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1 濟南市首批24處歷史建築精彩亮相

5月的倒數第三天,一個由濟南市政府發佈的消息,讓喜歡老濟南的泉城市民感到興奮——《關於公佈濟南市首批歷史建築名單的通知》正式發佈,濟南首批24處歷史建築名單入選,濟南將對這24處歷史建築實施掛牌保護,並建立歷史建築保護聯動機制。

幾乎在同一時間,還有兩個消息和歷史建築有關,一個是在此消息發佈前,著名的歷史建築學家、山東建築大學教授張潤武去世,這個消息讓喜歡濟南老建築的人感到吃驚和悲痛。因為,對於濟南的歷史建築,張潤武先生做出過特別大的貢獻,其所編撰的《圖說濟南老建築(古代卷)》《圖說濟南老建築(近代卷)》《圖說濟南老建築(民居卷)》《中國古建築文化之旅(山東)》等專著,幾乎是喜歡老濟南建築市民的必備書。

另外一個消息則是,6月1日,北京市文物局透露,為配合北京中軸線申遺,今年北京中軸線遺產區將騰退11處文物、修繕7處文物,並開展8項風貌整治和1項文化設施整治。《北京中軸線申遺綜合整治規劃實施計劃》,將對中軸線遺產點和遺產環境內的文保單位保護、道路景觀塑造、歷史水系恢復、視廊對景保護、天際線控制、色彩體量和屋頂形式控制、歷史街區風貌提升與民生改善、文化展示、遺產管理等方面按照近、中、遠期提出不同階段的整治和實施要求。

3件和歷史建築有關的消息,幾乎同時傳來,不由讓人對於濟南的歷史建築產生了更大的興趣。

濟南已經消失和現存的歷史建築星羅棋佈

濟南市剛剛公佈的24處歷史建築中,最老的已超過400歲(大廟屯觀音堂年齡);有15座建築超過100歲,如張夏火車站、平陰孝直鎮柳灘村董家祠堂、曲水亭街15號院等等;“年齡”最小的也超過了60歲(紅場1952文化創意產業園)。這些建築分佈於濟南各區縣,風格各異,特色不同,既有傳統的中國古典建築,也有近現代中西合璧的新式建築;既有政府機構、學校等辦公公用建築,也有普通的民居,可以說涵蓋了目前濟南市歷史建築的代表性建築,能代表濟南市現存歷史建築的最廣泛、最典型的特點,堪稱濟南歷史建築的“寶貝”。

濟南歷史上,曾擁有數不清的歷史建築,下屬縣內的不說,只說市區內就可謂星羅棋佈,如古城區內的泉城路周圍的街巷內,南側的上新街、南新街,北側的大明湖周圍等地就有非常多的歷史建築。已經消失的有濟南宏濟堂老店、準題庵、辛家公館、高都司巷,還有芙蓉街裡的衛生鑲牙館、蘭亭照相館、國貨商場、濟南百貨大樓等等,太多了。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因為城建的需要,大量的歷史建築消失在歷史長河裡。

不過仍然保留下來的也不少:奎虛書藏藏書樓、遐園、洪家樓大教堂、齊魯大學舊址建築群、紅十字會濟南道院舊址,以及散佈於老街巷中的多座名人故居,如老舍故居、鞠思敏故居、陳冕狀元府、路大荒故居、舒同與晁哲甫及李予昂故居、張志故居、朱桂山故居、張東木故居等等。

而在濟南的商埠區,現存的歷史建築就更多了,經二路近代建築群、經四路的眾多歷史建築、張採丞故居、緯七路9號院、經二路373號院、大生裡片區、經三路48號小廣寒電影院舊址、津浦鐵路濟南站辦公樓舊址、日本濟南的領事館舊址、鐵路大廠歷史建築群、德華銀行舊址等等,令人眼花繚亂。這些建築大多數是西式建築,也有不少中西合璧和中式傳統建築,風格多樣,而濟南的商埠區也堪稱濟南近現代建築博物館。

古城區、商埠區現存的這些歷史建築,大多數已經掛上了文物單位、歷史建築等牌子,被保護起來了。有的被開發、改造,具有了博物館等新功能,發揮著新的作用。

濟南對歷史建築將建立聯動保護機制

濟南既然有這麼多歷史建築,如何被更好地保護和利用就是一個最大的問題了。

清華大學教授張傑是濟南人,他對濟南有著深厚的感情,也曾參與過很多次濟南市的城市規劃,對於濟南的城市建築也非常熟悉。他認為,將歷史建築明確並掛牌,納入國家保護範圍,這是最基礎也是最重要的工作。有了被保護的身份,一方面擴大了歷史建築保護的實質載體,另一方面也擴大了時空內涵,這對於我們國家文化的傳承和遺產的整體保護,是一個十分重要的補充。

“濟南是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我們對這座名城的關注不僅是侷限於今天認為的生態或者環境的角度,而它更多是一種文化的設計,北京、濟南都有類似的東西。濟南做風貌帶的時候也提出了山、泉、湖、河、城的幾個要素,也是對濟南的人文和歷史大的環境高度概括。而在這個風貌帶中,歷史建築無疑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元素,只有保存好歷史建築,才能保護好歷史文化名城的一個個細胞,才能保護好整座城市的歷史格局,而這在現代這樣一個快速城市化的過程中,無疑是非常重要的。”張傑表示,

在此次公佈《關於公佈濟南市首批歷史建築名單的通知》的同時,濟南市政府也提出了保護方案。規劃部門透露,今後,濟南對歷史建築將建立聯動保護機制。由濟南市住房保障和房產管理局(市城市更新局)負責歷史建築保護和利用的組織、推進、監督和管理等工作;由市規劃局負責歷史建築保護利用的規劃管理工作;由市城管執法局負責對主管部門認定的歷史建築破壞行為的行政處罰;由區縣政府承擔歷史建築的屬地化巡查責任,街道辦事處、鎮政府作為日常巡查、現場保護主體;歷史建築所有權人、實際使用人為保護責任人,承擔保護責任。此外,下一步還將加強財政資金支持力度。

健全歷史建築後評估機制,激勵產權人、使用人合理保護修繕、長效利用好歷史建築。

歷史建築不可再生拆了就不能重建了

同濟大學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主任阮儀三教授對歷史建築的保護也有著深層次的研究和思考,他認為,“優秀歷史建築與別的東西不一樣,拆了就不能重建了,具有不可再生、不可複製的特殊屬性。所以,對於歷史建築應該保持一種慎之又慎的態度,不能輕易丟棄,而是要根據其歷史價值,進行針對性的保護,千萬不能再拆了。”

“城市要可持續發展,城市的文脈不可丟棄。”濟南市考古研究所所長李銘一直對濟南的歷史建築情有獨鍾,他告訴記者,濟南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擁有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除了要遵守國家有關法規外,針對歷史建築還是應當出臺地方法規,進行立法保護。濟南是否可以專門制訂一個關於歷史建築的保護方法,列出修繕、開發等保護細則,這樣一來,讓歷史建築的所有者或主管單位能有所依據,也使濟南的歷史建築保護更規範化和權威化。

對於歷史建築下一步的保護與利用,李銘也有自己的想法:“濟南近現代歷史建築非常豐富,涵蓋銀行金融、領事館、宗教、交通郵電、商業、娛樂文化和住宅等等類型。本次公佈的24處歷史建築就涵蓋了多種建築類型,把這些歷史建築對外開放,是讓全社會都來保護的最好方式。比如,可以先利用政府資源對這些歷史建築進行整體保護,鼓勵社會各行業利用歷史優秀建築辦行業博物館,像現在的老舍故居改建的濟南老舍紀念館、解放閣的濟南解放紀念館、經四路的蔡公時紀念館和濟南商埠文化博物館等等,都是很好的保護、利用例子。同時,也希望這些歷史建築都能在新時代發揮出新的作用,成為展現濟南歷史文化風貌的最好平臺!”

相關閱讀 濟南市首批24處歷史建築

歷下區:

王府池子街9號張家大院

年齡:340餘年

曲水亭街15號院

年齡:100餘年

後宰門街41號院

年齡:100餘年

市中區:

經七路小緯二路71號近現代建築

年齡:80餘年

紅場1952文化創意產業園

年齡:66年

大廟屯觀音堂

年齡:400餘年

天橋區:

何家花園

年齡:100餘年

山東造紙總廠東廠(原濼源造紙廠)

年齡:100餘年

槐蔭區:

濟南市經七路第一小學圖書室、榮譽室

年齡:80餘年

濟南市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

年齡:60餘年

山東錦和棉麻有限公司辦公樓

年齡:80餘年

緯七路127號近現代建築

年齡:80餘年

五七車站

樓齡:66年

經十路27466號某社區內近代建築

年齡:80餘年

歷城區:

山東工會幹院與銀行學校辦公樓

年齡:63年

長清區:

張夏火車站

年齡:107年

章丘區:

李氏保和堂

年齡:100餘年

楊家五大門

年齡:100餘年

韓家莊二進院民居

年齡:100餘年

舊北村孟家寨街8號院

年齡:100餘年

龍華村致遠堂

年齡:100餘年

龍華村致中堂

年齡:100餘年

平陰縣:

平陰孝直鎮柳灘村董家祠堂

年齡:100餘年

濟陽縣:

小安村回民清真寺

年齡:400餘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