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9 楚雄市大過口鄉 “小行為”帶來“大轉變”

在楚雄市大過口鄉磨刀箐彝福山文化活動室裡,數十個村民正在熱烈討論著村組的《義工日活動制度》、《紅白理事會章程》等規章制度。討論結束後,大家紛紛在每個文件後面簽上自己的名字,並鄭重按上了紅手印。

彝福山是地質災害搬遷建設村,村莊規劃上做到既節約土地又彰顯民族特色;在公共設施上統籌建設養殖小區,做到“廚衛入戶”“人畜分離”。同時,通過廣泛徵求群眾意見,共同商議制定了《村規民約》,在遵紀守法、愛護公物、環境整治、移風易俗、弘揚美德等方面形成行為約定。村民小組長郭發從說:“現在村容村貌煥然一新,又蓋起了新房,我們要通過制定的村規民約來管理和約束自己,改變陋習、陋俗,通過‘小行為’帶來‘大轉變’。”

近年來,大過口鄉將強化精神文明建設作為鞏固脫貧成果、樹立良好形象、加快自身發展的重中之重,通過“三強化”,弘揚文明新風。強化群眾教育引導,結合“自強、誠信、感恩”主題實踐活動,以領導幹部帶頭講規定、黨員群眾現身說實例,實現了文明新風宣傳教育無死角,全年開展宣傳教育9輪11000人次,著力破除部分群眾“等靠要”思想和“苦一年、吃一頓”的不良心理;強化文明評比活動,在全鄉9個村開展十星級文明戶、五好文明家庭、文明村組、平安和諧戶評比創建活動,通過群眾的自評、互推、實地查驗,在創評過程中實現文明新風的弘揚和文明素養的提升,先後評選了“五好文明家庭”65戶、文明村組10個、“十星級文明戶”30戶;強化制度保障,充分發揮群眾在基層治理中的積極性,引導9個村制定建立《村規民約》《紅白理事會章程》,增強村規民約規範力、紅白理事會約束力,著力培育文明新風尚。目前,全鄉206個村民小組中已有160個制定了《村規民約》及《紅白理事會章程》。(記者 趙文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