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7 山西临汾:洪洞郭家节村的记忆

在霍山脚下,有郭家节、南山底等村庄,在艰苦的抗日战争时期,著名的太岳区负责人之一裴丽生曾在这一带活动、生活过六年。而这一带是太岳区二地委领导的赵城县委及政府机关所在地,徐生芳领导赵城县抗日游击大队、段龙章领导的洪洞县抗日游击大队、“景疯子”景仙州领导的洪赵支队经常活动的地方。

盛夏时节,这里的景色绿黄交织在一起,隆隆的收割机声从黄色地块中传出,远方广胜寺的飞虹塔虽然突出山脉,与整个山脉相比也显得小了许多。“老郭家节村在山根底下,这是新村,搬下来有50多年了,老村住的没有几户人家了”一位村民介绍。

山西临汾:洪洞郭家节村的记忆

远眺飞虹塔

三棵老槐树,巍然挺拔,残垣断壁的清代建筑在诉说郭家节的辉煌与遭遇。

山西临汾:洪洞郭家节村的记忆

进出村的道路从三棵老树与三个院门前通过

郭家节、南山底是转移《赵城金藏》歇脚地

关于转移《赵城金藏》有许多版本记载,文章中都牵涉到郭家节、南山底自然村。南山底一位姓冯人家在抗日战争时期捡到经书,后来上交给国家,国家给了他们家荣誉,在这一带可以说是家喻户晓。这是6月15日,78岁的的郭家节村民卫林彦讲述的。

《赵城金藏》传奇和“一个公安局长的传奇人生”文章说道,当地政府将《赵城金藏》处境和力空法师的意见向太岳二地委报告,太岳二地委书记兼军分区政委史健接到报告后,向太岳区党委汇报了《赵城金藏》面临的危境。区党委指示二地委:一定要依靠当地政府和党领导的部队,帮助赵城县委、县政府,在3月18日庙会前,将经卷抢运到二地委所在地;一定要保证经卷、力空法师和众僧及寺院的安全。当即二分区派基干营一个连,由营长罗志友、指导员王万荣率领前去支援。

山西临汾:洪洞郭家节村的记忆

当年日本鬼子焚烧过的大门残存

山西临汾:洪洞郭家节村的记忆

当年日本鬼子焚烧过的大门残存

……

营长罗志友、指导员王万荣率领的二分区基干营一个连对道觉炮楼、郇堡炮楼实施反包围进行监视,围而不打。一旦敌人出动坚决阻击。徐生芳率领的游击战士配合各村的民兵,在道觉村以下铁路沿线活动,把敌人的注意力从广胜寺引开。县委、县政府和公安局的干部、公安队员及沿山几个村的可靠党员和村干部100多人,每人一条床单或一个包袱皮,分成20多个小组,每组4--5人,以组为单位,中间拉开距离,将经卷背到郭家节村,……再向根据地驮运。在此期间,预先制定了如果被子敌人发现,听到交火的枪声,则由赵城县公安局长刘骞带领抢运人员,走事先侦察好的林间小道,直接背运到安泽亢驿镇。当地政府在郭家节村集中了各村的几十头毛驴、骡马,全部备好了驮筐,经卷装好一驮走一驮。

夜幕降临,营长罗志友、指导员王万荣率领的部队到达埋伏位置,徐生芳带领游击队员和各村的民兵分头到各村活动,地方政府负责人在郭家节村对运经的人员作动员,今天是在敌人鼻子底下取经,一定要将经卷取到,保护好,运到指定地点。一旦敌人发现,发生战斗,也要坚决做到人在经卷在,绝对不能丢失。

背经书的人员,沿着崎岖的山路,悄来到广胜上寺。力空法师早已焚香诵经完毕,让寺内僧人打开泥封的塔门,把经卷从飞虹塔三层取下来,交给了运经人员,运经者立即用口袋或包袱皮包好背走。运经小组轻装快步,行走在10华里的山间小路,有的小组背运了2趟以上。运经队员鞋掉了,光着脚跑。他们不顾荆棘挂烂衣服划破肉,保护着经卷。郭家节村的村民为牲畜备好了草料,为背经人员烧水做饭,忙了一个通霄。

山西临汾:洪洞郭家节村的记忆

残垣断壁与清代建筑特点的古门楼

东方泛红,天亮了。一场由共产党领导的军队、抗日民众和爱国僧人共同参加的转移《赵城金藏》的战斗胜利结束。没打一枪,没伤1人1畜,安全将4300多卷《赵城金藏》,运到了太岳根据地。当最后一驮经卷离开郭家节村时,赵城县政府的负责人和参加运经书的其他同志总算松了一口气。

山西临汾:洪洞郭家节村的记忆

通向卫家院的村路

伯父结婚第二天就走了

“我是家中的长子,过继给了伯父何金海,伯父在何家是思字辈,从胡坦迁到郭家节村的第六代人。”古稀老人73岁的何青标向笔者介绍。

山西临汾:洪洞郭家节村的记忆

何家门上门额“居易?命”

山西临汾:洪洞郭家节村的记忆

折檐砖雕显示古代工匠的精湛手艺

山西临汾:洪洞郭家节村的记忆

折檐砖雕显示古代工匠的精湛手艺

伯父在那年那月参加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家里人都不清楚。“当时伯父所在的部队是115师685团,驻扎在汾河西,他在结婚的前一天晚上才回到家。第二天从明姜镇后河头村娶回伯母张巧珍,第三天就追赶部队去了,这一走,就再也没有回来”“按常理,长子不出门,为留住伯母,父亲将我过继给伯父,而我那坚强的伯母,则等了伯父一辈子,直到我们给她老人家送终入土”何青标回忆。

伯父走后,从山东泽县水果镇(音)发到家一封信,原来伯父在那打过一仗,牺牲在那里,他的名字镌刻在洪洞烈士陵园的石碑上。

“鬼子三光政策遗存”

“并排的三个大院是鬼子“三光”政策遗存,当时我家的院子也被日本人烧了,具体烧的时间记不清,日本人烧的也是父辈讲述后才知道的。那时才几岁”年近耄耋之年78岁的卫林彦说道。

山西临汾:洪洞郭家节村的记忆

卫家院的大门烧毁后的样子

卫家院大门上方门额是“耕读传家”,院内是两孔北窑,南房被烧毁,窑洞前半截子也烧塌了,日本人走后,父辈们截了一节,安上门窗又住了进去。由于生活需要,在烧毁南房的原基础上盖了个简易房子,现在是一养殖户居住。

山西临汾:洪洞郭家节村的记忆

卫家院外的大门,院内成了牛棚

三棵老槐树正对的是何姓的三座院子。三个院都是北窑,东西房、南厅四合院。现在的样子就是日本人烧了的原样,只是大门前的石狮被文物盗贼窃取。

伯父与伯母结婚,就在何家大院。

“五”残死于鬼子的精准射击

在老郭家节村东,有一排土窑洞,大门向西,造型属于清末民初。

山西临汾:洪洞郭家节村的记忆

门额上的砖雕

“那个院子是何天管的,他们父辈兄弟五个,我只记得一个叫小名何富生(音),大名不清楚,他活了80多岁。村民对他们兄弟五个一般按排行称呼,老五通常只叫一个字‘五’老四叫‘四’”卫林彦回忆道,当时日本鬼子将何家院与卫家院点着后,躲在山上的村民只能眼睁睁看着大火燃烧。

山西临汾:洪洞郭家节村的记忆

小山村景色,曾经的抗日根据地

日本鬼子来到何富生院内看到一匹骡子,顺手牵上就走,这一切,何家五兄弟在井儿坪山梁上看的一清二楚。抢劫的日本鬼子在山水地(地名),与井儿坪隔着一道沟。

山西临汾:洪洞郭家节村的记忆

何家五兄弟的院子

“民兵!民兵呢!打两枪,不要让日本把骡子拉走”“五”在井儿坪向民兵求助,日本鬼子在山水地发现有人喊叫,随着“叭”的一声枪响,“五”倒在地上再也没有醒来。

山西临汾:洪洞郭家节村的记忆

何家五兄弟的大门近影

笔者通过查找相关资料,日本鬼子打死“五”,烧何家院、卫家院的时间应该是1942年9月,那是抗日战争最艰难的战略相持阶段,穷凶极恶的侵略者对根据地这实施了“三光”政策。在此期间专区所在地石门峪、赵城县政府所在地兴旺峪也遭到日本鬼子的焚烧,日本鬼子还制造了石门峪惨案。

祖坟围歼“田中”队长

“父辈讲述的故事,自己年龄也小,时间也记不清了”卫林彦说。有一天,人称田中的日本队长,带上四五个鬼子兵到井子峪一带祸害老百姓,这个情报让“景疯子”获悉。

山西临汾:洪洞郭家节村的记忆

两位古稀老人何青标、卫林彦

“景疯子”带着部队,沿井子峪沟畔迂回,将鬼子围在了石滩子。

双方经过激烈的枪战,将田中等四五个鬼子打死在石滩子。“景疯子”带着部队迅速打扫完战场,转移了。后来增援的日本鬼子到了找不人入路军,只好用骡子驮着田中等鬼子的尸体回到据点。

“石滩子是卫家的祖坟,每年随父辈扫墓,他们都会讲这些故事。”卫林彦说,时间长了这个事记得也比较清。至于“景疯子”是谁,他不清楚,只听说解放后当了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