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中國古代有哪些不被史家承認的皇帝?

於無聲處34


南越武帝趙佗,他活了103歲,是世界上最長壽的皇帝,秦末大亂時,趙佗割據嶺南,建立南越國。



漢高祖三年(前204年)至建元四年(前137年)在位,也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

趙佗死後,其後代續任了4代南越王至前111年,南越國被漢武帝所滅。《史記》中之所以沒有把趙佗列為皇帝,是因為大漢王朝辜負南越國頗多,漢武帝戰勝南越國手段也不光彩。


如果司馬公秉筆直言,避諱太多,再加上李陵事件,司馬遷著史時更是謹小慎微。關於南越國的歷史,故意給隱去了。

劉豫,北宋叛臣、原濟南知府,在金國扶植下建立傀儡政權偽齊,劉豫在境內不得民心,民眾不肯歸附,偽齊政權存活八年後亡國。劉豫因顛倒黑白,賣國求榮不被正史承認。

張邦昌,北宋末年宰相、叛臣,靖康之難後,被金國強立為“偽楚”皇帝,不計入正史的原因,同劉豫一般無二。

韓林兒龍鳳宋朝皇帝,1354年在汴梁登基,國號大宋,1364年被朱元璋所害。


韓林兒不被記入正史的原因,是因為朱元璋和陳友諒都是元末大宋紅巾軍領袖韓林兒的部下。

朱元璋和陳友諒忙著打內戰,和蒙古人作戰的任務都落在韓林兒頭上。

韓林兒先後收復了河北山東,河南,山西。陝西等地,後來還攻克了元朝的上都(今天內蒙古錫林郭勒),然後進兵朝鮮,把平壤也拿了下來。


清代重臣張廷玉評價韓林兒:“元之末季,群雄蜂起。……林兒橫據中原,縱兵蹂躪,蔽遮江、淮十有餘年,元庭雄兵,蕩之八九。太祖得以從容締造大明,藉其力甚焉。

朱元璋對韓林兒的所作所為,比趙匡胤黃袍加身更加令人不齒。

所以在明朝編撰的《元史》中,對韓林兒做皇帝這件事,不予記錄也就順理成章了。


花近高樓1


春秋君為親們盤點一下不被史學家承認的皇帝。(按歷史順序)

①秦始皇的孫子――子嬰。公元前207年,秦國丞相趙高殺秦二世胡亥,立秦始皇的長子公子扶蘇之子――子嬰為秦王。

趙高原來想殺了秦二世胡亥自立為皇帝,但看到大臣們沒有人一個支持他,於是順水推舟立子嬰為王,本來子嬰可稱為“秦三世”,趙高留了個心眼,反對子嬰稱皇帝,目的就是找個機會,除掉他自己取而代之稱帝。換言之,皇帝這個“名分”趙高想留著自己用。

不過,子嬰也不傻,看透一切。於是稱病不上朝,趙高親自看望他,被子嬰和他的兩個兒子一起幹掉了趙高。但是子嬰只做了46天的“皇帝”,後來被項羽殺死了。史學家不承認子嬰為皇帝。

②漢高祖劉邦 死後,呂后和劉邦的兒子,16歲的 劉盈 當了皇帝,這就是漢惠帝。 劉盈 沒當幾年皇帝。呂后把戚夫人砍成“人彘”,呂后讓兒子參觀她的傑作,結果劉盈被嚇死了。

劉盈 死後, 呂后 立 劉盈 的兩個兒子劉恭、 劉弘 為前少帝、後少帝。劉恭、 劉弘 是傀儡皇帝,實際掌權者是 呂后。所以史學家也不承認前少帝和後少帝為皇帝。

③漢廢帝劉賀。漢武帝劉徹之孫。昌邑哀王劉髆之子。本來無論如何也輪不到他當皇帝,漢昭帝劉弗陵也就是漢武帝劉徹之子駕崩後,劉弗陵無子,於是輔政大臣霍光就在劉弗陵的近血緣的皇族中找到了劉賀,劉賀做夢也想不到輪到他當了皇帝,他不是珍惜這次機會,而是得意忘形的胡作非為,在位27天,做了1000多件壞事。無奈,霍光和眾臣一商量,把劉賀從皇帝廢為了原來的昌邑王,送回他的封地去了。他是西漢稱帝最短的皇帝,在位不到一個月。史學家不承認他是皇帝。

④王莽――新朝的開國皇帝。王莽是西漢孝元皇后王政君的侄子。西漢末年,劉氏皇族逐漸衰敗,一代不如一代。

王莽見機行事,在初始元年(公元8年)十二月,王莽逼迫姑姑王政君交出傳國玉璽,假惺惺三辭三讓,最後接受孺子嬰禪讓後稱帝,改國號為“新”,由此,王莽就是新朝的開國皇帝。王莽即新始祖,改長安為常安,稱“始建國元年”。王莽共在位15年,而新朝也成為中國歷史上的短命朝代之一。

⑤漢建始帝――劉盆子。劉盆子是農民起義軍赤眉軍所立的皇帝。和王莽新朝相抗衡。

劉盆子為西漢遠支皇族,更始三年(公元25年)六月,赤眉軍領袖樊崇等擁立劉盆子為皇帝,建元建世(公元25年―公元27年),史稱劉盆子為建世皇帝。

建武三年(27年),赤眉軍兵敗,劉盆子投降劉秀。漢光武帝劉秀厚賜劉盆子,下令用滎陽的官田租稅來奉養劉盆子終身。所以說劉秀還是比較厚道的皇帝。


秉燭讀春秋


自從秦始皇大一統以來,皇帝這個身份和地位,就成了全天下最令人覬覦的了。幾千年以來為了皇帝這把座椅父殺子,子弒父的現象層出不窮,擁兵自立的人更不在少數。中評軍事在此說一位,其身份的定位前後出現變化,折射出了一個民族的複雜性。

趙佗稱帝,一個民族的興起。

公元前214年,出生河北的趙佗隨主將任囂平定嶺南,隨後秦始皇設立嶺南三郡。秦末群雄並起,逐鹿中原。恰逢此時制衡趙佗的主將任囂病亡,趙佗便乘機控制了嶺南三郡,並於公元前204年,既漢高祖三年建立南越國,並在公元前181年稱帝,號“南越武帝”。

在很長一段時間裡,越南人都將趙佗尊奉為越南的開國皇帝,自認為越南是脫胎自南越國。清朝嘉慶年間,安南國(既現越南)上書嘉慶請求該安南國為南越國,嘉慶權衡利弊之後該為越南國,經此越南國名便穩定了下來。但這次上書改國名事件,並非如此簡單,越南背後的目的便是要繼承南越,然後企圖將觸角伸到廣東廣西,而且其更大的謀略,是繼承整個百越,然後飲馬長江,與北國化江而治。要知道此間越南對南海的聲索,有個重要的說法就是其乃百越之一,而且是百越之祖,百越最先對海洋進行了開發——在越南的傳說裡,越南北部屬於百越中的駱越之地。越南最早的祖上是鴻龐氏,鴻龐氏祿續是神農氏的後裔,被封“涇陽王”,號稱“赤鬼國”,治理著整個南方。祿續和洞庭湖龍王之女結婚,生下貉龍君。而貉龍君,被稱為“百越之祖”



趙佗建立的南越國,雖然只存在了很少一段時間,但對此後越南的離心傾向,卻有著深遠的影響。越南自稱其為獨立的一個國家,便是因此事件。但實際上,在越南自公元前986年自立之前的1100多年裡,其都是華夏的一部分。

七八十年代以後,越南與北國交惡,其國內史學界對趙佗的定位,發生轉變,其不再是開國皇帝,而是北國侵略者。但有意思的是即便趙佗的身份做了變化,但越南卻一直還在強調“百越之首”,這與韓國一直混淆“高句麗”和“高麗”是同一個目的,一個對整個東北覬覦貪戀,一個對長江以南口水不停。古人有“肉養不熟的狼”這一說法,誠然,古人不欺吾輩也。



神農氏,是炎帝,炎黃子孫的炎,指的可是炎帝。隨意塗抹歷史,卻不自知越塗越黑。誠然,一個民族有自己生存和發展的權利,但通過扭曲塗改歷史來實現其目的,卻讓人唏噓不已。


中評中語


不被史家承認的皇帝,也就是自己稱帝了,但不被承認,雖然載入史冊(不然我們也不知道他稱帝),但卻不被承認,大家說起他的身份來,往往不會說他是個皇帝。

自秦始皇以來,我國後的皇帝前前後足有四五百個,而不被史家承認的也有不少。這些皇帝,也可以分三類。

第一類就是隨便找幾個人,佔個村頭或者是院子就敢自稱皇帝的,最典型的就是新中國建立後出現的那幾位,都被公安幹警秒了。

要說古代,提一位隋唐之交的和尚皇帝高曇晟。

高曇晟本來是懷戎縣的和尚,趁著隋末天下大亂,他以宗教的名頭在河北涿鹿等地廣招羽翼,準備起義。

公元618年,懷戎縣舉行祭祀活動,很多人前來圍觀,高曇晟率領五十人闖入祭壇,殺掉正在祭祀的縣令和守將,然後裹挾全城百姓造反。

佔據縣城後,高曇晟自稱大乘皇帝,國號"佛",立尼姑靜宣為皇后,這是我國曆史上唯一一個和尚當皇帝,尼姑當皇后的“國家”,疆域一個縣。

高曇晟建國後,派人去招降東部漁陽郡的另一路起義軍,欲封其首領高開道為齊王。但是高開道的擁兵數萬,實力遠勝高曇晟,不過為了吞併高曇晟,高開道將計就計,帶領主力軍西進,"歸降"高曇晟,然後輕鬆將兩股勢力合二為一。

大佛國皇帝高曇晟在位三個月,被殺。

第二類就是正常即位或者推舉,但是由於無權,形同傀儡,或者在位時間極短,對國家幾乎沒有影響的。

舉個例子,西漢的兩位少帝劉恭和劉弘。

漢前少帝劉恭,是漢惠帝劉盈的長子,漢朝第三任皇帝,在漢惠帝七年(前188年)登上皇位,時年三歲。

三歲孩子能幹什麼?朝政自然是由呂后把持,反正在劉恭他爹劉盈在位時,不也是呂后執政。

劉恭長到七歲後,聽說他不是惠帝張皇后的孩子,他生母已經被呂后害死了,發牢騷說等我長大了,看我怎麼收拾他們。

這話傳到呂后耳朵裡,立刻將劉恭囚禁於宮廷監獄永巷,接著將劉恭廢黜、處死,其弟劉弘上位。

劉弘比較老實,絲毫不敢反抗,呂后還安排他娶呂祿之女為皇后,不過在呂后逝世後,呂氏很快就被周勃、陳平等人剷除。

呂氏雖除,但劉弘有呂氏血脈,而且他的皇后是呂氏之人,難保他長大後不會對這幫大臣怎樣,為了自己的未來,大臣們商議後宣稱漢惠帝無子,劉弘兄弟並非漢惠帝親生子,廢殺了劉弘及他的四個兄弟,改而迎立劉邦第四子代王劉恆,即漢文帝。

第三類是建立割據政權或者偽政權而不被承認的。

舉個例子,史上最能活的皇帝——南越武帝趙佗,但他往往不被認為是皇帝。

趙佗出生於戰國末期,是秦朝的一名將領,曾隨屠睢率軍征伐嶺南,結果慘敗,趙佗率殘部退回中原。後來趙佗隨任囂再次征討嶺南,並取得成功。

秦朝開始對嶺南的移民和治理,趙佗被任命為龍川縣令,龍川縣是嶺南中心南海郡最為重要的縣,趙佗地位僅次於南海郡尉任囂。

趙佗和任囂在嶺南悉心治理,而中原卻迎來秦末混戰、楚漢爭霸等等戰亂,無暇顧及嶺南地區。

任囂去世前,確定趙佗成為其接替者,任囂病亡後,趙佗立即封鎖五嶺的四關,並斷絕四條進入嶺南的道路,將嶺南與中原隔絕。

很快,趙佗完全控制了南海郡,繼而出兵兼併桂林郡和象郡,在三郡基礎上,趙佗建立了南越國,以番禺為王都,佔地千里,自稱“南越武王”。

漢朝建立後,由於連年戰爭,國力孱弱,心腹大患匈奴都無法解決,至於南方的南越國,劉邦不想動用戰爭手段,只能用外交手段令趙佗接受了南越王印綬,臣服漢朝。

劉邦死後,呂后臨朝,漢朝和南越國交惡,呂后下令禁止向南越國出售鐵器等,還派軍攻打南越國,雖然失敗,但趙佗也還以顏色,自稱“南越武帝”,脫離漢朝,並出兵攻打長沙國(漢朝的諸侯國)。

呂后死後,漢文帝再次安撫趙佗,趙佗被說服,去除帝號復歸漢朝,南越國又成了漢朝的屬國。

前137年(漢武帝建元四年),趙佗去世,享年超過一百零四歲,葬於番禺(今廣州)。趙佗以超長待機時間,熬死了八位皇帝,也熬死了自己所有兒子,只能傳位給孫子。

南越國終究國力不如,前111年,南越國被漢朝所滅。


平沙趣說歷史


皇帝,是一個令人羨慕到極致的職業。試想一下:大殿之上,黃袍加身,萬萬人伏於腳下。殿外這一片大好河山,錦繡日月,四海之內,全歸皇帝一人統領。是何等的榮耀威武。尤其是開國皇帝,那種自豪的感覺,是誰也體會不到的!

皇帝自詡是玉皇大帝派到人間來的特使,是奉了上天的旨意來管理人間。所以“君受命於天”,自稱天子。相傳玉皇大帝在天上的宮殿是萬間大廈,所以天子在人間的住所是九千九百九十九間半。這就是故宮九千九百九十九間半房子的由來。

每個開國皇帝登基之初,受命於天的氣勢是一定要做足的。要詔告天下,這皇帝的寶座不是我想坐,而是上天的旨意,所以你們必須承認我。不承認怎麼辦?殺!

但時間是公平的。你欺得了一時,欺不了一世。騙得了自己,騙不過後人。你勤政愛民,兢兢業業,國富民強,百姓自會擁護你;而你背信棄義,殺戮成性,民不聊生,歷史也不會放過你。即使你披上了龍袍,也不過是跳梁的小丑,貽笑大方罷了。

歷史上得了皇帝位而不幹皇帝事的人渣挺多。下面就找幾個有代表性的渣男皇帝,咱們共同探討一番。

渣男皇帝一:東晉末年桓玄——有了曹操的命,沒有曹操的名。

這是一個與曹操權利極其相似的人。自拜相國、封楚王、加九錫、領十郡。挾天子交出傳國玉璽,正式稱帝,國號楚,改元永始,史稱桓楚。權利大到一定程度,就飄了。僅7年,政權就被滅國,留下篡位弒君的千古罵名。

渣男皇帝二:安祿山——這是個最大的渣子。

唐明皇天寶年間,安祿山、史思明發動了安史之亂,建立大燕,建都洛陽。7年時間被平定。主要說一下為什麼會罵他是最大的渣子。唐代經歷“貞觀之治”、“永徽之治”、“治宏貞觀,政啟開元”“貞觀遺風”及“開元盛世”後,成為了一個國富民強的國家,經濟在唐玄宗天寶年間達至鼎盛。萬國來朝說的就是唐朝最鼎盛時期的景象。這是中國封建社會發展到頂峰的一個階段。而安祿山,在中國最為繁盛的時代,硬生生的撕開了一道口子,導致了國家經濟的下滑,王朝的末落。我們現在所講的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就是主要復興唐代的文明。

渣男皇帝三:劉豫建立偽齊、張邦昌建立張楚——兩面三刀,賣主求榮的傀儡

北宋末年,金軍南下侵擾,迅速攻破汴京,俘虜欽徽二宗,佔領北宋北方大片國土,但由於金國無法統治已處於封建社會頂峰的北宋國土,同時也為避免受到北方宋朝遺民起義的直接打擊,金國通過在這些地區扶植了一些傀儡政權加以統治,偽齊、張楚政權便在其中。

傀儡政權作為金國扶植的傀儡政權,對中原人民進行殘暴統治,執行過反動的內外政策,但也由於此,終致其滅亡。

渣男皇帝四:陳友諒、明玉珍、韓林兒——元末混戰,想要分一杯羹。

元朝的高壓統治,使得全國各地揭竿而起。朱元璋接受劉伯溫建議“緩稱王”保存了實力。而陳友諒等自恃兵馬強壯,逆勢而為,迫不及待稱王稱帝。正是應了那句話“名不正,言不順”皇帝怎麼能坐的久?

渣男皇帝五:吳三桂、朱三太子——為一己私慾逆勢而為,註定被歷史拋棄。

吳三桂在早期順應了歷史,引清軍入關。不管什麼原因使他叛變的,這個動作也算是順應了時代的發展。而後天下太平,老百姓好不容易過上安定的日子,不願意打仗了。他又來反清復明,建國號周,登基稱帝。包括朱三太子在內,不論真的假的。這些人完全為了一己私慾,不顧黎民百姓死活,註定會失敗。歷史是人民的歷史。

渣男皇帝六:溥儀——後半生跟鬧著玩似的

溥儀算得上是絕對的正牌皇帝。可他後來乾的事真是為人不恥。任偽滿國皇帝,企圖借日本人恢復大清國——這不是引狼入室嗎?

爭議皇帝七:袁世凱——挺好一帥才,非得稱帝,找不清自己的定位!

袁世凱這人飽受爭議。壞蛋的地方是:第一他成了中華民國大總統,竊取了辛亥革命的成果;第二大搞特務組織,暗殺宋教仁;第三:稱帝!有爭議的地方:1.袁世凱天津小站練兵時期,帶出來的兵成了後來中國戰場上的主力。有馮國璋、段祺瑞、王士珍、曹錕等等。2.側面維護了祖國統一。革命黨在當時目光還是短淺了,也低估了自己的實力。革命黨一心只想著把清朝推翻,把皇帝趕到關外,關內必須恢復漢人統治。“驅除韃虜,恢復中華”。沒有考慮到東北與內蒙古的分裂問題。但是袁世凱料到了,他堅決把漢、滿、蒙、回、藏五族融為到一體,才有了現在中國多民族的大團結。所以此人不能成渣男,雖然稱帝一事真如小丑,但其維護中國統一的貢獻功不可沒。稱爭議男較為貼切。

中國泱泱大國曆史五千年,有文字記載的歷史三千多年。各個封建朝代你方唱罷我登場,沒有正義與邪惡,只有成功與失敗。誰能代表廣大老百姓的意願,誰能順應時代的發展,誰就能取得成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就是這個道理。今天,我們的老百姓生活在一個從未有過的幸福時代,這是一個偉大的時代,是一個載入歷史史冊可與唐代媲美的時代。現在的中國,正在改變著世界。相信在不久的將來,萬國來朝的景象會再次上演。作為一個東方大國的公民,感到無比的驕傲自豪!


冰雨剪輯


如果生在古代,我也想弄個皇帝乾乾。我說的,當然是那種名載青史的皇帝,即使是遺臭萬年的無道昏君,也未嘗不可。可如果好不容易坐上皇帝寶座,結果卻不被後世史家承認,甚至一筆抹殺,那也太少了點意思,這樣的皇帝,不做也罷。比如像下列的幾位,就是明明已做了皇帝,到頭來卻不算數的:

張邦昌

金兵圍困東京,宋欽宗遣弟弟康王趙構及少宰張邦昌進入金營作為人質。一次,宋將姚平仲夜襲金營。喊殺聲中,趙構神情泰然,張邦昌驚悸痛哭。金人以為趙構已經有了赴死之心,如果他在危急關頭自行了斷,將無以要挾宋室,因此主動將趙構放回,改索肅王趙樞作為新人質。

後來,金兵在撤離東京前,決定永遠斷絕趙宋對中原的統治權,另立他人為帝,以作為金的代理人。他們認為張邦昌適合做這個傀儡皇帝。

靖康二年(1127)三月初七,張邦昌於東京稱帝,改國號為“楚”。當然,歷史不承認這個政權,稱其為“偽楚”。“偽楚”僅維持了一個月,即告瓦解。張邦昌雖然膽小,卻並不糊塗,自知得位不正,等金兵一走,即刻在民間找到了早年被廢的宋哲宗的皇后:孟太后,然後自廢帝號,宣佈由孟太后垂簾聽政。張邦昌還把倖存的一塊玉璽“受命之寶”送往康王趙構處。

金人立張邦昌為帝時,東京的宋室官吏大多不置一詞。而御史中丞秦檜,卻公開表示反對,要求仍立趙氏子孫。據說金人就此認定秦檜是忠直之臣,並將其帶回北地,予以優待。

靖康二年五月初一,康王趙構在應天府(商丘,即原宋州)接受群臣勸進,登基稱帝,改元“建炎”。

劉豫

建炎以來,金人似深感無力經營中原,便在建炎四年(1130)再度尋找代理人,炮製傀儡政權。這一次,他們相中了原宋朝濟南知府劉豫。於是,“大齊”出籠,統治黃河以南直到陝西的中原地區。

劉豫的“大齊”因漢奸政權太明顯,不被歷史承認,稱之為“偽齊”。七年之後,金人以劉豫無能,將其偽齊皇帝之位廢掉。此後,宋金和談拉開序幕。

歷史上不被承認的皇帝還有很多。比如看歷史年表,劉邦之後是劉盈,劉盈之後是呂雉,呂雉之後是劉恆。猛一看,似乎呂雉也是一位皇帝,其實不然。事實上,呂雉只是皇太后,雖然她大權獨攬。而當時坐皇帝的龍椅的,是前少帝劉恭以及後少帝劉弘。呂雉要透過這兩小子,才能發號施令也乎哉!唉,只因這兩小子既沒權又沒勢,竟然連皇帝之名都被一筆勾銷。


莫安排


中國古代不被史家承認的皇帝太多太多了,首先一類就是連這個皇帝所建立的朝代都不承認,遑論皇帝。比如農民起義政權黃巢建立的大齊政權,李自成建立的大順政權的張獻忠建立的大西政權等。還有軍閥割據自立為帝的,比如五代十國時期自立為大燕皇帝的劉守光,秦宗權、董昌也曾稱帝,都不被承認。

因此找不被承認的皇帝必然要從被歷史承認的朝代裡去找。不被承認,肯定是合法性出了問題,但是作為歷史家來講,皇帝合不合法他只要是皇帝就好了,所以那些篡位之主史家大部分也是承認的。

不承認的大部分是被廢過的皇帝,一般是被後世帝王或者權臣假借皇帝或太后之名廢黜的。但也不是被廢過的史家就都不承認,比如明朝的建文帝被朱棣所廢,景泰帝被英宗所廢,但後世史家也還是承認的。

這裡找幾個被廢的皇帝且也不被史家承認的。

第一個,西漢昌邑王劉賀。

其實他更有名的爵位是海昏侯。漢昭帝劉弗陵去世後,沒有子嗣,權臣霍光選中昌邑王劉賀繼承為帝,不料劉賀即位後不聽霍光招呼,而且放蕩不羈,當皇帝27天后,霍光廢劉賀為海昏侯,罪過上千條,不知道咋乾的!最近南昌海昏侯墓的發掘,使這位廢帝又“火”了一下。

第二個,東漢弘農王劉辨。

東漢靈帝駕崩,大臣們立了他的兒子十幾歲的劉辨為帝,是為漢少帝。此時已經天下大亂,董卓趁火打劫從西涼領兵進了長安,到了長安不久,他就行廢立之事,廢漢少帝劉辯為弘農王,次年逼其自殺而死。董卓立了劉協為帝,即大名鼎鼎的漢獻帝。考慮到少帝年紀小而且在位不到一年被廢,史家大部分不承認他為一帝。

第三個,五代後梁廢帝朱友珪

朱溫建立後梁,但是他有兩大“特點”,一個是嗜殺,特別是越老殺心越重,許多功臣宿將都遭毒手。另一個就是好色,朱溫的好色是沒有廉恥和底線的,連手下大臣的妻女都搞,最要命的是自己的兒媳婦也是床上嬌客。後來由於朱溫喜歡乾兒子朱友文的老婆王氏,就準備把大位傳給朱友文,不想被伺候他的親兒媳婦張氏(他二兒子朱友珪妻)知道了,趕緊告訴了他,朱友珪一不做二不休,聯合成天朝不保夕的一員大將刺殺了朱溫,自立為帝。不過他當皇帝不到半年,異母弟朱友貞帥兵逼宮,朱友珪令人結果了自己。朱友貞即位成為梁末帝,歷數朱友珪弒君父之罪,將其廢為庶人。後代史家也多不承認他,新舊五代史都沒有他的本紀。


磨史作鏡




荒村釣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