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印度看起來那麼貧窮,為什麼國家還有錢從外國大批量進口武器呢?

廣廣42


印度不是看起來窮,是真的很窮,但是印度軍費支出佔國民生產總值不算高。2017年印度國民生產總值2.6萬億美金,軍費開支大概640億美元,全球軍費排行中印度的軍費支出位列第5,佔比2.4%,這個比2.2%的全球平均水平略高,低於沙特10%、以色列6%、美國5%、巴基斯坦3.5%等國,這樣看起來,印度軍費支出算比較低的。

印度作為一個種族制度非常嚴重的國家,各個階層不互通,而發展軍工又是個涵蓋面廣、科技含量高、極為複雜又漫長的產業,所以印度至今軍工產業一塌糊塗,科研能力非常薄弱,但作為一個南亞大國,非常需要強大的軍事來捍衛國防,所以印度只能通過大肆購買直接得到先進的武器裝備,軍費自然就水漲船高。

而印度國防委員會一度將軍費開支調定在3%,所以現在的2.2%還有很大的上升空間,在未來印度還會大肆購買軍事裝備。說實話錢可以買來一時之能,卻買不來軍工體系,印度看似裝備了利器,僅能震懾周邊小國罷了,真對上大國也只有抓瞎的份,另外印度的國防號稱“萬國造”,各種弊端顯而易見了,比如一個簡單的子彈,印度軍隊裝備槍支多種多樣,而這些槍支都有專門子彈,印度如果單獨為每一種子彈上生產線,成本過高得不償失,所以至今印度的五花八六的子彈都是進口的。

印度百姓窮,但是印度百姓窮而不苦。看印度財政支出報告,大的花費都在教育、醫療、民生工程、交通、農業等,比如印度制定了“清潔印度”計劃,在未來修建2千萬個廁所,但是印度百姓不用上廁所、不衛生紙;印度提升農業發展將投入了11萬億盧比,但印度人不想工作每天坐著,一天吃一頓也能活得很好;印度雖然提出建立15萬個醫療中心,但是醫療衛生條件依然奇差,一個市公立醫院只相當於我國一個鄉鎮配置;

印度連年對交通建設增加投入,但印度人似乎習慣了扒火車的出行方式;印度雖然號稱到2022年將實現從黑板教育到新媒體智能教育的跨越,但是至今仍有高達3億的文盲。所以印度人是“對酒當歌,及時行樂”!


圖文繪歷史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印度老百姓是不富裕,但畢竟是個大國,整個國家還是有錢的。

2018年,印度的GDP總量為17.97萬億元人民幣,GDP增速高達7.4%,還是很驚人的。

自然,印度的人均GDP還是不高,僅為2030美元。

即便如此,擁有18萬一人民幣的GDP,自然是有不弱的經濟實力了。

體現在軍費上,印度2018年的軍費高達506億美元,相比去年增長8%,超過了俄羅斯成為世界第4。

這個數字,還是相當驚人的。

在2018年,印度也有軍購的大手筆,海陸空三軍都有很多武器。

以和俄羅斯的軍事貿易為例,印度購買了4艘11356型護衛艦,2艘將在俄羅斯建造,2艘將在印度建造。

印度額外訂購48架蘇-30MKI,又可能追加訂購40架,總數高達88架。

拋去追加訂購的40架不談。

印度空軍已經從俄羅斯訂購了不同批次的272架蘇-30MKI戰鬥機,以應對自己戰鬥機中隊數量的下降。而這48架的加入,將幫助印度空軍至少擁有320架蘇-30MKI戰鬥機的數量!從數量和質量上,確實是亞洲第一的重型戰鬥機國家。

另外,印度在2018年訂購了50億美元的S-400,可以裝備5個營。

一旦印度得到多達5個營的S-400防空導彈系統,毫無疑問將對其宿敵鄰國巴基斯坦構成很大的戰術威脅和戰略威懾。戰術方面,S-400防空導彈系統強大的對空攔截以及反導能力,將極大削弱巴基斯坦空軍戰機以及陸軍戰術彈道導彈部隊的打擊威力。

除了俄羅斯以外,印度也從西方購買大批軍火。

去年的報道如下:

洛克希德·馬丁公司3月宣佈,將在印度建立F16戰機全球生產中心,不僅為印度生產F16最先進的Block 70系列戰機,還負責全球F16戰機的維護。

4月,美國波音公司與印度斯坦航空有限公司和馬恆達防務公司簽署合作協議,將推動在印度生產F/A18E/F“超級大黃蜂”戰鬥機。波音公司早已在印度建廠,與印度塔塔公司合作生產“阿帕奇”武裝直升機的機身。


薩沙


印度好歹也是世界第七大經濟體,GDP也有著2萬多億美元


再怎麼說也算不上窮國,至於印度為什麼能夠動輒一擲千金購買幾十架幾百架的戰鬥機呢?

首先,印度的武器自產能力很低,也就是說。印度絕大多數的武器裝備都要靠外購

那麼作為擁有幾百萬大軍的印度,它的外購規模小的了嗎?

其次印度的軍購合同往往為意向合同,也就是說具體購買不購買還不一定。

而且印度對外軍購的事,往往是將某批次戰鬥機整體換代一塊購買了,比如說需要替換50架戰鬥機,那麼就需要購買50架戰鬥機。直接將5年甚至10年20年的軍購合同和在一起一塊購買這規模就不是一般的大的。

畢竟,大家已經習慣了,不把阿拉伯那群國家當國家看,給他們打上了人傻錢多的印記,也就是說哪怕這幾個國家買的再多也呀,媽呀,這下大戶又被宰了。

所以說印度就顯得非常的鶴立雞群了。

這一來二去不就顯得印度的軍購合同非常可怕了嗎?

和印度軍費半斤對8兩的俄羅斯表示我能怎麼辦?

我的都是國內合同,用不著上國際,所以很多人覺得印度的軍購比俄羅斯要豪爽得多。


嘯鷹評


印度是一個亞洲大國,國土面積廣闊,人口眾多,只比中國稍低,整體經濟水平不高,然而印度歷來卻算得上是一個窮兵贖武的國家,究其原因,應該從多個方面談起。

印度一直視中國為競爭對手,處處與中國較勁,更是時時與中國製造領土爭端。如在藏南地區,上個世紀60年代初就長期對中國進行軍事挑釁,並一次又一次將中國的領土進行蠶食。是可忍,孰不可忍!中國奮起發兵,打得印軍一瀉千里,幾乎打到新德里。之後多年,印度一直不甘心此次軍事失敗,每年都對中國的邊境虎視眈眈。於今年7月初,竟悍然越境中國洞朗地區,再次挑戰中國的領土主權,侵犯中國的核心利益。因此,印度是朝思暮想要提升自己的軍事實力,試圖在軍力方面壓倒中國。鑑於在洞朗越境期間,印度軍方叫囂的能打贏“2.5線”戰爭,可見印度如此膨脹的自信是需要強大的軍事力量來支撐的。

印度歷來在南亞地區還有“霸權主義”的傳統。印度的被殖民歷史相當長,在受英國殖民期間,將南亞地區的許多邦也歸於印度的領土範圍,由此也進一步助長了印度的“大國沙文主義”思想。印度獨立之後,殖民思想也全部保留下來,將印度周邊的小國都納入了自己的勢力範圍,甚至直接進行軍事滲透,如不丹、錫金、斯里蘭卡、孟加拉……幾乎算得上是印度的半殖民地。而要維護這種現狀,也必須保持強大的軍事實力。

除此以外,印度還有要成為世界大國的野心。自莫迪當選總理之後,就明確聲稱要讓印度當“有聲有色”的大國,因此也必須得有強大的軍事實力來匹配。

基於以上幾點,印度雖然經濟落後,卻必須一直念念不忘發展軍事,甚至不惜賣掉糧食這種有關民生的重要物資。試想:印度總人口只比中國稍少,糧食總產量不足中國的一半。相比於中國是世界最大的糧食進口大國,而印度卻是最大的糧食出口國。可見印度窮兵贖武的程度到了何等地步!【闕興明】

環球快資訊


原因很簡單,那就是印度的國防工業撐不起其大國雄心,必須通過外購的方式給自己壯膽。按照畢竟普通的說法,就是能力與目標不匹配。為啥印度買武器就那麼有錢呢?

1、印度是人口大國,人均GDP在世界處於畢竟落後的水平,但是總量在世界上還是前幾名的。最近幾年印度的軍費開支已經達到500億美元,在世界來看,這個軍費開支已經很龐大了,第二大軍事強國俄羅斯的軍費也就在這個水平。這麼多軍費,少量用於提高軍隊的生活水平,還有一部分購買自己生產的武器裝備。但是印度軍工生產的武器實在太落後,自己軍隊都看不上。例如研發快超過四十年代光輝戰鬥機,軍方根本不想要,但是政府強迫軍隊必須採購。絕大多數還是用於對外採購軍事裝備。印度在2017年向美國採購的就有100億美元的“死神”“捕食者C”無人機合同,100億美元F-16戰機生產線合同。在俄羅斯方面需要支付的FGFA五代戰機數十億美元研發費用,S-400防空導彈數十億採購合同。採購國產光輝戰機80億美元。購買這些武器裝備大多是從購買國貸款買的,分很多年償還。所以在短期看,這些鉅額軍費對印度影響並不大。


2、印度購買的軍事裝備總是比別人貴。大家總是嘲笑印度購買軍事裝備總是比別人貴,印度也不是中東那些狗大戶,隨便給人敲詐。再說,印度軍購環境良好,在軍購市場上可可以去各個國家採購軍事武器,所以印度軍購的武器比別人貴很多是有原因的。印度購買武器都希望對方技術轉讓,以及在國內開闢生產線。僅此兩項,就需要額外付出大量的金錢。同樣從俄羅斯購買S400防空導彈,印度價格是我們兩倍。原因就是這個,印度需要俄羅斯技術轉讓,同時還有後勤維護費用。這兩個在中國是不存在的。中國知道俄羅斯不會對核心技術進行轉讓的,所以直接買成品,自己研究。後勤維護,因為有技術基礎,完全可以自己維護,所以價格比印度少很多。

3、印度的大國雄心。印度憑藉自己的人口和國土,希望成為南亞一霸。經過幾次印巴戰爭,肢解了老對手巴基斯坦。又幹涉尼泊爾、斯里蘭卡、不丹等小國的內政,儼然南亞霸主的姿態。這些長臂外交需要實力支撐,印度本身的國防工業很糟糕,所以就通過購買的方式最快速度增強其國防實力。60年代和中國的邊境之戰,將印度的大國自信徹底擊碎,內心深處對旁邊這超級大國無比的恐懼和不自信,這些恐懼和不自信只能靠外購武器才能得到少許的安慰。


世界望天鏡


我是鋒子,談談我的觀點。

印度看起來那麼貧窮,為什麼國家還有錢從外國大批量進口武器呢?

第一,印度只是看起來窮,民窮但是國富,印度GDP有2.69萬億美元,並且增速也不低,所以,印度政府是很有錢滴,只是印度百姓的貧富差距有點大,所以發展極不均勻,給人感覺:看起來那麼貧窮,比如孟買,富人區與貧民窟僅差一條街甚至一堵牆。

第二,印度軍工落後,眾所周知,一個國家強大的軍工產業,都是一條巨大的產業鏈,武器的生產研發,還需要大量的技術,人才,資金研發等等·,而且還需要長時間的摸索才能有一個完整的軍工體系,強大的軍工體系對國家的經濟,科技,人才等等都有相當高的要求,而相對於這些原因,印度靠購買國外的先進武器成本會更低,所以印度靠大量採購外國武器來裝備自己的軍隊,印度較為先進的武器基本上是採購回來的,美國俄羅斯武器,都是印度首選的採購武器的國家,印度幾乎是由外國的武器裝備起了整個國家的軍事體系,而這只是其一,其二是印度奉行的是不結盟政策以及在西方眼中,是個民主的資本主義國家,所以西方國家武器出口方面並沒有對印度封鎖,這對於印度而言,有大量的先進武器可以通過採購的方式提升軍力,甚至只要資金到位嗎,能短時間打造出一個強大的軍隊。

但是通過採購的方式有利有弊,這就形成一個惡性循環,不發展自己的軍工體系,武器改新換代後,也只能通過採購他國武器產品,就比如,印度自主研製的維克蘭特號航空母艦,1999年批准該建造該航母的計劃,2006年已經開工,原本計劃2017年海試,2018年服役印度海軍,但屢屢延遲,目前預計2020年海試,2025年之前服役,所以可以看出印度的軍工體系不夠成熟,只能暫時依賴於採購武器。

(圖為印度國產航母)

第三,印度也有強國夢,既然軍工不給力,那就花錢砸出一個強大的軍隊,這可能是他們的理念吧,加上印度在南亞以及印度洋的位置,需要從外國購入大量武器,維持印度在這些地區的穩定。

所以,印度政府並不窮,印度的軍工體系弱,目前只能依賴於進口。


鋒子講史


印度看起來很窮,是因為人均GDP很低,但是無奈印度的基數很高。中國在90年代的時候,也很窮,但是在蘇聯解體的時候,依然買了很多裝備,花了很多錢,90年代的中國可能還不如現在的印度,不也是幾十億美元的出手?再窮也能夠擠出來一點錢。


印度之所以需要買武器,是因為印度所面臨的環境並不好,海岸線太長,導致防守壓力比較大,因此需要採購各種飛機,而長期與巴基斯坦處於戰爭狀態也是印度需要長期保持對巴軍事優勢的主要原因。


  • 從印度軍事內部來看,印度的制度使得印度內部採購具有十分豐厚的油水,從而導致印度在內部研發力度不足的情況下,傾向於採購。


  • .從外部來說,印度雖然窮,可是全球的印度人卻不少,比方說印度人自豪的硅谷精英,其實他們雖然不在印度生活和工作,但是依然會在印度有大量的消費和投資。



  • 從軍費佔比來說,目前印度軍費佔比為2.1%,雖然比中國高,但是考慮到印度採購比例較高,因此整體上來說,印度的軍事投入還是處在相對較低的水平。


以股易金


印度雖然經常向西方國家購買各種武器,然而並沒有大家想象的那麼有錢。第一個誤區,印度只買貴的武器,但是其GDP產值不到兩萬億美元,然而印度卻總給人一種中東“狗大戶”的感覺,無論是高達2億美元每架的法制陣風還是將要購進的蘇-57戰鬥機都使人產生了印度這個國家很有錢的外表,其實印度只是把用來採購國產武器的費用用來採購國外武器,所以並不能說是非常有錢。

其次,印度目前裝備的武器主要分成實用類以及形象類。實用類指的就是印軍正在使用的T-72A坦克以及米格-23型戰機,印軍現役的這些武器雖然已經是70後,甚至是60後。但是前者不需要火車自行就可以前往克什米爾地區以及東北方向支援,後者擁有著極高的出勤率和極低的事故率,雖然已經落後但是其簡單可靠易於部署的特點明顯更適合在雙線作戰。

印度常年給人一種ATM提款機的印象,然而印度真的只買貴的武器,不買適合自己的武器嗎?首先,印度受制於90年代的大躍進,致使印度工業出現了泡沫現象,簡單來說印度有一段時間內是有不俗的生產設計能力,無論是首次建造德里級這樣的大型水面艦艇或是組裝俄製T-72坦克都可以證明印度工業的起步還是可以的,然而這背後只是俄羅斯的全面援助才誕生的成果。此外印度工業基礎底子太薄,實際上並不具備生產任何武器的能力,即使是光輝戰機,布拉莫斯導彈和加爾各答驅逐艦也都是在外國的技術指導下才能完成生產計劃,所以花大錢購買外國武器也就並不奇怪了。


浩漢防務論壇


1947年印度獨立,不但把印度這個區域名詞範圍內的各個從來不是同一個國家的土邦,強行納入印度這個國家,還繼承了英國人與周邊國家的不平等條約(英國人在印度幾百年的征戰,都為印度做了嫁衣),開掛一樣使印度這個被殖民,被奴役的殖民地一下子成為南亞次大陸從來沒有出現過的區域大國,被殖民奴役出來的區域大國實乃是世界史上的異數。這還不算,獨立後的印度通過三次印巴戰爭,侵佔克什米爾一部分、肢解巴基斯坦、吊打葡萄牙佔領了果阿、吞併錫金、並威逼周邊國家簽訂不平等條約,把不丹、尼泊爾變成自己的附屬國,出兵斯里蘭卡等,更過分的不知廉恥的以它英國殖民爹非法劃的麥克馬洪線為藉口,侵佔中國藏南等土地,曾經被殖民、奴役的印度在獨立後,窮兵黷武,一下子露出了其邪惡帝國的獠牙。


印度的帝國主義行徑使印度獲得了巨大的好處,所以印度人迷信武力,是以印度不理會國內的實際情況、人民的溫飽瘋狂的動用不多的外匯購買外國先進裝備,動不動幾百億美金花出去買裝備,而印度的外匯儲備差不多隻有3628億美元(2017年2月數據,中國為30051億美元)。




印度看上去那麼窮,印度哪來的錢買武器裝備?印度獨立後,武器裝備一直依靠英國爹淘汰的二手貨,後來冷戰,印度左右逢源,獲得蘇聯大量的軍事援助,蘇聯解體後,印度只能花錢買了。印度工業水平落後,出口能力弱,為了賺外匯,竟然出口糧食,要知道印度可是有13億人啊,跟中國差不多的人口,比中國少差不多一半的糧食產量的印度,竟然大量出口糧食,是世界第一大米出口國(中國糧食產量比印度高差不多一倍,卻是世界最大的糧食進口國之一),而印度的飢餓指數比朝鮮還高,這有點不可思議!另外,海外投資和僑匯是印度另外一個重要外匯來源,海外有眾多的印裔每年都會匯過百億美元回印度,但是顯然這些加起來都不足以支撐印度的強軍夢,於是,貸款成為印度軍事“起飛”的途徑,2008年金融海嘯後,美國一系列的EQ,使借貸變得容易,於是印度就瘋狂的借錢,有數據稱印度的債務總額達到1.4萬億美元,借那麼多錢,花幾百億美元買點武器裝備不難,可是難在,借錢是要還的,還有哪高達8%的利息,據稱印度每年要還的貸款利息竟然佔財政預算的26%(發展中國家的教育經費大多數佔財政預算的4%左右),窮兵黷武的印度正處於美元債務的泥潭中沉淪!


愛歷史的豬


圖示:印度的地理優勢

  多年來,印度一直熱衷於向發達國家申請軍購或軍援,從美、英、俄等國大批量進口了先進武器裝備,其軍購進程簡直到了窮兵黷武的地步。其中的原因,就在於1962年的那場敗仗。因為如果沒有那場敗仗,印度還當真以為自己就是亞洲的王者。在後來的幾次印巴戰爭中,印軍的表現還算可圈可點,但1962年的那場敗仗始終讓這個國家無法釋懷,這幾乎成了印度建國以來,一直籠罩在心頭揮之不去的陰影。為了一雪前恥,同時也為了彰顯民族主義,印度連年從國際上購買了大量先進的武器裝備,比如俄羅斯的蘇-30系列戰鬥機、T-90坦克、法國陣風戰鬥機,還有美國的P-8巡邏機等等,前不久還花費20億美元巨資購買了22架美國捕食者無人機。企圖通過買來的先進武器,包裝自己的軍隊,構築自己的亞洲軍事霸主之夢。

圖示:對於本國尚不健全的軍工體系而言,印軍提升戰鬥力的方法也只剩下買買買

  買來的進步,無法換取內在軍事實力的進步。應當看到,印度瘋狂軍購所產生的財政壓力,正逐步轉嫁到國計民生的各個領域,軍隊也日益暴露出裝備型號不統一、保障環節不兼容、彈藥供應不配套等矛盾問題。可以預見,印度的軍事霸主之夢終將破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