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8 散文·春燕築巢呢喃聲

陽春三月,春暖花開,泥土芬芳。桃花粉紅,楊柳蔥綠。一群群身著燕尾服的燕子,又從遙遠的南方長途跋涉回到北方。“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散文·春燕築巢呢喃聲

燕子,分為雨燕、樓燕、家燕、巖燕等種類。不同的燕子有不同的生活習性。比如同是燕子,雨燕的燕子屬攀禽,家燕和金腰燕的燕子屬鳴禽。不同種類的燕子形態也不一樣。樓燕體形稍大,飛得高,飛行速度快,全身黑色,發金屬光澤,鳴聲十分響亮,它喜歡在亭臺樓閣古建築的高屋簷下為巢;家燕體型較小,上身為發金屬光輝的黑色,頭部栗色,腹部白或淡粉紅色,飛的較低,鳴聲較小,多以居民的室內房樑上和牆角巢穴,最喜接近人類。它們主要以蚊、蠅等昆蟲為主食,是眾所周知的益鳥,群眾時代有保護燕子的習慣。當秋風蕭瑟、樹葉飄零時,燕子成群地向南方飛去,到了第二年春暖花開、柳枝發芽的時候,它們又飛回原來生活過的地方。“年年此時燕歸來”。

散文·春燕築巢呢喃聲

雨燕是飛翔速度最快的鳥類,常在空中捕食昆蟲,翼長而腿,腳弱小。雨燕分佈廣泛,常在高緯度地區繁殖而到熱帶地區越冬。

散文·春燕築巢呢喃聲

據查燕子有18屬80種,我國4屬7種。我們在鄉村常見的燕子,俗稱家燕。燕子著燕尾服,胸前露出白襯衫,喉和額呈粽色。燕子屬候鳥,只有春季清明節前後由南方遷徙到北方。春燕飛過碧綠的原野,穿過青翠的柳林。羽翼上帶著綠色的溫柔,帶著花的芬芳和春的瀟灑飛向庭院人家。

散文·春燕築巢呢喃聲

春燕呢喃卿哩,唱著一支春天的歌謠。在呢喃聲裡,經過千百次的忙碌飛翔,為自身營造一個嶄新的世界,一個溫馨的巢。燕子從河邊溪畔一口一口地銜泥,營築新巢。不嫌泥土的苦澀,不怨千萬次辛勞,好像一把黑色的梭,往返穿飛,編織未來,編織理想與憧憬。記得兒時,正堂屋裡屋簷下春燕從南方歸來,在鄉村我家選窩,銜泥築巢。築一燕窩歷時半個多月才能完成,辛勤奔忙千萬次,叼草銜泥搭窩,春季燕子下蛋4、6枚,一窩孵化4、5只小燕子,春秋兩季孵成。聽燕語呢喃卿哩聲,看燕子雙宿雙飛,養兒育女,我多次仰望著雛燕伸著黃口嗷嗷待哺。每當雛燕媽媽外出叼蟲兒食回來,幾隻小燕子張開大黃口,燕媽媽張開大嘴總是逐一將小蟲吐進雛燕嘴裡。這時,狼吞虎嚥,並嗷嗷喳喳叫個不停,小黃嘴久久不願合攏,好象繼續等待雛燕媽媽餵食。這樣的場景在鄉村,亦可遇不可求。

散文·春燕築巢呢喃聲

據說燕子選人家居住,這種吉祥鳥也很苛柯、挑剔。要居住的這戶人家周圍要有山水。附近要有井水和靜靜的小河、湖泊,周遭要有田地,還要有善良寬容的一家人,不能影響燕子一家自由出入正常生活,這樣燕子才會來你家暫住。燕子很懷舊、戀舊,故土難離。通常少則要居住1、2年,多則要居住5、6年以上。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子孫後代接替光臨舊地主人“福屋”簷下。誰家要是有燕子居住,那村裡人羨慕的不得了。燕子看上哪家就會停在主人屋簷下,不停地叫喚,燕語呢喃啁啾,卿哩卿哩……

散文·春燕築巢呢喃聲

燕子在斜鳳細雨中飛翔,在豔陽麗日裡高歌,在朝霞晨霧中盤旋,在黃昏夕陽裡徜徉。在我認識的鳥鵲中,要數燕子的飛行技術最高超,俗稱有“三抄水”功夫,在湖泊小河中貼水面而過,很靈敏。燕子愛斜飛,善於急轉彎。它們穿林貼水、鑽柳過巷,在空中展翅翱翔,在飛行中捕食飛蟲。如果沒有高超的飛行技術,就得餓肚子。其實,燕子飛行,忽上忽下,忽左忽右,忽慢忽快,曲裡拐彎,低飛時及乎要撞上人。他們這時卻輕輕一震翅,擦人身而過,飛技叫絕。還有絕世輕功,它們忽兒飛出一條直線,眼看到頂時頓時突然一停頓,“突”的一聲又另起一處飛去,轉瞬間淹沒在茫茫田野、山巒、房舍中……

散文·春燕築巢呢喃聲

雙燕飛來飛去,深秋舉家遷徙、南飛千里之遙越冬,春天又迴歸北方繁衍育雛,鄉情依然。燕子、童年、故鄉、山巒、良田、青山、綠水,鄰里鄉親,人心酸澀、溫熱讓人回味。鄉情、友情在心中久久迴盪……啊,煙雨矇矓燕雀呢喃啁啾,垂柳扆扆又一春,一年復始又一年……

散文·春燕築巢呢喃聲

散文·春燕築巢呢喃聲

散文·春燕築巢呢喃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