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2 原窖、原酒、原味,這樣一瓶酒,你喝過沒?

赤水河畔,兩山對崎,一日之中 ,乍寒乍暖 ;十里之內 ,此熱彼涼。

清澈的赤水河,鬱郁的紅高粱,辛勤的手藝人,交織在這群山環繞的赤水河谷中,孕育著醇香典雅的茅臺醬酒。

世人愛喝醬酒,凡一瓶優質醬酒,總讓人愛不釋手。紛紛擾擾的市場,林林總總的醬酒中,可曾品嚐過成義煮酒的“原窖、原酒、原味”?

原窖、原酒、原味,這樣一瓶酒,你喝過沒?

原窖

千年老窖萬年槽,酒好全憑窖池老。窖池是白酒釀造的必備設施之一,成義煮酒的老窖池見證著古老釀酒技藝的延續。

成義煮酒的窖池四壁由石塊砌成、窖底鋪黃泥。窖泥中富含微生物菌群;這些菌群能夠讓白酒變得更香、更甘旨。而它們,是以酒糟滲出的酒和水為食物,求得生命連續,成義煮酒的窖池,在一代代酒師的釀造取酒過程中,生物菌群不斷進化、變得更優異,反過來提高酒的質量。

老酒師們釀造成義煮酒,順著節氣進行,一年一個生產週期,在經過老窖池的醞釀發酵,精選優質的原漿酒,盛入以陶質容器,存放於恆溫恆溼的酒窖之中,再經三年陳釀,存放時間至少5年以上方可開壇飲取。

成義煮酒,似春苑深閨中的嬌娘,就這樣窖藏著,任世間紛紛擾擾,靜待歲月老熟,只為你的一口輕酌。

原窖、原酒、原味,這樣一瓶酒,你喝過沒?

原酒

一位老酒師,窮其一生,也只能釀造3萬瓶。成義煮酒的老酒師們遵循著“端午制曲”、“重陽下沙”的自然規律,並嚴格遵守著“九次蒸餾、八次發酵、七次取酒”的傳統工藝,這是千百年來人們對“天時”的認知,也是人類靈魂與自然深度交流的一種方式,每一瓶成義煮酒中都蘊含著老酒師們的匠心。老酒師們窮盡畢生心血詮釋了中華文化“道法自然”的神奇智慧,也包含了醬香酒“天人共釀”的神奇底蘊。

在傳統離現代人越來越遠、商業競爭使人們越來越浮躁的今天,老酒師們這份不懈的堅守,不正是“大國匠心”的一種完美詮釋嗎?

原窖、原酒、原味,這樣一瓶酒,你喝過沒?

原味

一代代延續的窖池,傳承不斷的古老工藝,老酒師的匠心獨運,成就了成義煮酒的原味窖藏醬香。

然世人雖愛醬酒,卻不知何以品鑑。拿起一瓶成義煮酒,狼吞虎嚥,猶如牛嚼牡丹,又怎麼能品嚐到蘊藏在成義煮酒中原味窖藏醬香?唯有“品三口,評三杯,喝三次”,方能品味幽柔綿長的原味窖藏醬香。

品三口:第一小口,快速入口,原窖醬香烈而難掩其味;第二小口,中速入口,原窖醬香爆而難掩其香;第三小杯,慢速入口,原窖醬香灼而難掩其格。

評三杯:第一小杯,淌過舌尖,於盤旋間入喉;第二小杯,平鋪舌中,於回味中入喉;第三小杯,倒入舌根,須臾間一線入喉。

喝三次:第一次,小杯慢飲,如男女初戀含情脈脈;第二次小杯豪飲,如男女熱戀如膠似漆;第三次小杯慢飲,如男女新婚相濡以沫。

原窖、原酒、原味,這樣一瓶酒,你喝過沒?

倒滿一杯成義煮酒,觀其色(晶瑩剔透、微黃透明),聞其香(前香、體香及空杯香),嘗其味(一抿品味、二咂後味及三呵回味),鑑其格(融色香味,鑑其風格),別有一番幽雅細膩、回味悠長。

斟幾兩成義煮酒,雖不能如文人騷客那般擁著“紅泥小火爐”,豪飲“綠蟻新醅酒”,嘆一聲“能飲一杯無”,卻也能約上四五好友,三杯兩盞,談笑間或是家長裡短,或是高談闊論,亦能獨坐於庭院,眼中憑欄之外的雲起雲落,嘴中是成義煮酒的鬱郁醬香,肚中是酒入豪腸的暖暖思緒,真是別有一番味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