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9 幼兒園德育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總結

一年來,我園在教育局、進修校德育部門的領導下,深入貫徹《若干意見》及精神,立足園本實際,結全《標準》等相關文件精神,堅持立德樹人,提高師、幼思想道德素質為重點,以培養做合格的社會公民為目的,開展形式多樣的德育與心理健康活動,突顯德育特色,充分發揮幼兒園這一主陣地的作用,推進了我園教育事業的發展,促進我園思想道德建設全面提高。

一、加強師德建設,創節約、健康、誠信、分享的園風。

(一)健全機制,完善制度,規範管理。

我園成立了以園長為負責人、副園長為主要負責人,以名班長為主要成員的德育工作小組,進行分線管理,分級落實,做到每天巡視檢查,並將檢查結果納入個人、班級考評中,規範了管理。完善了考核制度、獎懲制度、保育工作制度、安全管理制度等多方面內容,制定了《方案》、《條例》《實施方案》,增強了教師教書育人的責任感、使命感,提高了做事的效率。

(二)加強隊伍建設,提高師德水平。

立足實際,我園將師德培訓融於政治、法制、安全、業務學習中,加強實踐學習,並結合教育局、進修校德育部門下發的文件要求,我園與教師簽訂了“師德承諾書”、“嚴禁教師有償補課承諾書”、召開了“師德師風專項整治大會”,開展了“教師評議園長、家長評議教師、幼兒園”等評議活動;組織了次師德專題培訓,“教師職業道德”、“教師文明禮儀”培訓;觀看了兩部教育警示片;開展了“依法執教”、“道德模範”演講比賽活動及“知識”、“普法知識”競賽活動;開展了“陽光幼兒、教師、家長評選活動,評選出名陽光教師、名陽光幼兒、家長,並在元旦聯歡會上進行表彰。同時我們從教師職業道德入手,深入開展了童心、同理心服務,倡導勤儉節約的工作作風,通過各種實踐活動的開展,讓教師在自覺參與中思想感情得到薰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實,道德境界得到昇華。

(三)加強德育文化建設,營造良好的育人氛圍。

1、充分發揮環境教育隱性作用,引導師幼、家長道德行為。

我園充分利用環境這一教育資源,在校園外懸掛了塊宣傳板和宣傳條幅;在操場牆壁上懸掛了以“愛護環境”、“城市是我家,文明靠大家”、“關愛身邊的人”、“勤勞節儉我能行”、“做個誠實守信的好孩子”、“學習雷鋒好榜樣”為主題的師幼教育宣傳板;室內創設了文明禮儀行為的樓梯牆;班班門口張貼了等為主題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海報,引領師幼、家長做文明、公正、守禮、誠信、守規則、守法的好公民,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思想在師幼、家長心靈深處紮根發芽。

2、加強道德建設宣傳,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

我園充分發揮宣傳欄、電子屏幕、電視、校訊通、微信、廣播站等宣傳媒介,向師幼、家長宣傳法律法規、安全教育、道德行為規範、模範先進事蹟等內容,在園內營造了積極、健康、向上的道德文化輿論氛圍。為了充分發揮榜樣在道德建設的示範引領的作用,我園通過學習雷鋒光榮榜、陽光幼兒、教師、家長展示板、愛護環境展示板,為教師樹立了良好的師德形象,為幼兒樹立了良好的行為榜樣,為家長樹立了正確的教育觀念,促進了師、幼、家長之間的和諧,弘揚了“真善美”,傳遞了“正能量”。

(四)發揚勤儉作風,建設節約型校園。

為深入,讓勤儉節約傳統美德更好傳遞到師幼、家長行為中,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我園在辦公、環創、遊戲材料製作等活動中積極倡導勤儉節約、綠色環保理念是,並將理念融入到工作、教育、生活之中。本著不浪費一度電、一滴水、一粒糧、一張紙、一個本的原則,開展了勤儉生活、辦公活動,讓教職工樹立了勤儉節約意識,養成了文明工作、生活的好習慣;本著節約、環保、自然的原則,教師利用一切廢舊物品創設了走廊文化長廊及門牌,為幼兒園節省了近萬元的資金;本著合作、共享、環保的原則,家長在教師的帶領下共同製作了小型體育器械、區域操作材料及玩具。同時在全園上下積極倡導“光盤行動”,增強了全體師生及家長的節約意識,讓勤儉美德進入每一個班級、每一個家庭、每一個人的心中,收到較好的效果。

二、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塑造師幼兒健全的人格。

(一)充分利用圖書資源,開展健康讀書活動,影響師幼、家長心理行為,促進心理健康成長。

為了讓師幼、家長享受更多的圖書資源,我園與市圖書館合作,拓寬借書渠道,讓師幼、家長借到更多的有助於心理健康成長的書籍。同時我園還為師幼、家長購買了《幼兒心理百科》、《幼兒問題行為的識別與應對》、《透視幼兒心理世界》、兒童繪本系列《做內心強大的自己》、《生命安全教育》等關於生活、健康、安全、教育方面的書籍,以借閱、圖書漂流、讀書彙報的方式,讓師幼、家長分享教育理念,收到較好效果。同時在親子閱讀及區域故事分享活動中,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心理健康行為的發展,培養了幼兒文明、樂群、友善、大膽、自信、不怕困難的良好品質。

(二)創設私密空間,排解疏導師幼不良情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