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6 這個軍閥名聲很差,但當了20年軍閥,部隊沒有一次倒戈

他在北京城擁有數處風景宜人的花園、寬敞華麗的辦公室;

他更有顯赫身份:京畿衛戍區司令、北洋第13師師長、步軍統領;

他還是總統徐世昌的愛將;

但他卻有一個令人噁心的習慣:喜歡在廁所辦公,特別是坐在馬桶上辦公。

這個軍閥名聲很差,但當了20年軍閥,部隊沒有一次倒戈

王懷慶

他就是王懷慶,北洋老將,人稱“馬桶將軍”。北洋將領們多半有些外號,有的好聽,如吳佩孚叫“秀才將軍”,馮玉祥叫“基督將軍”,有的難聽,如唐生智叫“和尚將軍”,孫殿英叫“盜墓將軍”,曹瑛叫“茶壺將軍”,但再難聽的外號和“馬桶將軍”一比,也就算不得啥。

王懷慶的辦公室非常寬敞整潔,中間一張碩大的辦公桌。這些都正常,不正常的是椅子——雖然華麗,卻是大便椅,下面鋪著篩好的細爐灰。他每天坐在大便椅上,邊拉邊辦公。下屬請示報告,都必須齊集到這裡聽候指示,背後戲稱他為“王拉”。

更牛的是,這個王懷慶跟馬桶親得不是一點半點。無論在什麼地方,一具漆紅燙金上面寫著斗大的“王”字,馬桶總是不離左右。行軍打仗,得有一個班左右的人抬著馬桶隨行。只要看到那隻碩大而且鮮豔的馬桶,人們就知道這是誰的隊伍了。攻山頭的時候,士兵打著“王”字大旗往上衝,他坐在“王”字馬桶上督戰,真是戰場奇景。

王懷慶為何如此獨愛馬桶?

這個軍閥名聲很差,但當了20年軍閥,部隊沒有一次倒戈

王懷慶故居

估計與他早年經歷有密切關係。王懷慶早年喪父,從小放牛種莊稼,在苦日子裡泡大。莊戶人家對於大便的感情是不一樣的,那時沒有化肥,全靠“肥水不流外人田”。王懷慶如此肆意的行為,從心理學上講,帶有一種“老子從小受苦,你們也要感受一下”“管你什麼學歷,讓你幹嘛就得幹嘛”的變態心理。

下屬雖然噁心,但不得不剋制。王懷慶可不好惹,稍不留意就是一頓拳打腳踢,性格脾氣與“馬桶”一樣臭。不過,下屬軍官凡是被痛罵或者痛打過的,無不喜笑顏開。因為往往第二天,新崗位的委任狀就到了。這就是“馬桶將軍”的用人哲學——你連捱打都受不了,還怎麼為我服務?

不過,這一套奴才哲學不一定是每個人受用。特別是讀書人,面子薄、身份意識強,往往受不了當場捱打捱罵後還喜笑顏開。對付這種情況,王懷慶自有辦法——不用讀書人。他提拔的軍官大都是穿了軍裝的農民,就要腳上有屎,又要手上有繭。無論多麼膿包,只要聽話就行,聽不聽話先打兩拳再說,好管又好用。當然,他也不要太善於偽裝的市井之徒。

我只要老實人!老實人!老實人!

這個軍閥名聲很差,但當了20年軍閥,部隊沒有一次倒戈

王懷慶處決叛亂分子

依靠這種類似於曾國藩治軍類似的方式,為王懷慶贏得了強大戰鬥力和高度忠誠感。1911年,蒙古貴族在沙俄挑唆下企圖趁亂獨立,王懷慶後來奉命鎮壓,一舉擺平。從1905年當協統到1924年隨著直係軍閥倒臺而下野,王懷慶在軍界高層混了20年,從來沒有發生部屬倒戈的情況。比起他那些三五年就下臺的同行來,簡直是奇蹟。


參考書目:

1.《民國官場笑林》,江蘇古籍出版社,1996年

2.《民國秘史》,大眾文藝出版社,2010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