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造成宮內缺氧的原因有哪些,該如何預防?

明明449514218866


因為孕期總膽汁酸高,懷我兒子的時候醫生就告訴我,寶寶有可能會因宮內缺氧而早產的風險(不幸中了招),所以有段時間經常有意識地瞭解和學習這方面的知識。

據統計,有10%的孕婦會出現宮內窘迫的現象。其實也可以說,所有孕婦都有胎兒缺氧的潛在威脅。但是,即使存在高風險的孕媽也不一定會發病。

宮內缺氧的誘因

懷孕後,孕媽們的心臟血管系統的負擔增加,循環血液的量也增加了30%,為了“泵”出充足的血液以供胎兒生長髮育,心臟要超負荷工作,可謂達到了極限。

妊娠早期,卵巢(黃色體)以及胎盤會不斷合成孕酮激素。在這過程中,靜脈壁的彈性下降。

孕育過程中子宮會將橫隔膜抬起來,從而改變影響血液循環的腹腔內壓。


在子宮變大的過程中,骨盆裡的的靜脈被壓得而變了形,血液在子宮流動變得困難重重。在多胎孕育過程中,更容易誘發宮內窘迫。

這些變化會增加心臟和血管的負擔,但在生理上是允許的。但是,如果孕媽有慢性心血管疾病(靜脈瘤、心肌炎、血管和心臟的缺損),這些超負荷的“運作”很可能瀕臨崩潰。

這種狀態中,低氧往往引起缺鐵(貧血)。鐵涉及到氧氣的運輸,如果鐵不足,血液不飽和氧氣就更少了。

另外,孕婦如果有支氣管哮喘或內分泌異常(腎上腺癌、甲狀腺功能不全等),孕期總膽汁酸高,發生宮內窘迫的幾率非常高。

精神壓力過大,情緒波動大,強烈的感情會引起“壓力荷爾蒙”的釋放,從而使胎盤內的所有血管壁痙攣。這種情況,除了引起宮內窘迫外,還會因壓力引起子宮收縮異常從而導致早產。

對血管的狀態產生影響的另一個負因素是吸菸。菸鹼進入胎盤的血管會形成了微小的血栓,從而使血液循環產生病理性的變化造成宮內缺氧。

胎盤的血液循環障礙最常見的原因是感染。如果是感染性炎症,可能會有病毒、真菌、球菌。胎盤的組織中被感染,會產生浮腫,血管壁損傷,血液的粘性出現變化。

感染不僅是胎盤,有時可以滲透到胎兒那裡。習慣無菌環境的胎兒受到的感染,會引起胎兒死亡。

有時,宮內窘迫還會導致子宮壁上附著的胎盤的異位。

所以說宮內缺氧的原因多種多樣,在這裡就不一一列舉了。


預防宮內缺氧

1.最有效的方法是定期產檢,定期回診,孕早期一月一次,孕中期一月兩次,孕晚期後幾周每週一次。特別是患有甲狀腺功能不全、支氣管哮喘、慢性心血管等疾病的孕媽,早期就要跟醫生說明自己情況,方便預估風險和全程跟進。

2.孕期總膽汁酸高早期只能吃藥或打針控制,一般高達20多醫生就會要求住院打針,每週或隔週抽血複查。後期28周每週做胎監,有條件可租借一臺胎監機回家每天測,晚上發送給醫生評估。

3.孕期不抽菸不喝酒,二手菸也要遠離。

4.放鬆心情,不要過於緊張,每天保持9個小時睡眠時間,晚上11點到凌晨3點是造血時間,不要做夜貓子。

5.避免感染。

6.服用醫生推薦的含有維生素的藥片,服用葉酸片預防貧血。

7.胎動的多少、快慢與強弱是胎兒安與危的信號。孕期5個月左右就能感受到胎動了,孕媽每天要留意觀察寶寶胎動和記錄胎動次數。通常,從傍晚開始集中運動,夜間也持續1小時或2小時。


轉載必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