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9 一襲黃衫遠,師魂永芬芳——悼信師校友李芳老師

一襲黃衫遠,師魂永芬芳——悼信師校友李芳老師

深夜,掩卷難眠。幾天來,李芳老師以身殉職的英雄壯舉一直盪滌著難以平靜的心,似曾相識的師表形象一直在腦海浮現。痛心!惋惜!感動!為一個如花的生命?為一個完美的家庭?為一位同門的師姐?為同一片園地的耕耘人?萬千思緒漫隨夏的燥熱充斥在校園的夜色裡,那麼沉重,那麼壓抑。

李芳老師走了,走得那麼決然,沒有來得及與親人、同事和學生做最後的告別,甚至沒有顧上說一聲:同學們,危險!就在這災難驟臨的瞬間,她毅然用柔弱的身軀擋在了失控的三輪車前。當危難來臨之際,人的本能反應是自我保護,而她卻以自己的血肉之軀保全了幾個幼小的生命,用自己年輕的生命詮釋了師德大愛,展現了人性的光輝!

驚天地,泣鬼神,英雄壯舉撼心魂。幾天來,全國上下,尤其是有著紅色傳奇的信陽大地無不沉浸在悲痛和感動之中。信陽人民因有這樣的好市民而欣慰,信陽教育因有這樣的好老師而驕傲,信陽師範畢業生因有這樣的好校友而光榮。英雄長歌行,餘音震山河。李芳老師無愧於新時期教師的道德楷模,她默默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愛崗敬業,關愛學生,直至獻出自己如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可歌可泣的英雄讚歌,傳唱在舉國上下,迴響在華夏大地。

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可以想象,李芳老師是帶著對這個美麗世界的留戀而走的,這裡有著她的萬般不捨。她同樣是一個女兒,一個妻子,一個母親,一個學生愛戴的老師。她怎可沒有牽腸掛肚?她怎麼可能走的那麼安心?今天,我們懷著無比沉痛的心情送別了一位好戰友,好校友。可她還活著,她的生命之花會一直開滿箐箐校園,她的紅燭精神會一直照亮這個光輝的群體,她的英魂更會激勵萬千信陽兒女為建設美好家園而勵精圖治,奮勇向前!

芳華已逝,雋美猶存。一石激起千層浪,李芳老師的感人事蹟迅速傳遍大江南北,長城內外。她以自己的血肉之軀捍衛了師道尊嚴,樹立了英雄的師表形象,噴薄而出的職業正能量瞬間瀰漫在城市和鄉村的每一個角落。在學校,師生們以各種方式表達自己的情感。廣大教師紛紛表示要化悲痛為力量,向李老師學習,學習她紮根鄉村,默默耕耘的釘子精神;學習她勇挑重擔,不計代價的奉獻精神;學習她兢兢業業,愛生如子的敬業精神;學習她堅定信念,終身從教的獻身精神。

逝者如斯乎,生者當自重。數日來,巍巍大別山為之垂淚,泱泱淮水河為之嗚咽,而英雄面前不應該只有眼淚,更多的應是來自靈魂深處的思考,思考為師的真諦,思考教育的內質。在她的精神召喚下,我們有理由堅信,將會有更多的園丁向著心中的榜樣尋訪踏至桃李路,嘔心瀝血育英才,鏗鏘闊步鑄芳華,清風路上寫春秋!

夜沉靜,傷痛的心再不願屈服於睡意的侵襲,這是一個空氣近乎凝固的黑夜,灼熱,焦慮,難熬。我的眼前分明閃耀著一道彩虹,跨越在信陽的青山綠水間,絢爛,明麗。彩虹中,一雙美麗的眼睛一直俯瞰著每一個箐箐校園,凝望著每一個師生。那是一道充滿希冀的眼神,清亮,透徹,專注。窗外,夏蟲撫琴,為英雄奏響哀傷的離曲;長空皓月,為英魂照亮遠去天國的道路;梔花素白,散發著英雄靈魂綻開的芳香!偶過的夜禽,一聲驚魂的鳴叫是否為英雄而悲?

香消玉殞,豐碑永存。也許,我們無法去為一個普普通通的公民立碑樹撰,而我堅信,這座漫著書香的豐碑註定會永久的矗立在紅色信陽大地,樹立在千千萬萬個教育人的心中。三十年來,她的名字依然清晰的記載在信陽師範學校1989年普師二班畢業生的花名冊上。其實,真正的美麗是一直醞釀並積澱在靈魂深處的。信師校園裡,漫香的桂樹下,那一襲黃衫映襯下的面容清麗,淳樸,眼神中滿含著對美好未來的無限憧憬。可以想象,粉沫飄飛的講臺上,她娓娓道來的教態優雅,從容;書本堆積的桌案前,她埋頭書寫的身姿端莊,秀麗;晚學過後的校園裡,她輔導學生的態度耐心,溫和。我們更有理由相信,她用生命呵護的桃李定會成為從教路上鮮活的豐碑,以告慰逝去的靈魂!

不要人誇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當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有甘願為自己的事業而默默獻身的志士湧現時,人必愛之,敬之,效之;則業必興,國必興,民族必興。安心去吧!可敬的李芳老師,不要悲傷,因為天堂興許也有如飢似渴的學子,那裡會有你深深眷戀的校園,會有你一生摯愛的講臺。李芳!放心走吧!師者前行的道路上,教育繁榮的基石上,一定會記下你育得桃李盡芬芳的功績。祈願英雄魂守故里,清晨,你會看到晨曦掩映,高高興興去學校的笑臉;傍晚,你會看到身披彩霞,平平安安回家去的身影。願此去,天國再無車禍,好人一生平安!願此去,書香永隨,歲月靜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