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1 中歐瑞博吳偉志:A股處於“熊末牛初”階段,超配醫藥和消費板塊

中歐瑞博吳偉志:A股處於“熊末牛初”階段,超配醫藥和消費板塊

中歐瑞博董事長 吳偉志

今年上半年,對於很多投資人來說,日子不像去年那麼好過。美聯儲加息、資管新規、貿易戰、經濟下行壓力等各項風險因素困擾著整個市場。

中歐瑞博董事長、投資總監吳偉志認為,現在大盤正是“熊末牛初”的階段,買阿爾法的風險不大,短期內要適當地減貝塔。

當前A股處於“熊末牛初”階段

在吳偉志看來,股市四季與自然界四季有類似之處,不同的季節穿不同衣服,牛熊循環的不同階段,需要選擇不同的投資策略。股市眼下正處於春季,壞消息一定會很多,多得足以讓已經虧損慘重的投資者在第一層次的思維開始變得徹底絕望,總算找到了讓自己“果斷脫離苦海”的理由。

春季與秋季最大的區別就在這裡,春季是籌碼從輸家向贏家轉移的階段,越震盪市場的信心越缺失。而秋季恰恰相反,越震盪大家覺得越跌不下來信心越加強,秋天裡籌碼逐漸從贏家向輸家的手中轉移。

明白了這些規律,對於這些震盪和壞消息自然就會有平常心。

“春季”也被吳偉志成為熊末牛初的階段,通常有幾大特點:

一是退潮到了中後期,只是存量資金之間在博弈甚至減量博弈;

二是指數區間震盪,斜率上、平、下均可;

三是有別於熊市初期與中期的泥沙俱下,在繼續擠泡沫的同時,估值合理、業績增長的公司,場內增量資金大多集中於此;

四是沒有主動糾錯的投資者會被動出清(股價閃崩、莊家資金斷鏈、裸泳者);

五是在震盪尋底中大眾情緒與秋天恰好相反,多數人失去信心,絕望下把股票換成現金。

近期,吳偉志在致投資者的信中提到,當前政策暖風頻吹,但資本市場已經開始麻木,也許是牛市即將到來的預兆:

4月2日,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上,傳遞出一些積極的信息,對於“去槓桿”首次明確是“結構性去槓桿”;

4月17日,央行出人意料降準1%,時間與幅度都大超市場的預期;

4月23日,政治局召開會議研究最新的經濟形勢,提出了“擴大內需、降低融資成本、穩定信貸股市債市匯市地產五大市場……”,有評論認為這不是微調而是政策大幅轉向,但資本市場對此幾乎不做任何反應;

4月27日,萬眾矚目期待的“資管新規”正式頒佈實施,與此前徵求意見稿相比,正式的文件“很溫柔”“很接地氣”,過渡期竟然從一年延長到2.5年的2020年底。近期發生的這些都是邊際改善的好消息,但是市場的反應卻是很冷淡,充分體現出眼下市場的溫度與情緒。這很正常,恰恰也屬於規律的組成部分。

......

吳偉志提到,現在這個階段從理論上來說買阿爾法的風險不大:“眼下的市場,我們覺得短期內不能考慮賺貝塔的錢,甚至要適當地減貝塔,組合中的貝塔要減。眼下買銀行股,我的觀點很簡單,如果作為一個沒有相對排名收益的絕對投資收益的個人的錢,短期可能有點難受,但中長期來說你可能會獲得絕對收益的。”

值得一提的是,這並不是他第一次提到“熊末牛初”這個論斷:

中歐瑞博吳偉志:A股處於“熊末牛初”階段,超配醫藥和消費板塊

近兩年吳偉志提出“熊末牛初”的論斷

醫藥股現在是牛市中期

吳偉志認為,熊末牛初的春天最適合的策略即是優秀成長股先漲,最優秀的成長股會在指數漲潮之前先漲,每一輪春天扮演最優秀成長股角色的,一定是這個時代的新經濟代表。

醫藥板塊現在是夏天,是牛市中期。去年醫藥中沒有分歧的恆瑞、石藥等四小龍,已經漲了一大截,估值都提升起來了,今年輪到醫藥股中的二線股,目前還沒往三線走。當二三線醫藥股起來的時候,可能恰恰是貝塔最低的時候。

吳偉志在近期提到,目前已經超配消費和醫藥兩個板塊。

對於2017年股價大幅上漲的藍籌白馬股,吳偉志認為,藍籌板塊經過調整後,基本面好的公司還是具有投資價值,會有正收益,它們的機會出現在貝塔起來以後。

當市場見底,最先起來的板塊一定是市場資金分歧最小的有共識的行業和板塊。金融中最先上漲的可能是保險。行業間,新能源汽車行業可能是會先上漲的板塊,因為它們具有高成長的因素。未來兩三年,收益率最好的方向是中小市值板塊中的“真成長”股。

私募君曾經提到,今年2月,創業板暴漲,吳偉志聲稱自己“熱血沸騰”,因為再次看到了用盆去接的賺大錢機會。

中歐瑞博吳偉志:A股處於“熊末牛初”階段,超配醫藥和消費板塊

中歐瑞博今年以來收益

投資理念:“二、三、四”

吳偉志將自己的投資哲學總結為“二、三、四”。

“二”指雖然影響股價的因素很多,但是關鍵因素只有兩個:企業的盈利能力和市場給它的估值PE。中歐瑞博的工作圍繞著研究企業,研究市場。只有懂企業,才能找到一個盈利持續增長的公司。

“三”指的是企業。市場上有3500家上市公司,但是中歐瑞博眼中只有三種公司。這三種公司對應的是樹、糧、菜。

一個企業能夠自己決定它自己的盈利能力,決定自己的命運,有定價權的企業,這樣的企業叫做樹。在A股和海外市場中,樹的企業有,但是數量不多。一個企業今年盈利1個億,5年以後盈利10個億,同樣給他20倍的市盈率,它的市值就會從20億長到200億。種樹賺的錢,就是賺企業盈利增長的錢,就是種樹賺的錢。

糧食型的企業,比如週期性的公司,盈利沒有增長的公司,這種公司賺的是PE波動的錢。

“菜”指的是很多不具備投資價值的公司,起風時候漲一波,風停了股價從哪裡來回到那裡去。

“四”指的是市場。市場短期波動是無序的,長期來看市場的規律很簡單,就像一年四季一樣有春夏秋冬,不斷地循環。市場的牛熊不斷循環,就像我們的一年四季一樣:春播、夏長、秋收、冬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