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2 月圓夜才是相思時,寫月亮超經典十首詩詞,看看你讀過幾首

月圓夜才是相思時,寫月亮超經典十首詩詞,看看你讀過幾首

《中國詩詞大會》上有一個環節叫飛花令,就是給出特定的字,說出帶這個字的詩詞。其中有月這個詞。月這個字一般指月份,也指月亮。古今吟詠月亮的詩詞有很多,也是多不勝數。

月亮溫和、皎潔、明亮,給人以寧靜安謐的氛圍。每當我們靜心的時候,就會情思漫天,自然就寄情於月亮。

俗話說,月亮代表我的心。每到月圓的時節,人們總是對著月亮寄託相思之情,特別是在八月十五中秋月圓時刻,由於佳節,人們更加思念遠方的親人,所以人們習慣於把月亮寄相思。

古代文人雅士,騷人墨客吟詠月亮的詩詞很多,今天我們就來欣賞古人描寫月亮,以月亮寄託情絲的古典詩詞。

月圓夜才是相思時,寫月亮超經典十首詩詞,看看你讀過幾首

1、【望江南】——五代·無名氏

天上月,遙望似一團銀。

夜久更闌風漸緊。

與奴吹散月邊雲。

照見負心人。

【解析】分手之後,我對你仍舊戀戀不捨,希望有一天你會身披金甲聖衣,駕著七彩祥雲來娶我。可是,唉!風啊,趕緊地吹開月亮旁邊的雲彩,照見那個負心的賤人。

2、【竹裡館】——唐·王維

獨坐幽篁裡,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解析】我獨自一人坐在幽深茂密的竹林之中,一邊彈著琴絃,一邊發出長長的嘯聲。這個時候,月亮已經不知不覺來到窗前,偷看我一邊彈著琴絃,一邊發出長長的嘯聲。

月圓夜才是相思時,寫月亮超經典十首詩詞,看看你讀過幾首

3、【宿建德江】——唐·孟浩然

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解析】划著小船靠近岸邊,這個時候,愁緒湧上了心頭,野外空曠無比,月亮倒映在水中,好像要靠近我這個人。

月圓夜才是相思時,寫月亮超經典十首詩詞,看看你讀過幾首

4、【水調歌頭·徐州中秋】——宋·蘇轍

離別一何久,七度過中秋。

去年東武今夕,明月不勝愁。

豈意彭城山下,同泛清河古汴,

船上載涼州。

鼓吹助清賞,鴻雁起汀洲。

坐中客,翠羽帔,紫綺裘。

素娥無賴,西去曾不為人留。

今夜清尊對客,明夜孤帆水驛,

依舊照離憂。

但恐同王粲,相對永登樓。

【解析】哥,我們離別的太久了,已經有七次中秋。今天晚上有酒待客,明晚又要孤獨的住在船上,依舊說不完的離愁。哥,我想念你的時候,只能對著月亮,登樓相望了。

月圓夜才是相思時,寫月亮超經典十首詩詞,看看你讀過幾首

5、【靜夜思】——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解析】月光照到窗前,好像一層霜,我禁不住抬起頭來,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輪明月,不由得低頭沉思,想起遠方的家鄉。

月圓夜才是相思時,寫月亮超經典十首詩詞,看看你讀過幾首

6、【望月懷古】——唐·張九齡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解析】相思不眠之際,沒有什麼可以相贈與你的,只有滿手的月光。可是,這月光飽含我滿腔的心意,又怎麼贈送給你,還是睡吧。睡了,也許能在夢中,與你歡聚。

月圓夜才是相思時,寫月亮超經典十首詩詞,看看你讀過幾首

7、【霜月】——唐·李商隱

初聞徵雁已無蟬,百尺樓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裡鬥嬋娟。

【解析】秋天,草木搖落而變衰,眼裡看到的一切,都是萎約枯黃,黯然無色;可是清宵的月影霜痕,卻顯得分外光明皎潔。

月圓夜才是相思時,寫月亮超經典十首詩詞,看看你讀過幾首

8、【小重山】——宋·李清照

春到長門春草青,江梅些子破,未開勻。

碧雲籠碾玉成塵,留曉夢,驚破一甌春。

花影壓重門,疏簾鋪淡月,好黃昏。

二年三度負東君,歸來也,著意過今春。

【解析】夕陽才落,月亮剛剛升起,月是淡月,光是微光,若有若無,像是薄如蟬翼的輕紗一般,鋪蒙在疏簾之上,顯得是那樣輕靈,那樣柔美。趙明城,我的夫君,此時此刻,我想你啊。

月圓夜才是相思時,寫月亮超經典十首詩詞,看看你讀過幾首

9、【好事近】——宋·楊萬里

月未到誠齋,先到萬花川穀。

不是誠齋無月,隔一林修竹。

如今才是十三夜,月色已如玉。

未是秋光奇絕,看十五十六。

【解析】現在月亮還不圓,剛照到我窗前,它被高高的竹林隔著。現在才十三,秋天的月亮還沒到最美的時候,到了十五、十六日夜晚你再看,那才是最美麗的。

月圓夜才是相思時,寫月亮超經典十首詩詞,看看你讀過幾首

10、【江樓月】——唐·白居易

嘉陵江曲曲江池,明月雖同人別離。

一宵光景潛相憶,兩地陰晴遠不知。

誰料江邊懷我夜,正當池畔望君時。

今朝共語方同悔,不解多情先寄詩。

【解析】看,月亮這樣圓滿,人卻不能相見。我們一個在嘉陵江岸,一個在曲江池畔;雖是一樣的明月,卻不能聚在一起共同觀賞。

月圓夜才是相思時,寫月亮超經典十首詩詞,看看你讀過幾首

不一樣的文章,不一樣的精彩,更多內容,請關注【詩詞歌賦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