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2 傳遞強軍故事 網聚磅礴力量

傳遞強軍故事 網聚磅礴力量

傳遞強軍故事 網聚磅礴力量

傳遞強軍故事 網聚磅礴力量

——武警部隊開展“紅色傳人 · 時代新人”網絡新媒體系列宣傳活動綜述

這是一次滌盪思想靈魂的信仰之旅,是傳承者向犧牲者最虔誠的精神禮讚;這是一次網聚強軍力量的成功實踐,是紅色傳人擔當時代偉業的精彩展示。

為配合“傳承紅色基因、擔當強軍重任”主題教育活動開展,連日來,武警部隊組織人民網、新華網、中國軍網、央視網等16家軍地網絡媒體記者,上哨位、下中隊、進班排,深入開展“紅色傳人·時代新人”網絡新媒體系列宣傳活動,充分展示武警官兵面對新體制、新職能、新使命,矢志傳承紅色基因、託舉強軍夢想的嶄新風貌。

7天輾轉採訪,10天精心打磨,319篇有溫度、有深度、有熱度的原創網絡作品新鮮“出爐”,經過連續18天在新媒體“矩陣”集中發酵傳播,網絡累計點擊量超過1億次,跟帖3萬餘條,引起社會各界廣泛關注,形成強大的正能量輿論勢場,譜寫了一曲新時代的中國武警讚歌。

传递强军故事 网聚磅礴力量

緊扣強軍主題,找準紅色基因代代相傳的源生點——

讓新時代“火炬”傳遞信仰新篇

緊扣強軍新時代設置主題,是這次網絡宣傳活動的主旨。

習主席對傳承紅色基因非常重視,視察“王傑班”時強調“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強調“開展‘傳承紅色基因、擔當強軍重任’主題教育,培養有靈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時代革命軍人,永葆人民軍隊性質、宗旨、本色”。

統帥令出,三軍景從!

這次活動充分利用網絡媒體傳播快、覆蓋廣、影響大的特點,重點聚焦武警部隊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實習主席向武警部隊授旗並致訓詞的指示要求,緊緊抓住聚力練兵備戰、忠誠履職盡責、永遠做黨和人民忠誠衛士重大主題,充分展示武警部隊在習近平強軍思想指引下的重塑跨越、武警官兵在習近平強軍思想哺育下的忠誠擔當。

翻開我軍厚重的歷史,一支支英雄部隊就是紅色基因根植於官兵骨髓血脈的最好詮釋,它們承載著厚重的歷史內涵、豐富的人文價值、深刻的教育功能,最能給官兵以深刻啟迪。武警部隊駐地豐富的紅色資源、英雄輩出的先進典型、感情融洽的軍政軍民關係,為網絡宣傳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綜合考慮教育主題、宣傳效果和網絡傳播特點,按照紅色特徵突出、全面建設過硬的標準,這次網絡宣傳活動選定江蘇總隊徐州支隊、江西總隊吉安支隊井岡山中隊、福建總隊龍巖支隊、廣西總隊百色支隊、湖南總隊湘潭支隊執勤一中隊、貴州總隊遵義支隊6個基層單位作為宣傳對象。

传递强军故事 网聚磅礴力量

一路追尋,一路感動;一路傳播,一路成長。

在偉人故里湖南湘潭滴水洞的哨位上,在古田會議舊址當年烤火取暖留下的炭跡旁,在井岡山黃洋界鏽跡斑駁的鋼炮前,在淮海戰役巍峨雄偉的紀念塔下,30餘名記者追尋紅色足跡、品讀鐵血華章、領略軍人風采、感受磅礴力量。

《當毛主席故鄉兵 做習主席好戰士》《這“十紅”教你讀懂紅色基因》《宣誓!再出發!》等一篇篇飽含激情的文字,讓廣大官兵跟隨記者筆觸和鏡頭,在設身處地感受當年艱苦歲月的烽火硝煙同時,激發出投身強軍興軍的政治熱情。

實踐說明,這是一次宣傳活動,更是一次教育實踐,既把武警部隊根植於骨髓血脈的紅色基因詮釋了出來,又夯實了官兵託舉強軍夢想、堅定看齊追隨的思想根基和政治自覺。

實踐證明,網絡已成為人們生產生活和凝聚共識的新空間,用科學理論引領輿論,以巧妙議題引導話題,就會形成正能量的強大磁場,網聚強國強軍的磅礴力量。

传递强军故事 网聚磅礴力量

著眼任務實際,找準紅色基因代代相傳的切入點——

讓新使命“準星”聚焦強軍實踐

“紅色密碼”如何開啟“時代之門”?這是教育者探尋的話題,也是新聞宣傳聚焦的重點。

只有瞄準目標,才能擊中靶心。

這次網絡宣傳活動著眼時代發展要求,把傳承紅色基因的“準星”瞄準一線官兵、緊貼使命任務、聚焦練兵備戰,記錄下在強軍興軍征程中紅色基因綻放出的耀眼光芒。

“把傳承紅色基因與培育戰鬥精神、擔當新時代使命任務結合起來,武警官兵犧牲奉獻和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得到弘揚。”新華社記者陳曦感觸頗深,百色支隊採訪給她留下了深刻印象。支隊結合任務特點,大力開展武裝追捕、山林捕殲、聯合端窩等12種實戰化演練,全部心思向打仗聚焦、各項工作向打仗用勁蔚然成風。支隊長扶俊動情地說:“紅七軍趕走了反動派,邊境作戰打跑了來犯之敵,現在我們為老區人民創造安寧幸福的環境,義不容辭更義無反顧!”

传递强军故事 网聚磅礴力量

練兵備戰的主責主業成為新媒體的首頁首屏,網絡上持久掀起“武警風”。

活動中,記者們深入練兵場、登上救生艇、走上執勤哨位,全方位報道各部隊大抓練兵備戰的火熱實踐,深入報道糾治和平積習的經驗做法,營造起聚焦備戰打仗的濃厚氛圍和鮮明導向。《處突反恐的“尖刀”部隊》《武警部隊戰鬥力有多強?4個真實案例給你答案!》《無特效!看完這段格鬥絕對讓你對武警戰士刮目相看》等一批鮮活稿件在報道官兵牢記領袖囑託、練強打贏本領的同時,還引發了人們對破除和平積習的深刻思考。

強軍興軍的主體是廣大官兵,網絡傳播的主體是年輕人。

這次網絡宣傳活動找準主題、網民和官兵的最佳結合點,網上網下很快碰撞出“火花”。這是一組描寫“草根”典型的稿件:《揭秘·一等功臣盛浩的三個“屬性”》《作為新時代的紅色傳人,他靠過硬技術為部隊節約了百萬經費》《為什麼選擇軍人的職業?他們這樣說》《趙紀強:站哨11年,我是毛主席故居的“門面哨”》等,展現了基層官兵在平凡崗位上的非凡作為,進一步激發了立足本職崗位擔當時代重任的熱情。官兵紛紛點贊:“網上榜樣,網下力量。”

传递强军故事 网聚磅礴力量

發揮傳播優勢,找準紅色基因代代相傳的發力點——

讓新媒體“舞臺”扮靚紅色經典

網絡時代,單平臺不可能“全壘打”。

這次網絡宣傳活動瞄準可視化呈現、互動化傳播這一突出網絡特點,合理選擇運用特性各異的傳播媒體,充分發揮全媒體的輻射和示範效應,既有新聞門戶網站又有重要商業網站,既有官方網絡平臺又有知名自媒體,宣傳平臺擴大至網站、手機客戶端,以及微博、微信公眾號、頭條號、直播等全媒體平臺,實現傳播效果疊加放大,輻射力不斷增強。

“快看!又更新了!”週末,青海總隊崑崙山隧道守護中隊指導員溫傑鋒興奮地打開手機。這個中隊駐守在海拔4800多米的青藏高原,官兵每天必看“紅色傳人·時代新人”系列報道,其中的強軍故事成了他們“三個半小時”的主打內容。

身處輿論引導3.0時代,宣傳報道必須增大信息量、增強故事性,用新形式打造視聽盛宴,靠互動體驗帶給網民直觀感受。“我正在一艘疾駛的衝鋒舟上,讓我們來看看龍巖支隊官兵的水上綜合演練吧!”光明網客戶端記者王麗媛通過手機平臺進行現場直播,數萬人在線觀看,累計點贊達1.3萬次。

传递强军故事 网聚磅礴力量

如果說傳播平臺的拓展提升了受眾覆蓋面,那麼傳播方式多樣化則帶來春色滿園,讓各類網民在“圍觀”中成為“軍粉”。

這次網絡宣傳活動充分利用網絡宣傳分眾化、差異化、碎片化傳播特點,深入挖掘多維傳播特色內容方式,通過圖文報道、H5、沙畫、視頻、抖音等多種呈現形式,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中國網製作的H5頁面《巍巍井岡鑄軍魂》、中國軍網八一電視發佈的《指尖上的旅行——跟隨手指“導遊”重走經典紅色路線》、央視網推出的《一個抬花籃的動作,他們不分晝夜地練習》等視頻作品,在微信朋友圈人氣很旺。澎湃新聞製作的“二維碼快速分享頁面”讓人耳目一新,一張小小的圖片集新聞照片、新聞梗概、掃描二維碼於一體,讓閱讀更直觀、使分享更便捷,“圈粉”眾多。

有聲有色有創意,大珠小珠落玉盤。

這次網絡宣傳的成功實踐啟示我們,面對網絡傳播的時代潮流,只有瞄準各類群體特點需求,打造風格各異的精美產品,拓展多聲部的傳播方式,才能將強軍好聲音傳得更廣更遠。

传递强军故事 网聚磅礴力量

形成刷屏效應, 找準紅色基因代代相傳的延伸點——

讓新徵程 “鼓點” 奏響高昂旋律

腳下的泥土、 身上的露珠, 是新聞工作者最閃亮的獎章。採編人員白天採訪體驗, 晚上熬夜寫稿, 創作出一大批精品力作, 形成強大的網上閱讀勢場。中國軍網八一電視的原創視頻《趙紀強: 站哨 11年, 我是毛主席故居的 “門面哨” 》, 6小時內閱讀量達到32萬。新華社新媒體客戶端發佈的 《武警廣西總隊百色支隊: 忠誠鑄就邊關長城》, 更是獲得了114萬的閱讀量。

網絡宣傳活動熱潮席捲軍內軍外、網上網下。中國軍網、 中國青年網、 澎湃新聞等網站紛紛在首頁首屏置頂活動稿件, 新華網、 人民網、 求是網等媒體通過微博、客戶端、 公眾號等與網友互動, 鳳凰網、新浪網、 搜狐網、 今日頭條、 政事兒等網絡新媒體陸續轉發。

传递强军故事 网聚磅礴力量

宣傳首站, 澎湃新聞客戶端 《記武警湘潭支隊執勤一中隊: 韶山八景之外的“第九景” 》 一經發布, 就有網友跟帖評論:“毛主席家鄉有你們守衛, 是我們湖南人民的驕傲! ”“人民武警” 發佈 《這個時代,有些東西變了, 有些東西永不褪色》, 引得無數網友落淚。 “向把畢生獻給祖國和人民的共和國老兵致敬! ”“一日為兵, 終生愛國! ” 網友們的留言激勵著每名官兵。

連日來, 網絡傳播 “長尾效應” 持續顯現。當一次次實戰演訓、 一場場集體宣誓、 一堂堂主題大課進入記者鏡頭, 走上互聯網絡, 許多網友紛紛跟帖留言: “隔著屏幕都能感覺到, 武警小哥帥呆了! ”“滿屏全是武警的正面信息, 點贊中國武警! ”各單位充分借鑑網絡宣傳中的好做法, 組織官兵參觀革命烈士紀念館、 觀看紅色電影、 開辦 “紅色講壇” 等, 教育效果不斷深化。山東總隊政治工作部宣傳處處長狄幫聚說: “這 6個單位的集中報道讓人深受啟發, 我們也要充分挖掘身邊的紅色資源, 把紅色傳人培養成合格的時代新人。 ”

透過一篇篇接地氣、 冒熱氣、 揚正氣的網絡作品,我們欣喜地看到,強軍興軍正在每一個地方紮根, 紅色基因正在血脈中湧動, 強軍興軍主旋律迴響在每一個哨位、每一處練兵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