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如何評價衛立煌?

天藍海藍542


對於國軍將領,想要了解的更多,可以多看看《大決戰》系列電影,縱橫是看了很多遍啊!其中對兩軍的評價也還算客觀,縱橫不明白的一點是,導演給衛立煌那麼多內心戲是為那般。

衛立煌是一個很厲害的人,早在抗戰爆發前,就從警衛做到軍長,你不佩服都不行,今天縱橫就來講講衛立煌這個人。

投奔革命,建功立業

自幼就有從軍夢想的衛立煌,在1914年到武漢學兵營學習,一年期滿後,投奔粵軍的吳忠信,當時蔣介石是粵軍的總參謀長,吳忠信和蔣介石是同學,因此經常在一起,所以,衛立煌結識了蔣介石。

對於孫中山先生的歷史,從1912年之後就有點暗淡無光了,大部分都知道孫中山在這段時間發動了護國和護法運動,實際上,並沒有取得什麼太大的成功。

1917年孫中山成立軍政府,孫中山被推舉為軍政府大元帥,衛立煌經吳忠信介紹,擔任大帥府的警衛,護法運動失敗後,衛立煌又被安排到許崇智那裡當排長,在閩西戰鬥中,因為表現優異被晉升為連長,22歲的時候又被提拔為營長。

1921年陳炯明叛變,衛立煌又因功被擢升為團長,可以說,在追隨孫中山過程中,也是衛立煌早年投身革命,建功立業的歲數。

衛立煌就是在這段時間,一直追隨孫中山,先後參加了孫中山領導的北伐,平定商團叛亂,和東征陳炯明,從警衛做到團長。

從北伐到中原大戰

1925年孫中山去世,衛立煌悲痛不已。當年九月,衛立煌隨軍參加了第二次東征討伐陳炯明。

1926年蔣介石決定北伐,衛立煌在東路軍,屢立戰功,在討伐孫傳芳和周蔭人約兩萬人的頑強抵抗,兩軍激戰六晝夜,衛立煌因功升任副師長,師長。北伐過後,衛立煌又被升為副軍長。

1930年中原大戰爆發,因為石友三倒戈,南京受到威脅,蔣介石召衛立煌回南京進行招募新兵,四個月,衛立煌招募了一個師的兵力,並接受原四十五師番號,任師長,1931年改師先是改為第十師,後擴充為第十四軍,衛立煌任軍長。

其實,這個軍長早在北伐結束時就應該給他,只不過當時黃埔系的何應欽給自己的哼哈二將,劉峙和顧祝同一人弄一個軍長,衛立煌就只能當副的了。

抗日戰場,彰顯虎威

正因為衛立煌在戰場上的表現,因此被稱為蔣介石的五虎上將,而且是虎將。

但是這員虎將最厲害的地方還是在抗戰時期所表現出來的。

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後,衛立煌任第二戰區副司令長官一職,8月衛立煌率領第十四軍在保定下火車,準備和日軍作戰,在豐臺附近,衛立煌與日軍岡本鎮臣第二十三聯隊遭遇,衛立煌的部隊和日軍展開了激烈的戰鬥,因此,衛立煌“支那虎將”的名聲大震。

日軍後來向晉西北靠攏,衛立煌馳援山西,衛立煌成為第二戰區前敵總指揮,在忻口與日軍展開戰略要戰,衛立煌的部隊正是在忻口打出了中國軍人的氣勢,任弼時曾評價說;“忻口戰爭是華北抗戰中最激烈的戰爭”。“衛立煌將軍指揮下的全線部隊,雖遭受了重大傷亡,毫未動搖,許多忠勇將士的英勇奮鬥,是值得每個同胞永遠紀念的。”

最後由於娘子關被突破,衛立煌只能命令部隊退出忻口陣地,向太原靠攏。

1938年衛立煌指揮所屬部隊在太行山區的韓信嶺一帶展開,構築工事,採取陣地戰的辦法,進行了繼忻口之後的第二次阻擊戰。

1943年衛立煌擔任第二次遠征軍司令長官時遠征緬甸,該戰消滅了盤踞緬甸的日軍,打通了滇緬公路,成果輝煌。


衛立煌可以說是蔣介石嫡系中的雜牌,用到你的時候就把你調來,用不到的時候就一腳踢開,衛立煌也不慣蔣介石包子,你踢我,我就撂挑子,所以,蔣介石和衛立煌之間的關係很微妙,自己又無法成為陳誠、何應欽、胡宗南這樣的親信。

最後在蔣介石敗退臺灣的時候和蔣分道揚鑣。


史論縱橫


衛立煌,與三位近現代重要人物——孫中山、毛澤東、蔣介石都有非同一般的關係。他是孫中山的衛士,蔣介石的“五虎上將”,與毛澤東是朋友,做過八路軍的“上司”,曾是被中共通緝的“戰犯”,後來又被任命為新中國國防委員會副主席。

終其一生,衛立煌的經歷如同一道難解的謎。最令人費解的是,在遼瀋戰役中,衛立煌為何暗中策應中共,葬送了國民黨數十萬軍隊?這其中又有什麼不為人所知的內情?要解開這一謎團,就得從衛立煌與共產黨的歷史淵源說起:


“剿共“干將遭遇西安事變

衛立煌,字俊如,1897年生於合肥,祖父兩輩皆為貧農。1911年武昌起義,不滿15歲的衛立煌即應徵加入新軍。

大革命受挫後,他轉道武漢,加入湘軍,成為職業軍人。後經民主革命人士介紹,赴上海加盟孫中山先生討伐袁世凱的隊伍,成為孫中山的衛士。

北伐戰爭中,衛立煌屢立戰功,成為最年輕的營長。 為扮老成,他開始蓄起“八字鬍”,一直到1949年喬裝出逃時才不得不剃去。

驍勇善戰的衛立煌,多次與紅軍作戰,“剿共“曾給他帶來很大的榮譽。1926年,衛立煌就任師長,但因與蔣校長一非同鄉二非黃埔系,難以得到蔣介石的信任,只是所謂的“雜牌軍”,二人由此芥蒂叢生。

1932年,蔣介石調集63萬大軍,對革命根據地發動第四次“圍剿",時任國民黨軍第14軍軍長的衛立煌,被蔣介石委派充當先鋒,而蔣嫡系部隊卻養精蓄銳。(這也是蔣校長常用和得意的一招,驅虎趕狼)

在湖北黃安(現紅安),衛立煌與紅軍激戰。結果慘敗,連衛立煌身邊的特務連都損失殆盡。只因援軍及時趕到,衛立煌才倖免被活捉。後來,衛立煌向徐向前說道:“如果當時紅軍再前進200米,我就被俘虜了。”

“圍剿”失敗,各部畏縮不前,蔣介石嚴令部隊出擊,衛立煌親率一師兵力,沿山間小路,直撲鄂豫皖邊區軍政中心——金家寨。紅軍寡不敵眾,衛部未遇抵抗,便“不戰而勝”。

衛立煌即電告佔領金家寨,蔣大喜過望,親臨慰勞,除賞以重金外,還讓國民黨政府頒佈命令金家寨設新縣治,名為“衛煌縣”。須知這可是極大的賞賜,民國曆史上,繼孫中山後,這是第二個以人名命名的地方,足見其當時聲名之顯赫。

儘管戰功赫赫,與劉峙、顧祝同、蔣鼎文、陳誠並稱蔣介石“五虎上將”,但衛立煌始終並末獲得實權高官。

西安事變前,蔣介石任命衛立煌為“陝甘寧邊區總指揮”,再次充當急先鋒和炮灰,脅迫東北軍張學良、西北軍楊虎城部,圍殲紅軍。然而,西安事變槍響,讓他們成了階下囚。當時,衛立煌、蔣介石、朱紹良、錢大鈞等要員隨同家眷四五十人,被囚禁於西京招待所。

衛立煌自認作為“剿共“干將,自己“必死無疑”。然而,西安事變和平解決,我黨不計前嫌,相忍為國。對此,衛立煌感慨萬端,從此走上人生的新起點。


抗戰中喜結中共高層

1937年8月25日,紅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一個月後,更名第18路集團軍,隸屬司令長官閻錫山、副懷念長官衛立煌的第二戰區序列。


閻老西面對複雜局面,視自己“在3個雞蛋上跳舞,踩破了哪個都不行”,遂撂了擔子,將作戰指揮權全全交予前敵總指揮衛立煌。這樣,衛立煌就成了八路軍名義上的上司。

蔣介石雖被迫抗日,但仍視中共為心腹大患,暗中加緊反共,嚴禁各部限制、監視八路軍,製造機會,好讓八路軍與日軍兩敗俱傷。對此,衛立煌時有不滿。

1939年秋,日軍兵鋒直指太原,閻錫山部節節敗退,求蔣介石增兵。衛立煌急率14集團軍揮師孃子關,進軍忻口。抗戰史上,國共浴血奮戰的著名忻口戰役全面開展。

忻口戰役後,衛立煌三次與周恩來聚會。周恩來對衛立煌說,中國軍隊雖然遭受眾多失敗,但只要接受教訓,依靠人民,改變戰略戰術,裝備精良的日軍是可以戰勝的。八路軍的平型關大捷就是一個很好的證明。應把主力用於敵側,採取迂迴戰法打擊敵人,不可消極單純防禦作戰。周恩來一席話令衛立煌心悅誠服,新中國成立前夕,衛立煌逃往香港隱居,周恩來致信說:“你在太原結識的朋友歡迎你回來。”接到此信,衛立煌心領神會,很快成行。

抗戰中,衛立煌還三會朱老總,並與劉少奇會面。1938年4月,衛立煌受毛主席邀請,繞道訪問延安3天,受到抗日軍民最高規格接待。主席親設午宴,席間,主席破例飲酒,兩人留下8張合影。晚上,延安軍民為其舉行盛大晚會,主席親自致歡迎辭,懇請衛立煌對邊區工作以指示,讓其深受感動。衛立煌將其與主席等人的合影視為至寶,此後長期帶在身邊,一直到廣州被蔣介石下拘押時,才不得已銷燬。

延安之行後,衛立煌說,在延安,我看到了中國的希望和未來。事後,他廣招共產黨派來的進步學生,效仿八路軍組建戰地工作團,允許八路軍在駐地設辦事處,連貼身秘書也選擇共產黨人。後來,他甚至通過可靠人士,詢問參加共產黨事宜。

然而,這一切,自然也逃不過蔣介石的耳目。一位少將高參叛變,告密其有“通共”之嫌。蔣派人調查,雖無實證,但終存疑惑,蔣介石對人說:“衛會打仗,但不懂政治。”

1941年5月,蔣藉口中條山作戰失利,將衛立煌一擼到底,讓其領餉奉養在成都的老母。此時,周恩來對衛立煌說:“你是受了我們的累。”對衛立煌來說,此話也許是此時最大的安慰。


歐美考察之機密晤中共

1943年秋,蔣介石請衛立煌到重慶,恢復其上將軍銜,任命其為中國遠征軍司令。

1944年5月,衛立煌指揮中國遠征軍大反攻。5月,強度怒江,兵鋒騰衝。6月,宋希濂部主攻龍陵、芒市。17個師、16萬重兵壓向日軍,日軍瘋狂頑抗,據守松山天險。

中國軍隊沿山路秘密而上,衛立煌親臨煎魚勘察,其場景被美隨軍記者拍攝下來,並刊登於美國《時代》週刊上,衛自此名聲大噪。

當時,社會盛傳,中國遠征軍長官部改組為中國陸軍總司令部,衛立煌新任總司令。而在此之前,“五虎上將”中的陳誠、顧祝同已任國防部長、總參謀長,論戰功和資歷,衛立煌都在兩人之上。因此,衛立煌似乎信心十足,只等走馬上任了。

然而,命令公佈:何應欽為陸軍總司令,衛立煌為副司令,這讓衛立煌氣憤至極,久未移交就職。

抗戰勝利後,衛立煌再次被蔣介石所閒置,蔣介石一心內戰,但為拉攏衛立煌,也為日後投靠美國鋪墊,蔣介石出資讓其留洋考察。行前,衛立煌安排舊部,為來日東山再起未雨綢繆,另借出洋之機,通過海外親戚與中共聯繫。

1946年11月,衛立煌一行4人,由上海啟程,經日本到美國。4人中,除衛立煌與其夫人和秘書外,南京還強行派來一名軍統特務。1947年春,衛立煌離美赴歐。始到英國,夫人韓權華便致信在法國的姨侄婿汪德昭。汪是中國留法進步學生領袖,與中共有秘密聯繫。到巴黎後,衛立煌讓隨行軍統遊逛花花世界,自行方便,後密約汪德昭,一見面便開門見山,請其忙與中共聯繫。

兩人相見恨晚。衛分析中國未來形勢說:“將來回國,蔣還要用我,但我不會跟他走。” “那就起義麼?” “我決心這樣幹!”衛立煌執筆寫下致中共的電報,主要內容為:我意儘快結束內戰,決心站在人民一邊,與“有關方面”合作,鑑於當前環境險惡,希望絕對保守秘密。

不久汪轉告衛立煌,電報已通過某國,轉到“有關方面”,對方希望衛立煌選擇時機,做有利於革命之事。衛、汪約定相互聯繫的特殊電報密碼——以某一本書的頁數、行數、位數為密碼。如:5241,即52頁第4行第1個字。


受命暗助遼瀋之戰

不出衛立煌所料,1947年10月,蔣介石催衛立煌回國。同年年底,他結束歐美10國考察,返回上海。當時,國民黨在東北戰場損失慘重,僅剩鐵路沿線一帶。

蔣介石一見到他,就讓衛立煌赴東北上任。衛立煌試探推辭,蔣介石讓張群、顧祝同勸說,陳誠夫人也前來求情:“辭修(即陳誠)病得厲害,衛先生去東北有辦法,是救我們一家。”

蔣介石對衛立煌說:“我看你不用顧慮,你一定能把這個事辦好,萬一戰局失利,責任也不由你來負。”

話已至此,衛立煌表示同意,但提出須增援5個軍,蔣介石一口答應下來。

赴東北之前,蔣親自為其餞行。翌日,衛立煌即乘飛機奔赴東北。到瀋陽後,即收到汪德昭來自巴黎的密電。此電無人能懂,衛立煌拿出那本約定的書,很快明白了電報內容——“前次在巴黎發出的電報,已到達目的地。對方有回信,謂可以利用目前情況相機行事。”

衛立煌就任“剿總“要職,但未起義,一直是個謎。只有瞭解內情的人才知道,蔣介石始終不太信任衛立煌,對其還深有戒備之心,還留了一手。對衛立煌,只給軍事指揮權,不給人事任命權,高官任命,須由蔣親自下達,衛立煌難以全權調動部隊,連身邊的警衛團也難以指揮,而衛立煌的重要舉動,隨時都有特務向蔣密報。因此,衛立煌到東北,除要求派援軍外,只能按動不動,故意延誤戰機。

人民解放軍截斷瀋陽、錦州後,蔣嚴令衛立煌出擊救援。衛立煌則託詞說:“共軍慣用圍城打援,何況我們要經過三大河,部隊輜重很多,有被分割包圍的危險。“

此時,衛立煌還讓自己的心腹、”剿總“副司令陳鐵,伺機做廖耀湘和東北軍工作,但廖擁蔣堅定,東北軍高官也早被蔣所收買。衛立煌能做的,只是尋找藉口,拖延蔣介石破壞瀋陽工業的命令,儘量予以保護。

1948年10月2日,蔣介石飛抵瀋陽,召集師以上軍官訓話,大罵東北軍將領消極避戰。蔣介石還拋開衛立煌,親自指揮。此時,被困錦州之敵急盼瀋陽救兵,衛始終按兵不動。10月14日,人民解放軍攻克錦州,國民黨守敵範漢傑以下十多萬人被俘。此後,長春守敵迅速瓦解。國民黨60軍軍長曾澤生起義。10月18日,蔣介石再次飛抵瀋陽,怒稱要革除衛立煌職務。衛抓住最後機會,暗示廖耀湘”穩紮穩打,緩速推進“,使其喪失戰機,終成俘虜。

1948年12月25日,中共公佈國民黨43名戰犯名單,蔣介石名列榜首,衛立煌被列在第13位。其實,中共此舉意在保護衛立煌,否則會加重其”通共“之嫌。也正因為如此,完成”搞垮蔣“使命的衛立煌,才因此躲過殺身之禍,被蔣介石軟禁南京。

1949年月2月,老蔣下野後,李宗仁下令淨監視在衛家左右的憲警全部撤去,恢復了衛的自由。隨後,衛剃去多年留的鬍子,喬裝經上海轉至香港。為安全起見,遷入元郎鄉下隱居。


10月,大陸傳來喜訊:新中國成立。衛立煌大喜,於10月3日親筆擬就致毛主席、朱老總及周總理的賀電。內容如下:

毛主席:

先生英明領導,人民革命卒獲輝煌勝利。從此中國人民得偉大領袖,新中國富強有望,舉世歡騰鼓舞,竭誠擁護。煌嚮往衷心,尤為雀躍萬丈。敬電馳賀。朱副主席、周總理代致賀忱!

煌十月江電


對於衛立煌,大陸方面始終熱情呼喚,但衛一直舉棋不定,他最大的疑惑是:自己是中共公佈的43名“戰犯”之一,共產黨真的能做到既往不咎嗎?

正是在這種情況下,周總理的來信終於打消他的所有顧慮,信的內容是:“在太原晤過面的那位朋友,請姑父和姑母回來!”

1955年,他主動找到中共駐香港部門,請安排行止,表示願隨時返回祖國大陸。

3月14日,衛立煌和幾位隨從從香港九龍密抵澳門。次日凌晨,乘坐一條經過改裝的不起眼小船駛入祖國大陸。而這次他的“歸來”,受到了全世界的矚目。

迴歸後,新中國給予衛立煌極大的信任和榮譽,他先後被推選為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常委、民革中央常委,又接替龍雲擔任國防委員會副主席。

1960年,衛立煌因病醫治無效,於1月17日安然在北京逝世,享年64歲,安葬於北京八寶山革命公墓。


衛立煌的一生豐富多彩,其經歷也代表了國共內戰時國民黨內一些高級將領為何內戰外行的原因所在。蔣介石用人唯親,始終排除異己,不得人心,為人薄情寡意而刻薄成性。對其親信盲目信任,非親信百般排斥,其失敗也決非偶然而是必然了。

讓其意想不到的是,他所信任的嫡系黃埔軍中高層將領,有很多都已暗中棄暗投明。他,又如何能得以不敗?


總體來說,衛立煌是一個“善始”、“善終”的愛國軍人,雖然早年也曾犯下過錯,但其後能幡然醒悟,毅然走向人民革命的道路,心中始終裝著家國和民族。而死後將其骨灰安入於八寶山公墓中,也許是對他一生的戎馬生涯最大的褒獎和肯定。


朝聞歷史


衛立煌算的上是一個比較傳奇的人,僅僅是從的他的發跡史來看,衛立煌就堪稱勵志的典型人物。衛立煌從基層做起,由警衛員做到了軍長,僅此一點就可以甩開那些黃埔捷徑的將領了。並且衛立煌確實是一個非常革命的人,如果不是為了革命,他也不會在孫中山落魄時投靠他。

在北伐戰爭時,衛立煌就因為戰功卓著而提拔為團長,衛立煌這個十分的崇拜孫中山和三民主義。衛立煌也算的上是一個理想主義者,曾經就表達過等到孫中山先生革命成功,他自己就卸甲歸田,然後在共和之下種種地就行了。但是理想主義總是會被現實所打敗,衛立煌也是如此。

蔣介石背叛革命之後,衛立煌陷入了人生的一個低谷,因為孫中山先生逝世,衛立煌一時間感覺前途渺茫,更是不知道怎麼來實現孫中山先生的遺願,最後衛立煌只能聽命於蔣介石。但是面對蔣介石的一些倒行逆施,衛立煌很是糾結,尤其是九一八事變之後,衛立煌十分的糾結。

最後衛立煌其實已經看到了蔣介石是救不了中國,在得知共產黨的一些政策之後,尤其是共產黨的抗日主張之後,衛立煌瞬間表示了贊同。衛立煌一直同八路軍有往來,是國民黨中少數真心實意幫八路軍抗戰的將領。一場忻口會戰,其實就證明了衛立煌的勇猛,對於衛立煌這樣的將領,還是要持肯定態度的。


小司馬遷論史


我向來反對別人刻意拔高國民黨抗日,甚至將湯恩伯都樹為抗日名將的作法。但並不一味否定國民黨抗日的歷史。一些真正抗日的國民黨將軍還是值得人敬佩的,共和國也沒有忘記他們的歷史功績。比如說衛立煌將軍就是我敬佩的一個。

作為蔣介石五虎上將之一的衛立煌,打仗勇敢,才能過人,有膽有識,在十年內戰中衝在反共第一線,雙手沾滿了共產黨的鮮血。就是這樣一個堅決反共的人,抗戰初期堅決走上了抗日第一線。他在山西指揮忻口會戰,將氣貫如虹的日軍擋在太原城外一個多月,嚴重打擊了日軍熾盛的氣焰。成為國民黨在華北抗日的中堅力量,蔣介石在北方可以依重的長城。隨後四年,衛將軍堅持中條山抗戰,決不過黃河,只到被調離一戰區,國民黨才遭到中條山慘敗。

1943年,中國遠征軍在緬甸戰場慘敗,國難思良將,閒賦在家的衛立煌被蔣介石重新啟用,任命為遠征軍總司令,二次率軍出征。衛將軍與美軍參謀長史迪威密切協作,發起了滇西反擊戰,重創日軍,最後打通緬滇公路。與1944年國民黨正面戰場的大潰敗形成鮮明對比。

現在某些人為了拔高國民黨抗日刻意加大宣傳力度,不惜使用【揭秘】材料,聲嘶力竭。而衛將軍抗日,戰功卓著,當時就驚動了美國,將軍上了美國【時代】雜誌,被譽為中國軍隊中最有才能的將軍。有據可查。

難能可貴的是,昔日與共產黨有深仇大恨的人,在抗戰中與共產黨並肩抗戰,重新認識了共產黨,與周恩來,朱德,彭德懷等人結下了深厚的友誼。他借道延安,與毛主席會談,看望林彪,對晉綏軍誤傷林彪當面道歉,表現了國民黨將軍少有的襟懷。

衛將軍利用戰區司令身份,頂著各種壓力,給八路軍拔髮數額巨大(子彈一百萬發,手榴彈二十萬發,牛肉罐頭一百八十箱)的軍事補給,在當時傳為隹話。與八路軍劃分區界,協作抗日,而消極反共,有利於堅持華北抗日,但引起了蔣介石極大不滿,這成為衛最終被調離一戰區最主要的原因。

現在歷史虛無主義氾濫,有些人一方面刻意拔高國民黨抗日,另一方面又有意無意淡化共產黨抗日,選擇性失明。以致有些不明事理的年輕後生認為共產黨遊而不擊,座山觀虎鬥。而衛將軍親眼目睹共產黨抗日的英雄事蹟後,認為共產黨才是真正抗日的軍隊。他的這種認識後來影響了美軍參謀長史廸威,以致史迪威形成了統一分配美援物資,包括給予共產黨援助,統一指揮國共軍隊主動進攻日軍的認識。這也成為1944年史迪威最終被解職的主要原因。

誰是真正的抗日英雄,歷史自有公論。共和國也沒有忘記。我記得我從小就從教科書中知道國民黨的忻口會戰,印緬戰役等抗日事蹟。而不象現在,為了突出國民黨抗日,網上宣傳,電視劇裡演,二十二次會戰都編成了二十四次,聲嘶力竭,好象人們不知道似的。

人都是有良心的,你真正為國家做了貢獻,人們怎麼能忘記呢?不但衛立煌將軍,連李宗仁將軍指揮的臺兒莊戰役,張自忠將軍殉國丶謝晉元四行倉庫抗日、戴安讕將軍緬甸殉國等等,人們都會牢記,不會忘記。

真的忘不了,假的真不了。一些人的刻意編造材料,篡改抗日曆史,最終將引起人們的反感以至厭惡。現在不是【抗日神劇】演穿幫了嗎?將來還會有更多的垃圾被掃進【神劇】的垃圾桶裡去,還人民一個真實,感人的抗日曆史。

無疑,衛立煌是國民黨軍隊中做得最好的將軍之一,人民不會忘記他。


陽城導航


1948年對於老蔣來說是難熬的一年,東北戰事吃緊,國軍接二連三的成建制被消滅,在這種情況下,老蔣從國外召回了自己五虎上將中的“虎將”,妄圖依靠他來扭轉戰局,但沒料到的是這一決定成了老蔣一輩子中最為後悔的事情之一,而這員虎將便是衛立煌。



衛立煌能得到老蔣的賞識完全依靠的是其軍事才能,在早年之際衛立煌其實追隨的是孫中山,不過後來老蔣奪取了國民黨大權,而衛立煌因為能征善戰則被老蔣收入了麾下,從此衛立煌開始了官場上的平步青雲,當然了,他的加官進爵離不開老蔣的拉攏。在北伐時期衛立煌便從團長升任了師長,而在“剿共”時期老蔣更是對其大加任用,其竟然入選了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這一地位很多老蔣的心腹都不曾有過,而老蔣對其的偏愛可見一般。



但衛立煌究竟是辜負了老蔣的一番栽培,老蔣對自己的心腹有極高的要求,即必須無條件服從他蔣中正,而且要有強烈的反共意識。而衛立煌早年雖然多次剿共,但在抗日戰爭時期因為出任第二戰區副司令長官,和八路軍交往密切,所以受到了老蔣的懷疑,因此被下了軍權,而後在國軍第二次奔赴緬甸之際,老蔣又將其任用,而衛立煌率領的中國遠征軍隨即取得了大勝,此時蔣衛二人的關係已經不復往日了,雖然老蔣對他依然重用,但卻是利用他的能力,而非讓其掌握軍權效忠於他。但是在遼瀋戰役時期,他和老蔣的矛盾達到了頂點,由此爆發了蔣衛之爭,直接葬送了幾十萬國軍。



在1948年的時候國民黨在東北開始出現潰退,接替陳誠的衛立煌可謂臨危受命,而他在東北的既定方針是“固守瀋陽,以待事變”,而在隨後,老蔣讓其撤軍於錦州,以免遭受“關門打狗”,而衛立煌就這樣和老蔣爆發了軍事戰略上的爭鬥,但衛立煌依然堅持自己的觀點,對老蔣是置若罔聞,時間就這樣被浪費了,而我軍也隨即發動了攻打錦州的戰役,就這樣,在衛立煌和老蔣相爭不下的局勢下,我軍勢不可擋的消滅了東北國軍主力,解放了整個東北,氣的老蔣對衛立煌是破口大罵。

歷史真是讓人捉摸不透,這位昔日靠軍事能力聞名於國軍的虎將,卻在他上任東北之際,非但沒能挽救戰局,反而使得國軍急轉直下,損失殆盡,原因令人深思。我是略懂一二的四少,感謝您的關注。


絕筆歷史


衛立煌將軍是中華民國的高級將領,國民革命軍陸軍二級上將,是蔣介石“五虎上將”中的虎將,是國際公認的常勝將軍。美國出版的《中國人名大辭典》稱之為常勝將軍,日本鬼子香月清司稱他為中國虎將。



可以說,衛立煌將軍是一個純粹的軍人,是一個愛國軍人。出生於安徽合肥的他,年輕時曾擔任過孫中山先生的廣州大本營警衛,先後歷任國民革命軍第一軍師長,第十九軍副軍長,第八軍軍長,首都衛戍副司令等職務。抗戰爆發後,衛立煌將軍作為第二戰區前敵總司令前往山西組織抗戰,並積極主張國共合作。在山西忻口戰役中,和八路軍團結合作對日軍兩翼及側後展開了主動進攻,殲滅日寇2萬多人,是抗戰初期華北戰場最大,最激烈的一次戰役。1943年,衛立煌將軍又指揮中國遠征軍打敗了滇西和中緬邊界的日軍,打通了滇緬公路。解放戰爭期間,因沒有執行蔣介石剿共命令被撤職。



所以說衛立煌將軍是一位純粹的軍人,很一個以國家富強發展為己任的軍人。他曾給毛主席寫過一份信,新中國富強有望,舉世歡騰鼓舞,煌嚮往衷心,尤為雀躍萬丈。表達了自己希望國家富強的心聲。


懂知識的小胖子


衛立煌是一位戰功赫赫的虎將,但是由於他並非蔣介石嫡系出身,所以蔣介石一直以來對他並不信任,而衛立煌對蔣介石也並不忠心,且聽本人細說之。

衛立煌字俊如,安徽合肥人,出身於孫中山衛隊,是粵軍最根紅苗正的將領之一。1918年,孫中山衛隊改編為粵軍由陳炯明率領援閩,隸屬許崇智麾下的衛立煌表現出色受到孫中山表彰一戰成名。此後衛立煌按部就班的參加了粵桂戰爭、平定商團叛亂、東征陳炯明等一系列戰役,升任旅長。

1925年,廖仲愷案爆發,在蔣介石的陷害下,許崇智含冤離去,衛立煌被蔣介石收編。此後衛立煌在蔣介石麾下參加了北伐戰爭、圍剿紅軍、平定“閩變”等一系列戰役,戰功赫赫。

抗戰爆發,衛立煌擔任第二戰區副司令長官。他曾率軍血戰鄭州,重創岡村寧次,但這時候他與蔣介石也開始了離心離德。他曾頂著輿論壓力多次給八路軍發放軍餉,甚至當朱懷冰部與八路軍搞摩擦被殲滅時坐視不救,引起蔣介石震怒,衛立煌被剝奪兵權。

1943年衛立煌在遠征軍反攻滇西時再次被蔣介石起用,他指揮軍隊一路攻克芒友、睕㓅等重鎮,與友軍在南坎勝利會師,這是衛立煌人生最輝煌的時刻,也是他為民族做的最大貢獻,衛立煌的抗日功績永垂不朽。

解放戰爭中,衛立煌接手被陳誠搞的支離破碎的東北戰場,開始了令人匪夷所思的表演。他屢屢拒絕蔣介石的指揮,先將軍隊分散退入錦州、長春、瀋陽等大城市,然後在解放軍猛攻錦州時坐視不救,甚至在敗局已定時阻止廖耀湘兵團撤退,使東北國民黨軍隊全軍覆沒,令蔣介石目瞪口呆。

衛立煌在新中國成立後輾轉回到內地,這令人不禁對他在東北的所作所為浮想聯翩,有人說衛立煌早被我黨策反,但1949年新華社公佈的國民黨戰犯名單中,衛立煌赫然在列,事實真相如何,只能歸於塵土了。


林屋公子


要說這個衛立煌,可是有名上將,名列五虎之一,美國奉之為常勝將軍,只是不是蔣之嫡系,加之有才性子急,多受排擠。如何蓋棺而定衛某人?抗戰多有功焉。我想一語就夠了,再扯別的沒有用,過去的歷史,一筆一筆都在那寫著哪,他是一個愛國的將領。致說東北有意怎麼樣,明顯就是扯閒篇,各為其主就是,他不是咱的人,境界不會有那麼高;致於不去臺灣,明擺著,得不了好果子吃,以其聰明智慧,斷不致送貨上門的;他之所以最終選擇了回到大陸來,那是因為知道我黨胸襟和抱負,看來他是對的。他的一生,總在馬背上度過,伴著多災多難舊中國,打了不少知名的大仗與惡仗,尤其抗日期間,打出了威風,也打出了自己威名,像這樣的將領,在國軍中不多。

意氣千秋的人物兒。多次被撤撂挑子不幹,去賦閒,就是蔣召他吃飯,也不給面子,然唯刺頭能幹,一次次抗命不遵,抗出了癮來,比如最後一次在東北,衛明知對方打法就是個坑,硬著脖子不去救援錦州,結果怎麼樣,聽了蔣的,廖集團終被殲滅於路上,衛是對的,蔣可是惱羞成怒,這使人不由想起三國袁紹的謀士田豐的命運,因堅持反對主子出師官渡,而被收系入獄,袁紹戰敗回來殺之。量窄器小,絕不見容,不過還好蔣家迅速兵敗如山,蔣下野了,不然的話,衛的前景大不妙。他是個人物,意氣千秋,一生唯恃其才縱橫,在國軍之中如若鶴立,也算一個孤例了吧。

將軍保衛黃河。任弼時有贊衛將軍,大戰南口、忻口,韓信嶺,華北抗戰局勢為之一振,日本膽寒稱之為虎將。深受閻錫山信任,也受我黨歡迎,是人格的魅力發揮了作用,深明民族大義,大敵當前不計前嫌,是以能一致對外扭轉頹勢,奪回鄭州日,返回洛陽,大受百姓歡迎。將軍虎威著實了得!黃河保衛華北,將軍保衛黃河,這讚譽,一人而已。其實衛之用兵,能熟察戰場形勢,當年東征姓陳的,牛刀小試,空城退敵,這是史書中才有的名將範呀,因而得到孫先生器重。知勢是身為將領取得勝利的基礎,看他打得那些仗,會於一心者多有之,即深得用兵之法。從1914年參軍,到1930年成長為軍長,只用了16年時光,就是明證。

常勝將軍上了《時代》。一週刊,美國二戰期間挺出名的一份雜誌,因其遠征有威,與史迪威配合默契,衛得以登之。怒江強渡,不受君命,一舉拿下騰衝,是釜底抽薪的法子,從不為日軍擾亂有一絲猶豫,對戰場瞭然於胸,殺伐果斷,是以大勝,像這樣的人,美國軍人也是佩服的,稱其為最能幹,後來將軍得到訪美邀請,前去訪問,美軍直以“元帥”呼之,衛達到了一生最輝煌的頂峰。


魂舞大漠


衛立煌是國軍將領中最會打仗的帥才,是美軍評價的常勝將軍,日軍眼裡的虎將,老蔣宣佈的戰犯。在我看來,他應該是我黨深藏不露的高級臥底。請看我細細道來:

1、老孫時期和北伐時期,衛立煜戰無不勝。在圍剿紅軍時期,衛立煜卻是屢次失敗。抗戰爆發時,衛立煌不積極進剿,卻與紅軍和談。

2、抗戰始前期,我軍曾名義上歸衛立煌管轄。但衛立煜但對我軍不干預、不打壓,還支援大量物資和軍備。


3、抗戰後期,拒絕老蔣攘外安內政策,堅決不與我黨搞磨擦。軍統將親近我黨的黑材料羅列一大堆交個老蔣,衛立煌一度被革職。

4、遼瀋戰役中,屢次與老蔣對著幹。不出戰、不增援、不聽話,“三不態度”一擺,坐看我軍拿下綿州、滅掉廖耀湘部。衛立煌與老蔣的相互扯皮,完美幫助我軍完成了東北戰略大包圍。

最後,新中國建立後,衛立煌主動返回相國,參加到祖國社會主義建設中來。受到超高禮遇並且出任國家高級職務。為什麼黨國的常勝將軍會遇著我軍就吃敗仗?看到這裡明白了吧。


爾朱少帥


衛立煌1897年生於安徽合肥,表字俊如,又字輝珊。他從小學習十分用功,飽讀詩書。1915年入粵軍第二軍當兵,開始軍旅生涯。兩年後的9月加入孫中山的衛隊。1918年隨粵軍一起討伐北洋軍因戰功被提升為連長,不久又被升任營長、團長。在北伐戰爭中,屢立戰功,最後升至師長。

1932年5月中旬,蔣介石糾集30萬大軍,兵分三路“圍剿”鄂豫皖蘇區,衛立煌任中路軍第六縱隊指揮官,率部同紅軍進行激烈交戰,並因戰功而受到蔣介石賞識。1934年2月平定李濟深發動的“福建事變”。衛立煌先後被任命為駐閩預備軍總指揮兼駐閩第10綏靖區司令官、鄂豫皖三省邊區“清剿”總指揮兼三省邊區督辦、閩贛浙皖邊區“剿匪”總指揮。

抗戰開始後,衛立煌任第二戰區副司令長官兼前敵總指揮,給八路軍提供了大批軍需物資。1939年9月起,衛立煌兼任河南省政府主席,在主政河南期間,衛立煌與八路軍及中共保持良好的關係。除此之外,衛立煌還建立了中條山防線,該防線先後擋住日軍十三次掃蕩,成為當時抗日的模範地區。 由於與八路軍來往密切,衛立煌引起了國民黨高層的不滿,蔣介石於1942年1月撤銷衛立煌職務,將其調往西安。此後,日軍發動中條山戰役,國軍慘敗,衛立煌苦心經營的中條山防線毀於一旦。


圖片二:劇照

抗戰勝利後,蔣介石東任命衛立煌為北行轅代主任兼東北剿匪總司令部總司令,總攬東北黨政軍大權。到達東北後,衛立煌採取集中兵力固守瀋陽長春等幾個大城市,不與共軍決戰的策略,引起蔣介石的不滿。錦州失守後,衛立煌被蔣介石用專機接回關內,並被撤職!1949年衛立煌出走香港。

1955年,在組織的周密安排下,衛立煌回到大陸,並先後被推選為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常委、民革中央常委,又擔任國防委員會副主席。1960年1月17日,衛立煌逝世,終年63歲。


圖片三:劇照

綜上所述,對衛立煌的總評價應當是:他不但是一個軍事指揮能力十分突出的軍事家,而且是一個對祖國和人民抱有深情的愛國人士。在北伐戰爭和抗日戰爭期間戰功赫赫,充分展示了他的軍事才華。至於與共產黨之間的敵對,雖然不容肯定,但確屬事出無奈。後來他迴歸大陸後為國家統一所作的大量工作,應給予充分肯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