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0 孩子一學數學就犯難?“腦王”送給孩子的學習祕籍,真實用!

孩子一學數學就犯難?“腦王”送給孩子的學習秘籍,真實用!

新東方大愚童書

給3-12歲孩子的學習樂園

《最強大腦》第五季終極一戰中國戰隊拿下寶貴1分最終以5:3的總積分成為國際賽的最終勝者,而一路走來表現優異的楊易,在諸位評審的推舉下榮獲“腦王”稱號。

今年25歲的楊易畢業於清華,立志要當一名小學數學老師。他熱愛小學數學老師的職業,還坦言道:“其實很多人喜不喜歡數學課,來源於喜不喜歡數學老師。我想先成為讓大家喜歡的數學老師”。

楊易在參加節目後,有很多學生和家長問他關於如何學好數學的問題,他還特別發了兩篇長帖去回覆各種關於數學的問題。他都說了些什麼?究竟怎樣才能學好數學?

“我想先成為讓大家喜歡的數學老師”

楊易畢業於清華,現在就職於新東方擔任小學數學老師。如今比賽結束了,他還是照常上班、備課、教孩子做題、直播講座……

“還是做以前的功課啊,唯一的不同是現在學生們更喜歡我了,以後我可能在授課內容方面會多一些邏輯啊方法啊之類的拓展”。

孩子一学数学就犯难?“脑王”送给孩子的学习秘籍,真实用!

大家最關心的當然還是“腦王是怎樣煉成的”,楊易說其實參加節目後就有很多學生和家長問他關於如何學好數學的問題,他還特別發了兩篇長帖去回覆各種關於數學的問題,看過你會發現:一點都不神奇!

比如有人問“老師,為了提高成績我應該多做題嗎?”楊易的回答是“當然應該了!”有人問“老師我數學很差,經常聽不懂+不會做題,能不能告訴我你的學習方法?”楊易回答:“能,認真聽講,認真做作業。”

楊易坦言:“不敢說很努力,但我絕不是天賦型。解題方法或者說解題竅門,是思維問題,而不是一個秘籍迅速就能提升數學能力。其實很多人喜不喜歡數學課,來源於喜不喜歡數學老師。我想先成為讓大家喜歡的數學老師”。

這些與數學相關的疑問,聽“腦王”楊易如何解答!

一提到數學學習,家長和學生們總是有一堆問題:如何培養孩子的數學思維能力?有哪些好的數學學習方法?多做題能不能提高數學成績?

為此,大愚君整理編輯了楊易老師在微博上回答的關於數學學習的高頻提問,也就是上面內容中提到的長帖,不妨來看看楊易老師的解答,或許能給你一些幫助。

01

要想成績好,還真得多做題

老師,為了提高成績我應該多做題嗎?

楊易:

當然應該了!很多人潛意識裡覺得題海戰術有害,那我就不提這個,每天覆習之後多花一個小時做數學題總不算題海戰術吧。其實高考以前要用的數學知識是很有限的,把每個知識點對應的題做過幾道的話,會大大提升考試的得分率。

所謂題海戰術,就是大量去做類似的題,鞏固解題記憶,很浪費時間。聰明人應該懂得好題精做,選擇有代表性的題目反覆研究,思考每次做題的得失,建立錯題本也是不錯的選擇。

如果你實在沒有時間刷題了,那我教給你一個節省時間的好方法,刷高質量題的參考答案,要有過程有解析的那種,讀兩遍,自己複述一遍,再說說這題的關鍵點在哪裡。

02

認真聽講,認真做作業

老師,我數學很差,經常聽不懂+不會做題,能不能告訴我你的學習方法?

認真聽講,認真做作業。對這個答案感到不屑的同學,可以反思一下45分鐘的數學課是否有40分鐘都在緊跟著老師聽講,每週的作業,是否有4天以上能夠按時完成。

有句話大家已經聽爛了:我們遠遠沒有努力到要拼天賦的程度。我想說的是,很多數學不好的學生,他們思考和做題的量太少,少到不能靠學習方法和技巧去彌補。

03

我理解的勤奮,是喜歡思考

我按照老師的要求做了很多努力,成績還是不提高,這是為什麼?

有些人明明很勤奮,但是沒有效果。這部分人可能是勤奮用錯了地方。我理解的勤奮,是大腦喜歡思考。

有人說懶人改變世界,我是完全不同意的。發明自行車,遙控器,洗衣機的那群人並不是懶漢。他們發現了生活中不方便的地方,並且想出了一種“偷懶”的方法,他們是最勤奮的。

真正的懶人是明知道某種做法效率不高,還堅持老方法做到底的人。他們完全放棄思考。所以如果每天晚上花大量時間完成作業,但第二天仍然不會解同類型題,那麼你可千萬不能再懶下去了。

04

從生活經驗中學知識

應該如何從小培養孩子的數學思維能力?

這是媽媽們最關心的,很多家長讓我給學前兒童推薦一本數學方面的好書,我覺得有點操之過急了。舉個例子,你不會給剛識字的孩子買魯迅或者莎士比亞,你在和他散步的時候,讓他認路邊的廣告牌,讀飯店菜單上的生字。這就是家庭教育。

那麼,在數學上我們也不能太區別對待。比如說,你可以在堵車的時候讓孩子對前面的車牌做加減法;在散步的時候讓孩子自己看手機地圖認方位;在購物的時候讓孩子思考怎麼買會更省錢。

讀書其實是學習前人的經驗,而對於孩子來講,如果能從生活經驗中學到知識,是比讀書來得更直接的。而對於家長,買一本書可能比上述其它做法更簡單,更節約時間,而且讓人心安理得吧。

05

為了目標努力比遊手好閒更快樂

我的成績中等,快高考/中考了,數學是我的短板,很想利用最後的時間衝刺提高,但是又很難堅持。你在這方面有什麼經驗嗎?

考試對你來說很重要嗎?如果希望通過考試進入名校,未來獲得更好的機會,那麼當下的努力其實是最佳選擇。

我大概可以想象提問者們是想委婉地說自己難以抵抗學習以外的誘惑,可我覺得這沒什麼大不了。我也做不到全心全意追求進步,且時時刻刻抵制誘惑,這樣會很不開心。

而為了目標努力真的比遊手好閒更快樂,比如玩遊戲上分的時候,再比如備考的時候。這可能是見仁見智的事情。

為什麼孩子數學成績上不去?

對症下藥學數學,沒有學不好的!

孩子數學成績怎麼也上不去,做家長的不能乾著急,也要幫助孩子找到原因所在。究竟是基礎知識薄弱呢?還是應用能力差?究竟是藝高人膽小呢?還是馬虎大意了呢?

除了上述內容中楊易老師的解答,大愚君還為大家整理編輯了一些關於孩子數學不好的原因所在以及解決方法,對症下藥學數學,不愁孩子成績不提高!

基礎知識薄弱

這是成績在高分以下學生的通病,舉例來說,其實到現在還有學生不清楚等式的定義(含有等號的式子),不知道方程的定義(含有未知數的等式)。這些問題看似簡單,但卻是不容忽視的。此類問題林林總總舉不勝舉。

[對症下藥]

✔不以為了鍛鍊孩子做難題為藉口忽視基礎知識的重要性

家長們不要總心急想讓孩子趕緊上手做難題,覺得孩子老在學基礎知識、做基礎題很丟臉。但其實,沒有基礎知識,一切都是空談。

✔培養學生學數學的信心

基礎薄弱的學生由於學習差,往往會失去自信,對自己失望,厭倦學數學。家長們要通過語言和行動的激勵消除孩子對數學的恐懼心理,並在生活中把數學問題趣味化,使孩子體會數學的可參與性。

✔督促孩子夯實基礎,確保對基礎問題的理解與掌握

對於容易犯的錯誤,督促孩子做好錯題筆記,分析錯誤原因,找到糾正的辦法。不盲目讓孩子做大量的題目。因為盲目大量做題,有時候錯誤或者誤解也會得到鞏固,糾正起來更加困難。對於課本中的典型問題,要深刻理解,並學會解題後反思。

運算能力差

小學計算能力一般,初中基本上也會受影響,同時也和學生的習慣有關,有的孩子只要是計算題,就立刻拿出來計算器,啪嗒啪嗒把題算出來了,有時候計算6乘以9,他都恨不得翻出九九乘法表,而不願意去開動腦筋運算,長此以往,導致計算能力低下。

[對症下藥]

✔夯實各種運算法則的基礎規律規則

運算能力差,對於運算法則這個根基沒有掌握好是關鍵。家長可以嘗試平時在家偶爾問兩句某個運算法則,考察一下孩子的掌握情況。

✔禁止孩子使用計算器等計算輔助工具

在做數學作業的時候,讓孩子失去對其他運算手段的依賴,才能讓他們有更多的機會去鍛鍊用腦子算的能力。

不會推理變通

許多學生希望考試能碰見之前做過的題,或者類似之前做過的題,甚至希望數據都不要變,新題最好不要出,新題型更不能出,容易暈,推理幾步之後就不知身在何處了。

[對症下藥]

✔多多總結題型和對應的思路

數學這門學科,在考試時能遇到自己之前做過的題的幾率實在太小。與其期盼一模一樣的題,家長更應該督促孩子把自己曾經做過的題好好總結一下,歸個類,再列出對應的解題思路。讓孩子看見題中出現一些字眼時,就能想到相關的一串知識。

不細緻、規範

缺乏細緻的審題和規範的解題習慣,這可能和孩子的性格有關係,有些孩子就是那種邊看題邊做,有時候題還沒有讀完,答案就已經做出來了。

[對症下藥]

✔在題目上勾畫,做標記

在讀題的過程中,養成邊讀題邊勾畫的習慣。最好是不同類型的重要字眼,用不同類型的標記方式(比如直線和曲線)。這樣在做題過程中可以減少審題方面的遺漏。家長可以檢查孩子平時做題時是否養成了這種習慣,如果沒有,需要提醒。

✔平時練習中培養答題規範

平常稍長一段時間的作業、隨堂測驗中,孩子有沒有被老師糾正答題規範問題,有沒有進步。如果沒有進步,則需要提醒督促。

✔做完檢查不能忘

讓孩子在平時做作業時就養成檢查的習慣。尤其是一套類似考試試卷的作業題,從頭捋一遍自己寫上的答案,查看有沒有之前寫錯但是沒有意識到的地方。此外,選擇題也要檢查一下自己打鉤、畫圈的選項和自己最終寫上的是不是一致。

馬虎大意

作業做第一題和四十題,就會有人記成第一題到第四十題。兩道題選一道做,肯定會有人都做,而且錯一道。中考作文題目是“早”,就有人看成“旱”而後討論半天如何節水。中考都會這樣,就更別說平時的小考了。

[對症下藥]

✔做題過程中回看題目

告訴孩子,做題時不要一股腦悶頭做,一定要在做的過程中重新看兩眼題目,尤其是在覺得題目有點不對勁的時候。

✔擦亮眼睛,不要看錯形近字

形近字看錯,這個真的沒有別的解決辦法。要提醒孩子,必須在考試的時候踏實下心來,好好讀題,擦亮自己的眼睛,避免這種情況。

✔標出表示並列、轉折等關係的邏輯詞

督促孩子在平時就把題目中“和”“或”“但”等邏輯詞用特殊符號標記出來,在做題過程可以更醒目、更注意。

藝高人膽小

面臨考試的學生中,有這麼一款:在做選擇和填空時如果碰到幾道稍微有點難度的題,會反覆驗算,更有甚者會放下後邊大題重新審閱前邊,以致耽誤時間,未能做完本該會的題目。此類學生往往還是成績不錯的,但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不自信!過於追求完美反倒很不完美。

[對症下藥]

✔認清試卷分數構成,合理分配時間

在考試中,要認清選擇填空的分數佔比其實是略小的,與其花很多時間去一一檢查選擇填空,不如投入多一點時間在後面寫幾步就能得一些與選擇或填空一道題相等分數的大題上。

✔完成一張試卷後,集中檢查

在把試卷上自己會答的題都答完,然後一起檢查。這比還有好多題沒做就開始怕做錯要明智得多。

速度低下

每次考試都有一部分學生會說:其實這些題我都會,但是沒時間。考試是公平的,給的時間也是合理的,考生並非沒有時間,而是在前邊的題上耽誤了大量的時間,原因就是做題速度上不去!

[對症下藥]

✔多加練習,熟能生巧

對於基礎題,一定要練得熟透了才可以在考試時爭取更多的思考難題的時間和檢查的時間,從而提高正確率。而速度的提高,只能靠反覆的練習。每一個知識點的基礎題都要一而再、再而三地練。

考前做題低效

有一些學生看起來很勤奮,但是每次成績都考不上去,有一部分原因是學生資質平平,但是還有一部分確實還是很聰明的。原因:不善於獨立思考,並且錯題不懂得總結。

善於獨立思考的同學基本上對做過的題能夠大體掌握,達到練習的效果,而不善於獨立思考的學生對老師有一定的依賴性,做過的題可能只掌握一部分,並且經過老師的講解之後並沒有總結,好好的消化吸收。建議讓孩子儘量獨立思考完成,錯題或者沒有做出來的題一定要整理一遍,並且常看常練。

[對症下藥]

✔找到適合自己的複習方法

如果考前因為緊張和擔憂而拉低了做題效率,還影響心情,是不是有些不值當?學生們應該用適合自己的方法來複習。如果你喜歡做題,那就做題。如果不,你也可以選擇看之前的錯題、總結、知識點等方式來複習。家長也不要硬性要求學生用做題的方式複習。畢竟適合才是最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