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1 音樂特刊|紅紅仍是你,贈我的心中豔陽……

音樂特刊|紅紅仍是你,贈我的心中豔陽……

(陳慧嫻)

信息化網絡時代,因為有朋友圈,似乎我們很“親密”,但實則連最親近的朋友、戀人都難有機會常聯絡,所以“儀式化”如今被反覆提及。無論世界變得再快,也需要與至親來分享慢下來的時光,“不捨”與“惜別”是人放在心頭最暖的東西,說到“惜別”最合適的歌曲,莫過於陳慧嫻的《千千闕歌》

堪稱經典的《千千闕歌》原曲(Kohji Makaino所做)幾十年來廣為傳唱,版本林立。由於語言的鴻溝,造成我們對日文原曲欣賞很大的障礙。我們姑且避開原曲不談,就說說對此一原曲進行傾情演繹的華語諸多版本。

今天共享這一優美旋律的華語歌曲,均是以此為藍本,進行藝術的再創作,成就不一。其中以《千千闕歌》與《夕陽之歌》最具代表性。二十年來雙方歌迷爭執不下,伯仲難分。當然放眼歷史,貌似還是千千闕歌影響較大,這一點是無可爭辯的。

音乐特刊|红红仍是你,赠我的心中艳阳……

梅豔芳的專輯《In Brasil》

▼陳慧嫻的專輯《永遠是你的朋友》

音乐特刊|红红仍是你,赠我的心中艳阳……

不妨先來分析下同為經典之作的《夕陽之歌》。通覽全詞,可以看到作為流行歌曲的《夕陽之歌》,歌詞寫得極具藝術,全詞唯一一處可以看做是愛情描寫的的地方雖然稍顯含蓄,但卻收到了“此處無聲勝有聲”的效果。而且歌詞的韻腳基本壓在仄聲上,既與這首歌悲涼的基調相一致,同時也與梅豔芳的嗓音相協調。跟隨著旋律的變化,歌詞的內容也起伏跌宕,很好的突出了主題,很大的程度上是梅豔芳自身的真實寫照。當年梅豔芳發行這一張專輯時,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收復了被葉倩文攻佔的失地,大師級的作品就是不同凡響。

《永遠是你的朋友》面世了,而主打歌便是《千千闕歌》。《千千闕歌》的誕生給聽眾造成了一種錯覺:陳慧嫻和梅豔芳在唱同一首歌。表面看來,是這種錯覺讓歷史淹沒了夕陽之歌。陳慧嫻的音色極好,這一點無可否認,但要真是說這一點就可以蓋住梅豔芳的話,那陳慧嫻為什麼一直沒有登上一姐的位置?看來這種說法不大穩妥。

音乐特刊|红红仍是你,赠我的心中艳阳……

(陳慧嫻在幾時再見演唱會上演唱千千闕歌)

與《夕陽之歌》的題材不同,《千千闕歌》將主題定位在

“傷情離別”上。翻開全唐詩,我們可以數一數哲理詩佔多大的篇幅,而傷情離別詩又佔有多大的比例?可以說後者擁有絕對壓倒性的優勢。因為對於人生的感悟,或深或淺,或有或無,大家都不一樣,能對夕陽陽之歌產生強烈共鳴的聽眾是非常少的,所以它的影響力是非常有限的,不太適合用來佔有市場。相反的是,雖然大家對傷情離別雖然有著不同的表達,但是卻有著共同的情感基礎:“傷離別”。所以,即使面對《夕陽之歌》大紅特紅的局勢,寶麗金依然從容淡定,他們底氣十足的認為《千千闕歌》將會更加出色。

事實上,《千千闕歌》一投入市場,已經很受歡迎,賣到中期,各大唱片經銷商紛紛向寶麗金追加要貨,寶麗金原來只印制了十餘萬張的貨,怎知賣了三四個星期已經“清底”,立即通知工廠加班,加印了幾萬張補貨,誰料不到十日,又見清底,只好重新再印。補貨、斷貨、補貨、斷貨,再補貨、再斷貨……唱片在三個月內,總共賣出35萬張,不僅超過梅豔芳的《夕陽之歌》(接近二十萬張),還令陳慧嫻成為香港八十年代唱片銷量最高的女歌手之一

音乐特刊|红红仍是你,赠我的心中艳阳……

(陳慧嫻與梅豔芳)

雖然《夕陽之歌》有著自身的缺陷,但是想要徹底蓋住它還是非常有難度的,梅豔芳是何等人物!而《千千闕歌》辦到了。原因有三:一是林振強那一首漂亮的歌詞,二是因為有出色的音樂製作,三是陳慧嫻完美的音色真正得到了發揮,讓大家真正的看到了這位長著洋娃娃臉的姑娘的巨大的潛力。

接下來我們先看《千千闕歌》的歌詞。開篇即用

徐回望曾屬於彼此的晚上”這麼極具詩意的動作和高度的文學性語言告訴我們這是一位詩人創作的歌詞。搭乘原本就很優美的旋律,先聲奪人。同樣委婉含蓄的風格,將這首歌推向了能聽懂漢語的每一寸土地。

“紅紅仍是你贈我的心中豔陽”,用紅紅的心中豔陽來形容雙方的情誼,即使在寒冬,依然溫暖我心;“如流傻淚祈望可體恤兼見諒”,臨近分別,難以抑制內心的衝動,擔心流淚失態,字裡行間表達了一種非常純真的情感。

明晨離別你路也許孤單得漫長,這三句採用遞進的表現手法,從訴說雙方情誼深重,至不忍分別,再至分別後自己將踏上孤單長路,迴環相生,益顯難捨難分的深厚情誼。

一瞬間太多東西要講

,這點我們都有體會,尤其是經歷過生離死別的時候,千言萬語要講卻一個字都說不來,人可以面對,但情何以堪?

可惜即將在各一方,只好深深把這刻盡凝望,簡單的幾句話,對離別時的氛圍和離人的心境做出了非常到位的詮釋,真的是大師手筆!

臨行臨別才頓感哀傷的漂亮,詞人感悟到離別的憂傷是一種美,是這種哀傷,讓我們倍感情誼的珍貴——“原來全是你令我的思憶漫長”,可以算作是非常深刻的見解吧。剛開始我就說了,這首歌詞寫得很有詩意,處處散發著古典的味道,緊接著何年何月才又可今宵一樣,停留凝望裡讓眼睛講彼此立場,這也算是我們中國人的傳統思維吧,古詩詞裡很多詩句就表達了這麼一種心情:離別正在繼續,就開始考慮著什麼時候才能重逢。這一切,都在緊扣著“傷離別”這個主題,中心突出。

當某天雨點輕敲你窗,當風聲吹亂你構想,平淡中體現著詩意,詩意中傳達著情感,很有李商隱巴山夜雨的味道。只為擔心時光的沖洗,“我”這張舊模樣你還記得嗎?

在這首歌最高潮的部分,詞人運用了對仗不太工整的兩句:來日縱使千千闋歌飄於遠方我路上,來日縱使千千晚星亮過今晚月亮,這種不對稱的美,符合語調的轉換,同時也把全歌的感情推向至高處。

接下來委婉的轉折都比不起這宵美麗,亦絕不可使我更欣賞,因你今晚共我唱,唱出了離人真正的心聲: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這首歌的歌詞寫的真的是太美了,韻腳壓的也比較合理。和現在樂壇裡凡是能號上幾嗓子都敢去填詞的所謂的“巨星們”相比,真的是天壤之別。如果說完美的歌詞,是《千千闕歌》成功的堅實基礎,那麼陳慧嫻,就是成功的保證。陳慧嫻的嗓音與唱功,那真不是蓋的,不信你自己拿著話筒去試試。

音乐特刊|红红仍是你,赠我的心中艳阳……音乐特刊|红红仍是你,赠我的心中艳阳……
音乐特刊|红红仍是你,赠我的心中艳阳……

(陳慧嫻發行過的部分黑膠唱片)

仔細品味一下歌詞,我們會發現“傷而不悲”應該是《千千闕歌》的本色。傷而不悲,就是流淚也是笑著流的那種感覺,那麼節奏應該是明快的。音樂製作人很敏銳的嗅到了這一點,所以,千千闕歌的曲子在近藤真彥的原曲上進行了改進,改的更適合《千千闕歌》!這麼一改,不僅更適合《千千闕歌》,也就更適合陳慧嫻了!

陳慧嫻早年由一個名不見經傳的的學生妹,突然一夜成名,得到寶麗金這樣的大公司青睞,但是還不足以和梅豔芳抗衡,就是因為沒有一個出色的載體去表現最優秀的自己。《千千闕歌》就是陳慧嫻最大的機遇,網絡上有種說法是說《千千闕歌》成就了陳慧嫻,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不全面,應是互相成就。就目前看來,還沒有誰可以把《千千闕歌》唱得更好。

第一次聽到《千千闕歌》的時候,我的感覺就是陳慧嫻“大珠小珠落玉盤”般清脆悅耳的聲音和這首歌的風格是絕配,就算歌詞的韻腳壓在仄聲上,她也將它的音調非常自然的提了上去,一曲唱完有如行雲流水,我們聽不出有什麼彆扭的地方,僅從這一點上,就證明陳慧嫻的確實力非凡。

之所以將這兩首歌仔細的對比,我的初衷不是要分出高低,只是想弄清楚為何它們誕生20年來面臨的是截然不同的兩種待遇:《千千闕歌》歷久彌新,而且越來越深入人心;《夕陽之歌》越來越不為人知。本身兩首歌都是成功的,不過一首是大眾的,一首是小範圍的。窺一斑可知全貌,從這兩首經典的對中比可以從看出80年代香港樂壇競爭的激烈程度,雖然其中不乏爾虞我詐,但最重要的還是實力的比拼。無論是梅豔芳還是陳慧嫻,都留下了一大批廣為傳唱的經典,在衛生紙堆成的娛樂圈內,她們配得上藝術家這個稱號!

音乐特刊|红红仍是你,赠我的心中艳阳……

(梅豔芳最後的夕陽之歌)

另外,臺灣歌手也根據此曲進行了再創作《風中的恆諾》,不過在歌詞內涵,美感,演唱者唱功,歌曲主題廣度等各方面均大大遜色於前兩首,在此就不一一詳解了,聽歌吧。

徐徐回望,

曾屬於彼此的晚上

紅紅仍是你,

贈我的心中豔陽

如流傻淚,

祈望可體恤兼見諒

明晨離別你,

路也許孤單得漫長

一瞬間,

太多東西要講

可惜即將在各一方

只好深深把這刻盡凝望

來日縱是千千闕歌

飄於遠方我路上

來日縱是千千晚星

亮過今晚月亮

都比不起這宵美麗

亦絕不可使我更欣賞

AH..因你今晚共我唱

音乐特刊|红红仍是你,赠我的心中艳阳……音乐特刊|红红仍是你,赠我的心中艳阳……
音乐特刊|红红仍是你,赠我的心中艳阳……音乐特刊|红红仍是你,赠我的心中艳阳……

肖颯,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申訴(反不正當競爭)委員會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產業金融研究基地特約研究員、中國銀行法學會理事、全球共享金融100人論壇首批成員。被評為2016及2017年度五道口金融學院未央網最佳專欄作者、網貸之家最受歡迎專欄作者,財新、證券時報、新浪財經、鳳凰財經專欄作家。

辦公郵箱:[email protected]

音乐特刊|红红仍是你,赠我的心中艳阳……音乐特刊|红红仍是你,赠我的心中艳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