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教育部嚴禁在職教師有償家教,是嚴禁有償,還是嚴禁家教?

馬走田2018


看到這個標題已經不覺得新鮮,這已經不是新聞而是每年都老生常談的話題了。各層各級教育主管部門年年大會小會都在說嚴禁,事實上說歸說,根本禁不了。

是不真心禁還是沒能力禁先不談,首先教育部對這個禁令中某些概念就一直沒有做出具體詳細的定義說明,而長期以來造成不同人有不同理解的模糊不清的印象。

1.在職老師如何定義?是指所有的有教師資格證的老師,還是大中小幼中的中小學老師?是所有公辦民辦學校老師,還是特指吃皇糧的公辦教師?是指所有課程學科老師,還是專指任教語數外理化等中高考科目的老師?是在在職崗教師還是在職不在崗教師?所以說禁令的對象要明確統一。

2.什麼叫有償?有償怎麼定義呢?看學費達到多少錢,還是不論多少錢都算,還是要提供正規稅收發票就可以?收了購物卡,代幣卷,電子貨幣或菸酒土特產等算有償麼?一律禁止麼?

3.家教怎麼定義?在老師家行不?在學生家行不?在外租房呢?借用別人房子呢?教一人算家教還是達到多少人就不行?

4.補課怎麼定義?是指學校開設的課程不能補還是什麼都不能學不能教?是不能提前教還是啥時都不能教?

5.老師也是社會人,也有社會關係。他教自己親戚朋友孩子行不行?朋友的朋友的孩子行不行?

6.每個家庭及孩子情況都不一樣。有補課需求的怎麼補。一刀切都禁止嗎?窮人和富人的需求都一樣麼?

這些問題都必須通過深入調研搞清楚。十九大報告說的好,當前社會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曾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力之間的矛盾。這個矛盾貫穿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整個過程會社會生活各個方面。所以有時候一紙禁令是不能解決矛盾的。

事實上當前最可惡的不是補課本身。大家都去學習應該說是好事,是社會文明進步尊重知識的表現,總比全民打牌麻將娛樂好吧?

可惡的是什麼?我覺得有以下幾點:1教師不努力完成本職工作,教書育人不負責。這個可以通過加強校內管理,教學質量監督來考核管理。2教師為了賺錢,逼迫誘導自己任教學校任教班級的學生參加自己的輔導班,或互相介紹,對不交錢上自己課的學生進行打壓報復。這個可以開通舉報熱線,發現一起開除一起。3教師誇大補課效果,忽悠家長,引發焦慮攀比情緒達到斂財目的。這個問題可以請家長參與對教師的師德考核,兼聽則明。4教師利用職務崗位之便,以教育教學權力謀私利搞腐敗。

作為家長,我希望在空餘的時間為孩子找一位德才兼備的老師做孩子的精神和學業上的導師。畢竟術業有專攻,在職教師的整體綜合素質無疑是高的。品行能力好的教師有時間精力教自己孩子也要看緣分,校內沒有遇到為何不能自己找呢?找到了這樣的老師自願付出報酬不正是君子所為麼?所以一紙禁令出發點是好的,但是效果有限。

最後我認為在中高考指揮棒的影響下,很多家長的教育理念本身也不成熟。不切實際,盲目攀比,妒忌心強,不思進取的也大有人在。所以教育部將問題都歸結於有償補課,歸結於在職老師,歸結於樂學善教,實在是沒有治病治根啊!


老馬140813


上高三那陣,數學老師突然給換了,原因是一些有背景的家長給學校提要求,新老師上課只做一件事,寫幾道題在黑板上,抽幾個學生上來答,答完下課,沒有解題思路,一節課下來完全蒙圈,跟沒上一樣,奇怪的是那些平時成績不如我的學生,還都會答,貌似一個個都變成了學霸,而我這個多次考全班第一的成了學渣,後來才知道,那些學生都上了這個老師的補習班,我農村來的,上不起,也不想花那個錢,這樣的結果就是我自己感覺突然不會學數學了,好在經過自己的努力,最終還是保送了一個重點大學。現在想起來,很懷念給我教高一高二的那位從來不辦補習班的老教師,這是我個人的真實經歷,不敢說辦補習班的老師都不好,但這種老師應該會把重心放到他的補習班裡,或者說採取一些策略讓上了補習班的孩子測驗成績更突出一些,就像我高三的那位數學老師一樣,這樣才能讓家長覺得錢花的值,畢竟不管怎麼上,工資照拿不誤,補習費卻得靠自己想辦法才能掙回來,肯定不能讓上了補習班的家長覺得虧了,所以真的應該禁止教師課外補課,不公平。


冰河3817


我校經常組織教師學習《嚴禁中小學在職教師有償家教》文件,同時開學初大家都必須簽訂承諾書。所以大家眼睜睜的看著學生參加各種校外培訓輔導機構,而且價格不菲。這說明什麼問題?補課、輔導這是家長的需求,有需求才會有市場呀。不管家長是因為自己工作忙還是想讓孩子出類拔萃,他們想的是輔導、補課這種事肯定要交給專業老師進行才好。

可事實上呢,就拿學校附近的一個輔導機構舉例,美其名曰“清北班”,好響亮誘人的名字,一放學周圍三四十名學生去輔導作業,各個年級各個班級的都有,據說是一個下崗工人辦的,在外請了附近的大學生每天下午過來輔導,沒有任何教育教學經驗,只負責學生作業做的對錯,至於“所以然”的講解可想而知。

有人又要說了:“嚴禁教師有償輔導,你可以免費輔導呀。”是的,我們應該講奉獻,住房免費給教師住,生病免費給教師醫,子女免費給教師教育,出行免費給教師解決……或者提高教師待遇,真正與公務員或醫生持平,教師無話可說。可現實是一個工作18年的教師工資兩千多點,外加績效1年1萬,如果住房、醫療、教育、交通都奉獻給教師,教師一定也會講奉獻。

☺️歡迎評論!


生活科創教育


不論是不是有償,教育部嚴禁在職老師到培訓機構兼職的規定,肯定是沒有錯的。這個規定如何來解讀,其實,教育部已經有準確的解釋。而我們在這裡討論,到底是嚴禁的是有償,還是家教,這個都是斷章取義,都是涉嫌故意曲解教育的相關條款規定。

教育部的意思,指得是,學生應當把主要精力,放到學校課程上,把學校課程學習好,而不是把主要學習內容放到了校外輔導機構內容上。對於老師,也是嚴禁到輔導機構兼職教課,一方面,規範老師的職業行為,保障學校課堂精力和教育質量,另一方面,也是從嚴管理,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的重要舉措。

而有人提出,到底教育部是在嚴禁的是哪方面,是有償,還是家教。無非是拿文件規定,作文字遊戲。

其實說,學生之間存在差距,有無補課的必要,這個全在於學生和家長的認識。升學是需要成績,補課也能提升成績。這個學生家長自己考慮,與老師沒有什麼關係。可是 ,既然有了文件規定,感覺,老師們還是認真遵守為好。因為教師的職業和收入都是有保障的,犯不著為了這點有償家教,就丟了飯碗,或受了處分。


跟我學公文


今年寒假組織學生進行兩個網上培訓。

一個是預習下一冊書的內容,另一個是希望杯初二的複習備考。特別聲明都是免費的,並且是藉助網絡來完成的。在今年暑假可能要指導學生預習下一冊初三的內容。

在這個寒假當中,大概有二十七名同學按要求完成了預習任務,並且在過關檢測中效果還可以。因為基本上是以自願參加,並且有一定的自覺和自學能力。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我們的學習任務是每天都有,每天都檢查,避免了學生突擊完成寒假作業的現象。另外在群裡面也會指導學生如何去預習,並提供一些相應的學習資料。

希望杯的主要就是發送一些學習資料,然後每天可能會發送一道題,供學生參考。主要針對的是初二二試。在頭條號裡面也將近三年的題,進行了解析分類,大家有興趣的可以看一看。

有感興趣的家長和同學可以關注本頭條號,暑假的時候看報名情況,可能會開放非本校學生參加。最後特別聲明是免費的,沒有任何費用。所以放假有時候可能還會比平時要忙一點。

頂我上樓,希望讓更多的需要幫助的同學和家長看到。謝謝。

應該算作回答了這個問題吧。


一撲通數學老西的日常


“嚴禁”是很有分量的詞語,卻經不起推敲。全國之大,各種情況都有,為什麼其他崗位的人可以在工作時間之外賺外快,有第二份工作,甚至更多份工作,而在職教師就不行呢?

既然在職教師可以做無償家教服務,為什麼有償就不可以?只要輔導課程的行為在,給不給錢就沒有衡量標準了,歉下個大人情,通過其他方式交換就可以了?

根本上說,我覺得“嚴禁”是禁不住的,也不需要“從上而下”式發文,看每個學校對老師的管理和激勵吧。

更關鍵的是,課外輔導我覺得是一種強烈需求,是一種存在,禁是禁止不掉的。

1、課外班是一種成長方式,且成為必然的方式了。

跟大學同學、高中同學談起中小學教育,有孩子之前,我說肯定不上課外輔導班,有孩子之後,發現孩子已經報了4、5個課外班了。

一個理由就把我徹底打敗:學齡期的孩子有那麼多東西可以學,但家長根本就教不了。如果讓他在家自由發揮,就剩下看電視和打遊戲,還不如送去學習,還有新的群體一起玩,還有專業的老師教授技能。

有人說,我是負責人的家長,可以在家教孩子,但你不可能樣樣通吧。

家長多陪伴是對的,但多數人只把它當作藉口,不思考是否是有質量的陪伴。

說是在家自由成長,其實是在荒廢,在毫無目的的遊蕩;說是去上培訓課,其實也可以是有興趣的成長,是更有系統的玩耍而已。

唱歌跳舞,棋琴書畫,科學等,只要想去學,就有學不完的東西。

2、教育是全方位的,興趣是全方位的。中小學課堂教育,多數還只停留在語、數、英方面,但時代早已不同。

互聯網社會,移動互聯網社會,我們已定型的成人,興趣都多樣多彩,正在成長中的孩子,更應該是多樣而多彩的。課外輔導也好,課外培訓也好,它是必然需要存在的了。

教育部的這個“嚴禁”,感覺“嚴禁”語文、數學課外有償輔導好理解,難道音樂、舞蹈、各種體育項目的老師也都嚴禁嗎?感覺這些所謂副科的老師在體制內沒有活力,都會到體制外展現才對呀。

如果真嚴禁了,結果是優秀老師紛紛逃離,做起了培訓班的老師,那麼孩子更需要去上培訓班、輔導班了。

就像現在的民營培訓公司新東方、學而思,那裡的英語老師、數學老師不比絕大多數學校的英語老師、數學老師更強嗎?

或許,原本這樣的“嚴禁”是針對初中、高中畢業班老師來的,禁止他們在課堂上不好好上課,通過課外輔導來謀更大的福利。

但這些老師為什麼會這樣做?更大的原因不是個體出現問題,而是學校管理機制出問題了,是學校激勵機制出問題了,還是社會整個分配有嚴重的不公,也是民營教育嚴重衝擊公辦教育的環境影響。

教育整個體系遇到了不少挑戰,通過發各種文件的形式是解決不了根本問題的。

我們的孩子有更廣泛的興趣,有比學校教育更靈活更人性的教育服務,有遭遇收入極大不公的體制內教師群體存在,“嚴禁在職教師有償家教”,便成了一個漏洞多多的規定了。


財經作家邱恆明


教育部嚴禁在職教師有償家教,是嚴禁有償,還是嚴禁家教,我覺得有償與家教很難切割。有償沒疑問,肯定是在禁止之列。家教也不會成為是單純的家教。

但也會有特殊情況,比如到條件艱苦地區執教的志願者,在大山深處,交通條件極差,志願者們走家串戶,動員學生到學校上課,到學生家裡給學生們補課,類似於經濟較為發達地區有條件的家庭請的家教。這些具有美好心靈的志願者們的義舉,國家不但不禁止,反而會大力宣傳表彰。


讓人不解的是,物質條件差環境不是很好的時候反而能見到人與人之間的真情。過去學生由於生病耽誤了課,教育界的老前輩們幾乎都有下班以後,在漆黑的夜晚,深一腳淺一腳地頂風冒雪到學生家中補課的經歷。現在看來這是不可思議的事情。

當下如果出現這種情況的家教,教育部還會禁止嗎?可如今如果哪個老師下了班到哪個學生家中真去無償補課,不但沒人相信,說不定還會被舉報,招致學校領導的約談。到底是有償補課把人嚇怕了還是怎麼地!

所以答案是:有償與家教均在禁止之列!
歡迎您加入討論留言,謝謝網友點贊轉發關注!


赤橙黃綠青藍紫518


我覺得不要玩文字遊戲。嚴禁在職教師有償家教,這是一個完整的意思,不要分而治之,拆開理解。

我覺得教育部這個決定非常英明,我就有切身的體會。我女兒在上中學時,她班上的老師自己辦起了培訓班,悄悄地通知學生參加。因為老師在班上教課時,往往會留下一手,在補習班中教。這樣你不報他的補習班,孩子就會吃虧。我對這種辦班做法深惡痛絕:你不送孩子去吧,自己的孩子會吃虧;你送孩子去吧,實際上就是在縱容老師這樣辦班。


在現在應試教育的環境裡,各種補習班層出不窮,這我們好像也管不了。但是教育部總管得了學校的老師吧?如果現職的老師都不守規矩,教學時不傾盡全力,而是留一手準備賺錢,那學生不就成了可以任意宰割的魚肉了嗎?




你如果覺得辦補習班能夠賺錢,那你就辭去教師職務專心辦補習班;如果你捨不得教師職務,那就專心致志地教學,傾盡所能讓自己的學生成績優秀。這是我覺得最起碼的職業道德。如果連這一點都做不到,教師這個稱謂就岌岌可危了。

這就是我對教育部嚴禁在職教師有償家教的一點理解,希望我們的理解是一致的。


迷樓


禁止有償家教,只是治標不治本的一個行政手段,按下去葫蘆浮起瓢,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學生需要輔導,教師需要解決生活的問題。

學生每天在學校裡待的時間太短暫,回到家裡寫作業遇到問題,家長滿足不了。老師為了完成教學任務,第二天上課就得講作業講新課,學生的作業完成不了,咋辦?

社會風氣不好,某學校週日晚上上自習,當時老師正在給一名學生講題,兩學生打架,吃虧的家長後來到學校撒潑耍賴,侮辱老師,告到教育局,告到縣紀委。後來政府為了息事寧人,給老師進行了處分。後來學校修改了規定,學生週一早上八點到校上課。這樣一來學生無形中就減少了學習時間。

教師目前處於弱勢地位,教師每天備課,上課,批改作業,管理學生,迎接上級檢查等導致教師的社會交際面比較窄,社會關係比較差。所以社會上是個鳥都想欺負老師一下,給老師點顏色看看!

社會壓力大,老師和普通人一樣,也面臨著高房價高物價,而且收入單一,單個工作日工作時間長,一般都超過8個小時,而且工作強度大。我認為,要從根本上解決有償補課的事情,就要從以下幾個角度入手:

第一,政府積極營造尊師重教的輿論範圍,切實實際地宣傳教師的付出和對社會做出的貢獻,給我們的生活帶來的實際利益。

政府要做好教師的後盾,為維護教師的人格尊嚴和利益要做出切實可行的行為舉動!比如,家長到學校鬧事時,政府為教師要提供法律服務。在申請公租房時,教師優先申請,在生活上解決老師的後顧之憂,以及其他生活必須服務上制定教師優先的政策。

第二,教師要強化服務意識,責任意識,榮譽意識。要意識到自己擔負的是社會的未來,自己目前多辛苦一點,將來就有可能少受點罪。在平時工作中,主動作為,積極有為,將學生當成自己孩子一樣去培養。

第三,學生家長要樹立尊重老師,配合老師工作的思想。要和老師勤溝通勤交流共同促進學生的茁壯成長!

我認為,如果能做到以上三點就不會存在社會上反響強烈的有償補課一說!

👍👍如果認為我說的有道理,別忘了留下你的金拇指👍👍


巴馬帝


教育部嚴禁在職教室進行有償家教,既是嚴禁有償,又是嚴禁家教。

對於您剛才提問的孩子有沒有補課的必要,這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了,這個要根據孩子的個人情況來進行選擇,如果孩子學習成績非常優秀的話,那麼我個人認為沒有進行補課的必要。如果孩子學習成績稍差的話,那麼您可以選擇一些輔導機構對孩子進行輔導,這個對孩子的成績提升是有好處的我曾經的一位初中同學,他平時數學成績不太好,最起碼不是特別突出,特別優秀的那種。假期他去輔導機構進行學習提前把課本進行了一個預習,當他再次上課老師再次講解這部分的知識的時候,每次做題的時候,他基本都是第一個完成他的數學成績有了明顯的提升,促使他能夠考上一個非常好的重點高中。

補課不可一概而論,她對於優秀學生來說是毫無用處的,但是她對於那些成績稍差,有機會得到提升的學生來說它是有大用處的。

教育部之所以嚴禁有償,是因為教師是公職人員。教育部不允許公職人員做有償服務,因為國家已經給教師發了一部分工資,教室沒有必要再去進行其他的補課來補充自己的工資。 還有呢,就是怕教師進行補課,會導致一系列的相關問題,比如說教師有可能進行受賄。再比如說教師有可能不安心教學,而把自己的全部身心投入到課外輔導之中,這對於其他上課的學生來說是不公平的。

教育部除了嚴禁有償,他們也是嚴禁補課的。也因為這和他們提出的減輕學生的負擔,這個理論是相悖的。教師一旦對學生進行補課,那麼學生的課外負擔無疑會增加。

其實有償補課是聯繫在一起的。沒有必要分開,因為不能進行有償補課的話,那麼教師也不會單另的在課外時間對孩子們進行補課,教師之所以進行補課,就是為了有償兩字。 沒有有償那麼教師根本就不會進行補課。所以,只要嚴謹有償,就不會有補課。

但是補課是一個普遍的現象屢禁不止。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呢?是因為學生有需求,所以大量的課外輔導機構和教師才有市場。這個是新相關的並不是令行就能禁止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