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2 連載第57講利潤表概覽(上)|清華名師肖星的財務課讀書筆記

我們結束了對資產負債表的解讀,在資產負債表上可以看到經營、投資和融資三項活動,在經營的部分通過單項資產週轉率的分析,看到採購、生產、銷售每一個業務環節的運營情況,所以,我們的五大業務在資產負債表中都有一定的體現。

通過資產負債表還可以瞭解公司的融資結構和償債能力,這周我們就要來看看利潤表了。今天首先看看營業利潤的部分。

今天,我們就來對利潤表進行整合。

我們在這個部分仍然以貴州茅臺的報表為例,打開利潤表,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營業總收入和營業收入。

連載第57講利潤表概覽(上)|清華名師肖星的財務課讀書筆記

先來說營業收入,這是我們之前課程裡一直在說的收入概念。最典型的產生營業收入的業務是銷售。我們在前面的筆記中說過,收入的確認原則是收益和風險已經轉移,那麼在一個常規的銷售業務中,如果企業與客戶簽訂一個500萬的合同,企業按照合同約定發貨500萬給客戶,客戶只支付了100萬現金,剩下的400萬後續支付,就應該在發貨時確認500萬收入,因為只收到了100萬的現金,就產生了400萬的應收賬款,這個應收帳款記錄在了資產中,而500萬的收入則是在利潤表中。

連載第57講利潤表概覽(上)|清華名師肖星的財務課讀書筆記

營業總收入是什麼呢?

我們看看貴州茅臺的利潤表,會發現營業總收入除了包括營業收入之外,還包括利息收入,這個項目在一般企業裡是很少見的,通常是銀行等金融機構才有,但是大家應該記得貴州茅臺通過財務公司集中管理集團內企業的資金,於是就具有了銀行的功能。

這個利息收入是財務公司向關聯企業貸款收取的利息,和一般企業在銀行存錢而產生的利息收入不是一回事。我們待會兒會講到那個利息收入。

此外,貴州茅臺報表上還有一項手續費及佣金收入,這也是通常金融機構才有的一個項目,應該是貴州茅臺財務公司幫助關聯企業辦理各種金融業務收取的手續費。

營業收入的下面是營業總成本和營業成本。

先說營業成本我們在前面的筆記中講過,這體現的是生產過程。企業生產中的生產成本由生產中消耗的料工費構成,這些資源消耗掉之後換來了產品,產品記錄在資產項目存貨中,等到存貨被賣掉的時候,存貨就沒有了,賣掉的存貨轉化為營業成本。

所以營業成本是賣掉的那部分產品的生產成本。但是營業成本的本質是生產環節的支出。貴州茅臺的營業總成本中還包括兩個項目,一個是利息支出,一個是手續費和佣金支出。

這兩個項目與收入中的利息收入和手續費及佣金收入相對,那裡是財務公司向關聯企業收取的利息和辦理業務收取的手續費,這裡是財務公司吸收關聯企業存款支付的利息,以及從事各種金融業務過程中需要支付的手續費。

營業成本下面是稅金及附加,這是什麼稅呢?我們前面的課程中也講過,在營改增之前,企業常見的稅包括營業稅、增值稅和所得稅,所得稅在利潤表幾乎最下面的位置,因為那是要知道賺了多少錢才知道需要交多少的稅,這裡的稅只能是流轉稅,也就是無論是否賺錢,只要從事生產經營活動就需要繳納的稅。

連載第57講利潤表概覽(上)|清華名師肖星的財務課讀書筆記

我們講過,雖然營業稅和增值稅都是流轉稅,但是它們的性質完全不同,營業稅是經營者的成本,而增值稅是消費者的成本,在經營者的報表上不可能體現消費者的成本,所以增值稅不在這個項目中,營改增之前營業稅在這裡,而增值稅不在這裡,它在資產負債表上,具體來說是在資產負債表中的負債部分,應交稅費這個項目中。

營改增之後營業稅這個稅種已經徹底消失了,那是不是說這個營業稅金及附加科目就應該取消了呢?顯然沒有。實際上,在營改增全面實施後,這個項目的名字只是調整了一下,把前面營業兩個字去掉了,變成了稅金及附加,這裡記錄的是流轉稅的附加稅和費,常見的是教育費附加和城市維護建設費,這些都是企業的成本,所以記錄在利潤表中。

稅金及附加下面是銷售費用,我們應該還記得,這個9項目反映的是為了實現銷售而發生的各種支出,包括廣告、促銷、銷售門店的租金或者折舊,銷售人員的工資獎金和福利,銷售人員請客戶吃飯的業務招待費,銷售人員出差的差旅費,把商品從倉庫運到銷售場所的運費,等等。它們的共同特點是都跟銷售有關係。

我們經常說三項費用,除了銷售費用之外就是管理費用和財務費用了。管理費用我們也講過,這裡包括管理部門的工資獎金福利、辦公樓的租金或者折舊、日常辦公開支、各種會議費、培訓費、管理部門的業務招待費、差旅費等等。

財務費用我們之前沒有討論過。這個費用比較簡單,就是利息。企業在銀行有貸款會有利息支出,就記錄在這裡,當然,企業通常還會在銀行有存款,存款的利息收入從這裡扣除,所以財務費用是利息支出減去利息收入之後的餘額,當然這裡還包括企業發行股票發行債券等過程中支付的各種融資費用。

我們可以看到,貴州茅臺的利息費用是一個負數,大家應該還記得貴州茅臺沒有短期和長期借款,而且貨幣資金佔總資產的59%,所以財務費用是負數很正常。

需要注意的是,這個利息和前面的利息支出、利息收入不同,這個利息是企業和銀行之間發生的利息,前面的利息收入和利息支出是銀行本身對存款和貸款客戶的利息。

但是利息其實不是這麼簡單的。會計準則規定,如果一項借款的目的是為了進行某個固定資產的建設,那麼這項借款的利息不計入財務費用,而是記入這個在建工程的建設成本,直到在建工程完工為止。

所以,並不是所有的利息都在財務費用中體現。當然,現實中也存在將不屬於在建工程的借款利息記入在建工程,以降低財務費用的情況,這或者是把其他借款的利息記入在建工程,或者是在在建工程完工後仍然將相應借款的利息記入在建工程。到這裡為止,我們對三項費用的含義都比較清楚了。

三項費用之後是“資產減值損失”,這就跟我們今天課程開始時討論的資產減值會減少利潤有關了,實際上,資產減值對利潤的影響就體現在這裡。問題是,資產減值在減少資產價值的同時為什麼還要減少利潤呢?我們來分析一下。

比如應收賬款計提壞賬準備,這是對資產價值的減少,但是如果用我們前面提到的那個最普通的銷售業務的例子來看,企業和客戶簽訂一個500萬的合同,對方支付了100萬,承諾剩下的400萬後續支付,但是結果最終客戶只付了450萬,剩50萬不付了,這50萬就稱為壞賬,而這就意味著我原來認為按照500萬賣掉的貨其實只賣了450萬,但是我當時已經按照500萬記錄了收入和利潤,這就意味著我當時把利潤記多了,那現在就應該把多記的利潤減掉,所以資產減值在減少資產價值的同時也要減少利潤。

再比如說存貨的跌價損失準備,如果賬面價值2000萬的存貨減值200萬,就意味著這些存貨現在拿到市場上去賣只能賣1800萬了,會產生200萬的損失,現在只是因為這個存貨還沒有賣掉,因此這200萬的損失就不會體現在報表上了,而會計是一個謹慎保守的職業,我們不輕易確認好消息,但是對壞消息,我們希望儘可能早地表現出來,所以就需要把這200萬的損失通過資產減值損失體現出來。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的減值是類似的道理。

在資產減值損失之後,是公允價值變動的收益。我們在資產負債表的部分剛剛說過,資產的價值在大多數情況下都是按照歷史成本來確認的,也就是當時購置資產時的花費,雖然我們知道資產的價值其實既可能增加也可能減少,但是出於謹慎性的考慮,我們只確認資產的減值,不缺人資產的增值。只有金融資產和投資性房地產按照公允價值確認。既然是按照公允價值確認,這個價值就會經常發生變化,並且會產生收益或者損失。

舉個例子來說,如果我持有一項以公允價值計量且收益記入損益的第三類金融資產,比如隨時準備出售的上市公司股票,我就需要在每個年末按照公允價值調整這項金融資產的價值,同時將公允價值的變化記入這個公允價值變化的收益科目。

比如,我10塊錢買的股票,在12月31日沒有賣掉,我就應該去看看12月31日這天這個股票的收盤價,假如收盤價是12塊錢,我就應該把這項金融資產的價值調整為每股12元,同時確認每股2塊錢的公允價值變化的收益;如果到了第二年的12月31日這個股票還沒有賣掉,我就應該再去查一查那一天的股票收盤價,如果這一天的收盤價為9塊錢,我就應該把這項金融資產的價值調整為每股9塊錢,同時確認每股3塊錢的公允價值變動的損失;如果到了接下來一年的5月我把股票賣了,價格是11塊錢,我就應該確認這個11塊錢和之前的公允價值9塊錢的差價,也就是2塊錢的投資收益。

所以,公允價值變動的收益可以正也可以負,它記錄的是金融資產或者投資性房地產沒有出售時公允價值的變動,一旦出售,相應的收益或者損失就記錄投資收益了。當然,投資收益還包括長期股權投資或者金融資產獲得的分紅。

本次筆記,我們整合了利潤表的上半部分,我們瞭解了營業收入、營業成本、稅金及附加、三項費用、資產減值損失、公允價值變動的收益,以及投資收益。我們知道了營業總收入、營業總成本和營業收入、營業成本的差異,瞭解了利息和財務費用的關係,還知道了為什麼資產減值在減少資產價值的同時還要減少利潤,以及公允價值變動收益和投資收益的區別。

下次筆記,我們將繼續利潤表的整合。

本文由派可數據整理併發布。

(全文完)

連載第57講利潤表概覽(上)|清華名師肖星的財務課讀書筆記

連載第57講利潤表概覽(上)|清華名師肖星的財務課讀書筆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