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你對央視的《等著我》節目風格和主持人張春蔚怎麼看?

見錯就想糾的強迫型


看了這個提問,昨晚又特意看了最新一期的《等著我》。說實話,相較前幾期,春蔚老師還是有進步的。雖然還是那不太標準的“S”“SH”不分的普通話,現場對嘉賓偶爾的發問還顯生硬,臺上偶爾還是會冷場,但春蔚老師的努力我們還是看到了。

從倪萍到春蔚,《等著我》主持人的變換,引來了很多網友的吐槽。都說先入為主,倪萍大姐鄰家大姐般的主持風格,加上她專業的主持功底,呈現在我們面前的,是一檔溫馨的、有溫度的公益節目。不管是尋親者還是現場觀眾,因為有主持人的引導和“煽情”,我們時不時會跟著尋親者一起落淚,繼而感恩這檔節目給太多苦難的人帶去了希望。因為倪萍的主持,這檔節目從2014年開播至今,就收穫了很多觀眾持續的關注。

隨著倪萍的退出,停播了10期的《等著我》,終於開播了。主持人換成了評論員春蔚,一個完全沒有任何經驗的主持人。老實說,看春蔚老師前兩期的節目,隔著屏幕都能感受到尷尬。一場節目下來,春蔚老師說話沒有超過10句,往常尋親者上臺,倪萍都會拉拉家常,既緩解了尋親者上臺的緊張情緒,又能讓觀眾更好的瞭解尋親者們現在的生活狀態,可謂一舉兩得。

到春蔚老師這裡,就換成了一名話“你今天來是尋找什麼人”,之後和尋親者們就再無交流,不管是尋親者情緒激動的哽咽冷場,還是現場觀眾掌聲鼓勵尋親者,直到所有的講述結束,春蔚老師在這中間再沒說過一句話,直到“請走向你們的希望之門”,這是春蔚老師的在臺上的第二句話。我當時看到了心裡很難過,央視主持陣營那麼大,為什麼要選擇一個完全沒有主持經驗的人,來主持這麼一場受眾面那麼大,觀眾那麼喜愛的節目。

但最新一期節目中,春蔚老師的改變還是很大。

在第一位尋親者哭訴完自己和丈夫的遭遇後,春蔚老師雖然沒有安慰,但問了一句大意是:這麼些年來家裡經濟重擔都壓在你身上,你一個人能行嗎?雖然語調略顯生硬,但至少與尋親者之間有互動了。

當然,還是有冷場的時候,尋親者講述時哭得無法自制的時候,臺上臺下都在抹眼淚,我們看到春蔚老師也拿開眼鏡悄悄拭去已經流下的淚水,但此時如果春蔚老師不是沉浸在自己的情緒中,適時的安慰一下尋親者,可能收穫的效果會更好。還好剪輯及時將畫面切換了,不然肯定又是長時間的冷場。

在第二位尋親者找到失散17年的兒子後,一個三口在希望之門前抱頭痛哭,根本停不下來。此時,春蔚老師說了一句:“樂樂和爸爸媽媽到這兒來聊吧”。聽到這句話時我略怔了一下,當時我就想,《等著我》可能是沒有臺詞本的。如果是倪萍,可能會走到三口之家的身邊,說兩句“煽情”的話,然後建議兒子帶著爸爸媽媽去沙發那坐。一家三口抱頭痛哭,用一個“聊”字實在是不妥。

可能春蔚老師是比較理性的人,不是那種特別有共情力或者說主持功底還缺火候。

在最後一段“首屆研究生支教團”尋人中,春蔚老師和上臺的尋人者之間侃侃而談,甚至連不太標準的普通話此時都可忽略,問的幾個問題也都很應景很有代表性,和之前兩段尋人像完全換了一個人。讓人覺得春蔚老師可能還是比較適合那種理性的節目,這可能和她的專業有關。

總體來講,春蔚老師的主持還是有進步,但央視如果換一個人主持人,我覺得會更好。


八卦氣象臺


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大型公益尋人行動《等著我》是全國首檔國家力量全媒體大型公益尋人節目,也是中央電視臺2014年重磅推出的全新公益欄目。旨在發揮國家力量,打造全媒體平臺,幫助更多人圓自己的尋人團聚夢,它既是一檔節目,同時也是一次國家力量全民範圍的公益尋人活動。

(今世緣,等著我)

這檔節目以溫情傳遞為底色,以愛心傳播為靈魂,用充滿真誠與奉獻的態度及精神為民解憂,關注民生,體察民情,靠近民心,以此鼓勵人們以積極有愛的態度來面對生活,從而對整個社會的安定有序與溫暖和諧帶來積極影響。

(倪萍老師)

具體來說,這檔節目注重對老百姓生活與情感的關注、關心。不同於當下火熱的各類明星真人秀綜藝節目,《等著我》聚焦全國各地需要幫助的普通人,他們年齡不同,身份不同,地位不同,階層不同,一切都不相同,包括尋人的原因也各異(有為了尋找丟失的家人的,又為了報恩的,有尋找多年前的戰友的,等等),但因為一檔節目,他們有幸獲得了圓夢的機會。節目中的主人公是社會生活中那些卑微的個體,展現的是現實生活中普通民眾生活的艱辛,這樣大大減小了電視節目與觀眾的距離感。從而吸引了更多的百姓來觀看,甚至參與其中。

(尋人,遇見)

這檔節目還注重展現人們之間的情深情厚誼,通過愛心幫助與奉獻愛心,宣傳人與人之間的關愛與溫情。在節目中看不到人與人之間的欺騙、隱瞞、迫害與斤斤計較。人們看到的是父子、母子、戰友以及好友之間的關愛與濃厚的情誼。以 “尋找”為主旨,傳播人間的真善美。這裡的人心靈淳樸,彼此之間的愛心使他們自身以及整個節目都具有深深的吸引力,使電視機前的觀眾為之動容傾倒。

這檔節目迎合了當下社會亟待解決的生存困境問題,撫慰了轉型期那些迷茫而又孤寂的社會個體。當下中國仍舊處於劇烈的社會轉型期,現行的社會階層、 經濟基礎和人際關係都在不斷地變化調整,人們的價值觀念、心理狀態在這一時期也會起伏多變,人與人之間的隔閡加深,而多數人卻陷入無法找到並擺正自己適合的位置的不安定感之中。人們缺少一些溫暖的因素來感動並鼓舞自己,《等著我》這檔節目深入民間、瞭解民情、關注民生,體察民心,與廣大民眾共度磨難與迷茫,共享愉悅與希望,鼓舞人們以更加積極樂觀的心態來與他人相處。以更陽光博愛的態度來面對生活,這樣對整個社會的安定有序與溫暖和諧具有重大意義。

團隊特邀嘉賓:颶風娛樂

歡迎關注、點贊、吐槽,我是一枚明粉,給你不一樣的史學評析,期待你的評論,期待你的分享

一枚明粉


央視的大型公益節目《等著我》,這檔節目知名度比較高,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曾經的“央視一姐”倪萍坐鎮主持,而節目的主旨就是大型公益尋人節目,幫助人們尋回失散已久的親人,同今日頭條的幾次“尋人”策劃也類似。節目以尋人故事為基礎形式,容易引起電視機前觀眾的情感共鳴。

(倪萍在主持中)

《等著我》從2014年首播以來,已經播出了四年時間,今年《等著我》的第四季再一次開播,只是這一次倪萍由於身體原因退出了主持。主持人換成了張春蔚,一個對大眾來說陌生的名字,春蔚是媒體人,評論員,節目策劃,之前很少有主持經驗。

春蔚直接擔當起這麼一檔央視的重要節目,難免受到大眾的質疑,大眾就會看到她普通話發音和主持的一些瑕疵之處,但從舞臺的形象上來說,她的氣質倒是很適合這檔節目,也同倪萍之前在這檔節目的氣質能夠前後銜接起來。之後隨著節目的播出,春蔚的主持肯定會越來越好。

你看過新一季的《等著我》節目嗎?你覺得春蔚的主持怎麼樣?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


老李有刀


一直感覺對於張春蔚這個人有話要說,恰逢邀請,正好順口說上幾句,也算是一家之言。


張春蔚本是個媒體人,和央視的瓜葛淵源由來已久。但她又是個獨立的媒體人,經常受邀在央視平臺發表一些自己的見解和看法,常有金句警語脫口而出,看得出來是個思維縝密、學養深厚、反應機敏的業內人士,可謂將這一職業做到了極致。

但《等著我》卻是一檔尋親節目。是以國內的流離失所人群為基礎性質的尋親板塊兒欄目。這檔節目最為需要的是真情實感和誠實表達,並沒有多少值得炫酷的花架子、假招子,以及言不由衷的言語說教、晦澀恭維。倪萍作為首任主持人,把這一節目的拳拳真情成功再現在了人們的面前,經常是看得人們老淚縱橫、真摯虔誠,讓一番愛意通過熒屏傳播四海,恣意流淌。

可以這麼說,換了任何一個人,都不如倪萍來得更為真切,更為真誠,也足以顯露倪萍不枉為央視一姐的主持功力和感人情懷,尤其是她和舒冬的珠聯璧合,更使得這一節目錦上添花、豐富多彩。

但春蔚不得已接了倪萍的班兒,開始扮作訪問人對事件的原委進行梳理、架構,卻再也難見曾經的她在央視平臺縱橫捭闔的誇誇其談鞭辟入裡,經常有出戏的感覺,這不得不說是春蔚和倪萍的差距。

個人的感覺是,如果春蔚依舊如此這般的進行下去,那她積攢在人們心目中的美好印象將會大打折扣,直至房倒屋塌、分崩離析,永遠淡出人們的視線。


龍吟148119260


央視的《等著我》是一檔大型公益尋人節目。作為CCTV來說,也算是承擔一定的社會責任,是必要的擔當。

這個節目我認為不能以煽情為目的來博取收視率。而應該將節目的功能落實到尋人這一功能上來,落實到對人販譴責和打擊的功能上來,落實到對失去孩子的家庭的幫忙上來。

張春蔚作為一個記者,轉而出任主持人,這個是沒什麼好說的。CCTV之前有很多這樣的先例。《東方時空》、《焦點訪談》等很多節目都是用的記者出身的人在主持,效果也挺好的。相信張春蔚也一定可以將這個節目做的更好。

以上謝謝!


流年逝水空餘恨


張春蔚?大型公益尋人節目,《等著我》裡的戴著一架一幅眼鏡,身材臃腫、稍顯得微胖,時常穿著一身大紅衣裳跟衣服的,身材高大的張春蔚,何許人也?無從知道和知曉。只知道她是繼倪萍主持人之後,國家、《等著我》欄目組聘請、邀請、邀約的又一位該欄目的一位節目主持人。

“我是愛心傾聽人,(張)春蔚!”,從她、張春蔚與尋人團中的舒冬,站在由藍色、淺藍色底蘊勾勒,親情全力奉獻、打造的國家級,集公安、司法、幹警、志願者等共同組成,由全國、全社會力量共同出動、出擊,搜尋、尋找散軼、流落在社會的各個旮旯角落的被拐賣的婦女兒童、智障與殘障,社會閒散、患精神抑鬱、精神分裂症等弱勢群體人員,目的是緩解和穩固、穩定社會的安定等積極因素。先前的節目主持人倪萍,還有現在的部分聽眾、觀眾和部分廣大的、活躍在全國的公安幹警,今天評價評論著的張春蔚、舒冬與《等著我》劇中的劇組人員,特別是今天評論著的劇中的節目女主持人——張春蔚。張春蔚、平時不怎麼開腔、搶話和插話,只在節目中認真傾聽著每一位傾訴者的心聲,動容處只“蜻蜓點水”般的簡單、明瞭的一通點評,使臺上臺下的觀眾與聽眾,聽得津々有味、津々樂道和動情與動容,臺上臺下抽搐、抽泣聲一片,對張春蔚是愛、對犯罪分子是咬牙切齒和恨,入木三分、一針見血的憎恨與憤懣、憤恨。可見,張春蔚的語言表達功底、功力,是何等、多麼的震捍和深入人心啊!她、張春蔚的語言跟話語,真可謂勝似“敵陣中的十萬雄兵啊!”,一樣的震捍和震驚……

生活中的張春蔚,生活簡單、簡樸,老是那一身的紅色外套,黑底的外衣跟襯衣,顯得是那麼的祥和和平易近人、討人喜歡和惹人沉醉與陶醉,陶醉其中,悠閒和陶樂融々,……

L:2018年7月22日。


回憶19561


這是一個大型公益節目,倪萍因病退出了主持人,換了張春蔚做主持。

這是一個尋親人欄目,要求主持人和謁親善,細心,言語輕柔適當,同時會主持導向,這個節目主持人沒有一定功底是難以勝任的。倪萍主持節目多年在這方面輕車熟路,能抓住觀眾和求助人的心理訴求,把一個公益節目讓人淚目。

張春蔚作為一個公益人來主持節目,因為隔行如隔山,全場沒有主持導向,普通話不好,生硬,無表情,不是她不努力,而是沒有主持人經驗和能力,確實也難為了她。

總之她和倪萍對比真是有太大差別,央視退休女主持人很多,二套,四套都有,徐莉在這方面比較合適。

尋找親人也要親情,個人覺得還是換一個主持人吧。


王老歪49681976


自從《等著我》復播以後,主持人換成了暖心小哥哥舒東,看著真是順心了很多,真的特別喜歡這個溫柔的主持人。


今年年中,主持人由倪萍換成張春蔚之後,總感覺,彆扭。

張春蔚發音不標準,總摻雜方言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張春蔚不適合這個節目。

張是央視廣播的評論員,功底和文學素養自然不在話下,對事物的理解和評論自由獨到見解,但主持人不同於評論人,主持人不需要你對這件事有多深刻的意見或者建議,主持人更多是在臺前的傾聽和引導,一個好的主持能讓嘉賓放鬆自己,是設身處地的在這個事件中去和嘉賓交流,而不是站出來,作為旁觀者,冷靜客觀甚至冷血的對這件事做評論。


張春蔚太沒有親和力了,說句不好聽的,面相張就有點不善,甚至有點城府老成,有點兇,對面這樣的主持,你根本沒辦法打開心扉 一場對話,更像是去對著領導的一場表演,一場照本宣科。

面對嘉賓的痛苦和無助,張春蔚會顯得手足無措,聆聽嘉賓的訴說,張春蔚甚至會顯得心事重重不知所云,這和她沒有主持功底沒有受過專業訓練有關係,當然我覺得更多的是。

張春蔚多年評論員的身份,讓她有點冷淡,總是不由自主的保持距離,她會嚴肅,會認真,但總辦不到體貼暖心。這種距離感,不但會讓嘉賓難堪,更會讓電視機前觀眾心裡彆扭,很不舒服。


索性,央視順從民意,現在復播的《等著我》把內定的張春蔚換成了大夥呼聲最高的舒東,算是眾望所歸。


希望這檔正能量節目由此能被社會所重視,讓更多支離破碎的家庭能團圓圓夢,也希望舒東能越走越遠,給大家帶來更多好消息。


趙纓


沒看,一般沒看的節目我都不評論,也沒興趣扯淡,但這個稍提下,第一看到這張圖片我才知道

這位叫張春蔚的,就看這張臉,就知道她的性格特色,矯,作,還自傲,專業不專業沒看不知道,但看人一眼基本能確定是什麼的樣的人和行為做事風格。很明確的說這位形式會大於內容。

另外,說實話我不喜歡這類節目,這類節目噱頭大於實際意義,從節目效果說也許還不錯,但結果卻往往很尷尬。

公益尋人節目,這麼多年的分離,靠那點血緣關係又能怎樣呢?一時的情緒罷了,理性下來的無措。除非是分離時已經有了很深的情感或者是愧疚。或者雙方本身性格就不錯。

而且這樣的尋親,打亂了原有的平靜,也許一方是充滿期待,另一方卻未必,也許在知道消息那時那刻還覺得有點意思。可節目過後呢?是迴歸原有的平靜,還因為這次攪亂而有了牽絆,如何相處呢?這麼多年的陌生絕不會因為這點血緣關係就一定會相處的融恰。

我會為那種只為見一眼的情感而感動落淚,為多年的等待親人的情緒而感染,但是對當事人真的好嗎?

遠親不如近憐,相見不如懷念。而且在這個浮燥的時代,利益至上的時代。

對不起,我並不冷漠,只是過於理性。


源頭的風景


現在央視大型尋人節目《等著我》的主持人已經由倪萍換成了張春蔚。這檔尋人節目主持人之所以由倪萍改成張春蔚,不是因為張春蔚主持的有特別之處,而是倪萍離開後還沒有更合適的人來接替。坦率的說,《等著我》這檔節目由於倪萍加盟主持人,更因這還屬於一檔公益性質的節目,開播這幾年以來日益受到全國觀眾的喜愛。但自從張春蔚接棒倪萍以來,部分觀眾對這檔節目主持人有了些許微詞。主要意見認為張春蔚場上主持水平有限,場上應變能力、把控氣氛不足;給人一種呆板有餘、親和力欠缺的印象。是的,前有倪萍二十多年的主持功力,在場上自然是揮灑自如、張馳有度,非一般主持人能比。別說張春蔚比不了,即變換個其它有經驗的主持人也很難代替觀眾心目中倪萍留下的印象。我也認為張春蔚由點評專家跨界做主持人自然是存在諸多不足,例如還有在場上較為冷淡,投入感情偏少,也可能張春蔚的個性裡冷靜成份多一些,而不是感情和同情心不夠。但有一點,我們要給她足夠的時間,讓她逐步適應主持人的身份和角色,不能想象短時間就能達到倪萍的主持功力。我們也欣喜的看到了張春蔚最近主持的幾期節目,較之前有了一定的進步,這是個可喜現象。假以時日,相信《等著我》節目主持人張春蔚會帶給我們一個滿意和驚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