人才被调入铁道部,从事文联工作至今。自1980年以来,草书作品参加了中国书法兰亭展、中青展、行草展、千人千作展等国内外重要展览及奖励数百次,但他都把这些荣誉看得很轻很轻。聊以自慰的是,在任中国书协理事、中国铁路文联副秘书长、铁路书协副主席期间,他曾率中国铁路书法团队先后在北京、上海、天津、广州、呼和浩特等十多个城市及港澳地区举办书法展览交流活动,带动和培养了一批书法骨干,使铁路书法在中国书法美学史上,取得应有的一席之地位,他用自己的书法实践和领军行为无私地诠释“传贤”二字的深刻含意。

朱海燕

——发表于《书法导报》

朱海燕 著名记者、文艺评论家,中国新闻记者最高荣誉奖——范长江新闻奖获得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作品欣赏


笔卷风云,追梦狂草 ― 走进著名书法家潘传贤的笔墨世界

笔卷风云,追梦狂草 ― 走进著名书法家潘传贤的笔墨世界

笔卷风云,追梦狂草 ― 走进著名书法家潘传贤的笔墨世界

笔卷风云,追梦狂草 ― 走进著名书法家潘传贤的笔墨世界

笔卷风云,追梦狂草 ― 走进著名书法家潘传贤的笔墨世界

笔卷风云,追梦狂草 ― 走进著名书法家潘传贤的笔墨世界

笔卷风云,追梦狂草 ― 走进著名书法家潘传贤的笔墨世界

笔卷风云,追梦狂草 ― 走进著名书法家潘传贤的笔墨世界

笔卷风云,追梦狂草 ― 走进著名书法家潘传贤的笔墨世界

笔卷风云,追梦狂草 ― 走进著名书法家潘传贤的笔墨世界

笔卷风云,追梦狂草 ― 走进著名书法家潘传贤的笔墨世界

笔卷风云,追梦狂草 ― 走进著名书法家潘传贤的笔墨世界

笔卷风云,追梦狂草 ― 走进著名书法家潘传贤的笔墨世界

笔卷风云,追梦狂草 ― 走进著名书法家潘传贤的笔墨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