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孩子的日記寫的是流水賬怎麼辦?

我就這樣靜靜地看你


首先告訴你,孩子的日記,本來就是流水賬,這很正常,也是必經的過程,沒必要大驚小怪,更沒有必要如臨大敵,搞得神經緊張。

寫日記的目的是什麼?練筆,訓練遣詞造句連句成段的能力,從而提高書面語言的表達能力。這叫需要兩個方面的能力,一是書面語言表達的能力,一是尋找表達的對象,也就是內容的能力。

書面語言表達的能力方面,只有多說多讀多練這條路可走,沒有其它的捷徑。

家長平時跟孩子對話,注意讓孩子運用新學的詞語、成語、熟語等,訓練孩子運用詞語的能力,豐富孩子的詞彙。多讀,要讓孩子養成愛讀書的好習慣。在此基礎上,多練,寫日記是其中的一種有效的方式。

表達內容的尋找和選擇方面,孩子都是比較困難的,因為孩子的生活除了上學還是上學,在家的那點時間,也是被作業佔據了很多,餘下的時間就是看看電視之類的,確實是很單調的。

怎麼辦?我的方法就是單調之中找不同,每天上學做作業,這些是“同”,要引導在這“同”中求異。比如,上學,上課,每天可能還是那幾個老師,但上課時,同學的表現是不同的,課間時,發生的事情是不同的。在家裡,做作業看電視是相同的,但看電視的內容、做作業遇到的問題是不同的,把這些不同找出來,日記就不愁內容了。

至於寫出的日記乾巴,像流水賬,開始是避免不了的,是很正常的。家長要引導孩子,寫事情時,加進自己的想象、寫出自己的感受、發表自己的看法,這樣,內容就日漸豐富了。


當代師說


我是一名省重點高中的語文老師,我來回答你這個問題。

寫日記有什麼好處?

以前讀小學的時候,非常害怕寫日記,覺得特別痛苦。現在成了老師,站在老師的角度上,能夠明白老師的立場和想法:讓孩子寫日記,一方面鍛鍊孩子寫作的水平,第二,是讓孩子能夠觀察生活,感受生活。第三,養成習慣,記錄生活,反思自己,宣洩心情。

為什麼日記寫成了流水賬?

老師的想法是很美好的。但是為什麼日記卻變成了流水賬呢?

首先,我要知道,孩子的日記寫的是流水賬是很正常的一件事。記得我讀小學的時候,老師佈置暑假作業,要求我們寫30篇日記,兩天1篇。30篇日記裡,有29篇都是流水賬,只有1篇,是我看到一隻大公雞和癩蛤蟆打鬥,我覺得很有趣,就記錄下來了。現在回想起來,那真真是一件痛苦的事。因為有兩點:

第一,沒什麼可寫的。孩子的生活其實很簡單,基本上就是兩點一線,生活不是傳奇故事,哪有那麼多有意思的事情呢?生活的本質就是平平淡淡啊。所以,你讓孩子寫日記,要求篇篇有意義,不太現實。就算是現在的高中生,讓他們寫記敘文,孩子們寫的東西,同質化都很嚴重。更別說孩子了。

第二,不知道怎麼寫。如何在平淡的生活中發現有意義的事,並且記錄下來,其實是一件需要教學的事情,你不能就光給個要求,然後讓孩子自由發揮。孩子也發揮不出來啊。因為孩子並不知道哪些是有意義的事,這件有意義的事情應該如何記錄。所以就算遇到了一些好玩的事情,也不會寫。

當孩子不會寫的時候,那些他經歷過的快樂的事,在筆下就會變得索然無味,寫出來沒什麼意思,孩子當然就不想寫了。

如何避免日記變成流水賬?

那麼,我們就針對上面的原因來提建議:

1.降低日記頻率。帶孩子去感受生活。不要把寫日記變成一件很痛苦的事情。這樣孩子只會用流水賬來糊任務。同時,家長多帶孩子去感受生活,比如下班之後陪孩子玩遊戲,週六週日帶孩子去科技館博物館等等。

2.教會孩子感受生活,以小見大。生活是平淡的,但是我們可以發現美。我們可以給孩子提示一些主題和素材,教會孩子以小見大。比如說放學接孩子回家,在公交車上的所見所聞,或者週六週日帶孩子去菜市場買菜,讓孩子描述一下討價還價的場景,記錄生活化的語言,讓孩子把眼光落到具體的生活中來,發現寫作素材。

3.教孩子如何記錄。和小夥伴踢球的場景,怎麼記錄才能精彩?菜市場的所見所聞,怎麼記錄才能生動?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打磨語言,激發孩子的寫作樂趣。

4.給孩子確定一個目標。比如說鼓勵孩子完成一學年的生活記錄,然後幫助孩子去印刷,讓孩子有一個儀式感。如果要印刷出來,就得保證質量。

5.循序漸進,形式多樣。不要一開始就要求孩子寫的又長又好。可以從片段訓練開始,然後逐漸寫長一點。其次,可以讓孩子畫一些小圖案,貼一些小貼畫,豐富日記的形式和內容,變得更有趣一點。

5.寫作日記和私人日記分開。有一點一定要注意,有的孩子有寫日記,記錄心情的習慣,家長一定要尊重孩子的隱私,給孩子成長的空間,不要偷看孩子的私人日記,甚至說在公眾場合討論,這會對孩子自我人格的建立造成莫大的傷害。

希望對題主有些幫助。希望得到你的關注,也歡迎留言討論~


陳老師談教育


小徐老師在一線從事語文和作文教學多年,深知很多老師都要求孩子寫日記,但是很少有老師指導怎麼寫,不過是報著“寫總比不寫好”的心思讓孩子們去寫,但是很多孩子寫日記不過是為了應付老師的作業,把日記寫成流水賬,其實這種寫法不僅不會提高寫作水平,相反養成粗製濫造的作文習慣,實在是“寫還不如不寫”。

因此,要小孩子寫日記一定要有明確寫作的目的和要求。下面小徐老師就說一說如何寫日記才能提高學生的語言組織創作能力,提高自己的感悟能力?

一、明確寫日記的目的

寫日記的目的在於培養學生有意識的觀察生活、體驗生活,感悟身邊人和事的能力,並鍛鍊其遣詞造句的能力。

二、明確寫日記的要求

我要求我的學生寫日記的要求只有兩個:

1、遣詞造句務必生動、具體、細緻。

寫人的日記要善於運用描寫把人寫得有血有肉,有個性;寫景日記要善於用修辭、調動人的感官將景物寫得讓人如身臨其境;寫物的日記要抓住物的特點,通過對物的描摹和抒寫將自己傾注在物上的情感表現出來。

2、日記務必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寫出新意和深意。

文字的價值要麼給人以知識,要麼打動人心,要麼引人共鳴和深思。如果自己寫的日記挖掘不出這三方面的價值,那麼就不要寫。寫日記也好,寫作文也罷,文字創作的目的是一樣的,即是我們感覺到內心思想情感的價值,我們觀察到生活中能觸到內心的人或事,或者我們增長了一種新認知等,為了表達內心的激動,我們才組織語言來表達這種激動,並用文字記錄下來。

例如寫身邊的事要寫出對事的感悟:

三、明確日記的內容

就日記的內容來看,日記分為觀察日記、生活日記、隨感

寫日記的目的其實是培養學生觀察生活、感悟生活,並用文字呈現的能力。但是很多小孩子根本不知道觀察什麼,如何觀察,甚至很多孩子對自己身邊的人和事都是無意識的,因此明確孩子寫日記的內容,比如每天確實一個觀察對象,確實一個寫作中心。化生活的無意識為有意識,在充分觀察思考的基礎上再去寫日記,才能有利拓展學生的思路,將日記寫得更有價值。

小徐老師一般不讓孩子寫日記,因為一天的時間太短了,加上孩子們三點一線的單純生活,很難找到有價值的寫作素材,為了保證質量,我會讓孩子們寫週記,或者一週的日記都圍繞一個主題對象來寫。

例如:對人物的觀察和抒寫

可以利用一週的時間觀察自己身邊最親近的人,如母親的言談舉止,猜磨母親一行一言的目的和心理想法,去感悟母親是一個怎樣的人,她的性格是怎樣的,她的愛好,她的工作特點,她最想做的事,你有什麼新發現?可以試著跟母親談一次心,然後把每天的新發現和自己情感上的觸動表達出來。

也可以利用一週的時間去觀察身邊陌生的人,如街邊買早點的阿姨,打掃衛生的清潔工人,拾荒的老人,賣東西的小商販、值勤的警察等。

同時在寫人時一定運用寫人的寫作技巧,例如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白描和細描等,運用修辭來生動形象化人的心理和情感等。語言創作的生動細緻性和思想情感的飽滿性一定要並重,而不是把文章寫成“白開水”或“流水賬”。

再如:寫事的日記

可以創造一些事件去讓孩子來體驗,可以選一種生活來讓孩子體驗,例如利用幾天的時間讓孩子學會做飯、當小老師、上臺演講或者一次道歉,一次真情告白等。讓孩子參與到生活中來,成為生活的主人,體會做事的過程、體驗心理變化並應對突發狀況。只有不斷增加生活閱歷,孩子才有可能寫出有真情實感的東西來。

四、寫日記也要有專人督促、鼓勵和指導

小孩子自制力差,做什麼事都要有人督促、鼓勵和指導才會更見成效,寫日記如果流於形式,那麼孩子就會越寫越濫,因此,無論是老師或家長,只要要求孩子寫日記了,就會負責起督促、鼓勵和指導的責任。


鼓勵孩子寫日記的最好的辦法就是把日記當成師生或母子交流的平臺,鼓勵孩子寫出真情實感,而老師或家長用批語的方式跟孩子真誠的交流,也寫出自己的真實想法,這樣日記就成了雙方傾心交流的陣地,這樣的交流才會真正促進孩子思想成長、情感細膩,再加上遣詞造句上的錘鍊,其作文水平也一定會有所提高。

當然,日記也可以是一處心靈驛戰,寫下自己不能對別人說的小秘密;日記也可以是隨心記錄薄,記錄下自己不想忘懷的事情。對於我們的成長來說,只要不是為了應付,為了湊字胡編亂造,就一定是有價值的,同學們就大膽的去創作屬於自己的個性生活日記吧。


指尖教育帝國


去年夏天(一年級的暑假)和孩子一起聽了小狗錢錢之後, 娃受到一些鼓舞,開始寫日記,但是持續時間實在有限。大概寫了10多篇就停下來,之後斷斷續續的再寫了幾篇,總之沒有堅持。

因為第一篇孩子說不會寫,就教他按照時間順序記錄,比如幾點起床,幾點吃飯,幾點去學校,上午下午幹啥了等。結果翻看他的日記,篇篇都是相同的格式,全部都是從記錄幾點起床開始,後面也是大同小異的。提示娃說可以重點記錄一下特別有意思的事情,多寫兩句,娃回答說不會。

到現在二年級快結束了,總共也沒寫幾篇。最近娃重新開始寫,通通又是一個模式,全篇都是一個句式,今天是星期幾,今天上午剛嘛了,中午幹嘛了,下午幹嘛了。依然是流水賬的本質,從內容到字體,我實在是找不出一個方面能誇獎一下孩子的,只好把鼓勵的話改為:“日記要天天記,堅持就是勝利”,生怕批評的話會打消他的積極性。

不禁遙想上小學時,每年60天的暑假語文作業必定少不了40篇日子之類的。這種作業是最讓人討厭的,因為實在無話可說。

那個年代暑假經常40度的高溫,沒有所謂的培優班,沒有如今的親子游,身為獨生子女的我整天只好坐家裡與電視為伴,至今回憶起來都覺得分外無聊。

通常都是在收假前一週在家裡抓耳撈腮狂編日記,因為期限就在那,效率一下上來了:比如今天幫鄰居奶奶幹啥了,明天去鄉下度假再不就是後天幫媽媽做事了。反正就是些大而空的話吧,塑造了一個樂於助人的乖寶寶。那些上交的日記本如今看來估計轉頭就讓收廢紙的收走了,因為老師從來沒改過,那些類似馬路上撿到一分錢的不同版本的故事也早消散在記憶的洪流中了。

也許一直以來我們所謂的作文都是為了某些目的而寫,為了紀念啥,為了學習啥,反正總要一箇中心思想,一定要高大上。以至於從來沒有人告訴我們寫自己想記錄的,寫自己今天不高興寫某某很討厭都可以。

回過頭想從小我們寫的都是為了交給老師,表明自己思想好品德高,是個好孩子。在學校裡我們拿起筆,都是有任務和目的的,作為理科生高中畢業基本就再也沒人要求寫作文,也不再有興趣拿筆。

如果能有時光機器回到從前,我想告訴那個小小的自己,寫你最真實的生活就可以,比如電視劇很好看,裡面的小姐姐太美了;今天心情不好,因為媽媽不讓我出去玩等等。想寫啥就寫啥,記錄自己真實的生活,這樣的文字才有意義。

這麼一想,覺得兒子寫的流水賬也行,這就是他的生活,多年之後翻開也是一份記憶。作為佛系老母親,心裡頓時安定了。

有句話說的好,完成比完美更重要。記錄真實的生活,哪怕只是流水賬。


青笛


日記是成長的基石

日記是小布點,大能耐,它是一個人的興趣和愛好,其初寫日記,感到渺茫淒涼酸楚,就像魯迅說的那樣,地上本來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有了路。寫日記也就是在自己知識能力極欠缺的情況下所做的一件意義非凡的事。著名作家托爾斯托生前堅持寫日記,他說,身邊要永遠帶上鉛筆和筆記本,讀書和談話時碰到的一切美妙的地方,都把它記下來。著名作家唐哲教女兒寫日記,他說只要每天堅持寫就好。孩子充分利用了時間,讓寶貴的時間成為他成長的經歷。

1、日記貴在堅持:

日記一日一記,貴在恆心,貴在毅力,貴在堅持,開弓沒有回頭箭,如果時途終斷,那就會造成一失千古恨,以後也就無法連接和彌補了。

2、日記苦心經營

寫日記的範圍很廣,種類繁多,這就取決個人的工作和經歷,一般只有寫自己熟悉的或經歷的事是比較拿手的。我本人從81年寫日記至今已38年了,現已寫到37o本,大約近3oo萬字。談起寫日記的感受,我雖有踏實的發言權,但我覺得這大半生的日記歷程也非常艱難,其中的酸甜苦辣也真不少,至今回味起來,才讓我感到有欣喜的滋味,其中最大的收穫是培養了興趣,有了釘子般的恆心,養成了愛寫作的好習慣,給自己的精神世界增添了一筆財富。同時,為了提高學作文水平,也教他們寫日記,讓學生也從中受益匪淺,達到了學以致用的目的。

3、日記的寫法指導

日記就是把一天當中最有趣的東西寫下來,還可選擇寫讀後感,寫心得體會,寫發現的好人好事,寫學校的,寫家裡的,寫同學故事,寫父母的新鮮事,都可作為日記題材,可寫長可寫短,總之,不拘一格,只要你今天寫了日記,就會讓日記飽腹,你心中也自然踏就多了,請記住,不論寫的怎麼樣,只要你堅持寫就好。

日記是成長的基礎,也是成長的堅實足跡,只要習慣養成了,伴隨年齡的增長,知識增多,寫日記的素材也就廣,寫日記的水平也自然提高了,寫作之路無疑也拓寬了。


澤孚


分享一下我自己的看法,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寫日記的目的是培養孩子的寫作能力,而寫作能力是一項積累漸進的技能,在不斷的練習中慢慢提升。所以我覺得寫日記,寫作這事兒最重要的是堅持寫下去。特別是小學的孩子們,都應該能以堅持下去為主。很多人的寫作不都是從流水賬日記開始的嗎。就拿我自己來說,小時候寫日記真的就是流水賬。但就是喜歡寫,一天天的堅持。寫了很多年。對自己的寫作有很大的幫助。高考作文也算是高分了。這些都不離開當年的那些流水賬。


我倒是覺得爸爸媽媽更應該在過程中,對於孩子的堅持給予鼓勵和肯定。而不要總是針對孩子內容指出不足。這樣會讓孩子覺得自己寫的不好,可他又不知道怎麼才能寫好的時候,他的熱情也會慢慢下降,最後可能流水賬都堅持不下去了。


如果想要幫助孩子提升質量,最好的方法是給孩子培養閱讀習慣,閱讀是寫作的基礎。可以教孩子做讀書筆記,從摘抄開始,積累詞彙,收集素材。只有孩子見過豐富優美的句子,他才有可能寫的出來。寫作,是從模仿開始的。


同時,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培養孩子的觀察能力。比如說我現在就經常跟我兒子一起做的一件事兒,就是觀察別人。比如說逛街歇息的時候,吃飯的時候,我就經常會問他,你猜他們是什麼關係,他們在聊什麼,他們的表情代表著怎樣的心情。我們兩都來說一說,覺得挺好玩。但這就是一種觀察,發現和表達。寫日記不就是要善於發現有意義的事情嗎。每天都是小事,但小事兒也可以很有趣。


在孩子的很多事情上,我們大人特別容易著急,可是很多技能都是在不斷的堅持中積累提升的,所以最重要的就是在過程中不斷的給孩子鼓勵,讓他能夠堅持下去。在能夠堅持下去的前提下,在考慮已孩子喜歡的方式,喜歡的方法幫助他更快的提升。寫作能力同樣如此。


小晗晗愛閱讀


作為一個80後,小時候估計都寫過日記吧,有的也是老師要求的,剛開始一天能寫一頁,把看到的什麼,喜歡什麼都寫下來了,什麼老大爺下象棋,週末去爺爺家玩,後來不知怎麼就越寫越應付了。星期一 天氣 晴 今天心情不錯,放學回家路上和同學一起買了辣條吃,回家後爸爸媽媽還沒下班,我又餓了,只好自己啃了片面包。完事,這種流水賬也是太多的80後記錄的。

現在80後再是為人父為人母的了,那麼我們早結婚的孩子都上二年級 三年級了,也是到了寫日記的時候了,現在的孩子接觸食物比我們要多了。寫日記是一件好事,如果認真對待,在寫作方面會有很大提高。那麼我們該如何去讓孩子寫好日記呢?

第一 不要限制孩子去發現新鮮事物 有的家長或許過於擔心,有的咱沒有接觸的也不允許孩子接觸,這就等於生活在一個沒有色彩的空間,身邊總是枯燥的幾樣東西。

第二 常帶孩子出去逛逛 出門遊玩可以預見好多人好多事,也不要怕遇到打架的或者鬧事的,要教育好孩子,說明誰是好人誰是壞人,我們應該怎麼辦。

第三 不要要求孩子放學到家時間 有的家長對孩子真的是疼愛 上學放學車接車送,在車裡就少了於同學接觸的機會,少了親近大自然的感覺,有的還規定時間,幾點前必須到家,如果離家不遠,孩子大點了可以讓他們自己坐車回家,接觸社會,接觸周圍人物的行動。

第四 培養孩子的興趣 要了解孩子喜歡什麼,經常和孩子溝通,不要不花不顧,孩子喜歡的對學習有幫助的我們儘量滿足。

第五 閱讀孩子的日記 看孩子的寫的什麼內容,也能夠了解孩子的心裡想法,找出解決辦法,提高孩子的寫作方法。

孩子本來詞彙就有限,所以寫的通常就是流水賬,平時帶孩子去圖書館看看書,大人談話時不經意間說幾個成語,這都是對孩子寫作有幫助的。陪孩子同讀一本書,讀完後問孩子裡面的內容,一定要認真,家長不能應付,孩子也就會認真,時間久了,有詞彙量了,寫作自然就好多了。


濟南攝影師麥兜


方法肯定會很多的,但我在此就提一種方法——讀

讀日記,讀自己的日記,讓孩子把自己寫的日記讀出來,這會有什麼樣的感覺?

讀日記的目的就是讓孩子自己聽到自己的日記,他會在這個過程中感受到自己的日記會是如何的枯燥無味,甚至他自己都會感覺到好笑,那麼他就會主動去修改自己的日記,就會在那些連他自己都不滿意的地方開始修改日記。

其實有些孩子讀著都不好意思的,因為他怕別人笑了,當然,初次讀的時候肯定不能讓外人在場,否則會讓孩子被嘲笑,那就會讓孩子對日記產生害怕的心理,以後就會更加的拒絕日記的完成,或是更純粹地進行應付!

緊接著,老師就可以在技術層面進行指導,這時的指導才會被他所主動需求,才會讓他有針對地吸收,自己日記中所缺乏的是什麼,是用詞,是句子,還是修辭,或是因佈局謀篇,或是因缺乏觀察而沒有細節的描述,再或是……

有改變之後,再讓孩子讀自己的日記,這時可以面向部分同學讀了,這時是因為成為範例而讀的,會讓孩子感到優越感,會固化孩子對其中一部分的表達之所以獲得成功的經驗,那他就會將這種經驗繼續延伸到更廣闊的地方。

最後是三讀日記,當孩子的日記,在整體上呈現出比較優秀的內容了,那就讓孩子讀著並且錄音,用錄音的方式告訴孩子,自己的日記可以成為自己或是別人的心靈雞湯了,那我們的日記“三讀”就幫助孩子成長了。


六和麥田


回覆作文寫法的,多數是典型的應試教育的思維。

我講一個真實的故事,是著名作家唐哲的真事。希望對父母們有所啟發。不知道唐哲的可以搜一下,他的小說非常受孩子們歡迎。

唐哲講,他的女兒,生平寫的第一篇日記,他迄今能背會每一個字,一個不落。

當時我心裡覺得,真是個好父親。這麼愛孩子,居然把女兒第一篇日記全背了下來。

但接下來,我就傻眼了。原來,他女兒的第一篇日記,只有極為簡短的一句話。原話我忘了,大約是“今天我吃了一隻雪糕”這樣的內容,怪不得能一字不落地背了下來。

大家想,作家,著名兒童文學作家呀,他能忍受自己的孩子這樣寫日記嗎?他不會教作文的100種寫法嗎?

但是,沒有。真沒有。

唐哲說,他什麼也沒說,只說,只要你堅持就好。寫什麼隨意。每天不管多忙多累,只要寫一段,不管多長,多差,都可以。

然後,就這樣寫啊寫啊。唐老師對他孩子的要求就一件,就是多看書。但完全不指導怎麼寫。

一年後,孩子自己開始轉變了;兩年後,孩子開始越寫越好……

因為我與主辦方熟識,講座完,和唐老師及他的女兒小坐片刻,我問他女兒,爸爸講的是真的嗎?

他女兒說,是的。

我問,你後來怎麼轉變的?

她說,我剛開始挺得意,覺得這麼簡單就能矇混過關。後來時間長了,越寫越覺得沒意思,就開始想認真寫點東西。就越寫越好了。

認真就能寫好嗎?

您別忘了,孩子一直在大量閱讀呢。那些好書,名著,才是最好的作文寫作法和作文老師啊!

這才是真正的素質教育!

作文寫作法,目前都是一些套路。在應付考試的時候,確實是有用的。但也會束縛孩子,甚至讓孩子驕傲自滿,自以為真的會“寫作”了,而放棄讀書和真正的積累。

但靠“套路”,只能應對一時,不可能應對一世。將來有一天真的需要真實的寫作能力的時候,孩子們會發現,寶貴的時光被浪費了。

世界上,最寶貴的是時間。

時間裡,最寶貴的是成長的那些日子。


聲境界


寫日記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寫成長日記更是有益於孩子健康成長的一件事。

但是我們也必須認識到,一開始寫日記其實並不是那麼開心,特別是堅持寫日記其實是一件比較困難的事情。只有真正體會到寫日記的好處之後,寫日記才會變成我們的習慣。


第一步:基礎訓練

任何事情都是從易到難的,我們先從寫一句話開始,發展到寫兩三句話。

當句子可以寫得比較通順之後,我們可以圍繞視覺、聽覺、嗅覺等方面擴展寫幾句話。

再進一步,我們可以引導孩子注意連詞的運用,修辭手法的使用,句式的變換,通過這些方式來讓日記變得生動起來。


如果孩子願意同我們分享,我們可以聽孩子讀一讀自己的日記,或者是大人孩子一起寫自己的日記,然後互相交換的讀一讀。通過這個方式,分享日記帶來的快樂!同時,這也是增進親子關係的一個非常有益的活動。


下面給出一個簡單的例子:

這是一個孩子記錄自己當天的一件小事,交代了時間和天氣,事情的原因。簡單的描寫了自己做事情的過程,以及媽媽對此事的一些看法。

其實日記不需要長篇大論,只需要找到一個合適的著眼點,能夠按照順序把事情記錄完整。不需要華麗的詞彙,都可以算是一篇合格的日記了。


日記的選材很廣泛,可以是自己當天參加的活動,也可以是自己讀的一本書。

總之,日記最重要的是真實,因為日記主要還是為了記錄自己,主要給自己看的。

所以日記的基本點是:反映孩子的真實生活和想法。


最後,切記在孩子剛學寫日記的時候,多鼓勵孩子,多讓孩子感受到寫日記的快樂!

同時,寫日記初期,父母的陪伴也是非常關鍵的。把寫日記當做任務的孩子,是很難堅持下去的,希望您的孩子也能體會到寫日記的好處!加油!

我是翼翔老師,喜歡教育!歡迎關注交流教育話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