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如何理解顧頡剛先生的“古史是層累地造成”?

艾去醬


謝謝題主佳問。👍 這個題目貌似“冷門”,其實相當重要啊。

在我國近現代文化的星空,群星璀璨,顧頡剛先生就是其中一位著名的史學家。



顧頡剛在學生時代觀看戲曲時,就注意到一個現象:同一出戏,隨著歷史的演變,劇情往往隨著時代變化而經常被修改。他對於某個文化成果曲折演變的細心觀察,從戲曲觀察逐漸擴展到歷史研究中。

1922年,顧頡剛為商務印書館編寫中學歷史課本,打算將《詩》、《書》等古書中的上古史傳說整理出來。隨著整理的一步步深入,他發現很多耐人尋味的現象,萌生了“古史是層累地造成”的觀點。

1923年,顧頡剛在《與錢玄同先生論古史》這篇文章裡,比較系統地發表了他的“層累地造成的中國古史”的學說。

層累地造成的“中國古史”之說,主要有三點:

第一,“時代愈後,傳說的古史期愈長”。例如:周代,人們起初認為最早的帝王是大禹;到孔子時,人們心目中最早帝王向上提早到了堯、舜;戰國時,文獻裡有了更早的黃帝、神農;漢以後的描述中有了更早的盤古。

第二,“時代愈後,傳說中的中心人物愈放大”。例如,關於舜,舜被孔子時代人們看成是無為而治的聖君,到《堯典》裡就成了全方位積極有為的聖人,到孟子時代增加了”模範孝子”內容。

第三,我們即使不能知道某一件事的確切狀況,但是,至少可以知道某一件事在傳說中的最早的狀況。例如,我們不一定知道實際的夏商史是怎麼樣的,但是,可以知道東周時代人們心目中的夏商史。

顧頡剛發表這一觀點後,得到錢玄同、胡適等人積極支持。但也遭到一些堅持傳統看法的學者激烈批評,被視為“牽強附會”。顧頡剛等人在論戰中充實了其觀點,他們開始出版《古史辨》。於是,民國學術中著名的“古史辨”學派形成。他們編纂了七大冊《古史辨》(數百萬字篇幅),對於中國早期歷史以及文獻進行了廣泛的新探討,研究範圍涉及遠古神話、遠古歷史、經學等領域,立新說,開新風,產生了很大影響。



從此以後,受到顧頡剛等人啟發,學術界一般不再把神話傳說人物一味當成真實人物,不再把“六經”編寫全都歸功於孔子,不再盲目地把撲朔迷離、面貌極其模糊的“三皇五帝、堯舜禹”視為最理想社會,而是更加註重獨立思考、史料慎之又慎。古史辨派進行勤奮的研究實踐,對於中國古史研究、神話學、民族學、民俗學、歷史地理學等多個領域都產生了啟發意義。

顧頡剛等人提出“層累地造成的中國古史”學說,創立“古史辨”派,反對盲目迷信上古史的傳統解釋,致力於建立可信謹慎的、新的古史研究解釋體系,這是新文化運動的思想觀念在史學領域的一個重要產物,有助於史學研究開闊視野。因此,在大學歷史系的史學史教研中,“層累造成的中國古史”學說、“古史辨”是教研中的重要一部分。

顧頡剛首倡的“古史辨”派並非十全十美,他們在實際研究中也有疑古失當、矯枉過正之處。但是,瑕不掩瑜,這一學說的精髓——不迷信傳統說法、努力求真求實,至今仍然具有史學方法論的重要啟發意義。

謝謝網友們抽出寶貴時間瀏覽拙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