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1 「育兒心理學」輸不起的“好勝寶寶”心理解讀

心理學研究表明,從 2 歲左右開始,孩子自我意識開始發展,但是由於對外在事物和自身缺乏客觀的認識,常常表現出以自我為中心,所以他希望“我”受到關注、“我”獲得認可,在比賽中“想贏”,希望自己能夠做得好,以此獲得父母和老師的表揚認可,這是孩子的天性。

輸了就意味著失敗,孩子會產生難以接受的挫敗感。孩子各種“輸不起”的表現其實是面對挫折的一種反應,並非都是源於“爭強好勝”。 如果孩子從小一直生長在讚美中,缺乏合理的批評,他承受挫敗感的能力就較低。一旦失敗,就會否定自我,無法面對,認為“輸”是丟臉不光彩的事。如果孩子從小沒有自己經歷過困難或獨自解決困難,一切都是父母包辦代替,孩子面對失敗就缺乏適應力和承受挫折的能力。他可能會用耍賴、逃避、退縮、放棄等行為來應對。

「育兒心理學」輸不起的“好勝寶寶”心理解讀

怎麼辦?

1、孩子“輸不起”時,不要急於指責批評孩子,先去共情孩子 。

孩子沒有得第一,沒有贏,肯定很難過,甚至鬱悶、自責、嫉妒、擔心,害怕父母、老師不喜歡自己了,其他小朋友會不會嘲笑自己呢?先去理解孩子的這些感受,讓孩子感到自己的這些情緒是被父母接納、理解的,雖然失敗了,但自己依舊是被愛的。

2、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競爭意識和成敗觀 。

教孩子正確地認識自己,每個人都有長處和短處,不可能在所有的競爭中都是強者。輸和贏是常態,我們應該坦然地接受,把事情盡心盡力地完成也是一種成功,而不是非要得了第一才叫成功。

3、家長給孩子樹立榜樣,示範自己對待輸贏的態度。

讓孩子知道,爸爸媽媽也有許多做不到、做不好的事情,但失敗並不“丟臉”,我們可以從失敗中學會很多東西。

4、通過遊戲讓孩子體驗“輸”的滋味。

遊戲是孩子最樂於接受的教育方式,是最接近孩子世界的語言。石頭剪刀布、打撲克、下棋、拍球比賽、跑步等遊戲,都可以讓孩子在玩樂中嘗試“輸”的滋味。剛開始,家長可以故意輸給孩子,激發孩子的興趣和積極性,但是,家長不能總是“讓”孩子,可以給孩子一些輸的慘痛經驗,讓孩子親身體會一下內心的失落。這時家長要給予孩子安慰和鼓勵,告訴孩子輸贏很正常,讓孩子感受到他也可以承受挫折感帶來的不舒服的體驗,這樣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就會有所提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