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7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章乃器先生捐贈文物

章乃器是我國著名的愛國民主人士、民族資本家、經濟學家、文物收藏家。在中國近代史上,章乃器曾經作為“七君子”之一而名聞中外。但作為一個收藏家,他對祖國的文物保護事業所做的貢獻,人們瞭解得並不多。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章乃器先生捐贈文物

章乃器先生 網絡圖片

章乃器本人和他家屬捐獻給中國國家博物館的千餘件文物,中國國家博物館從章乃器及其家屬捐獻的千餘件文物中甄選出精美的、有較高學術價值的110餘件文物佈置了“愛國情懷—章乃器捐獻文物展”,我們藉此可以稍稍瞭解收藏家章乃器,體悟他的愛國情懷。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章乃器先生捐贈文物

照鑑古今

銅鏡一般由含錫量較高的青銅鑄成,可視為青銅禮器、青銅武器衰落後,青銅器這種製作工藝在日常用品上的自然延續。銅鏡的使用,年代悠長,直到近代玻璃鏡子發明並廣泛使用後,才退出歷史舞臺。章乃器所藏銅鏡,上自銅鏡初步流行的戰國,下至仿古之風盛行的明代。有鏡面明亮、紋飾勻淨、銘文吉祥、筆勢縱橫的漢代銅鏡;有做工精細、質地銀亮、紋飾華美、形態各異的唐代銅鏡,大大豐富了中國國家博物館的銅鏡收藏。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章乃器先生捐贈文物

戰國四葉紋銅鏡 直徑11.1 邊厚0.3釐米

戰國四葉紋銅鏡 外圍飾有一週短斜線紋圈帶,圈帶外伸出四葉紋,呈十字形排列。葉紋似桃形,內飾疊瓣紋。地紋為羽狀紋,每個花紋單位呈長方形,順列反覆排列成四方連續圖案。從考古資料上看,這種紋飾的青銅鏡,流行於湖南長沙、益陽、常德和湖北鄂城等地。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章乃器先生捐贈文物

漢代“作佳鏡”四神禽獸博局紋青銅鏡 直徑14.3 邊厚0.4釐米

漢代“作佳鏡”四神禽獸博局紋青銅鏡 流行於新莽至東漢時期。博局鏡舊稱規矩鏡,因鏡紋有規則的TLV形紋而得名,也稱TLV鏡。博局鏡紋飾優美,結構嚴謹,鏡的外圓代表著天,中間方框表示大地,T、L、V形紋維繫著天地的穩定,表達了古人希望天地和諧的宇宙觀。這面銅鏡鑄有銘文:“作佳鏡哉真大好,上有仙人不知老,浮游天下敖四海,壽敝金石。”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章乃器先生捐贈文物

唐代雀繞花枝紋青銅鏡 直徑6.2 邊厚0.4釐米

唐代雀繞花枝紋青銅鏡 此類銅鏡流行於唐代,形制以菱花形居多,也有圓形和葵花形的,多以禽鳥、花枝組合成精美圖案,簡潔清新,生動寫實。唐代詩人薛逢寫的《追昔行》中有“嫁時寶鏡依然在,鵲影菱花滿光彩”,說的就是這種銅鏡。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章乃器先生捐贈文物

明代人物多寶紋銅鏡 直徑10.3 邊厚0.6釐米

明代人物多寶紋銅鏡 紋飾由上至下分多層排列多種寶物,鏡緣一週空隙處填飾梅花。鏡背浮雕圖案凸出鏡背,輪廓分明,立體感強,形象逼真。多寶紋又稱雜寶紋,指一些珍稀貴重之物,象徵吉祥如意、財運亨通。明代“多寶”的種類有所增加,常與神仙人物組合使用。

玉器之美

中國人尊玉、愛玉的傳統由來已久。章乃器收藏的古玉,上自遙遠的新石器時代,下至仿古之風盛行的清代,代代相承,略成系列,從中可概見出中國玉器發展的源流變化。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章乃器先生捐贈文物

新石器時代玉璧 直徑14.5 厚0.6釐米

新石器時代玉璧 玉璧是古代祭祀活動中的重要器物,與玉琮、玉圭、玉璋、玉璜、玉琥並稱為“六器”。《周禮·大宗伯》有“以玉作六器,以禮天地四方:以蒼璧禮天,以黃琮禮地,以青圭禮東方,以赤璋禮南方,以白琥禮西方,以玄璜禮北方”之說。除了“禮天”的功能外,玉璧還是權力、財富和地位的象徵,經常與玉琮、玉鉞等組合使用。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章乃器先生捐贈文物

清代仿古玉璧 直徑14.5 厚0.5釐米

清代仿古玉璧 器身一面刻“乾隆年制”,為清乾隆年間利用古玉雕琢而成的仿古玉璧。清代流行仿古玉器,尤其以乾隆時期的仿古玉器最為精美,常見有兩種形式:一種為仿漢代玉璧樣式,一種為仿漢代紋飾。這件玉璧屬於後者,陰刻紋飾仿漢代螭虎紋,但只是形似而無漢代螭虎的剛強挺拔之氣。

陶風瓷韻

中國是瓷器的故鄉,精美的瓷器一向是收藏家最心儀的收藏門類之一。明宣德青花纏枝花卉盤、清康熙青花加紫山水筆筒、清乾隆粉彩菊花燈籠尊等,均為章乃器捐贈藏品中的精品。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章乃器先生捐贈文物

明宣德青花纏枝花卉盤 高7.3 口徑40.7 底徑26.3釐米

明宣德青花纏枝花卉盤 明宣德青花以深沉雅靜、渾融沉著而著稱,自然形成的黑斑和鮮豔的青藍色相映成趣,形成了水墨畫般的獨特效果,再加上“制樣、畫器、題款,無一不精”,成就了宣德青花在中國瓷器史上的崇高地位。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章乃器先生捐贈文物

清康熙青花加紫山水筆筒 高15.4 口徑18 底徑17.7釐米

清康熙青花加紫山水筆筒 器身以釉裹三色(青花,豆青,釉裡紅)繪山水人物、亭臺樓閣、小舟流水,器底有“文章山斗”楷書款。“青花加紫”為瓷器釉下彩的一種燒製工藝,是在青花間用銅紅加繪紋飾,使燒製出來的青花瓷看起來色彩絢美一些。因燒成難度較大,一向是瓷器中的珍品。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章乃器先生捐贈文物

清乾隆粉彩菊花燈籠尊 高41.3 口徑11.5 底徑13.2釐米

清乾隆粉彩菊花燈籠尊 粉彩瓷是一種名貴的、充分體現畫工高超畫技的彩瓷品種。這件粉彩瓷上有乾隆皇帝御題詩:“看到東籬覺有神,風流畫史更詩人。素華獨殿群芳後,個裡原藏萬卉春。”


文章來源:《收藏家》2018年2月刊《識而琢之 其器乃成——收藏家章乃器和他的藏捐文物》

(因篇幅限制,原文有刪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