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4 蘇城尋鮮記丨蘇州青團界的“網紅”,想吃都不一定買得到!

蘇城尋鮮記丨蘇州青團界的“網紅”,想吃都不一定買得到!

鮮,是食物的鮮美之味,也是時令的新鮮初嘗。尋鮮,尋的是一種味道,更是一種情懷。也許是一碗麵、一塊糕、一道家常菜、一家隱世小店、一個有故事的人……

每週三,蘇小樂和小舟帶你一起尋鮮蘇城,品嚐舌尖上的蘇式美味。

第二趟尋鮮之旅因為一口青團,愛上一條老街

蘇州人對“時令”的追求可謂是深入骨髓,尤其是在“吃”這件事上。千百年來,一代又一代的蘇州人都尊崇著“不時不食”的理念,每個季節、每個時令該吃什麼,絲毫馬虎不得。

蘇州人也嗜甜,飲食中少不了一些可以體現甜蜜的元素。那些小巧玲瓏、五顏六色、甜而不膩的蘇式糕團,一直深得蘇州人的喜愛。

苏城寻鲜记丨苏州青团界的“网红”,想吃都不一定买得到!

而當時令遇上甜蜜的糕團,在蘇州綠意盎然的春天裡,又會碰撞出怎樣的飲食“火花”?我們的祖先早已給出了一個完美的答案:青團。

苏城寻鲜记丨苏州青团界的“网红”,想吃都不一定买得到!

每年三月初至清明,蘇州的老字號糕團店裡都會飄來青團特有的漿麥草香。咬一口軟糯的青團,細膩的豆沙餡在舌尖化開,這感覺,就好像把春天吃進嘴、吞下肚,那種滿足感和飽腹感,是再多的山珍海味、玉露瓊漿都無法比擬的。

苏城寻鲜记丨苏州青团界的“网红”,想吃都不一定买得到!

雖然在蘇州的大街小巷都有機會買到青團,但許多挑剔的老饕客還是會一到這個季節就不惜驅車幾十公里,去一個名叫“正儀”的地方。據說,正儀有一條上塘街,街上有一家文魁齋,那裡做出的青團是全蘇州最好吃的。而且還聽說,如果不提前打電話預訂的話,跑去那裡也是白跑,因為青團銷路太好了,根本買不到……

苏城寻鲜记丨苏州青团界的“网红”,想吃都不一定买得到!

這些流傳在坊間關於正儀青團的故事,聽得小樂和小舟心裡癢癢的。真的那麼難買到嗎?真的有那麼好吃嗎?帶著這一連串的疑問,我們決定親自去正儀一探究竟。

出發前一天,我們在網上找到了文魁齋的電話,撥打了好幾次才接通,看來是真的人氣很高的樣子。在電話裡,我們跟店主預訂了十盒青團,第二天中午到店自取。

去正儀的那天,天氣特別好,一路上曬著暖暖的太陽,看著明媚的春光,就好像小時候去春遊那樣,內心抑制不住的喜悅。

苏城寻鲜记丨苏州青团界的“网红”,想吃都不一定买得到!

從蘇州開車去崑山正儀大概需要45分鐘到1小時,在下塘街轉碩士路的地方有免費的停車場。

苏城寻鲜记丨苏州青团界的“网红”,想吃都不一定买得到!

和許多水鄉古鎮一樣,正儀上塘街和下塘街沿渭塘河而建,街道兩旁是綿延數百米的枕河人家。

苏城寻鲜记丨苏州青团界的“网红”,想吃都不一定买得到!

站在高高的景福橋上,依稀能夠瞥見昔日的繁榮景象。碧清的河水倒映著一棟棟青瓦白牆、小巧玲瓏的過街樓,石埠碼頭上偶有船隻停靠,居民在渭塘河邊取水洗菜、家長裡短……

苏城寻鲜记丨苏州青团界的“网红”,想吃都不一定买得到!

走過景福橋,便從下塘街來到了上塘街。大大的“文魁齋”三字出現在了左側的一面白牆上,幾十公里的尋覓,終點近在眼前了。

苏城寻鲜记丨苏州青团界的“网红”,想吃都不一定买得到!

這家古樸的百年老店,門口擠滿了客人。有些提前預訂好的,順利買到了沉沉一大袋子的青團;而有些慕名而來、並沒有預訂的,只能遺憾地得到了店主的答覆:“不好意思,今天的青團都被訂光了,最快也要明天才有了。”

苏城寻鲜记丨苏州青团界的“网红”,想吃都不一定买得到!

看來,真如傳聞的那樣,想吃文魁齋的青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苏城寻鲜记丨苏州青团界的“网红”,想吃都不一定买得到!

走進店裡,十來個當地阿姨正忙活著製作青團,各自分工,有條不紊。

苏城寻鲜记丨苏州青团界的“网红”,想吃都不一定买得到!

青團的青來自何種植物?之前小樂一直以為是艾草,直到文魁齋的主人告訴我,他們家的青團用的其實是漿麥草。

苏城寻鲜记丨苏州青团界的“网红”,想吃都不一定买得到!

採收新鮮的漿麥草,搗爛取汁,這是製作青團的第一步。

苏城寻鲜记丨苏州青团界的“网红”,想吃都不一定买得到!

用漿麥草汁與糯米粉和成面,這是第二步。

苏城寻鲜记丨苏州青团界的“网红”,想吃都不一定买得到!

在和麵的同時,另一邊的幾位阿姨正忙著熬製青團餡料。文魁齋的青團共兩種餡,純豆沙餡和棗泥餡。用豆沙、紅糖、豬油上鍋翻炒,約一個多小時,才能熬成這綿綿的豆沙餡。

苏城寻鲜记丨苏州青团界的“网红”,想吃都不一定买得到!

而這棗泥餡,裡面混合著果仁和豬油,聞上去更是噴香誘人。

苏城寻鲜记丨苏州青团界的“网红”,想吃都不一定买得到!

接著,就到了包青團的環節了。一雙雙嫻熟的手,將麵糰掐成一個個小團,然後捏成小碗的形狀,放入餡料,最後收口,一個小巧而精緻的青團就包好了。

苏城寻鲜记丨苏州青团界的“网红”,想吃都不一定买得到!

包好的青團都整齊地排列在竹筐裡。一筐放滿,立馬入蒸籠。

苏城寻鲜记丨苏州青团界的“网红”,想吃都不一定买得到!苏城寻鲜记丨苏州青团界的“网红”,想吃都不一定买得到!

大約等待15分鐘,一筐青團就蒸好出爐了。

苏城寻鲜记丨苏州青团界的“网红”,想吃都不一定买得到!

別心急,還有最後兩個步驟,刷上熟油,然後用剪刀將一顆顆黏在一起的青團分離開。到此為止,青團的製作工序才算全部完成,一顆顆青團碧綠生青,富有光澤,就像綠寶石一樣好看。

苏城寻鲜记丨苏州青团界的“网红”,想吃都不一定买得到!
苏城寻鲜记丨苏州青团界的“网红”,想吃都不一定买得到!

等店主把青團包裝好,我們期盼以久的美味終於來到了我們面前。

苏城寻鲜记丨苏州青团界的“网红”,想吃都不一定买得到!

心急如我們,立馬打開一盒嘗一嘗。拿起一個還熱乎著的青團,輕輕咬一口,微燙的豆沙餡就流出來了,甜度剛剛好,而且非常綿軟細膩。麵皮糯糯的,很有韌勁,帶著濃郁的青草香氣。吃下一個,滿口清甜,回味許久,這顆青團的魅力,真的不一般!

苏城寻鲜记丨苏州青团界的“网红”,想吃都不一定买得到!

青團本是清明祭祖之物,而如今,它的祭祀功能已日益淡化,更多的是被人們當作時令小吃來享用。不過,青團雖美,畢竟是糯米之物,吃得太多會加重腸胃負擔。因此,切忌貪食太多哦!

來到正儀,除了青團之外,其實還有很多水鄉特色小吃滿足老饕們的尋鮮之旅。

苏城寻鲜记丨苏州青团界的“网红”,想吃都不一定买得到!

正儀的兩條老街雖短短數百米,但兩旁古風猶存的店鋪鱗次櫛比,對門相望,隨便找個店鋪坐下來,都能享受到水鄉人家最質樸的味道。

苏城寻鲜记丨苏州青团界的“网红”,想吃都不一定买得到!

一碗飄著蔥花的泡泡小餛飩,晶瑩可愛的模樣讓人甚是歡喜。一口餛飩一口湯,小心翼翼地吹著吃著,吃完渾身都暖和了起來。

苏城寻鲜记丨苏州青团界的“网红”,想吃都不一定买得到!

還有蘿蔔絲餅、海棠糕、油氽大排……足夠讓你在正儀邊走邊吃,過一個水鄉味十足的週末。

苏城寻鲜记丨苏州青团界的“网红”,想吃都不一定买得到!
苏城寻鲜记丨苏州青团界的“网红”,想吃都不一定买得到!苏城寻鲜记丨苏州青团界的“网红”,想吃都不一定买得到!

在尋覓美食的路上,你也會遇到許許多多記憶中的老物什,街邊上晾曬的肉乾菜乾、老式的理髮店、煤爐和水井……這些破舊殘缺的美,被滿滿的生活氣息包裹著,讓生活在城市的我們時常惦念著,懷想著。

苏城寻鲜记丨苏州青团界的“网红”,想吃都不一定买得到!苏城寻鲜记丨苏州青团界的“网红”,想吃都不一定买得到!
苏城寻鲜记丨苏州青团界的“网红”,想吃都不一定买得到!

來到正儀,或許你也會像我們一樣,因為一口甜蜜的青團,愛上一條滄桑的老街。

苏城寻鲜记丨苏州青团界的“网红”,想吃都不一定买得到!
苏城寻鲜记丨苏州青团界的“网红”,想吃都不一定买得到!

本次尋鮮路線

路線正儀下塘街——正儀上塘街

交通:建議自駕,導航至正儀中學(下塘街轉碩士路有停車場)即可。

用時:一天

門票:

<往期回顧 點擊查看>

苏城寻鲜记丨苏州青团界的“网红”,想吃都不一定买得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