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7 心理學:一個人是君子還是小人,看這五個細節就知道了

心理學:一個人是君子還是小人,看這五個細節就知道了

什麼是君子,什麼是小人。孔子曾說,君子坦坦蕩蕩,小人常慼慼。今天想和大家談的君子和小人大都具有什麼心態:

心理學:一個人是君子還是小人,看這五個細節就知道了

心理學:君子小人

1、嚴於律己VS苛刻他人

真正的君子對自己有嚴格要求的,是捨得對自己下狠功夫,他們深知自律的重要性。這種自律來自他們對目標一以貫之的能力。

為什麼我們聽說過很多道理,依然過不好一生,就是因為真正懂得道理的人是去做到,而不是停留在說說而已。

最近韓雪的口碑一直受到眾多人的讚譽,她最大的厲害之處就是強大的自律,為了保持好身材,她給自己定下了一個目標,晚餐不吃,無論多麼巨大的誘惑,她也能做到。

韓雪的律己對很多人來說其實就是榜樣作用,君子從某種角度上來說就是對自己下狠功夫,說到做到。

而小人則是苛刻他人,對待自己的過錯卻逃避。他們喜歡到處批評他人,論斷別人,卻忘記了省視自己的是與非。

心理學:一個人是君子還是小人,看這五個細節就知道了

心理學:君子小人

2、在利益面前有底線VS無良知,無底線

通常來說,君子都有底線,這種底線來自自我良知的要求。他們覺得符合自己價值觀的就做,若不符合就會拒絕。

每個人其實都會遇到誘惑,在誘惑面前,君子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

而小人為了利益,往往有時可以不擇手段。

近日二更食堂被推上輿論風暴浪尖,從某種角度上來說,為了蹭熱點流量無底線去消費空姐,這本身就是對她人最大的不敬與褻瀆。

君子從這種角度上來說是不屑於的,更不會去做這些事,因為這違揹他們內心的信念與信仰。

良知與底線往往來自我們內心價值觀操守,也來自我們內心的坦蕩與浩然之氣。這股氣質是自我內涵與修養最佳體現。

心理學:一個人是君子還是小人,看這五個細節就知道了

心理學:君子小人

3、自省,不說人壞話VS愛背後議論他人

君子很少在說他人壞話,因為他們深知每個人都是有自己的不易,他們崇尚的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不說他人壞話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就是發自內心的尊重他人,理解他人,深深懂得每個人的不易。

君子喜歡慎獨,在單獨與自己相處的時候,他們總是會去思考自己是否所做的事情符合自己的規範。

而小人常常喜歡背後說他人的不是,他們常常被利益的眼睛遮蔽,所以看待問題會有更強烈的自我主觀判斷。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小人是缺乏換位思考,也缺乏對他人能力的共情與自省,所以才會無所顧忌的議論他人,傷害他人卻並不自知,我們可以說他們是內心無明,看不到自己過失。

心理學:一個人是君子還是小人,看這五個細節就知道了

心理學:君子小人

4、格局較大VS斤斤計較

格局看不見摸不著,但卻在我們生活中處處左右我們。何謂格局,格局代表你對世界的定義。你的心有多大,你的舞臺就有多大。

擁有格局的人往往是懂得延遲自我滿足感的,具有長遠眼光,他們不會計較眼前的利益,有開闊的心胸,沒有因環境的不利而妄自菲薄,更沒有因為能力的不足而自暴自棄,他們放諸長遠去思考一件事與做一件事。

而斤斤計較的人往往只注重眼前利益,對名利過於在乎,因為一點小的挫折就一籌莫展,看待問題的時候常常是一葉障目不見泰山,最終成為碌碌無為的人。

心理學:一個人是君子還是小人,看這五個細節就知道了

心理學:君子小人

5、更為包容VS總認為是你的錯

一個人的思維固執往往藏著低認知。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君子的思維對待任何人都會更為包容。他們的頭腦裡面藏著兩種截然不同的思維,但並不影響他們處理任何事情以及同他人打交道,因為他們深知世界本身就是矛盾的,每種理論都有其適用的場景。

而小人卻總是喜歡強調是別人的錯,比如生錯了家庭,比如自己的一生都是被別人毀了。遇到不好的人與事情,他們習慣性把錯誤歸因於自己遇到的人,卻很少反思自己能夠為自己現在的命運做些什麼。

這種偏執的歸因讓他們無法正確擁有平和的心態,所以小人常常內心悲憤與生氣也就是來源於此。

總的來說,君子和小人與個人修養與素質有關,君子是做好自己,不斷完善自我的人格,提升自我的能力與境界,讓自己內心更為自由,隨心所欲不逾矩。

而小人因為過於看重自我利益,所以停留在自我的小境地上,逃不出來,所以他們內心總是有著許多不安,最終成為自我的囚籠。

‍作者簡介:唐若,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心力成長訓練營開創者,國際DISC認證講師與顧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