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用“飛花令”簽到,同在“雲端”起舞!杭師大錢江學院“網絡課堂”可以說是相當酷炫了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 記者 陳素萍 通訊員 鄭靜

用“飞花令”签到,同在“云端”起舞!杭师大钱江学院“网络课堂”可以说是相当酷炫了

3月2日,是杭州師範大學錢江學院師生“線上教學”的第一天。

早上,全體學生收到了院長劉金華寫給他們的一封信,正式開啟了“網絡課堂”。

今年春季學期,該校共開設1247門次課程,其中在線教學947門次,在線教學課程佔比76%;除技能技法課、實驗實訓課、藝體術科外,在線課程門次計劃開出佔比96%。

早上8點20分,194個班級同時在線開課。

用“飞花令”签到,同在“云端”起舞!杭师大钱江学院“网络课堂”可以说是相当酷炫了
用“飞花令”签到,同在“云端”起舞!杭师大钱江学院“网络课堂”可以说是相当酷炫了用“飞花令”签到,同在“云端”起舞!杭师大钱江学院“网络课堂”可以说是相当酷炫了

“終於圓了我的播音主持夢!”

程麗娟老師是該校護理分院一名青年教師、博士,也是一名共產黨員,本學期任教的科目是《人體形態學》。說起這次網絡教學,程老師調侃說:“終於圓了我的播音主持夢!”

程老師說“疫情就是一本教科書”,它帶給人們方方面面的啟示。作為護理專業學生成長路上的引路人,程老師從課程內容出發,結合疫情,在教學過程中穿插一些流行病相關的知識點,提醒同學們學習基礎醫學及做好自我防護的重要性。

“醫學生尤其是護理專業的學生,要明白我們在學校這幾年的學習過程特點,課程內容是由基礎醫學原理到臨床技能的學習。如果將來成了臨床護士,我們將是二十四小時守護未知患者的人,從現象到本質的整體理解將會幫助大家做更優秀的護理人,也更能守護好自己及身邊人。”

用“飞花令”签到,同在“云端”起舞!杭师大钱江学院“网络课堂”可以说是相当酷炫了

跟隨音樂節奏在“雲端”起舞

舞蹈編導老師張林娟說舞蹈是屬於實踐課。為了突破攝像頭的覆蓋範圍小和場地限制等原因,除了線上給大家展示個別小動作外,每次課前她都會給學生布置一個主題去編舞,以小視頻的方式上交。

這樣的授課,老師的工作量和壓力都大了很多。例如群舞技法訓練中的舞蹈思維的認知,傳統的課堂她只要找一首曲子課上播放給全班同學聽,大家按照自己的感覺感悟去構思群舞的畫面即可。現在是每個學生自主找音樂,完成舞蹈的構思,她要完成60多為學生作品的點評和講解。

但是看著學生們在雲端曼妙的舞姿,她說一切的辛苦都是值得的,眼前的困難都是暫時的,我們終將會迎來明媚的春天。

用“飞花令”签到,同在“云端”起舞!杭师大钱江学院“网络课堂”可以说是相当酷炫了

古代文學老師用“飛花令”簽到

古代文學的張維昭老師非常注重培養學生的專業素養、創新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對於課程的創新,一直在不斷的探索和實踐。她堅持14年讓學生改編宋詞,並讓學生自導自演錄製“宋詞微劇”的作業曾被各大媒體爭相報道過。

如今,如何讓網上課堂變得更有趣味,張老師又出新招。她要求同學們以“飛花令”的形式進行打卡,讓學生體驗了一場雲上的《中國詩詞大會》。

張老師說用飛花令簽到主要是出於三個方面考慮:一是確保學生按課表準時在線。因為網課看不到學生,普通打卡是任何人都能替代幫他打卡,但飛花令是課前才給出那個字,且詩句不允許重複,所以必須由本人親自完成;二是因為這學期2018級中文專業學的是唐代文學,她給每人發了電子版全唐詩,也可以督促同學們每天看一點;最後一點就是因為發出來的詩句全班同學都看得到,可以互相交流,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

她說試播時同學們感覺很新奇,也很有挑戰感。部分同學調侃說覺得沒文化連簽到都籤不成。

用“飞花令”签到,同在“云端”起舞!杭师大钱江学院“网络课堂”可以说是相当酷炫了

飛花令

在“線上課堂”模擬抗“疫”報道

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的朱丹老師說,播音與主持是一個實踐性強、時代發展特徵鮮明的專業,在具體實踐中出人才、出成果,是專業建設的要求。

她依託現有的直播實驗室,探索網絡平臺與直播平臺的結合運用,引領學生多手段進行節目創作,設計了“理論講授+仿真創作+課堂延伸+多層評價”的教學模式。

用“飞花令”签到,同在“云端”起舞!杭师大钱江学院“网络课堂”可以说是相当酷炫了

她將廣播節目創作課堂鎖定“抗疫焦點”。在創作理論講授、創作實踐指導中,鎖定“抗疫焦點”,從身邊的優秀人物著手,挖掘抗疫事蹟、報道優秀人物、講述感人故事,創作出有聲精品。

她說,對於傳媒類學生來說,這次疫情的抗擊過程是一個訓練場,可以在這個訓練場中考量學生的專業操守、思想信念、新聞敏感、專業技能。

朱丹老師還對記者說:“引導學生在疫情中透視事件的真相,感受國家、民族的力量,是傳媒類教師的堅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