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7 粽情端午 農村人的端午節,為啥要和父母一起過?

提到端午節習俗,在我們當地農村,是沒有划龍舟之說的,因為北方的農村,溝溝壑壑都是乾的,會划船的村民大概也不多,因此,每個地方的習俗不同,也就造就了精彩紛呈、各具特色的節日氣息。

粽情端午 農村人的端午節,為啥要和父母一起過?

當地農村人常講,五月為惡月,五月五日為惡日,在這一天,除了有吃粽子,划龍舟的習俗外,還要驅五毒、除瘟疫、求吉祥等活動,當地人有在門外插艾蒿的習慣,南方習慣插菖蒲,不是有句話叫“手持艾葉招百福,門懸蒲劍斬千邪”嗎,這也是人們通過一些獨到的形式,以此表達對家人、對生活的一種美好期許。

吃粽子,貌似每個地方都吃吧,只是在我們當地,吃了幾十年的粽子,後來才知道,原來粽子並不只是紅棗江米餡兒的,竟然還有肉餡兒的、蛋黃餡兒的等等,至今,在我們當地農村,大家依然吃傳統的紅棗江米餡兒的。

粽情端午 農村人的端午節,為啥要和父母一起過?

每到端午節前後,村頭便響起了賣粽子小販的吆喝聲“粽子江米哩,江米哩粽子。”這樣的粽子才賣兩元錢一個,是不是比那些各種味道的便宜多了?

雖然我不愛吃粽子,但每到這個時候,還是要買上一些的,一是端午節是傳統的四大節日之一,又是頭一個,加上剛過了夏收農忙的季節,農村人都藉此機會好好放鬆一下,因此,大家對端午節還是比較重視的,不吃粽子,就沒有過端午節的味道。

二是,要買粽子送給父母,剛才說了,五月五日,要驅邪祈福,作為兒女的,首先要祝自己的長輩身體健康,萬事如意,因此,在我們當地農村,有端午節追節的習俗。

粽情端午 農村人的端午節,為啥要和父母一起過?

在五月初五之前,在外工作的孩子,是一定要帶上粽子和禮物,回農村老家看望父母的,就像村裡的小波說的,我從過完春節就在外面忙碌,雖然咱所在的城市,離農村老家並不遠,但卻沒有擠出時間回家看望父母,你說咱辛辛苦苦掙錢是為了啥,還不是讓父母和孩子都過上美好生活嗎?

如果我們忽視了父母,豈不是就失去了拼搏奮鬥的意義?過節了,無論如何也得回去看看,讓父母知道我們也生活得順風順水,也好讓老人家們安心不是?

粽情端午 農村人的端午節,為啥要和父母一起過?

今天,我給老人們每人買了一套新衣服,還有很多好吃的,其實如今的農村人,也不缺吃不缺穿了,但這是咱們的心意,你得通過這種形式,讓父母感受到。

像我家妹妹,每年過節都習慣給父母錢花,她說買太多東西,老人們捨不得吃,最後都放過期了,還不如給點錢,想吃什麼就買點什麼吧,也挺好的。

小波說完,將車停在路邊的草叢裡,帶著老婆孩子拎著大兜小兜的禮物回家去了。

粽情端午 農村人的端午節,為啥要和父母一起過?

對於娶了媳婦的人家,五月端午節也是必定去追節的,再忙碌也得去,去的時候,最少要帶四種禮物,至於為什麼,農村人不是常講成雙成對,好上加好嗎,四種禮品就是好上加好的意思,同時也表達一種吉祥的寓意,但帶六種或者八種,或者拉一車,在此基礎上隨便增加,只要是雙數就行,你家的岳父岳母一定不會嫌棄這樣的土豪女婿的。

女婿也是半個兒呀,對岳父母的尊重也是對媳婦的一種承諾,想在媳婦面前好好表現一番的朋友,過節的時候多帶點禮物,媳婦肯定喜上眉梢。

粽情端午 農村人的端午節,為啥要和父母一起過?

說實話,在我們當地農村,如今過端午節,除了吃粽子和追節,貌似都看不到其它習俗了,其實,能抽時間回農村,和父母呆在一起,不是已經過了一個很特別很安康的節日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