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7 華大基因市值腰斬,到底是基因界的騰訊還是富士康?

華大基因市值腰斬,到底是基因界的騰訊還是富士康?

6月28日早盤,華大基因走弱,跌幅約5%,跌破百元關口,較去年11月最高位的261元,股價跌去超六成。華大基因昨日作出澄清,近期有網絡文章提及公司“套騙國有資產”等說法純屬無稽之談。

股紅是非多,華大基因上市之前就是明星股,但之後市值腰斬,股價大跌,那麼華大基因最近都攤上了 哪些事?

首先,據有關媒體26日報道,南京昌健譽嘉健康管理有限公司國家基因庫細胞中心江蘇運營中心,實名向江蘇省政府舉報華大基因偽高科技忽悠欺詐涉嫌賄賂官員,大規模套騙國有資產。隨後華大基因稱舉報事件為惡意詆譭雙方此前已有糾紛。據《財經》報道,華大基因CEO尹燁也對此事回應稱,正在通過司法程序處理與南京昌健譽嘉相關事宜,舉報內容絕大多數是假的,舉報人有些偏執,內容大家是不可能信的。

第二,5月28日,在貴陽舉辦的2018中國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上,汪建在出席論壇時再次語出驚人,他表示:“我們華大基因對華大的定義非常清楚,就是我們所有的員工必須做到100歲不封頂。”這樣的言論,遭到深交所問詢。隨後華大基因回覆監管:員工必須活百歲系董事長美好願景。

汪建還稱,華大基因給自己定了三大紀律:第一,員工中不允許有出生缺陷,如果有出生缺陷出現,那就是華大基因七千人的恥辱;第二,不允許腫瘤晚於醫院發現;第三點,不允許放支架;不允許(心臟)搭橋,即員工不能死於心腦管病。員工必須活到100歲,汪建此番言論再一次驚呆了一眾網友,“吹牛、忽悠、不靠譜、保健傳銷”......吃瓜群眾們開始集體吐槽。

2018年6月7日,“大道之行——去深圳對話好公司”訪學活動的第一站來到華大基因,華大基因副總裁劉娜帶領董秘及其他高管們參觀了華大基因博物館.對於汪建的上述言論,劉娜對訪學團高管們做了詳盡的解釋:因為基因大概可以分為三大類,即與生俱來的基因(出生缺陷)、與時俱變的基因(基因突變)和外來入侵的基因(傳染和感染),華大基因據此制定的“一個嚴控、三個遠離、八項注意”制度,便是汪建“員工活到100歲”的核心基礎,公司也確實在實踐。

華大基因市值腰斬,到底是基因界的騰訊還是富士康?

第三,董事長多次語出驚人。 2017年12月27日,汪建在2017深商大會上表示,未來的5-10年,我們可以化學合成任何生命,人造生命的進展可能比人工智能還快。你喜不喜歡它都來了。2017年12月20日,汪建接受媒體採訪時對國內女性赴香港打宮頸癌疫苗堅決反對,他還算了這筆經濟賬:去香港注射這種疫苗一次價格在4000元左右,隔五年需要重新注射。如果換成基因檢測,則只需要每3年花50塊錢做一次。而且,外國的疫苗是否適合國內人的情況這個也要再議。2017年4月23日下午,在鄭州舉行的中國綠公司年會的演講中,汪建直接喊話河南省領導,稱將用基因技術首先在河南消滅“聾啞盲傻”,“不清零的話,我就直接住進河南省殘聯”。

以上三條都是汪董事長在公開場合或接受媒體採訪時的言論,此外,“我們正在克隆猛獁象,過幾年或能看見”、“從科技上活到100歲是可以的,信我的人跟我來”等言論也都是出自汪董事長之口。

第四,研發費用被投資者質疑。2017年,華大基因研發費用為1.74億元,佔總營收比例為8.3%,較2016年的1.76億元下滑1.13%。而同期,華大基因的營銷費用卻高達4.02億。2017年,恆瑞醫藥研發費用高達17.59億元,研發費用增幅高達48.53%。大量研發費用投入帶來的就是產品不斷創新。

從研發支出在營收中的佔比變動來看,處於下降中。公司研發支出在營收中的佔比由2014年的11.54%下降至2017年的8.32%,遠低於同期銷售費用在公司營收中19.18%的佔比。2017年,研發支出佔比在行業內排第19位,處於行業中等偏上位置,但沒有進入第一梯隊。從研發人員在總員工中的佔比觀察:2017年公司研發人員比例由2016年的17.4%增加至22.66%,有所提升,但仍略低於同期25.97%的銷售人員比例。公司人均研發支出約為27.03萬,處於行業中游,排名第24位。

當初公司在招股說明書中表示“公司為鞏固和提升核心競爭能力,一直以來重視研究開發新的服務種類”,但就目前的財務數據來說,華大基因在研發上的投入並沒有隨著營收和淨利潤的增長而同步增長。

目前,全球基因測序行業已經有了明確的產業鏈分工:上游是設備和耗材供應商,Illumina(伊露米娜)等少數外國公司憑藉技術優勢,壟斷了上游市場;中游是第三方測序服務供應商,它需依賴上游公司生產的設備來運營,這是目前中國企業最具優勢的一環,華大基因就是其中的代表;下游則是醫院、實驗室等臨床機構。在兩家公司競爭中,伊露米娜由於手握技術優勢,可以對華大基因採取提高試劑價格,提高測序儀價格的手段,輕鬆影響華大基因的生產經營。

華大基因市值腰斬,到底是基因界的騰訊還是富士康?

7月中旬,華大基因2億多股首發限售股將要解禁,以當前股價計算解禁市值約280億。如此大體量的解禁規模,不僅是對華大基因也是對市場的考驗。另外,華大基因目前市盈率仍然高達近百倍,總市值388億。其實,解禁股多少不是關鍵,關鍵是上市公司的業績成長性,而業績持續成長的關鍵是擁有核心技術。對於高科技企業來說,只有擁有核心技術、重視研發,才能給投資者帶來豐厚回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