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7 人均存款只有2萬左右,房價卻直線上漲,這合理嗎?

最近,看到了一個數據,說是中國人在銀行的存款總額,截止到上個月差不多就是70萬億,而居民個人貸款的總額是40萬億,換句話說,這兩個數相減之後,就剩下30萬億了。這是個什麼概念呢?30萬億除以14億,每個人的淨存款就只有2萬元。而一個家庭按照三個人的標準來計算,大概就是6萬元的存款。

人均存款只有2萬左右,房價卻直線上漲,這合理嗎?

而6萬元的存款是什麼概念呢?在熱門城市,每年的房價上漲幅度都可以輕易超過這個數字。就比如一些三四線城市,2017年的時候,房價也就是5000元左右,現在早就翻倍,輕輕鬆鬆超過了1萬元。按照一套房子100平米來計算,每年就上漲了50萬元,大概等於10個家庭的存款總額。由此可見,在高房價面前,努力存錢節約變得毫無意義。

人均存款只有2萬左右,房價卻直線上漲,這合理嗎?

因此,三刻估計著,隨著房價的進一步攀升,可能我們的人均存款估計會進一步減少。過去,我們一直都說,中國人愛存款。但是估計著馬上就要反轉了。對於這種現象,有人說,沒事啊!歐美髮達國家也是人均存款特別少,這說明咱們的國家在發展了啊!

人均存款只有2萬左右,房價卻直線上漲,這合理嗎?

對此,三刻只能說呵呵了,因為歐美國家的福利保障制度非常健全,生老病死教育醫療都是有保障來兜底的。可是,咱們這裡卻不行啊!一個家庭六萬元的存款,隨便一個不大的病,基本上就全部消耗光了。真要是碰上孩子讀書上學什麼的,估計著一年下來補課費就不夠啊!所以,三刻認為,這是值得我們警惕的,一定要引起重視。

人均存款只有2萬左右,房價卻直線上漲,這合理嗎?

另外,我們還要對人均存款總額急劇減少的背後原因進行一個分析。要知道,社會消費品總額的增長上個月只有8.5%,是這麼多年來的最低了。這說明,我們的存款並沒有轉化為消費。但另一方面,境內居民負債卻超過了40萬億,這就說明,我們都把錢花費在了買房子這個事兒上。因為房價一直在上漲,所以負債只能是越來越高。

人均存款只有2萬左右,房價卻直線上漲,這合理嗎?

這不禁讓人細思極恐啊!倘若現在放開了限購,那麼不知道又有多少人會全部把人均存款全部都放到房子上啊!而對於宏觀經濟的影響是怎樣的呢?很簡單,社會存款全部將為零,居民負債全部都是房貸,連銀行都被高房價拉下了水,大家只能把所有的財富都押寶在房子上。

人均存款只有2萬左右,房價卻直線上漲,這合理嗎?

但問題是,買房子總有先後順序。那些後來買房子的,大多數是真正的剛需族,他們本來就是工資年限不多,收入也不高,卻面臨著比過去多少年都要高很多的房價被動接盤。這種情況下,三刻認為著,真心不合理。因為這就相當於所有的人都把房產增值的希望讓剛需族來承擔。請問,這合理嗎?這公平嗎?大家可以留言說說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