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0 复盘2018体博会,前瞻2019体博会|专访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副主席兼秘书长罗杰

体银商学院体育领军人物总裁班第三期将于2018年6月~2019年6月在北京鸟巢,体育领导力班将于2018年9月-2019年9月召开,报名请联系13810822412(微信同号)。

日前,第36届中国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在上海正式闭幕。据了解,作为亚太区域规模最大、最权威的体育用品盛会,今年中国体博会共有来自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400多家企业、近5000个品牌参加展会,四天共吸引了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万人到会,共计15万人次观展。

1993年,第一届中国体育用品博览会在西安举办,成为中国体育产业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分水岭和市场化的重要标志。2018年,体博会迎来25周岁生日,成为汇集体育用品、体育营销资源、体育文化与科技的综合性体育产业展示的重要平台。

在展会闭幕之际,体育BANK作为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的官方合作媒体,采访了展会主办方--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副主席兼秘书长罗杰,听他复盘今年的体博会,以及展望体博会的未来战略及思考。

体育BANK:同往届相比,今年体博会呈现出哪些不同?

罗杰:首先,从内容上讲,这届展会突破了体育用品的边际,努力将其打造成中国体育产业综合性交易平台,具体体现在中国体育用品峰会升级为中国体育产业峰会上。

体育总局领导对体博会有相当高的要求,希望我们能够从产业的高度上,去思考体博会的定位,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所以,今年论坛的定位有所提高,议题范畴也有所扩大。中国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一直以来是中国体育用品行业的风向标,但今年体博会的内涵、外延以及品质,都有了质的飞跃。

其次,中国体博会的专业性越来越强。以健身板块为例,今年我们推出了大健康版块。今年除了健身展区外,更加强调健康服务业的重要地位,推出了两个新的项目:体医融合培训交流会与康复与科技国际研讨会,同期组织了康复设备与服务展区,这个展区第一年就做到了1000平米,并深入到运动康复、运动医学以及体医结合这些领域,这是具有创新性的。今年青少年体育交流活动的筹划、组织,较往年也有升级。我们不仅有相应的交流会,邀请政府、专家、协会、企业四个方面的人士,一起共同探讨青少年体育发展,还有专门的青少年体育器材展示,还组织了青少年体育培训课程展示活动,总体上看,做得较往年更深入。

第三,参展企业在科技创新的投入有显著提升。

室外路径18年来基本没有太大的变化,大家普遍认为室外器材是不太可能被做成智能的,但是实际上今年很多成果已经呈现出来了,今年在体博会的现场可以看到一千公里以外公园的客流量,互联网为我们体育产业的发展插上了翅膀,而这也是大势所趋,我们联合会会未来会更加坚定地推动行业向智能升级方向迈进。

第四,展会规划上越来越聚焦。今年展馆共18万平米,有七个馆,要想让参观观众走完全部展馆,实际上是不太现实的,所以我们整个展会的规划,都在不断的聚焦。我们加法和减法在一起做,一些不是我们重点想打造的领域,我们会做减法,而像大健康、场馆运营、球类运动还有运动休闲类的内容,我们会继续做加法,加大产业上下游的融合,为相关行业提供一个全产业链资源交易与采购的平台。

第五,服务品质的提升。今年我们的管理更加精细化,一个很小的细节,是我们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人力,包括把全馆的地毯全部换成新的,并且根据每一个展区的标准色,来定制不同的指示系统,以此来提升整个展会的品质。

体育BANK:总体上给这届体博会打多少分?明年体博会还有哪些方面需要改进?

罗杰:八十分吧。总体上看,我认为今年展会较去年来说运营得更好了,但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改进。

好的方面,如果从高度上讲,我认为这是体育改革的成果。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从2017年1月1日正式脱钩独立运营以来,成为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桥梁作用愈发凸显,这些在这次会上有了很好的体现(延伸阅读:“脱钩”后的这一年:专访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秘书长罗杰① |聚焦中国体育改革)。协会改革以后,我认为我们整个团队在运营体博会的过程中爆发出了很大的潜力,我们联合会直接参与体博会的工作人员15人,加上协会其他部门的工作人员,一共35个人--体博会期间做了大概四五十场活动,服务1400家展商、10万观众,这么大的体量确实需要我们的工作人员有更高综合素质,需要有高效的管理流程和综合运营能力。

未来,我们需要从以下五个方面改进:

首先,是展会管理。我希望中国体博会变成所有参会的人,不需要找到组委会,就能找到他应该去的地方,而且来有所得,这是我的目标。

其次,是接待服务。我们对商业性客户管理得比较好,但对非官方邀请的省市各级体育系统参观人员的组织服务可能还不够,我们组委会有责任把对我们行业有帮助或者有兴趣的地方体育系统或协会有序地组织起来,做好接待工作。

第三,是宣传方面。客观上,我们仅靠四天时间,很难把信息爆炸性的释放出来。所以我们仍然要思考:这么大的展会,这么好的产品,如何让社会上更多的人知道--虽然今年我们还从韩国邀请了媒体来报道,但我觉得还是不够。我们负责宣传工作的人员,应该更早些跟媒体做好沟通。

第四,是如何让好的企业借助体博会这个平台,变得更好。我们想发挥我们专业委员会的功能,通过专业委员会的专家资源,对参展商的产品进行专业评价,打造一批行业“骏马”,这是我们协会的责任。另外,仅靠政府打造是不够的,一定需要社会力量的推动,各类细分领域中,要诞生出我们中国的品牌,成为世界领导性品牌的代表--作为中国体博会,在这点上,我们是有责任和义务的。

第五,是要增大海外投入。今年韩国展团规模翻了一倍,韩国企业认为中国市场很大,他们非常有兴趣来中国找合作方。所以从中国这个大市场的角度讲,实际上我们应该吸引全球展商,利用中国的大市场,带动全球体育用品的消费,为我们中国的消费者提供更加丰富的体育用品的产品和服务,这是体博会应有的责任。

明年在海外招展方面,我们也会加大力量,当然这需要长期努力,因为大多数欧美体育用品企业一般都是家族企业,规模比较小,他们非常谨慎,所以我们也希望跟一些国际组织或者境外展览公司合作,通过他们宣传中国市场,宣传中国的体育产业,然后吸引他们加入。

体育BANK:2019体博会运营的思路?会有战略层面的变化吗?

罗杰:首先,2019体博会将全面扩容。不仅仅是展览面积的扩容,也包括内容和品质层面的扩容。论坛方面,明年我们希望把峰会标的定得更高些,希望从社会学、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体育。内容方面,目前体育产业发展过程中还有一些热点没有进来,比如前一阵大热的体育小镇,明年我们将这个主题加入。

其次,把大健康版块继续做大。明年在运动康复、体医融合这部分,我们可能会加大力度推进,今年只是一个尝试--根据反馈来看,1000平米的康复展区吸引了很多医疗设备的展商参展。

第三,进一步做大做强商务对接服务。以往我们商务性对接并不是特别成功,但今年非常成功,商务洽谈会场场爆满--未来在商务性的对接过程中,我们要进一步做好境外交流合作,做好展会的精细化规划和管理。

第四,机制上要创新。我们希望打开中国体博会的平台,与社会各界的资源拥有方,共同打造体育产业盛会。协会作为一个社会组织,最重要的职能就是推动整个行业在社会中的发展,我们服务于三个方面:第一个是服务于社会,第二个是服务于百姓;第二是服务于政府。我们搭台,用市场和政府共同的力量来推动这个行业的发展。我期望明年能把上海国家会展中心1层的8个馆都招满--但仅靠目前我们协会的这点力量,是不够的。明年,欢迎社会机构多多跟我们合作,我们也愿意通过购买服务的形式,来跟大家一起把中国体博会做得更好。

体育BANK:在开馆仪式上,李桦主席提到目前中国的经济环境无论是外部还是内部,无论是宏观还是微观,都异常复杂。这些复杂在体育用品行业体现的明显么?体育用品企业应该如何应对这样的环境?

罗杰:从宏观上看稍稍有些不太乐观。但从微观看,通过这两天的展会,我觉得好像又没有那么紧张。美国有一项调查显示,每次美国金融危机的时候,体育用品消费就要增长,比如跑步等低单价的产品消费会增长。另外,目前国内运动服装行业经过一段时期的低迷之后,正逐渐走出低谷。去年安踏的营收达到166.9亿、同比增长25.1%;李宁营收达到88.74亿,同比增长10.7%。可以看出,在市场的波动过程中,企业是可以寻找到自己的答案的。

关于如何应对,我觉得还是有一些机会,比如培训行业和智能制造业。培训行业目前市场还是很大的,现金流也很好--比如我会送我的孩子去参加体能培训课程,但培训行业亟待规范和标准化。智能制造方面,已经成为了行业离不开的一个增长点。这也给我们一个特别好的启示:硬件制造已经开始向服务转移,服务可能会形成一个持续性的消费--硬件和软件的结合,将会产生巨大的市场效应。

另外,企业要明确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建立品牌区隔。成熟市场中,消费者看中的实际上是功能和品质。欧洲很少有专卖店,大多数都是品类店,品牌的影响力在逐步降低,品质中功能的影响力更突出。在这种市场中,很少会出现消费的大波动,所以我们的企业应该更多地关注自身核心竞争力所在。

比如,韩国展区有一个品牌专门卖袜子,他的袜子在足弓部位有一层具有缓冲作用的薄膜,增加足部抓地的平衡性--目前,这款产品在中国已经注册了,锁住了这个市场。在体育用品市场这个大“红海”中,能够实现全覆盖的企业,终归是少数,所以,一定要明确自己的核心产品和竞争力所在,这能够帮助自己实现品牌突围。

复盘2018体博会,前瞻2019体博会|专访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副主席兼秘书长罗杰

报名与咨询请加微信:孟老师13520180908

体银智库

政策系列:

《中国体育产业政策汇总》;

《中国体育小镇政策汇总》;

《中国体育场馆政策汇总》;

《中国体育赛事政策汇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