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30 這個社會的殘酷在於:時代拋棄你時,連聲招呼都不打!

這個社會的殘酷在於:時代拋棄你時,連聲招呼都不打!

這個社會的殘酷在於:時代拋棄你時,連聲招呼都不打!(黑白先生)

在我看來,人在精神範疇內的思維活動,應該是無拘無束的,是靈動和飄逸的。它可以天馬行空,獨來獨往;也可似山澗瀑布,一瀉千丈,真可謂思維“無定法”!然而,遺憾的是,號稱萬物之靈的人類,卻常常將自己的思維桎梏在“框子”模式中,或因循守舊,不思進取,追求安逸。但是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它不會因任何人的消極緩慢而停止。

時代拋棄你時,連一聲再見都不會說。

大潤發創始人黃明端離職時說:我戰勝了所有對手,卻輸給了時代。

確實是這樣,大潤發在零售行業是一個號稱19年不關一家店的傳奇商場。在商場這個領域裡,沒有任何人能打敗它,包括沃爾瑪/家樂福,但是很可惜他敗給了這個時代,被阿里巴巴收購,辛辛苦苦創業20年,做到了中國零售業第一的成績,年營業額超過1000億,徒為他人做嫁衣。

再舉個例子:

18年初,唐山市高速公路收費站由於普及ETC以及撤掉某些收費站點的原因,裁撤掉了幾十名員工。這些員工小的不到三十,大的不到四十,她們到管理部門痛訴,說自己的青春獻給了收費站,現在什麼也不會幹了。

這份高速公路收費站的工作也曾經是所謂穩定的工作,不需要太多技能,但是在大時代下裁撤只是時間問題。

講一個寓言故事:

有一隻鷹,懼怕天空的高度,緊緊抓住樹枝死也不肯放開。馴鷹人一籌莫展,一農夫建議:砍斷樹枝。馴鷹人一試,鷹騰空而起。

很多時候,人們總是尋求一種自認為安全的或者說保險的生活軌跡,以為那就是穩定。殊不知這種穩定就像是一盤散沙,風一吹就散了,你越想抓緊,散的越快。只有當那根“枝條”被斬斷時,我們才發現原來自己亦能夠飛翔。

在這個善變的時代,你的工作會背叛你,你的行業會背叛你,你的專業會背叛你,唯一不能背叛你的,是你的認知和你的思維能力。人的思維方式一旦落後,也就註定被這個時代拋棄了。

思維方式落後標誌之一就是:懷舊。認為自己所在的時代正在無可救藥地淪喪。並以這種狹隘的思維掩蓋自己正被拋棄的事實,這種人主要表現在:再也找不到高工資的工作,甚至連低工資的工作也沒法繼續保留。同時,在生活上也不斷地與時代脫節。最後,由於覺得自己被時代拋棄,會產生對時代的怨恨,不斷抱怨,甚至希望回到過去某個被認為好的時代。

比如常常懷念5、60年代,認為那時候大家雖然很貧窮,不富有,但是很平等。我就想問問,那會兒每人每月只准買半斤肉,二兩油,半斤糖,1尺半布,二兩酒,自行車,縫紉機憑票買,幾年攤不上一張票,糧食定量,出省換不成全國糧票的要餓死,這樣的日子你過嗎?

思維方式落後標誌之二就是:崇拜。就是說一個人主動或被動放棄獨立思考的能力,腦子裡固化出對“權威”和“大家”的崇拜與依附,將思想自由拱手讓出,不加甄別地盲從。許多人在任何領域都要找崇拜的偶像,把偶像變得神聖,變得永恆,變得不容置疑,自己轉進了古怪圈子卻以為站到了某絕對制高點。

鑑別一個人是否思維固化,最顯著的特徵是:他總是強調你早已熟知的東西的重要性或唯一性,而否定他所不知道的東西的可能性或創造性。

活到了一定年齡不死,是個問題。 懷舊這個崇拜那個,誰要說不好就吹鬍子瞪眼。把自己弄得冥頑不化,這些人被稱為老不死的。其實嫌棄的不是你的年齡而是你固步自封的狀態。這樣的人,往往最容易變成時代發展的障礙和絆腳石……。叔本華說過,崇拜背後都是自我鄙視,缺乏自信的表現,因為這個人缺乏個體的、能夠引以為豪的品質。

英國著名哲學家維特根斯坦說,“透視一個深層且棘手的問題,最為關鍵的方法是開始以一種新的方式來思考。這一變化具有決定性的意義。一旦新的思維方式得以確立,舊的問題就會消失。”但是這個太難了,覺醒的確是一個痛苦和孤獨的過程,因為他首先得質疑和否定自己之前所建立的價值觀和世界觀,再逐漸培養和建立一個新的價值觀和世界觀,相當於自己給自己的大腦做一個手術,就這一點,很多人窮盡一生都做不到。

所以很多人被時代淘汰,九頭牛都拉不住。

我總結,人與人之間有四差:一人、一言、一念、一生!遇到什麼人,聽了什麼樣的話,產生了什麼樣的觀念,作出什麼樣的決定,成就了你現在的人生結果。一個人只有不斷學習成長才能打破舊的思維方式,接受新的觀念,改變習慣,成就未來。不學習即使遇到機會、貴人,宰相都無法把握。雖然知識永遠擺在書本里,那很容易獲得,但是智慧的增長卻難於上青天,需要隨時鑑別,隨時推倒重來、隨時更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