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比特幣既然是人為制定發行2100萬個,為什麼以後就不能再多發行幾百萬個?

菜鳥小白的見聞


比特幣的數量有限,因為當初設計它時就是要一種固定發行量的,讓它最終的數量不能增減,來消除大量發行帶來的通貨膨脹或緊縮風險。發行數量是根據區塊和區塊報酬原理來決定的:

假設全球每小時能產生6個數據塊,那麼每4年就能產生21萬個數據塊;然後遞減式支付數據塊的報酬,第一個4年支付每個數據塊50比特幣,第二個4年支付每個數據塊25比特幣,第三個4年支付每個數據塊12.5比特幣,以此類推……最後比特幣總數就是——

21萬*(50+25+12.5+ 6.25+3.125+…)=2100萬

其中括號內的總和近似100,永遠不會超過100。

至於現在各國央行都要發行自己的數字貨幣,而不直接用比特幣的問題,是因為比特幣有著去中心化的特點,不受管理。從技術層面看,比特幣已出現過多次的被黑情況,還不能確保萬無一失。從使用上看,比特幣還是需要一個像交易平臺的中心組織,用來完成與萊特幣、以太坊、以太幣、比特幣現金等的兌換;在衡量價值時,還是需要用法幣,且比特幣與法幣的兌換較為困難,還有成本。從國家層面看,比特幣不受政府監管,容易滋生洗錢、非法集資等問題。

法定貨幣的數字化和數字貨幣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貨幣虛擬化實際上是數字化的法定貨幣,比如支付寶、微信支付等支付形式,其實現在移動支付非常發達,明面上是不需要現金的,但實際上交易背後還是現金的交換;但數字貨幣是真正意義上的取消紙幣現金,完完全全以數字呈現。


牛熊交易室


比特幣的數量不是人為制定發行的。

在2009年1月3日18時15分5秒,中本聰挖出了創始區塊,區塊編號為0,這時每個區塊裡包含50個比特幣。之後,每隔210000個區塊,比特幣數量減半。另外比特幣還會根據每2016個塊的生產時間,不斷調整之後2016個塊的時間,讓每挖出2016個快的時間約為14天。所以比特幣的出塊時間約為10分鐘左右。

所以210000*10/24約等於4年時間。最終在2140年會全部挖完比特幣,最終的數量為接近2100萬。

比特幣的數量是在最開始就設計好了的,之後沒有人可以改變這個數量。這也是比特幣不可篡改的一個特性。如果比特幣數量能隨便超發,那比特幣就沒有價值了,因為控制者可以隨意發行任意數量的比特幣,那時就沒人相信比特幣了。


區塊鏈每日解讀


嚴格來說,比特幣增發不是不可能。

比特幣生態系統的共識決定了比特幣的數量。只要改變共識,發行數量就可以變化。

中本聰發佈了比特幣計劃,像一個種子一樣,在世界各個角落生根發芽。懷揣著不同目的的人群,以不同的姿態參與到這個生態系統中,依照中本聰發佈的計劃相互制約,最終形成了比特幣的共識機制。

想要真正領會個中的道理,要從比特幣的發行說起。

依照中本聰的計劃,比特幣每10分鐘發行一次,目的是激勵礦工正確記賬,礦工只要爭奪到記賬資格,並且正確記賬,就能被默認獲得新增的比特幣。

在比特幣誕生之初,這個獎勵是50個比特幣,獎勵每4年減半,目前增長速度是每10分鐘12.5個比特幣。到2140年,比特幣的數量達到2100萬個就不再增長,比特幣系統將完全利用內部交易產生的交易費用激勵礦工記賬。

這裡有幾點值得討論。

一是,新發行的比特幣數量是由礦工的共識決定的。要是大部分的礦工默認每次新增的比特幣數量是100枚,那就是100枚。因為,如果礦工的共識偏離了原定計劃,比特幣就可以增發。

二是,要同時改變大部分礦工的共識是很困難的。如果單獨幾個礦工改變了運作模式,他們所記的賬將不會被其他礦工認可,他們的獎勵也將流失。為了避免白作工,分散的礦工們都不會隨意改變自己的運作模式。

三是,比特幣數量每十分鐘增加一次的目的是為了激勵礦工記賬,到2140年之後,由於內部交易產生的費用已經足夠激勵礦工,實在沒有必要再發行更多的比特幣。

總結一下。比特幣發行數量是可以被改變的,但是目前難以想象在什麼情境下發生。


毒蛇博士


黃金和一些稀有金屬為什麼值錢甚至成為硬通貨你們有想過嗎,答案就在於稀缺性。比特幣誕生時其發明人中本聰在白皮書中就已經規定過比特幣是總數2100萬枚並且永不增發的。

而且比特幣的算力機制可以保證,最後一枚比特幣的出土時間是2140年。這是一個非常恐怖的機制,今年是2018年總數量2100萬枚的比特幣已經流通了1700萬枚,剩餘的400萬枚要保證可以持續挖礦一個世紀。


比特幣最初的價值是暗網和灰色交易炒作起來的,就是因為比特幣具有點對點的去中心化交易模式和匿名不可追蹤性。現在一枚比特幣的價格是5萬人民幣,而比特幣的巔峰達到了2萬美元。

發行的多也不一定流通量多,如果你一定要強行改變規則促使流通量與發行量同時增多,那比特幣可能就不值錢了。


晴天財經閣


創建人中本聰開始設定了這些參數,如總量、分配模式以及生產塊的動態難度計算來保持十分鐘出塊。理論上這一切都可以改,但是違被了建立時的共識,如果一部分人要改參數去運行挖礦結果就是分叉成兩條鏈,堅持原有共識的人只認中本聰共識下的鏈為正宗的比特幣,另外分叉的鏈就不是比特幣了。所以改參數只能全體運行節點的礦工百分之百完全同意才行,只有不會另外分叉出新鏈才可以,問題是全球上萬名礦工不可能達成一制方向,能達成的只能是向下兼容的優化版本。特別這種改變總量的行為就是對比特幣價值觀的嚴重背叛,任何一個有信仰的礦工來說就是褻瀆!


改改愛說大實話


比特幣總量2100萬的限制,或者說是2的50.899次方,這是一臺計算機裡面能以標準整數形式存放的最大整數,超過這個值的話,數值將像里程錶那樣歸零。而且一個比特幣可以分成1億份,不影響更多的使用。


king3652008


如果這些虛擬幣有價值,為什麼不用這些虛擬幣去互相交換而要用法幣去交換?如果沒有法幣的支撐它哪來的價值?只不過是割韭菜的洗腦玩意而已


股市動盪安全第一


比特幣的實質是電子黃金,它的設計思路也是來自於黃金,和黃金一樣都是靠“挖礦”獲得,價值來自其數量有限性。因為數量是固定的,因此註定不能成為流通貨幣,而只能像黃金儲備一樣成為儲備貨幣,用來支撐某種可流通的國際貨幣。但它不是數量越少價值就越高,如果世界上只有一個比特幣是沒有價值的,和傳銷一樣,比特幣的價值不在與其本身,而在於多少人參與,數量太少了形成不了規模,太多了會因價值降低而形不成足夠吸引力,因此我覺得2100萬這個數字不是隨便制定的。


宇宙無聲


比特幣永遠也成不了貨幣 貨幣的價值要穩定,比特幣就算成為交易媒介 就跟黃金一樣 數量跟不上經濟的增長,如果說總共只有十枚比特幣 現在總共生產總值是十個雞蛋 那麼一個比特幣能買一個雞蛋 等生產力發展後 雞蛋產量達到二十個 一個比特幣就能買兩個雞蛋 那把比特幣留在手中就是最大的增值 那整個經濟的交易就會停滯 嚴重的通貨緊縮一樣 所以他成不了交易幣 而且其又沒有任何價值不像黃金 所以它真的只是一群人在抄作。 也許有些人真看好他的前景 還有些人看到那些看好他前景的人在投資 還有些人就是純粹的投機 這三種人一起抬高了比特幣價格,區塊鏈理念很前衛很特別 但並不代表他能代替現行的貨幣 貨幣必須有人根據經濟 形勢不斷的調整貨幣的通縮政策 來穩定經濟


山裡的水手


別人說的再有道理,也只是代碼的問題,代碼都是人寫的。

說實話,發行量少就是為了製造稀缺好炒作價格。不只源代碼可以改,和它本質一樣的萊特幣,狗幣也層出不窮,控制全球貨幣數量很扯淡。

沒什麼可寫了,但問答寫的少沉的快,頂上去靠你們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