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1 這個地方是如何把“酸野”做的那麼好吃!隔著屏幕都流口水

酸菜,是地方傳統名小吃。南寧方言稱其為“酸野”,是採用當地產的蘿蔔、黃瓜等時令果蔬,配以酸醋、辣椒、白糖等醃製而成。

酸野在廣西起源於何時,查不到一個確切的記載。《詩經》有“中田有廬,疆場有瓜,是剝是菹,獻之皇祖”的詩句,廬和瓜是蔬菜,“剝”和“菹”是醃漬加工的意思。《說文解字》中解釋“菹菜者,酸菜也”。這說明早在2000多年前,中國就已經有酸品的存在。

這個地方是如何把“酸野”做的那麼好吃!隔著屏幕都流口水

口味特點

一、“酸”,酸味直衝口鼻,激人一趔趄的感覺。

二、“甜”,入口淡淡的甜,很遙遠。

三、“鹹”,讓人接受的鹹度就行,醃酸得用粗鹽,粗鹽醃的酸野很脆口。

四、“香”,這香得借用一個成語,叫“蓬蓽生輝”。

五、“脆”,一口咬下去,嘎巴嗄巴響,能把瓜果的多汁、香甜、清脆渲染得淋漓盡致。

六、“鮮”,須鮮得爽口。若醃過了頭,蘿蔔黃瓜就會軟不拉嘰,失卻了清爽。

這個地方是如何把“酸野”做的那麼好吃!隔著屏幕都流口水

常見的品種

蘿蔔酸、芒果酸、蘋果酸、菠蘿酸、番石榴酸、胡蘿蔔酸、筍皮酸、紅薯酸、涼薯酸、蒜頭酸、辣椒酸、木瓜酸、蕎頭酸、刀豆酸、佛手瓜酸、西芹酸、黃瓜酸、西蘭菜梗酸、空心菜梗酸、包菜酸、棒棒菜酸、蒜心酸、蓮藕酸、馬蹄酸、萵苣筍酸、姜芽酸、魚腥草酸、豆角酸、山楂酸、桃子酸、

這個地方是如何把“酸野”做的那麼好吃!隔著屏幕都流口水

製作方法

一、買一個酸壇,玻璃的或者瓦罐的,當然是瓦罐更好些。

二、洗乾淨後用開水燙過,再晾乾。

三、燒一鍋開水,在開水開時放入粗鹽,並且順時針攪拌兩分鐘,然後取一小碗平時做飯的米,用鐵鍋把米炒到枯黃,再將枯黃的米放入酸壇,再買點甜酒(一小碗)一起放入,再放入要醃的菜(要晾乾水),也可以放點冰糖。

四、可以醃蘿蔔、姜、窩萭、蓮藕等等,幾天後就可以食用。

五、如果條件允許用太陽曬曬酸壇,將更好。

六、以後食完可以再次放果、菜下去醃,但要放點鹽。

這個地方是如何把“酸野”做的那麼好吃!隔著屏幕都流口水

小編見到第一張的時候,是流口水了的,作為一個天天吃的人,還是受不了這誘惑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