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4 “宛若入仙境,人在畫中游——山西寧武蘆芽山

“宛若入仙境,人在畫中游——山西寧武蘆芽山

山間雲霧繚繞,雄峰神韻兀突,此山山峰猶如清脆的蘆芽破土而出,蒼翠欲滴,也塑造了寧武古八景之一的“蘆芽滴翠”。

“宛若入仙境,人在畫中游——山西寧武蘆芽山

“宛若入仙境,人在畫中游。”用來形容忻州寧武境內的蘆芽山,一點都不為過。

“宛若入仙境,人在畫中游——山西寧武蘆芽山

恰是這座大山的神秘和浪漫,還有那鬱鬱蔥蔥的高原草甸,松柏間的旱荷花以及山腳下的汾河源頭,薈萃了“山、石、林、草、洞、湖、泉、谷、廟、關”十大景觀,也使這一幅來自三晉的山水畫卷登上號稱“世界十字路口”的美國紐約時代廣場的屏幕。

“宛若入仙境,人在畫中游——山西寧武蘆芽山

在山西忻州寧武縣城西南30公里處,有一個東寨鎮。東寨鎮的周圍群山森列、危崖峭壁,那裡是國家級森林公園——管沁山。而管沁山的主峰,便是大名鼎鼎的蘆芽山。

“宛若入仙境,人在畫中游——山西寧武蘆芽山

蘆芽山是一處走進去會融化在景色之中的山峰。其因形似“蘆芽”而得名,景區內約有82萬畝原始次森林、66萬畝草原、500多種動植物資源。其中有100多種名貴中草藥,是世界罕見的生態基因庫。不僅擁有珍貴樹種落葉松、雲杉,而且是世界珍禽、國家一類保護動物、山西省鳥——褐馬雞的主要保護地。

這裡峰巒重疊,簇擁大小200多座山峰,有大小瀑布30餘處。山峰尖峭,怪石嶙峋。雨後日出,蘆芽墨綠色的山體,還會變換出一種火紅的色彩,偶爾也可遇五彩斑斕的“蘆芽佛光”。

蘆芽山曾是歷代帝王將相、騷人墨客休閒遊獵的首選地方。隋煬帝曾多次到此避暑遊獵,在天池建設龐大行宮,迤邐百里,鼎盛一時。

作為國家4A級景區,蘆芽山主峰有看花臺、北峰臺、北嶽臺,號稱“蘆芽三臺”。蘆芽山巔,有金龍池、五龍洞、秀雲峰、華嚴舍、太子殿等十多處名勝古蹟。

在蘆芽山主峰頂上,有一處約10平方米的石坪,太子殿就在此處。由於太子殿位於群峰絕頂,數十里之外都能看到。

太子殿是一處石基石壁構築,大殿脊樑上有一根類似避雷針的鐵校,直指蒼穹。

相傳,古時有一牧童,父母雙亡後,只好寄宿於兄嫂門下。吝嗇的嫂嫂不準牧童在家,要他成天放牧,做些粗重活。可憐的牧童只好與羊群為伴,靠賞山花野草解除苦悶。時間長了,他發現每當營草葉下掛滿露水珠時,就是要下雨了。他把這個發現告訴了其他鄉親,大夥按他提供的雨訊安排農活,果然很靈驗。就這樣,牧童受到鄉親們的喜愛和尊敬,被當成了專門施雲布雨的神靈。牧童去世後,人們在他坐化的蘆芽山巔修了一座石砌廟宇,即為太子殿。

還有一說法,太子殿是為明朝皇帝朱元璋第十八子建造的。

如今,有梯道可直達太子殿。至於究竟是為誰建造,有待遊人前去揭開謎團。

站在頂峰,放眼望去,只見與蘆芽山僅隔數百米的深澗裡,有一層厚厚的綠色絨毯,還有宛如白色花朵的羊群點綴在草叢之中。這就是著名的馬侖草原。

馬侖草原面積六千多畝,形成於75萬年前的新生代第四紀冰川期,與蘆芽山南北相望,是華北地區最大的亞高山草甸之一,與五臺山亞高山草甸、歷山亞高山草甸齊名,合稱為“山西三大草甸”。

馬侖草原西南端是十字墕,古代建有石佛寺,寺後有舍利塔群,是唐代以來歷代僧侶的墓葬,如今大多已坍塌。馬侖草原南端怪石險峻,奇巒迭出。其中“繡球獅子”“天書”“壽桃”“佛指嶺”“金蟾含珠”等,皆為佳景。

馬侖草原頂部有北齊長城,自西向東從脊上穿過,歷經數千年風沙填塞,遺址高出地面1米左右。北齊長城用當地的紫羅石砌成,極具考古和旅遊價值。北齊長城北端有明顯的壕溝痕跡,遠遠望去,長城猶如這座山的脊樑。

馬侖草原牧草肥沃,是天然的牧場,也是歷代帝王牧養戰馬的基地。

盛夏,除了欣賞高山草原,還能欣賞到“黃土高原上的翡翠”。在蘆芽山漫山的松林中,到處生長著一種名為 “旱荷花”的植物。此處雖然海拔高,但地勢較為平坦,故而被稱為“荷葉坪”。倘若遊人至此,連綿起伏的旱荷花便會把人帶入一種別樣的景緻中。

來到蘆芽山,不能錯過天池的美景。蘆芽山天池也被稱為 “管涔山天池”,與長白山天池、天山天池合稱為中國三大天池。

蘆芽山天池是天池湖群中面積最大的湖泊,古稱“祁連泊”,“祁連”在古代遊牧民族語言中就是“天”的意思。

秀美寧靜的湖山還留下了16位帝王的足跡。

趙武靈王於此大敗樓煩,北齊諸帝於此巡遊避暑,尤其是隋煬帝曾輝煌一時的汾陽行宮。據史書記載,汾陽行宮內外六重,逶迤百里,宮殿基址至今還存在。

如今,遊人來到天池仍然可以欣賞到春之錦鱗、夏之風雲、秋之明月、冬之冰潔。如果運氣比較好,還能看到黑鸛、白天鵝等珍稀鳥類。

蘆芽山是汾河、桑乾河、陽武河、嵐漪河、朱家川五條河流的源頭,而汾河源頭就在寧武縣東寨鎮北樓子山。

汾河源頭是三晉人民飲水思源、尋根感恩的母親河。源頭有一處水塘,塘上石壁刻有“汾源靈沼”四個大字。石壁上雕有一個龍頭,龍口中噴出一股清泉,終年流淌不絕。據瞭解,“汾源靈沼”古碑已作為重點文物保存起來,而祭祀水母的神祠則被1995年修建的“汾源閣”所代替了。

此外,在汾源靈沼處,原先建有一座規模宏大的古剎,名為雷鳴寺。因汾水從石崖下龍口噴出時,聲如雷鳴而得名。雷鳴寺始建於隋代,明代毀於兵火,明末重建,之後又毀於文革,在1994年時又重新新建,總體規模宏大。廟宇依山而築,加之無數亭臺樓閣、樹廊、門洞的合理佈局,相映生輝。每年夏曆四月初八,此處還會舉行古廟會。

雷鳴寺、魁星閣挺立在樓子山上,由於沾染了汾河的靈氣,使得這些古建築氣度不凡。

如今,進入5月,已是蘆芽山最佳旅遊季節。藍天白雲,山花爛漫,親近山水,蘆芽美景絕對讓人流連忘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