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河南農村40歲夫妻2人來魯北做特色小吃生意,5元1個3小時賣700元


隨處可見的小吃,什麼賣的最好。河南農村40歲張大哥和大姐是夫妻,他們二人在魯北三線城市早市上經營著他們的小生意,肉夾饃。

大哥說,我19歲開始就做肉夾饃,今年已經20多年,這早市上人多,我一早晨3小時,很忙活,一個肉夾饃5元一個,能賣700元錢。

人們都在排隊購買。

大哥與大姐分工,大哥負責做小餅,大哥手中是一把錐形擀麵杖。

大哥說,肉是前一天晚上在家裡用五花肉燉出來的。用鹽、姜、蔥、草果、蔻仁、丁香、枇杷、桂皮、大香等20多種調料湯煮而成。肉要小火慢燉至酥爛入味,也可用高壓鍋上汽燉三十分鐘,餅烙的時候無需刷油,吃的就是這個味道,而且這種餅能存放很長時間,算吃算把餅放電餅鐺加熱跟新的一樣,當然只是餅,肉要單獨加熱的,滷出來的雞蛋夾在餅裡或直接吃。

大姐在切肉。

加入青尖椒、蔥花、香菜。

肉夾饃是古漢語"肉夾於饃"的簡稱,陝西特色食物之一。陝西人性急,直爽,省去"於"字,喊起來便當些,可以自己做。

錐形擀麵杖擀出的麵皮,在烤板上烤10分鐘。顧客要的時候大哥再拿到底下一層烤,大姐說,這樣就能保證餅脆好吃。

酥軟香醇,肥肉不膩口,瘦肉滿含油,配上熱饃夾上吃,美味無窮。

大哥、大姐攤位上有個錢盒子,都是讓人們自己找錢,還可以手機收錢,大姐說,這樣保證乾淨、衛生、誠信。大哥、大姐也從來不看那盒子。大姐說我們給自己立下的規矩就是實在、誠信,我們那裡都出來打工賺錢,我們也在這裡買了房,孩子在當地上學。農村人出來打拼不容易,在這裡祝他們小生意紅火。【圖為原創,嚴禁搬運,歡迎點擊右上角關注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