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美國教授呼喚中國留學生積極點?留學生們怎麼了?

晗晴說


對於廣大在美國就學的中國學生來說,美國留學生活的適應是一個很嚴肅的問題。雖然中國學生是美國高校中最主要的國際生群體之一, 但也是美國所有留學生中遇到學術上和文化上衝擊與挑戰最大的群體之一。總的來說, 對於中國學生而言, 如果要在美國獲得各方面成功, 要在三個因素中達到要求:自身積極主動的學習動力,語言溝通能力, 以及對於新的文化的接受適應能力。二年多前一項35位美國各個領域任教的教授參與的調查發現, 美國教授們一般認為中國學生尤其需要掌握三種技能, 以獲得學術上的成功。1. 良好的寫作能力;2. 提出問題並批判性思考問題的能力;3. 良好的表達和溝通能力,特別是跟教授和同學。

行動方面, 為了更快更自如的融入到當地校園學習與娛樂文化,美國教授建議中國學生注意以下美國文化的細節:

1. 行前做好充分準備,最好在國內早有參加同等程度國際課程;

2. 積極參加課程:美國課堂比較活躍,除了老師講課(lecture)的形式之外,還會有研討(seminar)等其他形式,學生需要先自行做資料檢索閱讀後再到課堂上分組和老師討論。參加此類互動不僅可以鍛鍊自己的表達溝通與理解能力,也帶來與同伴一起創意的新思維。

3. 充分利用課程的教學資源: 美國課堂裡學生可以隨時提問,但需要舉手得到老師的允許。如果作業有問題,可以在老師公佈的“辦公時間”(office hour)裡去答疑。如果覺得自己學習技能需要幫助,學校設有“學生學習中心”(student learning center)會幫助診斷釋疑。還可以免費或付款從中心裡請“家教”。

4. 決不可作弊:多數的美國大學設有榮譽行為守則(honor codes),即在“在作業、報告和考試等中不給予別人幫助,也不接受任何未經允許的幫助”,考試時老師常不監考。但在校期間,學生若被發現有違反榮譽守則的行為,會依照其中的規則進行懲罰,輕則留校察看,重則開除。

5. 利用好暑假:學習困難的課程可選擇在夏季學期來修。美國多數大學都有夏季學期,一般在5、6月,分兩個四周長的上下學期,重要的基礎課程在夏季學期都有開設,你可以選在四周期間專心致志地完成一門課程,夏季選課的人較少,班級規模小,加上時間緊縮內容會有取捨,相對比較容易取得好成績。

6. 學習比聽課更重要:課堂上教授會給出課程提綱,進度也會很快,同時會佈置很多課後閱讀材料,然後就靠你自己去鑽研應該掌握的內容了,學不學沒人管你,作業也沒人追你,所以自我管理和主動學習的精神很重要。

7. Syllabus課程綱要至關重要:每一學期的第一堂課裡,除了師生互相認識一下外,剩下的時間裡就是一起研究熟悉任課老師編寫的課程綱要。其中包括教科書和參考書目、課程內容、進度安排、作業要求、考試日期、成績結構、評分標準、學科政策(包含考勤、遲交功課等)和學術政策(處理作弊抄襲的政策等)等。對學生來說只要遵守課程綱要的要求,通過這門功課的問題就不大。而對教師來說,課程綱要是指導也是一種約束,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般不得隨意更改綱要所列出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時間安排,考試也只能測驗其中包括的內容。所以一定要保管好並吃透每門課程的課程綱要。

8. 瞭解不同課程計分方式: 除了傳統的考試評定成績之外,美國課程常採用累計加權作業、小測驗、考試等的評分制度。在學期末,很多美國老師加權平均的時候會去掉一個最低分,但若是沒交作業導致的零分一般不會去掉,所以態度很重要。

在美國學習與生活,掌握熟悉校園制度與社會習俗十分重要, 除了以上學習建議, 要嚴格遵守交通規則, 入學前要買好保險, 交談時迴避宗教信仰及其他一些敏感話題,公共場合低聲不喧譁,注意給服務人員小費,聚餐及參加其他社交活動時不要隨便為他人結賬等, 這些都是十分重要的。最終, 不論對於新的陌生的世界, 文化有什麼恐懼, 要勇於多走出去做出嘗試, 才會在新的環境中適應並且成功。


包大人玩科學


目前在美的國際學生中,大約有三分之一是中國留學生。然而在美國教授眼裡,他們愛扎堆,無法用英語學習和交流,甚至因為作弊和掛科被學校退學。

這位教授認為,國際學生帶來的不僅是一年300億美元的收益,還是日益孤立的美國人對不同人群、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好奇心。而留學生的扎堆,背後未嘗不是美國本土學生的拒人千里。

大部分中國留學生,完全沒有做好準備

前幾天,在我整理那些精心保留了37年之久的書籍和材料時,我翻出了兩包精美的書籤,這是一箇中國留學生給我的禮物。我還記得這個學生,他總是在我“俄羅斯歷史入門”課上坐在第一排,一課不落,一絲不苟。每次我的office hour他都會前來,我佈置的所有課外材料他都會認真閱讀,課後更是會就他的疑問來跟我討論。最後,他這門課得到了A。

然而我認識的其他絕大多數中國留學生與之完全不同。我對他們同樣印象深刻,儘管我可能分不清他們誰是誰。在一個120個人的課堂中,這樣的中國學生有15個左右。上課的時候他們總是扎堆坐在教室的最後幾排,考試的時候他們也總是扎堆一起不及格。

我對此很是困惑,仔細閱讀他們的試卷後,才恍然明白在我主動邀請他們談談的時候他們為什麼從來不曾應約,因為他們的英語並不好。不好到什麼程度呢?他們甚至無法將他們需要回答的問題用英語問出來。我有一個會說中文的助教,但是這並沒有起到任何作用,他們的學習狀況也並沒有改善.

相關閱讀:http://www.lxws.net/new.php?id=1378

2000-2015年中、印、韓三國赴美留學生人數趨勢圖

在過去的5年裡,中國留學生蜂擁而至,來到美國大學求學。目前在美的近百萬國際學生中,大約有三分之一是中國留學生。然而並不是每位中國學生的留學生活都一帆風順。

在2013和2014學年中,約8000名中國留學生主要因為考試作弊或課業不合格被美國大學退學。中國留學生此前更是被指控在TOEFL考試中存在大規模作弊行為。很多文章都表達了同一個觀點:不少中國留學生的語言、知識、心態等方面都完全沒有做好準備,達到能應對嚴酷的美國高等教育環境的要求。

其實對此我深有體會。我還記得自己在70年代在蘇聯求學,作為俄語非母語的留學生努力辨別一字一句,去理解俄語講座的時光。當然,我當時具備了基礎俄語技能,但是我現在遇到的很多留學生並不具備這樣的英語水平,我的一箇中國學生甚至寫不出羅馬字母表中的所有字母。

作為一個教授,這種情況總叫我無所適從。在不能降低我的課堂內容的專業度的情況下,我只能用盡可能多的媒介來展示我的材料,希望其中至少有一種能幫助這些學生理解。

儘管如此,隨著錄取人數的增加,來聽課的學生一年比一年多,上“大課”本身就是一種教學挑戰,我漸漸明白,我只能放任班上其實並不能理解我的課堂內容的那些中國學生。

國際學生的到來,比想象中更重要

然而,儘管有種種困難,我也絕不會說不建議這些中國學生來美國。如果純從經濟角度來看,他們的到來為我們的經濟發展添磚加瓦。

根據美國商務部的一份報告,僅在2014年,這些國際學生為我們國家貢獻的收入就超過300億美元。由於國際學生往往支付全額學費,他們也幫助許多大學解決了預算不足的問題,尤其是在這種政府部門紛紛削減大學資金的情況下。

在我任教的大學,國內的學生每年即使全額支付學費也僅是12000美元,而國際學生的學費則是35000美元,這自然大大激勵學校鉚足了勁錄取國際學生。

在錄取國際學生這個問題上,好處不僅僅是經濟收入,我們有更多的原因需要他們。不管是來自中國、印度、中東或是非洲的國際學生,他們都幫助我們解決我目前稱之為“孤立主義”的問題。

今天,我們面臨著前所未有的伊斯蘭恐懼症,我們的總統想要頒佈禁令禁止所有的穆斯林入境。我們國內很多群眾對於移民的態度也是希望在美國和墨西哥之間建起一堵更高的牆。

這些國際學生的到來能夠很好的幫助我們緩解被這些政策加劇的恐懼和漠然。他們的出現,他們和美國人的交流和友誼,會幫助我們更好地塑造和導正我們感知世界上其他國家的方式。

這點對於我們來說至關重要,因為有機會去其他國家學習或生活的美國人只是少數。在2015年,在美求學的外國學生共計974,926人,而選擇去其他國家讀書的美國學生僅有304,467人。預計到目前的研究生畢業的時候,只有不到10%曾經去他國留學。

而在這些出國讀書的學生中,超過一半選擇去英國或是其他歐洲國家。這些數據都說明,我們國家的學生接觸外國機會少,地域侷限,有很多的國家對他們來說都是從未涉及的陌生領域。

這並不代表我們的學生對於亞洲、非洲和中東毫無興趣,只是總有很多現實因素使我們無法下定決心踏出國門。例如目前敘利亞、伊拉克和也門的安全問題,都大大侷限了那些學習阿拉伯語的美國學生對摩洛哥、約旦、阿曼和阿聯酋的接觸和理解。

根據我自身經歷,現在越來越多的美國大學設有國際旅遊安全監督委員會,用來根據以往經驗和國家部門的旅遊示警信息來評估學生和教師出境旅遊的安全性。大學要對自己組織出境的老師和學生承擔法律和經濟責任,因此他們對境外交流帶來的相關的保險和責任問題相當敏銳和謹慎。

此外,不穩定的國際關係也使得我們學生難出國門。儘管每年參與富布萊特項目來美讀書的巴基斯坦學生比其他國家學生都多,但是目前美國仍未輸送過學生前往巴基斯坦讀研。伊朗同樣如此,美國對其實施的制裁使得伊朗將美國學生拒之門外,儘管私立機構和基金會正竭盡所能彌補,但收效甚微。

這個問題在現今愈演愈烈。Donald Trump正在試圖將美國打造成孤立主義的國家,一個會轟炸伊朗、會在美墨之間豎起隔離牆的國家。國際學生的到來,無疑會是我們和其他國家接觸的紐帶。他們使我們對於美國之外的世界,對於跟我們同在一個星球的人們的生活和文化保持不斷增長的好奇心。

留學生愛扎堆,美國學生也有責任

我們對此應慎重以待。

國際學生能帶給我們的絕非僅是金錢利益。當國際學生來到我們這裡,我們應該主動伸出橄欖枝,主動去和他們交流。不然的話,這會使他們之間互相扎堆抱團。我們的大學應該多多鼓勵我們的學生去跟來自世界各地的國際學生接觸,這點就現在來看完全沒有做到位。

我有一個巴基斯坦學生現在正在中西部的一所大學讀書,她告訴我她在這裡交的朋友都是來自其他國家的留學生。美國本土學生很難接近,他們總是帶著耳機或耳塞走在校園裡,顯示出拒人於千里之外的姿態。美國學生對她的國家的好奇僅僅停留在巴基斯坦人說什麼語,吃什麼東西這樣的問題。而我想,她所遭遇的對讀到我這篇文章的留學生來說應該很是普遍。

所以我想對來自各國的留學們說,大膽地來美國吧。當你來到這個國家以後,語言問題會解決的。你會在這裡購物,娛樂,跟美國學生談天說地,漸漸地,你會在某一個時間點突然發現自己已經完全能聽懂課堂上坐在前排的本國學生的發言。

但是更要提起重視的是我們本國學生。我們並不需要靠著環遊世界來獲得國際視野,我們需要的,只是保持對於不同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強烈好奇心和探索慾望,而這恐怕正是現在的我們所缺乏的。


藤博士留學



中國的留學生沒有出什麼問題呀,可能是這個教授想多了,多少國內家庭傾盡家財讓自己的兒女去國外讀書,中國的留學生怎麼可能不積極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