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2 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怎麼解除?應得多少賠償金?

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怎麼解除?應得多少賠償金?

今天我們就來詳細說說如何解除無固定期限合同,以及補償金金額的確定。

1

如何解除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1

無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也是勞動合同的一種類型,在履行過程中,任何一方由於某種原因提出解除勞動合同,另一方只要表示同意,雙方達成一致意見,就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如勞動者有《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九條規定的情形之一出現時,用人單位就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九條:

  • 在試用期間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的;

  • 嚴重違反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的;

  • 嚴重失職,營私舞弊,給用人單位造成重大損害的;

  • 勞動者同時與其他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係,對完成本單位的工作任務造成嚴重影響,或者經用人單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 因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

  • 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

用人單位有本法第三十八條規定的情形之一時,勞動者就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

  • 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提供勞動保護或者勞動條件的;

  • 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

  • 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

  • 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損害勞動者權益的;

  • 因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規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

  •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的其他情形。

  • 用人單位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者勞動的,或者用人單位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危及勞動者人身安全的,勞動者可以立即解除勞動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單位。

由此可見,無固定期限合同並不是沒有終止時間的“鐵飯碗”,只要符合法律規定的條件,勞動者與用人單位都可以依法解除勞動合同。

2

有很多錯誤觀點認為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是不能變更的“死合同”。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和其他類型的合同一樣,也適用勞動法與本法的協商變更原則。

按照勞動法的規定,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可以變更勞動合同約定的內容。除了勞動合同期限以外,雙方當事人還可以就工作內容、勞動報酬、勞動條件和違反勞動合同的賠償責任等方面協商,進行變更。在變更合同條款時,應當按照自願、平等原則進行協商,不能採取脅迫、欺詐、隱瞞事實等非法手段,同時還必須注意變更後的內容不違法,否則,這種變更是無效的。

3

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優勢是勞動者可以長期在一個單位或部門工作。這種合同適用於工作保密性強、技術複雜、工作又需要保持人員穩定的崗位。

對於用人單位來說,有利於維護其經濟利益,減少頻繁更換關鍵崗位的關鍵人員而帶來的損失。對於勞動者來說,也有利於實現長期穩定職業,鑽研業務技術。

2

解除無固定期限合同的補償金

若雙方協商一致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用人單位按照《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

的規定支付經濟補償金;若用人單位單方面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用人單位是違法的,應當按照《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七條的規定支付雙倍賠償金。

《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

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勞動者月工資高於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佈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準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七條:

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應當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經濟補償標準的二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