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8 伴隨濟南一代人記憶的雪糕!不“爽”群康的三年救贖

俗話說得好:

世上只有雪糕好

才能鎮住夏天這隻妖!

老濟南不僅有把子肉和趵突泉

還有大家熟知的

——群康爽牌雪糕!

伴隨濟南一代人記憶的雪糕!不“爽”群康的三年救贖

對於“爽”的消失

不少濟南人

更多的是感到惋惜

不過

好消息是今年夏天

你又能接著“爽”了!

停擺三年的群康集團迎來重生!

伴隨濟南一代人記憶的雪糕!不“爽”群康的三年救贖


2015年底,群康食品因對外借款擔保等問題,導致資金鍊斷裂被迫停產。此後公司曾內部集資500萬元用於生產,但最終還是“失血停產”。

伴隨濟南一代人記憶的雪糕!不“爽”群康的三年救贖

群康食品在經營過程中,以各種方式、名義進行借款,涉及債權人眾多、金額巨大。截止至2016年12月初,管理人在債權申報期間共接受濟南農村商業銀行等760餘家債權人的申報,申報金額達7.9億元。到2017年,債權人又增加了40多家。

不過令人高興的是,5月4日,伴隨著機器的轟鳴聲,濟南人記憶中的“爽”牌冰糕、豆排等冷飲正式重新生產

此時,離濟南群康全面停產已近三年時間,這些年到底發生了什麼,讓一個市場佔有率超過50%的企業戛然而止;又發生了哪些“救贖”故事,讓一個擁有840多個債權人、負債8個多億的企業“起死回生”?

互聯互保,東窗事發

“10年前,那是一個全球金融危機全面爆發的時代,各方面都缺錢。”濟南一銀行負責貸款業務的齊先生說,中小微企業由於缺少抵押物,更難以從銀行獲得貸款,融資難、融資貴,各方都怨聲載道。於是,善於創新的江浙一帶出現了“互聯互保”,從銀行獲取貸款,簡單來講,你給我擔保從銀行獲取貸款,我再給你擔保獲取貸款

有一段時間,地方政府作為一種金融創新,甚至還推廣這一模式。在濟南,靠做杯子、帽子起家的“興和公司”轉型升級,要做附加值更高的人工晶體等項目,需要大量資金,亟須從銀行等方面獲取貸款。於是濟南群康集團便與“興和公司”“互聯互保”獲得貸款。當時“興和公司”貸款近2個億,除了群康外,還有十多家公司提供擔保。

然而天有不測風雲,“興和公司”擴張太快,既需要在綜合保稅區內建工廠,還得籌劃在孫村興建晶體生產基地等項目,2013年底,因資金鍊斷裂被查封,作為“互聯互保”的濟南群康,具有同等償債責任。事實上,被“興和公司”“撂倒”的企業還有光明彩鋼廠、三農科技以及一些化工廠等,目前都已破產消失。

民間借貸,壓垮企業

“事件發生前,我的企業經營狀況良好,連續多年在全省企業信用評級中,獲得最高級別。”群康集團董事長於宏昌說,然而事件發生後,一切都變了,“興和公司”60多名債權人找上門來,要求群康替其還債,且資金數量比較大;群康原有債權人聽說後,也來要錢。很快,濟南群康60多個銀行賬戶被查封。好在政府相關部門重視,積極化解金融風險,要求銀行不能提前收回貸款,給了群康以喘息機會。

事實上,群康不是沒錢,它在花園路上還有一處房產,面積約1.5萬平方米,可抵押貸款還債。只是這處房產的土地是工業用地,房子是商用房,要想抵押得更改土地性質為商業用地,這得補交2500多萬元的土地出讓金。“還是靠政府幫忙,濟南高新控股給擔保,從浙商銀行拿到了貸款,順利辦下了不動產權證。”於宏昌說。就在濟南群康急匆匆拿著不動產權證去抵押貸款時,不可抗力發生,突如其來的意外事故導致貸款擱淺。“好在供應商很好,看到企業有困難,主動提出墊付資金,繼續維持生產。”濟南群康生產部門負責人陰先生說。

只是,濟南群康此前搞民間借貸的借貸方已失去耐心,他們強行來到其在歷城區大橋路的廠區,佔領了工廠,生產於2015年被迫中斷

不能成為下一個“蔬冷”

於是2016年,在市場上已經看不到陪伴濟南人多年的“爽”、甜筒、脆筒、香芋雪糕了,多方猜測隨之而來,濟南群康會是下一個“蔬冷”嗎?這是一個已消失多年的濟南本土冷食品牌。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老國企”濟南蔬菜集團打造了“蔬冷”品牌,曾與濟南群康並駕齊驅,旗下的花生乳、紫雪糕等,曾是濟南一代人的記憶;只是2004年,其兄弟企業萬隆超市資金鍊斷裂倒閉,連累“蔬冷”也消失。

當時,濟南市委時任主要領導提出:群康作為濟南本土知名老品牌企業,應予以保護與支持,不能讓企業被不良債務侵吞併從市場上消亡,建議企業進行破產保護。如何做既合情合理又合法,還能獲得眾多債權人的認同,考驗著濟南中院。按照一般程序,濟南群康集團旗下的兩家企業群康食品和群康實業,應該分別破產清算,償還債權人的債務。

“但這樣做非常不划算。”債權人代表劉玉平說,他們算了一下,如果法院主持破產清算後評估拍賣,資產會被嚴重低估貶值,“我有100多萬的債權,頂多能拿到50萬。”這一點,也得到於宏昌和濟南中院認同。而如果創新處理方式,讓兩家公司合併破產清算,並與債權人達成和解,對方就能拿到七八十萬元。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差距?相關方面給瞭解釋:如果破產拍賣,群康樓房等資產按評估價每平方米只有8000元左右,如果拍不出去,還會降價,債權人所能分的錢自然少。但如果和解,濟南群康自己處置資產後償還債權人,就能多賣錢,以目前周邊1.7萬元以上的房價,群康普通房產如果賣1.5萬一點問題沒有,好的地方甚至可以賣4萬以上。

年底前還清8億多債務

2017年9月,濟南中院大膽創新,最終和解成功,840多名債權人中,90%以上同意“以企業實際資產狀況為基礎,向每戶債權人償還本息合計數額的75%,資金主要通過自籌方式解決”。

“目前,8個多億的債務,償還接近一半了吧,預計年底前就能還完。”於宏昌說,他們的房產銷售一塊、抵頂一塊,過去的廠區因拆遷又賠償了1.5億元,企業恢復銷售,還會獲得一部分利潤,預計年底能完成任務。

事實上,債權人也很配合,840多人當中,2/3以上是群康員工及家屬、親戚,希望群康重振雄風,還有120多家合作伙伴,因“興和事件”產生的債權人只有60多個;另外,8個多億的債務中,有3億多是利息,群康只有2個億,興和2個億左右。

另據濟南中院微信公號報道,這也是山東首例和解成功的合併破產清算案。群康集團已選好百畝新址,正在辦理前期手續,待重建新廠正式投產,預計年銷售額將達到十億元。

5毛一根的爽

承載了無數老濟南的回憶

老闆,來個“爽”,要群康的

冰棍作為夏日消暑的必備冷飲,濟南人卻吃出了講究。六七十的老濟南人最初的回憶是脆筒,年輕一點的濟南人最愛“爽”,而且一定要是群康。

可以毫不誇張的說:爽、大奶塊、玉米棒、脆筒......這一個個冰糕名就串起了濟南人年復一年的夏天。

沒錯,濟南人的夏天是和群康串起來的。群康的冰糕,只消用鼻子輕輕一聞,就能把你帶回那個2毛一根半透明紙包裝的牛奶冰棍年代。

你的夏天,被我承包了

群康承包了大部分濟南人關於夏天的回憶

小時候,冰棍還是一個稀罕物。老濟南人一般都會選擇泡在泉水中,拿個大扇子在樹蔭底下納涼,但是小孩,常常會纏著家長買一跟冰棍來解饞。 

熱辣辣的毒日頭曬著,捧著群康的冰棍兒舔一口,能一直涼到心裡去。因為太稀罕總是捨不得吃,大半都是眼看著化成水了,直到冰棍水淌到手上了,才急急忙忙的把它吃掉。

在上世紀90年代之前,2毛、5毛的奶制或果汁冰品風靡濟南市場,最受歡迎的還是群康的脆筒,當年脆筒特別火爆,要排隊才能買到。

90年代後期,“爽”代替脆筒,像一陣風一樣席捲濟南的夏天。

群康的老員工回憶,當年“爽”賣的最火時,成品做好後來不及入冰庫就直接訂走,仿製品更是層出不窮。

再稍微長大點,家裡能用上冰箱了,都喜歡跑到群康的老廠子去批發雪糕,拿上喜歡的口味一箱一箱的往家買,是童年的夏天最開心的事。

一種食物是一代人的回憶

一種食物也是一座城的舊影

群康冰糕伴隨了一代又一代濟南人的童年

當你幾十年的人生都有它的陪伴時

與其說這是一種夏日飲品

這更像是一種珍貴的舊日回憶

兒時記憶里老濟南的夏天

封存著許許多多美好的記憶

你還記得哪些畫面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