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4 馬上要赴美了,你做好心理準備了麼?

小留學生們,在赴美前一定要做好心理準備!

已到7月,小留學生們馬上就要赴美,面臨著離別,儘管可能有稍許興奮感(赴美+逃離爸媽),但是隨著不斷的和親人們告別,忙碌的收拾行李…小留學生們開始萬分不捨,心中充滿了不安、焦慮,自己到底能否適應美國的生活?自己是否可以適應的了美國的教學方法?自己成績能否跟得上?…

對於赴美前,如何做好小留學生的心理準備,我覺得可以從以下幾點出發。

1

調整心態,降低期望值

馬上要赴美了,你做好心理準備了麼?

小留學生們要調整自己的心態,降低期望值。不要想象美國到處都是酒吧餐館歌舞昇平,都市霓虹燈閃爍,美國人各個都是有錢人,穿的特別高大上,開的都是豪車,人們崇尚自由,做什麼都沒可以…總之,美國到處都是繁華的大都市,夜生活非常豐富...

其實,這些都只是想象中的而已。除了紐約、波士頓、洛杉磯、舊金山等大城市之外,美國大部分都是小城鎮,而且大部分學校都是位於小城鎮,尤其是寄宿制高中,大部分位於小鄉村。小留學生們要提前做好心理準備,可能你所在的學校位於一個小鄉村,與城市有幾個小時車程,而且交通不便,沒有夜生活,週末去購物也分不方便...如果小留學生們想著去美國就是享受去了,那你最好在赴美前打消這個念頭。

除此之外,由於小留學生年齡比較小,心智還不是特別成熟,出國後容易水土不服。也有的孩子覺得在擺脫了家長的管制後,缺乏學習動力,整天打遊戲或曠課遊玩,最終導致學習成績不達標,有的學生甚至還被遣返回國。

所以,在赴美前,父母要幫著孩子提早調整心態,並提早適應美國的學習生活。尤其是自制力差的孩子,最好做些心理方面的調節。

2

融入朋友圈,擺脫孤獨

沒有了父母和家人的悉心照顧,一切都要靠自己解決。寂寞和想家是每個留學生都會面對的問題。出國初期和情緒低落時,是犯“思鄉病”的誘發期,這個時後,自我調整最重要,留學生要有意識地給自己找事情做,讓自己“忙”起來。並且要儘快和同學們成為朋友,融入當地的生活圈,這樣不僅能使自己的留學生活更有意義,也能使自己暫時忘記思鄉。

對於交朋友,小留學生們要真誠交友,以誠待人。美國人普遍比較直接,所以如果有問題,或是朋友間產生了矛盾,直接溝通,是最有利、最有效的方法。

3

獨立自主,提高自制力

出國留學意味著要離開家人的照顧,意味著自己的事要自己做,因此學會獨立、自立最重要。

住在學校,那自己的起居生活都要自己做,生活、學習的瑣事也都要自己獨立完成;而住在寄宿家庭,雖說有美爸媽幫著,但是小留學生們也不能凡事都不管,要積極主動的搞好自己的事情,然後儘量幫忙做些寄宿家庭的小事,甚至可以幫著燒飯。

除了獨立生活外,還要有自主能力。美國是個講究“人權”的國家,凡事都講究讓本人做主,如選課,需要學生本人自己做主選什麼課,選幾門課。很多小留學生缺乏在美高生存所必須的成熟度及抗誘惑能力,到了美高後,很難管控好自己,自制力也非常弱,導致小留學生們進入了作息規律顛倒、生活混亂的狀態,還有許多小留學生迷上了打遊戲,沉浸在遊戲中無法自拔。

所以,建議那些從未獨立生活過的小留學生們在赴美前,最好參加些獨立生活實踐活動,培養自己的獨立生活能力。而家長們則可以從現在開始,慢慢培養孩子自己的獨立做主能力,讓他們習慣自己做主自己的事情。

4

豐富生活,參加活動

小留學生們在初入美國的時間段裡儘量不要給自己留胡亂猜想的空閒時間,讓自己的生活充實忙碌起來,除了學業還要給自己安排豐富的業餘生活,將自己填滿,如參加社會實踐。國外的不少院校,都格外青睞社會實踐能力強的學生,有利於今後的申本;而且經常參加社會實踐,容易交到志同道合的朋友。

所以,建議小留學生們在平日的學習生活中,有意識地進行社會實踐活動,不但容易融入當地文化圈,還能夠提升自身的能力,而且還能為將來在申本時與其他申請者競爭時提供籌碼。

5

規律起居,多運動

不管是初入美國的興奮期,還是接下來的文化衝突階段,小留學生都要把控好自己的心態,而良好的心態的基礎是良好的起居生活。

如果住寄宿學校,可以按照學校安排的schedule起居,並安排好自己晚上的休息時間;而如果住寄宿家庭,一定要安排好自己放學後的時間,並規範自己的上床睡覺時間和起床時間,保持良好的休息才能夠保證自己有良好的狀態上課。

除了良好的起居時間,建立小留學生們多參加幾項學校的運動活動。美國是個崇尚運動的國家,運動可以讓自己有話題和朋友聊,也有利於在運動中交到朋友。

6

確定學習目標,合理規劃

馬上要赴美了,你做好心理準備了麼?

不少學生在進行留學前的準備時,容易陷入缺乏學習目標、盲目追求國外良好教育資源的誤區。

赴美留學前,一定要儘早確定學習目標,瞭解國外的相關考試信息,不能盲目地隨波逐流;同時要全面認識自己,認清自身的學習興趣、在校平時成績、語言學習與交流能力、獨立生活能力、自身優勢等因素,合理地做出規劃。

7

和父母保持聯繫,釋放壓力

我聽過有些小留學生說,因為在美國學習、生活壓力非常大,不敢跟父母通電話,怕自己忍不住哭。這種心理很多同學都有,與爸媽報喜不報憂。可是,小留學生們年齡畢竟還比較小,很多事情還難以處理好,所以,如果遇到難關,最好還是與爸媽溝通,讓爸媽開導下自己,不然你自己很容易鑽了牛角尖,成為了文化交流的犧牲品。

有些內向的孩子的家長誤以為讓孩子出國留學,就能夠激發起他們主動積極進行人際交往的興趣,提高他們在這方面的能力。但是在大多數情況下,這些孩子不僅很難靠出國擺脫困境,往往還會出現嚴重文化適應不良的狀況,導致事與願違的結果。

Tips

出國留學不單是學習,更是一次助力人生的重大轉折。每一位有出國準備的學生都要擺正心態,明確出國留學的目的是為了學習知識,而不是出國享受。不少小留學生都會經歷在國外語言不熟、學習壓力大、生活難自理以及孤獨感等一系列問題。在這種情況下,小留學生必須勤奮刻苦,發揮主觀能動性,這樣留學的價值才能得以體現。

小留學生們如果能夠做到定位準確、方法合理、堅持不懈,那麼留學經歷就能真正成為生命中的寶貴財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