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年羹堯和隆科多同為雍正的左膀右臂,為何雍正不敢下令處死隆科多?

UP2012


清朝康熙年間的“九子奪嫡”相信大家都知道,最後,是由四皇子胤禛登上帝位,是為雍正帝。而在他奪位過程中,有兩個人為他立下了不少的功勞。這兩個人就是:年


羹堯,隆科多。他們在雍正即位之初備受寵幸與重用,一時風光無限。可惜,終究逃不過兔死狗烹,鳥盡弓藏的結局。但兩個人不同的是,年羹堯被賜死,可是,對於隆科


多,雍正卻始終沒有下殺手,只是將他圈禁起來。這是為何呢?讓我們來一探究竟吧。

首先是兩個人的性格不同所致的,年羹堯在雍正登基之時,就被任命為陝甘總督,權力極重。而後又被任命為撫遠大將軍,平定了青海羅卜藏丹津叛亂。自此之後,他變


得越發自大,居功自傲。開始無休止的挑戰皇權,即使他送給要好部下或朋友的東西,也要讓人叩頭謝恩。給別人發的公文抬頭總得加上一個什麼-令諭之類。最重要的是他掌


控的軍隊中,只知有年大將軍,卻不知皇帝。可想而知,在等級觀念嚴重的古代,這麼做無非是自找死路。也逼得雍正不得不殺了他。

而隆科多能夠獲得康熙的信任,繼任九門提督,肯定是一個善於隱忍,心思縝密之人。而且主要的權力中心在朝廷之中,他沒有兵權,威脅不到雍正的統治。所以,雍正


對他是一忍再忍,就算他再怎麼結黨營私,居功自傲,雍正也一直沒對他下手。

當然了,最重要的還是兩人的身份,年羹堯成為封疆大吏之前,不過是一個包衣奴才,屬於漢軍旗,本人沒有太大的根基。他的一切都是雍正給的,正所謂“捧得起你也摔得起你”。所以,雍正想要收拾他,一紙詔書賜死即可。

而對於隆科多,就沒那麼好辦了,因為隆科多是清聖祖孝懿仁皇后之弟,一等公佟國維次子,更兼有九門提督之職,身份高貴,就連雍正,也要尊稱他一聲“舅舅”,而


且他身後的站的更是滿洲的貴族,雍正也不敢輕易動他。在繼位之初,雍正對他的兄弟們大加貶斥,早就落了別人的口實,若是還對自己的舅舅下手,怕是會被後世人口誅筆


伐,冠不孝之名。


所以考慮了這些,雍正帝也只能退而求次,將這位舊臣+舅舅的肱骨終身囚禁。

喜歡歷史的小夥伴們,也可以談談你們的看法呀,當然了,進來點一下關注的話那就是真真極好的......


小小呆蘿蔔


年羹堯,字亮工,清雍正名將。進士出身,雍正帝的包衣奴才,隸屬漢軍鑲黃旗。年羹堯在雍正帝奪位時任甘陝總督,幫助雍正帝鉗制住了西北大軍的糧草,是雍正帝奪位成功的功臣。而後帶領大軍平定西北,為雍正帝繼位之初穩定朝政立下了大功。建下軍功後,年羹堯囂張跋扈,不懂收斂,又生出異樣心思被八王胤禩收買,最終受到雍正帝賜死的嚴懲。


隆科多,字竹筠,滿洲鑲黃旗,清聖祖康熙孝懿仁皇后的弟弟,父親是康熙朝一等公佟國維。隆科多是雍正朝名臣,就任京城九門提督一職多年,在雍正帝奪位中對雍正帝忠心耿耿,雍正帝稱呼其為"舅舅"以示親熱和信任。隆科多在雍正帝的寵信下恃寵而驕,並被雍正帝的政敵八王胤禩利用,處怒雍正帝獲罪被圈禁。


雍正帝不下令殺隆科多不是不敢而是為了給隆科多的家族佟氏一族面子。畢竟雍正帝是孝懿仁皇后也就是隆科多親姐姐的養子,而且那個時候的佟氏一族在滿洲貴族還是很有名很有權勢的,雍正帝不能惹怒滿洲貴族,以防不利於他皇權的統治。雍正帝又還是一個極在意孝名的人,隆科多身後不僅有雍正帝養母佟氏一族他還是康熙帝臨終前的宣旨官,是康熙帝留給雍正帝的顧命大臣,雍正帝不願意因處死隆科多而留下不尊敬先皇先皇后的不孝的罵名。還有一點,隆科多雖然靠向了雍正帝的政敵胤禩方,但並沒有完全陷進去,就是在電視劇《雍正王朝》中也有一段這方面有關的境頭:雍正帝到關押隆科多的地方去看他,隆科多向雍正帝坦白了所有並告訴雍正帝他差點就被胤禩害死了,還向雍正揭發出了弘時和胤禩的勾結。

雍正最終沒有象處置年羹堯似地處置隆科多讓我們明白在那個時代有一個有背景的家族是很重要的。


陳晨孕育育兒專欄


這涉及到一個皇權專制社會的內在統治邏輯問題。

中國歷史上二千多年進行過很多次的政權更替,每一次都是以武力統一天下,得到天下後又怕被其它更強的武裝給奪取走政權。

於是新生的政權往往就開始宣稱自己受命於天,如果有人敢來搶自己的政權,就是和老天過不去。

另一方面,告訴天下臣民,要講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臣子們要對皇帝象父親一樣對待,以忠孝治天下。

但問題就來了,皇帝也是有長輩的,比如隆科多就被雍正稱為舅舅。

為了給天下做表率,皇帝們對長輩也是比較尊重的,只是尊重的方式不同。

皇帝們進寺廟是不對佛行跪拜禮的,說是:現在佛不跪過去佛。說的就是皇帝是現在佛,是普天之下臣民的佛。

在皇宮中,皇帝對皇太后是要行禮的,這就代表皇帝是提倡並執行忠孝的榜樣,是表演給天下臣民們看的。

雍正稱隆科多為舅舅,就是行長輩禮,代表對長輩的尊重,代表社會的秩序。

孟子說過:如果舜的父親犯罪了,舜就應該揹他的父親逃跑,這才是孝。

同樣,如果隆科多犯錯了,雍正是要給點面子的,否則就不算忠孝。如果把隆科多殺了,那就代表忠孝治天下就是謊言了。

另一方面,隆科多並不姓隆,而是佟佳氏。

佟佳氏是清朝開國元老派之一,也是漢八旗的重要勢力。

在康熙年間,因為康熙的生母是佟佳氏,自然比較重視佟家勢力,佟國維、佟國綱權重位高,當時人稱佟半朝。

到了雍正年間,隆科多更是為雍正上位做了大大的貢獻,他們家族在中央的實力也是比較強大的,雍正殺了隆科多,就會得罪佟家勢力,給自己增加不少對手。當時反對雍正的人本來就多,如果再多一些,說不好他的位置就保不住了。


年羹堯就不一樣了,他是雍正家的包衣奴才,想怎麼處理都可以。賞賜是看得起你,殺你也是給你面子。因此雍正敢處死年羹堯。


新知傳習閣


不請自來,大家都知道在雍正登上帝位的過程中,有兩個重要的人居功至偉,一個是他的大舅哥—年羹堯,另一個則是國舅---隆科多,康熙晚年發生的九子奪嫡,期間鬥智鬥勇,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各種明裡暗裡的層出不窮的手段,三天三夜也講不完,好在結果很簡單,雍正殺出重圍,會當凌絕頂,一騎絕塵,榮登大寶。

作為勝利者的雍正,沒有做出“狡兔死,走狗烹”的事情,凡是幫助過他的人,各種加官進爵,作為左膀右臂的年羹堯和隆科多,更是各種賞賜拿到手軟,權力也是達到頂峰。

很快風雲驟變,年羹堯因處事驕橫,結黨營私,貪汙腐敗被雍正一紙聖旨從天堂打到地獄,賜其獄中自裁。雍正與年羹堯相愛相殺,愛有多深,恨就有多深。

有清一代,唯一公開以舅舅稱呼的只有隆科多一人,雍正對其恩寵有加,信任備至,他甚至可以不經奏請,自主任命官員(權力比中組部部長還大),人的權力大了,周圍奉承的人多了,就迷失了。雍正以結黨營私,私藏玉牒等四十一條大罪幽禁了隆科多,後其死於禁所。

一個賜自裁,一個死於禁所,結局相差甚遠,究其原因,年羹堯雖是進士出身,後又入漢軍旗,但實際上屬於沒有深厚背景之人,屬於草根,完全靠自己的努力奮鬥和皇帝本人的賞識,才能一步步走到高位。隆科多出身佟佳氏,滿洲鑲黃旗,康熙生母孝康章皇太后亦是出身佟佳氏,是隆科多的親姑媽,佟佳氏不光是外戚還是八旗之一,力量非常強大,雍正帝位還不穩固尚需佟佳氏鼎力支持(雍正生母出身低微,養母為佟佳氏孝懿仁皇后),自然不敢將隆科多立即處死,只能幽禁致死。

滿目富貴,過眼雲煙,任你權勢滔天,是非成敗轉頭空,正應了那句: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


喜歡就關注我,三藏說史,與你一起做有趣的事。


小格格爸比


年羹堯與隆科多是雍正登上帝位的兩位重要任務,兩人一外一內,不僅幫助雍正登上帝位,也助其鞏固樂帝位。

一內一外助雍正登基

康熙末年,九子奪嫡,諸位皇子為能登上帝位各顯神通。

此時的隆科多隆科多任提督九門步軍巡捕五營統領(簡稱九門提督或者步軍統領),掌握著京師的警衛,手握重兵。但其並未像其父親那樣公開支持八阿哥,也未加入太子黨,似乎遊離於九子奪嫡之外,因此深得康熙帝的信任。康熙駕崩時,隆科多是除諸皇子外在康熙身邊的唯一大臣,隆科多宣讀遺詔,由四阿哥胤禛即帝位,是為雍正帝。雍正立即派隆科多率兵警衛京城,關閉城門幾天,諸王未有傳旨不得入內,從而有效地防止了可能出現的政變。可以說是隆科多扶著雍正登上了地位。

而此時的年羹堯先仁四川總督,後任川陝總督,受撫遠大將軍皇十四子胤禎節制,主要辦理西征軍的軍需事務。年羹堯是雍正的包衣奴才,又在此時辦理西征軍軍需如此重要的職務,其實是很好地幫助雍正牽制了十四阿哥。康熙駕崩後,皇十四子入京奔喪。雍正即命年羹堯代其為大將軍,統轄西北軍事。從而輕而易舉地削奪胤禎的兵權,防止了兵變。

但兩人雖權勢煊赫一時,但很快就都跌入谷底,年羹堯於雍正四年賜自盡,隆科多於雍正三年開始失寵,五年被幽禁,六年死於幽所。

為什麼兩人功勞相當,所犯罪行也基本一樣(恃功自傲、任意任免官員、貪汙、結黨等),但為什麼雍正直接就處死了年羹堯,而卻只是幽禁隆科多呢?

家族勢力的不同,結局也就不同

年羹堯是進入出生,後後改隸漢軍鑲黃旗,是雍正一手調教、提拔起來的,雍正就是其最大的靠山,除此之外沒有家族勢力的支持。

而隆科多卻出身顯赫的佟佳氏一族,滿洲鑲黃旗人。佟佳氏是清代的望族,隆科多的曾祖佟養正、祖父佟圖賴、父親佟國維、叔父佟國綱均身居要職。姑媽為順治帝的孝康章皇后,即康熙的生母,姐姐是康熙的孝懿仁皇后。

更為重要的是隆科多的姐姐孝懿仁皇后是雍正的養母,雍正母親家族只是滿洲上三旗的包衣,出生時連撫養孩子的權利都沒有。在子憑母貴的中國古代社會,這樣的出生按理來說是沒有什麼前途的。而恰好撫養雍正的是佟佳氏的孝懿仁皇后,這相當於給了雍正第二次出身。

考慮上述因素,雍正處死年羹堯不會掀起太大的波瀾,而且本身年羹堯得到雍正恩寵的程度及驕橫跋扈的作風,也讓其得罪了很多滿洲貴族和朝中大臣,他的賜死,只會令大多數人拍手叫好。

而佟佳氏一族在朝中勢力仍然很強大,如果貿然處死隆科多,可能會引起佟佳氏及其他滿洲貴族的猜忌,從而心存不滿,這對雍正的統治是極為不利。而且要極為講孝道的古代社會,如果處理隆科多,也無法面對的自己的養母孝懿仁皇后。而幽禁卻不會帶來這些煩惱。

總之,雍正勢必會處死年羹堯,卻沒有必要非要致隆科多於死地。


一個人的曠野10


首先糾正一下,隆科多是一等公佟國維次子,而不是電視劇編造的侄子!

在有清一代,被皇帝公開以"舅舅"相稱呼的,大概只有隆科多一人。由此可以看出隆科多在雍正心目中的地位。

年羹堯與隆科多同為雍正朝的肱骨之臣,一個被賜死,一個被圈禁而死。

雍正將年羹堯賜死,雖說有猜忌的因素,但從年羹堯自身而言,他的死確實有點咎由自取。他自恃功高,妄自尊大,擅作威福,貪贓枉法,濫殺無辜,絲毫不知謙遜自保,不守為臣之道,做出超越臣子本分的事情,已為輿論所不容;而且他植黨營私,貪贓受賄,“公行不法,全無忌憚”,為國法所不容,也為雍正所忌恨。這就犯了功臣之大忌,勢必難得善終。所以雍正順應時勢,殺年羹堯以平眾怒。

對於隆科多, 雍正殺人沒有敢不敢的,主要是為了避免給人濫殺功臣的譏刺,所以沒有將隆科多處以死刑,而是在暢春園附近建房圈禁。一年後在圈禁處死去。


小板凳看電影


年羹堯是雍正的包衣奴才,仗著領兵在外胡作非為。甚至已經在暗示要做大將軍王,而且揮霍無度這樣的一個領兵大將。不要說心眼不大的雍正,就是換了那些有名的好脾氣怕也是不能忍的。隆科多也是雍正的奴才,但這個奴才還有另一個身份那就是雍正的舅舅。而且在九子奪嫡的事情上,有傳言那個於字就是隆科多在十的基礎上加上去的。雖然雍正不是一個念舊情的皇帝,但面對這樣的事情的時候也還是留了一些情面的。要說敢和不敢我覺得這不是雍正考慮的事情,頂多算是留了一些情面。


該死的風


首先說明一點,年與隆出身不一樣。

年羹堯是四爺包衣奴才出身,他的一切都有賴於四爺的賞賜,按照滿洲傳統,雍正興年興,雍正敗則年敗。所謂“捧得起也摔得起”。雍正罷黜年羹堯也沒有太多顧慮。

隆科多是先帝舊臣,在標榜“以孝治天下”的大清,對於這樣的舊臣本來就棘手。處置起來也頗麻煩。也給了老臣“倚老賣老”的資質。君不見張廷玉晚年多次上書要把自己抬進“凌煙閣”,弄得乾隆那是尷尬。

隆科多還是雍正掛名“舅舅”。在政治利益面前親父子尚且齷齪,何況甥舅?但那是皇家,名聲體面永遠是第一位的。所以為了臉面雍正也不太願意把舊臣+舅舅處死。

還有最重要一點,年羹堯是帶兵之人。“功高蓋主”是所有武將的大忌,而年羹堯正是這點讓雍正極為不滿,惹下殺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