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0 歐盟陷入困境:面對全球競爭新格局 如何讓理想照進現實?

歐盟陷入困境:面對全球競爭新格局 如何讓理想照進現實?

今年是歐債危機爆發十週年。面對西方利益深度調整,歐盟將向何處去?6月9日,“全球競爭新格局下的歐盟:困境與未來”研討暨報告發佈會在滬召開。與會學者從全球競爭新格局和歐盟的困境與前景兩個維度出發,進行了深入的研討。

  • 歐盟處於困境之中

復旦大學國際關係與公共事務學院教授古斯塔夫·蓋拉茲表示,歐盟在過去10年中歷盡艱辛,一方面需要應對全球環境變化帶來的嚴峻挑戰,另一方面內部面臨諸多挑戰。歐盟應對這些挑戰需要一個統一、整體的方案,但目前的情形並不樂觀。

“當前全球進入競爭新格局。”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院長吳心伯認為,這種競爭不是簡單的大國之間的競爭,實際上仍然是2008年國際金融和經濟危機的延續。吳心伯表示,在當前競爭新格局下,西方利益格局正在深度調整。歐盟處於困境之中,外部競爭加劇,內部缺乏想象力、行動力和凝聚力。

“經濟是最基本的問題。”華東理工大學歐洲研究所所長楊逢珉認為,歐洲經濟一體化使歐洲形成了經濟聯盟,但要實現財政聯盟就會相當困難,並不僅僅是凝聚共識和培育認同這麼簡單。

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歐洲研究中心主任張迎紅分析認為,在歐洲,德國具有生產型市場特點,英國具有交易型市場特點。雙方經濟邏輯不同,存在衝突。德國的市場特點主導了歐洲大陸。隨著歐盟一體化進程的推進,中東歐被納入這種市場後就很難脫離。

  • 現實與理想之間差距擴大

“歐洲一體化的理想與現實間的矛盾越來越嚴重,目標與現狀越來越脫節、離散,改革的動力不足。”在上海歐洲學會研究員伍貽康看來,作為歐洲一體化的制度性成果,歐盟當前面臨著諸多難以解決的問題。隨著形勢的發展,該矛盾越來越深重。此外,推動歐洲一體化進程的法德軸心越來越無力,歐盟需要一個多國軸心,以扭轉歐盟凝聚力不足、離散性增強的狀況。

同濟大學德國研究所所長鄭春榮表示,除了在經濟上面臨地區發展差異和獲得感低的問題,歐盟還在文化上面臨著外來文化衝突,在安全上面臨著戰略文化差異的問題。復旦大學歐洲問題研究中心主任丁純認為,歐盟還面臨難民問題和恐怖主義襲擊等諸多挑戰。雖然難民危機高峰已過,但其影響相當深遠,解決難民危機要有一個過程。

  • 研究應注重前景預測

復旦大學副校長陳志敏認為,與21世紀初相比,歐盟現在的周邊環境更加惡化,陷入到混亂之中。在此過程中,歐盟作為該地區最強大的力量,應負哪些責任,值得反思,不能把問題都歸罪到其他相關國家。學界應針對歐洲化、再國家化、去歐洲化等問題加強研究。在此過程中,需重視前景推演的方法、核心觀點和概念的歸納總結。

復旦大學宣傳部常務副部長陳玉剛認為,當前很多國際事件和熱點既似曾相識,又呈現出變化加快的特徵,學者應把握其中變與不變兩方面的因素。例如,東歐國家是否存在困惑,即加入歐盟後由於利益與權力結構的變化,導致其國家自主性下降,是否也會選擇“脫歐”。

上海歐洲學會會長徐明棋認為,歐盟是一個軟實力非常強的行為體,其在社會治理、政治治理和全球治理等方面的很多理念都是超前的。歐盟是重要的國際行為體,不能低估它的世界影響力。中歐之間關聯度非常高,深入研究歐洲動態,對中歐關係、全球未來發展方向的判斷非常重要。

此次活動由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中歐關係研究中心、上海歐洲學會聯合主辦,上海市國際關係學會協辦。

原標題:關注全球競爭新格局下的歐盟發展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記者:張君榮 査建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