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為什麼郭威要傳位給毫無血緣關係的柴榮?

咿呀咿呀喲嘿嘿嘿嘿嘿


公元954年正月,太祖郭威駕崩於汴京滋德殿,享年51歲,為什麼是與郭威沒有血緣關係的柴榮繼位呢?

一、郭威與柴榮:

郭威幼年喪父,後喪母,成了流浪兒,好打抱不平,有點俠氣,也曾投軍,但並沒有什麼軍功,還是吊兒郎當的小混混。

柴守玉本為李存勖選入宮中的嬪御,926年李存勖被伶官所殺,李嗣源趁機登基為帝並將大批宮人遣散。柴守玉被遣回家時偶遇衣衫破舊的郭威。柴守玉一眼看出郭威的不平凡,遂在旅舍之中與郭威成親。

自此郭威開始讀書,習武,空隙就和柴守玉討論局勢。並漸漸改掉身上的壞習慣。他有了野心,開始為未來謀劃。

婚後幾年無子,他們收養了柴守玉的侄子柴榮為養子。唯一遺憾的是未等郭威功成名就柴守玉就去世了。

在唐朝中後期軍閥割據氾濫之時,中國就興起了收養義子之風,柴榮是名義上就是郭威的長子。因愛屋及烏自幼就很受郭威喜愛,後來又跟隨郭威南征北戰,郭威率兵討伐三鎮叛亂時,柴榮隨軍征戰,參贊軍務;郭威鎮守鄴都時,柴榮隨之前往,任天雄軍牙內都指揮使,領貴州刺史,是郭威最器重、最信任的親信。

郭威登基後,柴榮以皇子身份主政澶州,政績斐然,實際上在953年,郭威就封柴榮為晉王,後領內外軍馬事,與太子無疑。

二、後周建立:

契丹人消滅後晉,後晉節度使劉知遠趁亂起兵,947年劉知遠稱帝建立後漢。

因郭威強力支持劉知遠稱帝,所以官拜樞密使,手握重兵,劉知遠死後,成為託孤大臣。漢隱帝劉承佑年幼,河中節度使李守貞、鳳翔節度使王景崇等人先後造反,後漢數次征伐,均告失敗,劉承祐遂命郭威率兵出征,一年後大獲全勝,旋即北伐契丹,再次取勝,被封鄴都留守。

郭威因此如日中天,遭到漢隱帝的猜忌。便密令馬軍指揮使郭崇誅殺郭威。郭威在得到情報之後,添油加火,偽作詔書,激起民憤,隨後便以“清君側”為名,對後漢展開攻擊,公元950年建立後周。他在京城的妻子張氏、兩個兒子、一個女兒以及三個侄子等被劉承祐誅殺。

郭威第四女壽安公主(早年嫁給了張永德)及他四姐福慶長公主的兒子李重進僥倖脫網。

三、上位人選:

李重進:

郭威的四姐福慶長公主所生,郭威親外甥。後晉、後漢時期李重進就跟隨舅舅郭威四處征戰。951年郭威即位,李重進先後被封為大內都點檢兼馬步都軍頭、殿前都指揮使等職務,負責管理禁軍,頗具軍事才能。

柴榮即位後,李重進在高平之戰中立下大功,被任命為侍衛親軍司都指揮使。柴榮死前,將他調往淮南,鎮守揚州。

張永德:

郭威唯一存活下來的女兒壽安公主的丈夫,公元959年,柴榮北伐,張永德擔任都點檢,趙匡胤任水陸都部署。柴榮行軍路上,撿到一個皮口袋,皮口袋裡面有一個木板上面寫著“點檢作天子”,柴榮生病回京,害怕張永德覬覦皇位,免去了他殿前司都點檢的職位,調任鎮寧軍節度使,把他調離了京城,而任趙匡胤為殿前司都點檢。

郭威954年病逝時有柴榮、李重進、張永德有上位可能。

李重進素有野心,但能力在柴榮之下,張永德能力和野心都一般。所以在954年,郭威去世前夕,讓李重進對柴榮行君臣禮,將他的野心生生壓下。

柴榮登基時後周時疆域狹小、強敵林立,生存壓力極大。但柴榮僅用了五年半時間,就把中原小王朝打造成威震天下的超級軍事機器, 柴榮北伐,契丹被嚇的肝膽俱裂,無數契丹人鼠竄逃入西山,遼主耶律璟也已準備放棄幽燕,可以說打遍天下無敵手,將後周推向鼎盛。

事實證明:郭威是正確的,柴榮是偉大的。


美麗青春您真痘


為什麼郭威傳位於義子柴榮,就要了解當時郭、柴之間的關係及其歷史背景。

一、郭威、柴榮其人

(1)郭威(904~954)五代時後周建立者。951~954年在位。字文仲,邢洲堯山(今河北龍堯西)人。少孤貧,為軍吏。後漢時,拜樞密使,乾祐元年(948)因李守貞等據河中、永興、鳳翔三鎮叛漢,遂受命討伐。推功論賞時,遍及將士朝臣,以廣收人心。後拜鄴都留守兼天雄軍節度使。三年,起兵攻入開封,監國,繼稱帝,國號周。在位期間改革弊政,使北方政治、經濟漸趨好轉。死後廟號周太祖。

(2)柴榮(921~959)五代時後周皇帝。954~959在位,本姓柴,郭威收為養子。名郭榮。早年為郭威操持家務,販賣茶貨。郭威舉兵入汴,遂受命留守鄴城。周初封晉王,顯德元年(954),繼嗣帝位。在位期間,整肅吏治,均定田賦,整頓禁軍,限制佛教,努力改革五代弊政,加強封建中央集權,致力於國家統一;相繼大敗北漢於高平;親征南唐,取淮南十四洲六十縣,北擊契丹,收復瀛、莫、寧三洲十七縣。後因病回師,旋病逝。廟號周世宗,又稱柴世宗。

二、郭威其子被殺始末

因權臣同平章事楊邠、史弘肇、王章等攬權執政,權傾朝野。950年,皇帝承祐,與太后弟李業密謀除掉楊、史、王三人並收捕戚黨、僕從,隨到隨殺。又因郭威素與楊、史等聯絡一氣,也遣使齎詔,令殺郭威。

由承祐帝頒敕,令前平廬節度使劉銖,權知開封府事,劉銖素性殘忍,與李業合謀,為斬草除根計,凡郭威等家屬,一律捕戮,老少無遺。郭威被其滅門,他的兩個親生兒子郭侗、郭信及幾個年幼的侄子遇害。

三、郭威傳位柴榮

郭威的兒子被殺了以後,只有女婿和外甥和妻侄也是養子的柴榮是有希望繼承皇位的。因柴榮和郭威的關係非常親密,史評:柴榮天資沉敏,為威所愛,乃令為義兒。漢命榮為貴州刺史,榮願隨義父麾下,未嘗赴任,故留居鄴城,任牙內都指揮使,遙領貴州。榮有膽有識,禮賢下士,有遠大抱負,一心為天下百姓而且很節儉這點和郭威很相像,柴榮具備了有為帝王應有的素質。

所以,郭威既沒有兒子也沒有侄子來繼承,皇位的唯一繼承人就是柴榮了,歷史也證明了郭威沒有選錯人。


手機用戶德友之書齋


郭威的養子叫郭榮,到了北宋之後才被趙官家故意恢復叫柴榮的,在郭周的時代,叫郭榮才是準確的。當然,現代社會,想叫世宗郭榮也行,柴榮也可以。

郭威的兒子們都被後漢皇帝殺掉了,他當皇帝后也沒有再生育子女,身邊只有嗣子郭榮、外甥李重進、女婿張永德。

郭榮是郭威的髮妻柴氏的親侄子,因為柴氏沒有生育,才把侄子柴榮過繼來的,就是民間的親屬過繼,七八十年代還有不少這樣的例子,侄子去給姑姑家做嗣子,繼承姑姑姑父家業,奉養姑姑姑父,柴榮很小就過繼給姑姑,改名叫郭榮。

因為郭威俸祿低,花錢還大手大腳,機靈的郭榮從少年時代就做生意賺錢養家,讓嗣父郭威有錢運作,積蓄自己的力量,因此,郭威郭榮父子感情很好。

從僅有的史料可以看出,就算郭威有親兒子,郭榮還是他郭家的長子,郭威為他迎娶妻子劉氏,劉氏還被封為彭城縣君,只是不幸也被後漢皇帝所殺。

郭威稱帝后,在嗣子和外甥、女婿之間,也是屬意嗣子郭榮,所以,一直在為嗣子鋪路,並在臨終前,命令外甥李重進向郭榮磕頭確定君臣名分,對郭榮真的是一片拳拳愛子之心。

郭榮也孝敬嗣父,把嗣父的基業好好堅守,還擴大版圖,只是可惜他早亡,為他人做了嫁衣。

就是這樣。


猴格大人


周太祖郭威出生在動亂的五代十國,自幼喪父,早年投身後唐軍閥李存勖的軍營,因郭威作戰勇敢而且軍事才能突出,很快成為當時軍中的名將。後唐被滅後,郭威輔助後漢立國有功,當了後漢執掌兵權的副宰相。



柴榮是邢州堯山(今河北隆堯縣)人,祖上本來饒有家財,後來不幸家道中落,所以柴榮在很小的時候就投奔了姑父郭威,成為郭威夫妻的養子。

柴榮為人寬厚謹慎,由於當時郭威的家庭條件也不是很優裕,柴榮從小就幫助郭威處理各種家庭事務,柴榮還很有商業頭腦,經常往返江陵等地做茶葉生意補貼家用,深得郭威喜愛。柴榮自己在空閒時間不但閱讀了大量的兵書和史書,還練就了挽弓騎射和一身好武藝。後來,柴榮跟隨郭威從軍打仗,屢立戰功。




公元950年,後漢隱帝猜忌功臣,殺害了郭威留在京城開封的全部家屬(其中有兩個是郭威的親生兒子),郭威得到消息,悲痛萬分,立即帶重兵殺到開封,在激烈的戰鬥中,漢隱帝也被亂軍殺死,郭威大獲全勝。

郭威進了開封后,不久就導演了一場黃袍加身的喜劇,建立了被稱為後周的新王朝。我們一般人都知道趙匡胤黃袍加身的故事,卻不知道郭威才是第一個發明人。

四年後,周太祖郭威病逝,雖然郭威還有一個親外甥李重進,但是他的能力不如柴榮,在感情上也沒有郭威和柴榮親近。所以郭威臨死前還是把皇位傳給了柴榮,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周世宗。



其實郭威傳位柴榮原因不外乎有三:

一是郭威自己沒有兒子;而柴榮也是從小在郭威身邊長大。

二是郭威與柴後感情很深,傳給柴榮可以保證柴氏家族的榮華富貴。

三是柴榮能力出眾,傳位給他可以保證後周的長治久安。


未鳴讀史


郭威不是有心想傳,主要是因為他自己的親兒子,被後漢隱帝劉承佑給殺了。沒親兒子的情下,考慮養子很正常。柴榮跟郭威的原配柴夫人是親戚。論親戚的話,郭威是柴榮的姑父。柴榮當郭威的養子是挺早的事情。那會兒郭威還沒有發跡,家庭條件不是很好。柴榮這個養子也沒佔什麼好,他為了填補家用,他還到外面去經商,做茶貨生意。

故此,他跟郭威的交情和關係,確實比較好。後來,郭威從政了,柴榮就跟著姑父一起做事。鞍前馬後的柴榮對郭家的貢獻,還是很大。

再者,柴榮為人比較豁達,他在郭威陣營裡的聲望也不錯。

郭威傳給他也是很正常,一是因為親兒子都沒有了;二是隻能靠養子的情況,肯定選關係很好,柴榮又是養子又是內侄,符合條件;三是柴榮對郭家的貢獻還是大;四是柴榮那時聲望也不錯。

順便,養子繼位,這樣的事情在五代十國比較多的。類似郭威這樣兒子都被殺了,找養子繼位也是沒辦法的辦法。再說了,他跟柴榮的感情應該也算是不錯的。畢竟,原配活著的時候,柴榮就進門當養子了。交情好,人也好,傳柴榮以後,柴榮對郭威的人算是厚道的。


柳氏異聞錄


眾所周知,古代帝王皇位之間的傳承,最看中的便是血緣關係了,血緣關係的親疏直接決定皇位的傳承。

而後周太祖郭威和後周世宗柴榮是歷史中唯一一對相互之間沒有血脈關係的同代帝王了,柴榮只是郭威的養子,所以很多人覺得奇怪,郭威是沒有子嗣嗎?為何要將辛苦奪得的江山拱手贈予外姓人呢?


【後周太祖郭威像】

一、郭威子嗣皆被後漢隱帝所殺,已無後繼之君

郭威本來也是有兒子的,一個名為郭青哥,另一個名為郭意哥。

後漢建立後,郭威履立戰功,功勳卓著,所以被後漢高祖劉知遠提拔為樞密副使,劉知遠駕崩後,其子劉承祐即位,是為後漢隱帝,隨即郭威又被任命為樞密使,執掌全國軍政大事。

此後,郭威先是平定李守貞叛亂,而後又擊退南犯匈奴,成為後漢的大功臣。

但此時,“功高蓋主”的郭威等人卻成了後漢隱帝的眼中釘,他受佞臣李業蠱惑,害怕這些勞苦功高並且手握軍權的大將哪天會對他的皇位產生威脅,於是後漢隱帝便命人前去刺殺郭威等人。

【後漢隱帝劉承祐像】

不料此事被郭威等人知曉,後漢乾祐三年(公元950年),被逼無奈的郭威以“清君側”為名起兵,後漢隱帝便派兵抵抗郭威大軍,後又派了一名叫瑽脫的太監前去偵查郭威的動向,後來瑽脫被郭威抓住,郭威便讓其給皇帝帶一份奏章,希望皇帝能將佞臣李業交予軍營,後漢隱帝便將這份奏章交予李業,李業便對後漢隱帝說郭威造反之事已經很清楚不過。

於是,後漢隱帝派人將郭威等人的家屬全部殺死,郭威僅有的兩個親生兒子郭青哥和郭意哥也被殺害,就連他的幾個侄子也被殺害。而他的養子柴榮的家屬也被殺害,這其中就包括柴榮的三個兒子。

《新五代史》記載:“隱帝得威奏,以示業等,業等皆言威反狀已白,乃悉誅威家屬於京師”。

此時的郭威或許想大叫一聲:“不是我不想穿位於親兒子,而是我親兒子全被害了啊”。

此後,郭威雖稱帝,但再也沒有生下子嗣。所以說,親生兒子被屠殺殆盡是郭威將皇位傳給養子柴榮的最重要也是最根本的原因。

二、養子柴榮功勳卓著,深得郭威喜愛

【後周世宗柴榮像】

其實,柴榮和郭威之間也多少有點關係,那就是郭威是柴榮的姑父,柴榮的姑姑柴氏是郭威的聖穆皇后。

由於聖穆皇后沒有子嗣,於是侄子柴榮就被過繼到聖穆皇后的名下,成為了她的養子,同時也就成了郭威的養子。

柴榮自小文武雙全,黃老之學,騎馬射箭樣樣精通,郭威擔任樞密副使時,柴榮就成為了左監門衛將軍,此後一直伴其左右,跟隨郭威南征北戰,立下了赫赫戰功。

郭威建立後周後,柴榮被任命為澶州節度使,在任期間,柴榮政治清明,深受當地百姓愛戴。

《舊五代史》記載:“帝在鎮。為政清肅,盜不犯境。先是,澶之里巷湫隘,公署毀𡉏,帝即廣其街肆,增其廨宇,吏民賴之”。

這些為政功績都被郭威看在眼裡,後來,慕容彥超造反,柴榮主動請纓前往平叛,受到郭威讚賞,主動請纓這對柴榮來說又是錦上添花。

《舊五代史》記載:“二年正月,兗州慕容彥超反,帝累請表徵行,太祖嘉之”。

政績卓著的柴榮此後得到多次提拔,後被封為晉王、判內外兵馬事等職,郭威駕崩後,下詔:“晉王榮可於靈柩前即位”。

柴榮於後周顯德元年(公元954年)即皇帝位,是為後周世宗。

參考資料:《新五代史》、《舊五代史》

我是小何嘮史,嘮歷史,和你嘮嘮古人那些史,喜歡歡迎點贊關注哦!


小何嘮史


自從大禹建立夏王朝後,中國的君主制就變成家天下了,後代的繼承人必須和前代在位者有著血緣關係。換句話說,繼位者如果和前任在位者沒有這層關係,就意味著朝代的更替。比如說,武周與李唐。

不過歷史上唯一的一次例外,就是五代十國時期後周的郭威和柴榮。郭威是後周的開國皇帝,雖然柴榮是郭威的養子,但是他們兩個確實沒有一點血緣關係!這就成了歷史上絕無僅有的同一個朝代前後君主沒有血緣關係的特例!

但為啥郭威會傳給柴榮呢?真正的原因是郭威太愛自己的結髮妻子聖穆皇后柴氏了!聖穆皇后柴氏在郭威還是一個落魄的小兵的時候就看上他,當時郭威不僅落魄,還很好賭!但她認為郭威氣宇軒昂,不顧家裡人反對嫁了過去,鼓勵郭威!郭威對柴氏的下嫁非常感動,把自己喜歡賭博和懶散的壞習慣全部改掉,而且勤奮習文練武。不出數年,郭威已經從一個落魄小兵成長為一個精通文韜武略的將帥之才,官至後漢大將軍!

後來郭威推翻了後漢,建立了後周!他兩個親生兒子早已被殺害,只有自己的養子柴榮與自己十分親近,本想著自己還能有個子嗣,結果到了50歲仍無後,加之柴榮是自己結髮妻子聖穆皇后柴氏的至親,即使自己生個兒子也有一半血統是柴氏一族。所以沒有比自己從小養到大的柴榮更適合接手自己的基業了!

當年郭威和柴氏對養子柴榮視如己出,郭威把皇位傳給沒有血緣關係的柴榮,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紀念亡妻柴氏。當然,郭威也是相信柴榮,相信柴榮不會辜負他的期望。

最終歷史證明郭威的選擇是正確的,柴榮成為大名鼎鼎的周世宗,有"五代十國第一明君"的美譽。

以上只是我個人見解,如有不足請見諒!


夜襲糖多多


後周是五代十國之一,存在時間為951年-960年,,享國10年,是五代的最後一個朝代,從951年正月後周太祖郭威滅後漢開國,至960年趙匡胤陳橋兵變建宋,歷經三帝,郭威死後傳位給養子柴榮,為什麼郭威要傳位給養子而不是自己的親兒子呢?且看下文。

後周太祖郭威初生在904年,郭威自幼喪父母,其父親郭簡,擔任晉王李克用的順州刺史,後為割據幽州的劉仁恭所殺。郭威隨母王氏前往潞州途中,母親在路途中不幸辭世,自小由姨媽撫養成人。

成年之後的郭威先是跟從澤潞節度使李繼韜,後被收編進入李存勖的親軍。此後,947年,劉知遠稱帝,建立後漢,定都開封。郭威因助劉知遠稱帝有功,升戳為樞密副使、檢校司徒,成為統帥大軍的將領,位至宰相。劉知遠病逝後,郭威和蘇逢吉成為顧命大臣,立其子劉承佑繼位,即系後漢隱帝,郭威被任命為樞密使,掌管全國的兵權。後漢隱帝暴戾,猜疑大臣,密謀殺了不少大臣和守將,準備密謀殺害郭威,不料郭威知悉陰謀準備反抗,但是郭威的兒子,除了養長子柴榮之外,兒女全被殺害了,等到郭威事成即位登基,他身邊就剩下柴榮這個養子了,加上又是郭威內侄,柴皇后的侄子,所以也不算是肥水流到外人田。


郭威登基後開始進行一系列的改革。減輕和免除了許多徭役,同時整頓軍紀和管理機構內部的腐敗。是一位比較有作為的皇帝,所然在位時間短,但是其很多改革都是非常有效的,既奠定了柴榮登基後的國力增強的基礎,甚至對趙匡胤登基後的大宋產生深遠的影響。

五代十國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時代,王朝更換如走馬燈似的,殺戮也比較嚴重,所以誰都是在刀尖上舔血過日子,都不是安穩的皇帝。但是後周在歷史上地位還是比較高的。後世評價郭威,如薛居正:周太祖昔在初潛,未聞多譽,洎西平蒲阪,北鎮鄴臺,有統御之勞,顯英偉之量。旋屬漢道斯季,天命有歸。總虎旅以蕩神京,不無慚德;攬龍圖而登帝位,遂闡皇風。期月而弊政皆除,逾歲而群情大服,何遷善之如是,蓋應變以無窮者也。所以魯國兇徒,望風而散,並門遺孽,引日偷生。及鼎駕之將升,命瓦棺而薄葬,勤儉之美,終始可稱。雖享國之非長,亦開基之有裕矣。然而二王之誅,議者譏其不能駕馭權豪,傷於猜忍,卜年斯促,抑有由焉。都是比較正面的評價,可惜就是其死得早,加上世宗柴榮死的也早,所以勝利的果實才這麼快喪失,不可謂不可惜!


樸易堂國學易學文化


因為郭威是奪的人家後漢漢隱帝的皇位,他本身就是漢隱帝的臣子。

郭威這個人是個武將,為後漢開疆拓土,立下了漢馬功勞。

當漢隱帝對郭威的依仗越來越多的時候,郭威的威望就會達到一個人生的高峰。這時候的他就會威脅到皇帝位置。

漢隱帝本來就是後漢的一國之主,當他的權利受到威脅的時候,他就會把這個阻礙他的屏障給除掉。

就在漢隱帝想向郭威下黑手的時候,郭威得到了消息,逃跑了。

漢隱帝沒抓到郭威本人,但是,郭威整個家族的人被抓去了。

漢隱帝抓了這些人之後,當然是把他們給殺了。郭威的兒女就是在這次屠殺中全部死去的。

由於漢隱帝沒有抓到郭威,這就給了郭威報仇的機會。郭威畢竟是個武將,他手中是握有兵權的,他率兵到皇宮和漢隱帝幹了一仗。漢隱帝兵敗被殺。

郭威殺了漢隱帝后沒有立刻當皇帝,而是安撫了皇室成員,又立了一個漢室成員為皇帝,當然這個皇帝是個傀儡皇帝了。

在時機成熟的時候,郭威有一次率兵出去。然後走到半路,他把軍旗披在身上就宣佈當皇帝了,當時跟隨他的還有趙匡胤。

趙匡胤的黃袍加身就是學的人家郭威。

郭威回去後,就把傀儡皇帝給殺了。

殺了皇帝后,郭威就自己當了皇帝,他就是後周的開國皇帝。

到了郭威快死的時候,由於他的兒子都被漢隱帝殺了。所以,不得已他只能把皇位傳給養子柴榮了,其實這個柴榮還有一個身份,他是郭威媳婦的侄子。

這就是為什麼郭威把皇位傳給柴榮的經過。


漢史趣聞


大部分人內心中都會有一點自私感,有好的東西,都喜歡給自家人。對於皇帝來說,那就更是如此了,歷代的皇帝,基本上都是將位子傳給了親兒子。不過,這也並不是一定的,也有特殊情況出現的時候。就比如說郭威將位子傳給了柴榮,一聽名字就知道,兩個人可沒有任何血緣關係,完全就不是一家人。既然如此,郭巍為什麼做出了這個讓人驚訝的舉動呢?他真的如此無私,是為了天下人考慮嗎?


那當然不是了,其實,柴榮能夠成為繼承人,很大部分原因是因為運氣。我們都知道,年輕時候的郭威,地位還沒有現在這麼高,而他娶的妻子柴氏,她孃家的地位勢力都比他高出了很多倍。這樣的形勢之下,導致他在家中的地位並不是很低,他的妻子將他壓得死死的。那個時候,柴氏一直生不出孩子,所以她就動了念頭,將自己的侄子柴榮過繼到她的名下。 對於柴氏的這種舉動,郭威心中當然會有不滿,他覺得即使要過繼孩子,也應該從他們老郭家選。但由於妻子太強勢,他也只能將這種不滿壓在心中。之後,柴榮過繼到他的名下,並且改名為了郭榮,從此就成了他的兒子。後來,郭威發家了,有了權勢,身邊的美女自然也就多了起來。這時候,這些女子們為他生了不少親兒子。

既然如此,郭榮的身份就開始變得尷尬起來,他肯定是沒有資格來繼承這個皇位的,所以他後來又將名字改回了柴榮。但是可能是上天註定要讓柴榮做皇帝,郭威的這些親兒子們,在他篡位之時,又被殺完了。如此一來,他又只能指望著這一個過繼過來的孩子了。所以,這也是柴榮的一種幸運,但凡郭威還有一個孩子存在於世,都一定不會輪到他來繼承位子。
當然,柴榮能夠坐上皇帝,還有一部分原因是因為他自身能力過硬。想當初,郭威在去世之時,柴榮都已經有34歲的年紀了。從這個年齡上面來看,他算是不小的了,而時間不僅會讓人變老,也會帶給人不少的好處。柴榮在這個歲數能夠得到的經歷、權勢、手段等方面,都會比其他人更出色。故而,就以他當時的勢力來看,他想要坐上這個位置,那也是相當容易的一件事。更何況,在沒有其他兄弟姐妹的前提下,他算是名正言順的繼承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