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2 研究發現,美國公司隱藏了海外利潤的40%

製造業迴流?不存在的。一項最新研究顯示,總部位於美國和其他地區的跨國公司有將近40%的海外利潤被隱藏在海外避稅天堂,而美國大規模的企業減稅措施不太可能改變這一點,減稅的措施和避稅的手段比起來,簡直是小巫見大巫。

該研究稱,每年有超過6000億美元的利潤被轉移到避稅天堂。這些公司沒有將業務從美國轉移到低稅國家。他們利用會計手段“人為地”將利潤轉移到避稅天堂。該研究指出,僅在2016年,谷歌的Alphabet在百慕大賺取了192億美元的收入,在那裡它“幾乎沒有僱傭員工,也沒有任何有形資產,公司稅率為零”。

該研究總結稱,共和黨將美國企業稅稅率從35%下調至21%,不太可能將資金吸引回美國,以刺激國內經濟。這是因為離岸避稅天堂的稅率低至0%至10%。保護利潤並非全球經濟的必然結果,而是缺乏對企業利潤徵稅的強制政策。

美國經濟學家Gabriel Zucman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企業將利潤轉移到低稅率地區的動機和可能性仍然很大。”

“機器不會轉移到低稅率的地方,但是紙面利潤會轉移。”

製造業迴流是美國企圖把製造業投資和生產從國外向美國國內轉移的政策,但是這項政策在執行中效果並不好。一方面中國等製造業基地的產業優勢愈發明顯,製造業回遷短期內沒有產業配套風險較大。另一方面美國的稅務稽核機構著實讓跨國企業膽寒,開曼群島、百慕大甚至愛爾蘭,避稅天堂每年讓美國稅務部門少收上千億美元的稅。也難怪一些企業寧可在頂著政策風險仍然繼續在海外投資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