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9 這個姓氏太團結!一省72個縣同姓人共建景區,現成國家4A景區!

說到“家族”概念,許多人第一個想到的是舊時代“族有族法,家有家規”的幫派文化。今天要說的景點,可以用“最團結”三個字來概括,為什麼這麼講呢?因為它由廣東省的72個縣同姓鄉民集資修建,它的名字為陳氏書院,俗稱“陳家祠”,是一座古代合族祠堂,而民間集資的這一姓氏就為“陳”姓。

這個姓氏太團結!一省72個縣同姓人共建景區,現成國家4A景區!

清朝末期,家族觀念和文化氛圍還是非常濃重的,於是在陳姓社會名流的號召下,他們向廣東省下面的縣鄉發出了共捐建同姓書院的倡議書,結果有72個縣的人支持了這個提議,他們捐錢捐物,用豐厚的資金,建立了這個陳家書院!

這得感謝當時的陳鄉紳名流,因為在光緒年間,姓陳的廣州人非常多,鄉紳名流人士也多,他們的社會地位較高。如此看來,廣東的陳姓人真的很團結。

這個姓氏太團結!一省72個縣同姓人共建景區,現成國家4A景區!

這裡修建之初的作用是一處同宗臨時居所,捐資過的陳姓子弟來省城趕考、或者工作候任、繳納賦稅或者其他公共方面的事務時,可以臨時住在這兒。除此以外,它還擔負起會客館、私塾和供奉祖先牌位的作用。

這個姓氏太團結!一省72個縣同姓人共建景區,現成國家4A景區!

陳氏書院籌建時間1888年,落成為1894年,總共花了6年時間。它的佔地面積為1.5萬平方米,對於一座嶺南祠堂建築來講已經頗具規模。它最大的亮點在內部的佈置,雖然是祠堂,但是裡面相當精緻豪華。一磚一瓦、一窗一門,一簷一廊都雕刻有花鳥瓜果、雲紋雕塑、豐收場景等。

精於細節的每一處,去參觀的遊客無不震撼於它的複雜和精美程度

這個姓氏太團結!一省72個縣同姓人共建景區,現成國家4A景區!

這個姓氏太團結!一省72個縣同姓人共建景區,現成國家4A景區!

它集民間雕刻塑繪的頂級成就與一體,是一座不可多得的民間工藝博物館。在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它便成為國外專著《世界建築藝術》等高度盛讚,稱它是中國南方建築藝術的典範,如今它已經成為國家4A級景區,也是國家一級博物館,可見它的影響力非凡。

這個姓氏太團結!一省72個縣同姓人共建景區,現成國家4A景區!

如今它已經經歷了一百多年的風雨,其中也因為時間和各種變遷,遭到過破壞,但所幸的是大部分還保留了下來,有些老舊的也通過不斷地修復,直到現在,它仍然是廣州賴以自豪的景點之一,也見證了同一個姓氏的團結向上的風貌。

它作為廣州“羊城八景”之一,是著名的旅遊景點,也是嶺南民間藝術博物館和老廣州地標之一。

這個姓氏太團結!一省72個縣同姓人共建景區,現成國家4A景區!

如今更多人習慣於叫它“陳家祠”,關於這個來源於“陳”姓的宗族景點,你還有什麼想說的嗎?歡迎留言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