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如果漢服復興了會是怎樣的畫面?

被冰封的忢




記得小時候吧,也不知道是哪屆全國會議了,班主任把他家電視搬來讓我們看,學習。那時候我們小,對於上課能看電視,還是什麼全國會議,都非常熱血激動。

然而當介紹進場的人的時候,我就發現,很多少數民族代表都穿著各自的民族衣服,而漢族人都穿西服。那時候的我就在想,為啥沒有漢族人的衣服呢?

再後來發現小學歷史上的一些介紹56個民族的圖片裡,漢族服飾也都非常簡單,完全不能和其他民族的衣服可比。再後來發現學校組織的跳舞,都要求我們穿著少數民族的衣服跳少數民族的舞,老師還說少數民族都是能歌善舞的。那時候我就在想,為什麼我們就不能穿自己的漢族的衣服,跳自己漢族的舞?不過那時候的漢服還叫古裝,只有古裝電視才能看到。

後來慢慢長大,看了詩經,看了楚辭,看了唐詩看了宋詞,更看到了漢服,曲裾襦裙………

希望漢服能夠復興,至少也希望有一個漢服節,這樣也不至於以後的人會出現我小時候對漢服,對漢族的誤解。也是一種紀念,美好的東西,應該要讓所有人都知道!

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


落葉kv


【小瑋菌菌】如果漢服復興了會是怎樣的畫面?

作為一枚衷心喜歡並希望漢服可以徹底復興的人,如果漢服真的復興了,我大概會激動死!!!那畫面無法想象,真的希望有生之年可以見到那個畫面。

其實漢服自從清朝開始就斷代到如今,明朝之後無漢服,漢服也幾乎沒有什麼新的款式出現,真的蠻痛心的!

咱們自己民族的服裝現在被很多人唾棄,甚至於我穿漢服上街或者上班還被人嘲:穿衣服博關注,或者是被同事問:“你在cosplay嗎?”“你很喜歡cosplay嗎?”

我聽到這種話心如刀割,穿自己漢族的服裝,卻被自己民族的人說是cosplay,真的是很痛心疾首。

我最最喜歡唐朝的襦裙和魏晉南北朝的交領還有明朝的漢服!

我也很期待現代會有才子佳人傳承並設計出新款漢服,更符合現代人審美和習慣~但是我覺得還蠻難的!以後我如果有更好的機遇的話,我一定更加支持漢服復興!盡我今生之所能!

我在我自己的很多個視頻裡都有穿漢服出場,我喜歡以後無論是穿漢服出街還是錄視頻,不要有人在問我奇奇怪怪的問題了,您可以不懂,但是不要亂說!

還有人跟我說,我穿的漢服是韓服或者和服。。。我真的是很無語也很痛心,韓服是借鑑了明朝漢服的形制,和服是借鑑了漢唐之制,簡單來說韓服和和服都是學習咱們漢服的產物!我覺得是這樣,如果有不同意見歡迎切磋!

但是我不得不佩服日本人和韓國人對本民族服裝的扶持和傳承,中國人卻不聞不問,革命尚未成功,同袍仍需努力!


小瑋菌菌


看了一下回答,覺得有必要提醒各位正視一下題主的問題,不是問能不能復興,而是問的復興了會是什麼樣的畫面,不要跑題了。

我們來大膽的設想一下。

漢服復興後,大街小巷都是一片衣袂飄飄,油紙傘,姑娘是都美了,男的都娘了,哦不,是玉樹臨風。

相應的,一些詩歌也會興盛起來。

男的如果想約姑娘去蘇州玩,可能會說:“江南可採蓮,蓮葉何田田。姑娘有無興趣隨在下去江南遊玩一番呢?”

第一次約會時可能會說:“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知不知呀”。並做嬌羞狀。

我覺得有個總結比較好,忘了出處:

穿著道袍的文藝男揹著單反採風;

穿著齊胸的萌妹紙叼著糖葫蘆逛夜市;

穿著曳撒的大叔蹬著皮靴開車上班;

穿著褙子的高中生揹著帆布包擠地鐵…

清明穿著曲裾去祭祖踏青;

端午穿著半臂宋褲去觀潮;

中秋穿著圓領袍拜月;

除夕穿著大紅襖裙守夜;

總之,如果漢服復興了,一些相應的文化也會復興,再和現代化的設施等結合起來,也許到那時大家都比較認可,覺得很美,但在現在看來,可能更多的是不倫不類。


第一節歷史課


那將是夢迴大唐的盛況,隨著中國的全面崛起,漢服也將是其中之一會更多的出現在生活中。這是中國人尤其是漢人民族復興和民族自信的迴歸,漢服上下五千年,承載著中國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天地的敬畏,也是漢人獨有的文化。幾千年來映射著整個漢文化圈,韓、日等國家的民族服飾無一不是從漢服中演變而來的。漢服復興也就是中國重新站在世界之巔的時刻,我們民族空前強大了對自己的文化也將是最好的傳承。漢人衣冠已經消失了近四百年,無數人都已經忘了我們漢人原來的樣子,也有無數人時刻惦記追憶,夢想有朝一日能重現大漢風采。這估計也就是最後一個漢人王朝大明有如此之多人追思的一個原因吧!在古時,漢人的衣冠就是區分華夷的標誌,被清朝扒皮削骨之後漢人怎能不憤懣和期望重現呢?總之,思悼深處只能捶胸頓足,惋惜之情難以言表,只能一步一步去恢復直至重現普及。王與興師,修我戈矛。豈曰無衣,與子同袍啊!



黑夜孤火


最近“共青團中央”已經發起了-華服日。

畢竟是中央發起的,要考慮到少數民族,所以叫華服日。

像這種特定節日,或是出去旅遊、參加聚會,都可以穿,想像一下你身處在一個風景優美的名勝古蹟,而你身穿漢服,這種感覺難道不是很美好?(順便回覆一下那些說穿漢服不方便的,我不信那個傻子會穿著漢服去搬磚鋤地。)

而且個人覺得穿漢服不僅僅因為它漂亮、好看,更多是民族認同感。現在崇洋媚外的人那麼多,日本、韓國、歐美,文化入侵無時無刻的存在,讓我們的文化復興迫在眉睫。

如果你覺得歷史就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那為什麼現在很多人回去復興它喃?既然有這麼多人去喜歡它,那就說明還是有它存在的價值。

如果把中國古人和我們現代人分開來看,日本、韓國和我們都是中國古代的繼承者,日本和韓國不管怎麼“去漢化”都沒有遺棄傳統服裝,我們為什麼就要遺棄服裝喃?

這些傳統的東西都老祖宗給我們遺留下來的瑰寶,我們每年都會祭拜祖先,如果這些傳統到我們這就消失了,我們死後有什麼臉面去見列祖列宗?

現在中國正在走偉大的復興之路,軍事、國力、經濟都在復興,傳統文化更應該得到復興。

辮子剪掉了、日本人趕走了、國家強大了、人民站起來了、漢服我們也應該穿起來了!


蜀成川


能有什麼?不過多了道風景而已啊。滿大街衣著飄飄,甚至猶如仙境呢!玩笑,回正題。

中國本身多民族組成的國家,少數民族也是其一一部分。

在這個地球上,各個國家民族有其獨一無二文化習性,乃至衣著。

說到衣著,就不得不說說近些年來漢服運動了。漢服運動就是提倡穿著漢服服飾唄。至所以提倡,那是因為在古代中國的某一段時期,某一個王朝。

這個王朝不僅造成很多輝煌的成就,時稱乃至地區霸主,其文化廣播不可估量,影響乃至今。

漢服運動不一,有的要求將漢服作為國服,以此傳承和傳播沿繼。但是也有反對漢服運動。那些人說,都什麼年代了,還穿回古代的衣服,那不是倒退麼?時代前進時尚了,怎麼會可能穿回那些古董的服飾?

倒是實在話,但那些堅持漢服運動的人認為,韓國有其特色服飾吧!那日本和服呢?遠揚世界呢!世界上很多民族都是擁有其獨特服飾,中國本土少數民族服飾也得到很好的保存與傳承。

那麼漢族也是一個民族,不過其在我國是最大族群罷了,難道就不能擁有傳承自己的服飾嗎?

唔!這個很有道理。

其他民族穿著其民族特有服飾,漢族當然也可以。

時代是在前進,這沒錯,但不要忘了民族的根與本性。

筆者倒是喜歡猶如天仙般的妹子,原因男人都懂得。


小熊拍拍


可以作為傳統節日穿著的服裝,特別在春節,元宵,端午這些國家傳統節日,穿著美麗的漢服遊玩,賞燈,是非常有文化氣息的,如果是平常工作我覺得不太方便,畢竟漢服穿著有些繁瑣,還是放在節日穿比較合適些。





甲乙丙丁戊


復興華服/漢服文化,展現出新中國的現代未來。有何不可呢?我當然想著有朝一日中華民族能夠全面復興,這是我最大的願望。

可是傳統的華服/漢服曲裾、襦裙、大襖衣袖太大,衣腳太長。適應不了日常勞作穿著和現代的生活節奏怎麼辦呢?只能當作我們漢族的傳統節日盛裝來穿穿一下。

華服/漢服是我們漢族同胞的日常穿著打扮,為了能夠讓華服/漢服在漢族同胞的群體裡面日常化,能夠適應現代未來的生活節奏。唯一的選擇只有改良式,只要在華服/漢服交領的元素上保持不變就好了。但是我們漢族要注意的是;華服/漢服在當今現代未來的改良途中,必須要弄清楚,不能隨便拿其它民族的設計元素來加以混淆。比如是日本的和服,朝鮮半島的韓服,還有中國國內的滿服:旗袍元素等等,這些民族與國家的服飾造型絕對不能夠與我們的華服/漢服改良式造成混淆。

說到這裡,我順便介紹這以下的後面幾張圖片當中,現代華服/漢服改良式效果設計圖:如果將來的新中國華服/漢服文化能夠復興實現的話,為了讓中國現代特色時裝能夠在漢族同胞的群體裡面日常化。我想,按照這圖片上的華服/漢服改良式─漢元素的設計效果去發展,適應現代未來的生活節奏應該沒有多大的問題的。

畢竟華服/漢服是漢族同胞的民族服飾,漢族同胞能夠高高興興的穿上自己的民族服飾,很好的啊!

現代未來的服飾穿著打扮自由嘛!各有所好。對於漢民族的服飾來說,傳統華服/漢服也好,漢元素也好,改良嘛!只要不混淆其它民族的設計元素就好,都是漢族服飾文化的結晶。我們漢族的產物。











漢化失敗


首先,個人認為如果漢服復興了,也是在傳統的節日上或者週末假期亦或是婚禮上穿的多。比如中秋時節穿著漢服來賞月,那是多麼愜意的一番風景。比如春節期間特別是元宵燈會時穿著漢服猜著燈謎,又是多麼唯美的一幅風景。比如週末相約出遊,穿著漢服當然也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結婚時新郎新娘來一個漢式婚禮,這才是我最期待的。

然後,個人漢服是得復興,這畢竟是漢民族的服飾。復興之後在重大活動中,全國56個民族的小夥伴聚在一起的時候,穿上漢服就不會顯得之前那麼“不倫不類”了,所以漢服復興也是漢民族穿。也可以在適當的時期綜合包括漢服在內的各民族服飾之大成,設計出一種“國服”,這個也許只是一個念想。



最後,如果我想漢服復興了。必會跟上時代的腳步做出一定的創新,從而變得現代人生活休閒時穿。但是也不必強求所有人都穿,畢竟有些人認為穿著不喜歡,所以不強求。但是隨著穿的人越來越多,不喜歡的也會慢慢的潛移默化的變成喜歡的。


所以綜上所述,個人非常支持漢服的復興。不過得結合時代的腳步。而且最好是也設計出一套符合全民族的“國服”,這個是很難的。所以還是先改進漢服。


淡看天上月


極致癲狂向:漢族都穿漢服,那是一個仙境啊⁽˙³˙⁾◟(๑•́ ₃ •̀๑)◞⁽˙³˙⁾

理智向:漢服復興了,我們不一定能看到漢族天天穿漢服,這個畫面是不可能的。

我國有許多的少數民族。他們都有各自的民族服飾,他們會在一定的場合穿上自己的民族服飾,也會穿T恤襯衫牛仔褲,不是麼?

同理。

咱們還是會穿時裝的啊!

如果漢服復興了,我們穿著漢服上街,再也不會有同胞拿奇怪的眼神看我們,因為他們知道這是我們自己的服飾。

如果漢服復興了,我們會更關注到我們的傳統文化。

華夏復興,衣禮協行。

也許,我們不再崇尚繁文縟節,但我們不會忘了這些禮儀。我們需要信仰,我們也許能在禮儀中,找回我們曾經正確的,適合當今社會的信仰。

也許,我們看到南朝鮮去申遺,我們不會再氣的跳腳。因為我們把我們自己的傳統文化,拾了回來,傳承發揚得很好。我們會發現自己的東西,南朝鮮,他們是偷不走的。

也許,我們看到某些元素,不會再說,日本的有什麼好。因為我們明白,那是我們自己的東西,日本是向我們學習走的。那不過是我們的元素,回來了而已。

要理智,要理智。

雖然極致癲狂向的想像很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